孩子想要退學做網紅,這位媽媽的回答亮了,讓孩子瞬間意識到錯

2021-02-08 馬浩浩

隨著時代不斷向前,許多新興職業開始走入我們的視野,不管是短視頻平臺的視頻博主還是大眾已經十分習慣的帶貨直播博主。

這些職業對於孩子們的影響越來越深遠。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民中,10歲以下的佔據3.9%,10歲至19歲佔據6.7%。

因而不少孩子對於未來的理想職業,已經有了這些新興職業的一席之地。

孩子想要退學做網紅,這位媽媽的回答亮了,讓孩子瞬間意識到錯了

此前,網絡上的一件事情被廣為流傳,令許多已經身為父母的網友們感悟頗多。這件事情的主角是江蘇鹽城的一名年僅12歲的初中生小松。

自從關注了網絡上的一些熱度、人氣都很高的網絡直播的主播們後,經過幾個月的收看,便下定決心要向其中一位在常州的主播拜師學藝。

於是,在沒有與父母商量、向學校請假的情況下,直接逃學離家,獨自一人坐著大巴前往常州。

不過,沒過多久他便敗給了現實,因為沒有錢吃飯,最終向常州當地的派出所尋求幫助。

小松的媽媽趕到常州接他的時候,小松還是十分固執的說自己打算退學做網絡主播,當網紅。

令人驚訝的是,小松的媽媽並沒有立刻反駁,而是跟他說:「你要當主播、當網紅,我沒有意見。」

「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與理想,就像有些人想當醫生、警察等。但你在決定之前,要好好了解網紅除了光鮮亮麗的一面,還要做出哪些付出。」

在民警的幫助下,小松順利見到了常州的那位網絡主播,而小松的媽媽則拜託他說一說自己成名前後的經歷。

這位主播是做一些關於披露現實方面的內容,而他本人畢業於國內知名的本科大學,可以說是飽讀詩書,談吐風趣幽默,能直接犀利點評出現實的種種情況。

也正是因為這份特別的魅力,讓他熬過了前期幾個月裡毫無人氣的直播時間後,現在終於擁有幾百萬的粉絲。

而他也十分真誠的勸告小松,在實現自己的理想之前,首先要做好充足的準備,讓自己足夠優秀之後,才能脫穎而出。

這件事的最終結局便是,小松沒有放棄當主播、網紅的理想,但也願意繼續努力學習,先讓自己變成優秀的人。

網友們對於小松媽媽所說的話和舉動皆欽佩不已,相比於許多家長直接反駁孩子想當網紅的理想,反而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沒有達到教育的目的,還令親子關係變得緊張的結局,小松媽媽的教育方式無疑是最佳的!

當孩子說「我想當網紅」時,家長應該如何做?

1、不直接反駁孩子的理想,引導孩子繼續注重學業

不要直接駁回孩子的想法,以尊重的態度,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受到父母的認可的,這樣才利於下一步的教育與引導。

同時,可以跟孩子說,不要只認準了網紅這一條路,在努力學習考上自己喜愛的大學之後,或許能讓自己多一條路可選,不應將未來全部都賭在網紅這一條路上。

讓孩子了解網紅的成名之路

不少孩子之所以想當網紅,那是因為他們只了解到網紅動輒幾百、上千萬元的收入,倍受粉絲們的追捧。

但他們無法了解網紅這個職業的競爭有多麼激烈,需要付出多少時間與辛勤。不妨收集一些網紅相關的採訪、訪談等,讓孩子能了解網紅成名之路的種種,認真思考自己能否承受,再決定是否還要繼續做網紅。

有機構曾對幾千名小學生進行關於「理想」的調查,數據結果顯示,居然有超過70%的小學生希望長大後可以成為網紅或者明星。毫無疑問,這個結果令人大跌眼鏡。

家長們在找到勸導孩子不要對網紅或者明星過於執著的方法時,還有一點不能忽視,那就是為何如今的孩子們會對成為網紅或者明星如此感興趣呢?

許多孩子希望長大後可以成為網紅或者明星的原因有哪些?

1、不良風氣的引導

對於不少希望以後能成為網紅或者明星的孩子的調查中,問及原因的時候,他們的回答普遍是覺得這些職業很容易賺錢,哪怕只是隨便說幾句話就能得到很高的收入或者眾人的追捧。

顯然,這樣的思想與風氣讓孩子受到了很不健康的影響。他們之所以想成為明星或者網紅,並非是因為熱愛,而是覺得輕鬆,是一種捷徑。

所以,家長們平時要注意監管孩子接收的信息與價值觀,以防被這些負面的思想與風氣影響。

2、嚮往被關注

當了網紅或者明星,便能受到眾人的關注與追捧,不管是手機、電腦、電視等都能有他們的身影,這是不少希望能成為網紅或者明星的孩子最嚮往的地方。

由此可見,這些孩子內心只是因為渴望能得到關愛、認可、陪伴而已。

家長們不妨多陪伴、鼓勵、表揚孩子,但他們一起多進行閱讀、外出,開闊眼界後,便不會只執迷於網紅或者明星了。

當聽到孩子想當網紅或者明星,作為家長,應該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找出孩子有這樣的理想的原因。以尊重為前提,耐心傾聽他們的想法。

與其直接簡單粗暴的反對、制止,不如進行一場深入的交流,幫助孩子認真規劃未來,讓孩子得到更好的引導、教育與保護!

相關焦點

  • 這位鄉下媽媽火了,給孩子拍了一組照片美爆朋友圈!
    即使是小孩子也會知道那是羞辱其實對孩子最好的教育不是窮養富養而是尊重日本一位鄉下的媽媽敏森裕子她和丈夫,以及兩個孩子一起生活在鄉下每天分享孩子的日常沒想到引來數萬網友的圍觀父母就放手讓他們做比如今天兩個孩子突發奇想想要把雞肉披薩做成兔子造型的雖然大人們心裡惴惴不安但還是放手讓孩子去創作
  • 孩子問「為什麼我不能玩抖音」,這位媽媽的回答霸氣極了!
    來源:南方都市報文/米奇媽媽  上周末接到一位老粉絲的留言求助,說剛上小學的兒子突然問她:媽媽,全班同學都在玩抖音,我為什麼不能玩? 整個雙休日,我都在思考這個問題。為了回答你的問題,我特地下載了抖音。以我的眼光看(讀過點書有點過時的老母親),今天初遇抖音,可以用四個字形容:光怪陸離。你可能還沒學到這個成語。這是個中性詞。形容形狀奇怪、色彩繁雜,也形容事物離奇多變。
  • 「媽媽,我想玩手機」,你的回答,決定了孩子的一生
    李玫瑾說:「孩子的心理問題,所有的表現,都一定是折射父母的水準。」在手機這個問題上更是如此,孩子是否沉迷手機,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息息相關。當孩子說「媽媽,我想玩手機」時,父母的回答,決定了孩子的一生!「去玩吧,別煩我」對於有些家長來說,手機就是一個哄娃神器。
  • 孩子沉迷上網打遊戲?這位媽媽寫給孩子的一封信值得大家深思…| 童萌會
    這是一位媽媽寫給自己孩子的一封信以下內容為轉載親愛的兒子:  如果你看到了這張便條,那一定是你的電腦出了問題,上不了網了,你不用給咱們的網絡供應商打電話,也不用反覆查看瀏覽器了。你只要按照我說的做就行了:你先去街角那家藥房給爺爺買一趟藥,藥方就放在玄關櫃的鏡子下面。順便再到藥房旁邊的小商店買兩袋牛奶、一袋切片麵包和一包茶。
  • 「媽媽/爸爸,我可以玩會遊戲嗎?」你的回答,藏著孩子的未來
    讓孩子在不影響學習和生活之餘,越玩越聰明,親子關係越玩越親密,讓孩子邊遊戲邊成長,令人驚豔。於是,我們好好總結了這位極具理性思維老爸的方法,用三步法跟大家好好聊一聊。不然,就會造成孩子先拿爸爸的手機玩,爸爸有事拿媽媽的,媽媽的被拿走後,再打爺爺奶奶手機的主意。這樣不僅孩子每次都玩不盡興,時間還被大量的佔用了,家長要管,也沒有好的切入口。此外,現在的電視或者投影儀,都可以連接遊戲,儘量在遊戲時間,讓孩子在大屏幕上玩。
  • 媽媽希望你是一個「不聽話」的孩子
    賈伯斯很抗拒學校的從上到下的欺壓模式,認為那些會限制他的想像力。 他便經常搗蛋,通過捉弄老師來進行反抗。 養父覺察到兒子的與眾不同,便給孩子提供自由的教育。 後來賈伯斯就按照自己的興趣來學習。 他的養父用正確的方式對待了他的與眾不同,這才有了蘋果手機的問世。
  • 孩子說:「媽媽,我長大想當快遞員.」你的回答會影響孩子一生
    他一開始站起來,興奮地說「我想當一名快遞員······」 話還沒有說完,孩子們哄堂大笑,「快遞員有什麼好啦」,「送快遞的」,「一點也不厲害」······ 這個小男孩的臉一下就紅了,小手緊緊攥著衣襟,支支吾吾想要反駁,卻又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 媽媽,孩子靈魂的塑造者
    幾乎每個猶太家庭的孩子都要回答這一個問題:「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燒毀,你將帶什麼東西逃跑呢?」要是孩子回答是錢或鑽石,母親將進一步問:「有一種沒有形狀、沒有顏色、沒有氣味的寶貝,你知道是什麼呢?」要是孩子回答不出來,母親就會說:「孩子,你要帶走的不是錢,也不是鑽石,而是智慧。
  • 「思達你想清楚,是做網紅,還是藝人,還是什麼?」
    「思達你想清楚,是做網紅,還是藝人,還是什麼?」姜思達今天的推送,我從晚上八點半開始寫作。白天的工作安排是上線透明人,看網絡反饋,下午接受幾家媒體採訪。她說:「思達你想清楚,你做網紅,還是藝人,還是什麼?」我那個時候可以偶爾接到一些廣告,也免費展示一下被送的腕錶然後提一下品牌。全天下沒有一個網紅願意被人直呼網紅,大家都覺得自己有脾氣有性格有靈魂,網紅這個詞,一聽就不那麼入耳。
  • 父母如何訓練孩子理財的意識和技能?
    父母的責任,不是留下一大筆遺產來保證孩子的幸福,而是要培養他們的品格來創造美好的產業,祝福別人而獲得幸福。讓孩子從小認識金錢,培養理財的意識和能力,並不是為了培養他們的財商,而是讓孩子認識到,自己僅僅是一個管家,需要明白金錢的作用和培養使用金錢的能力。我和丈夫從孩子上小學一年級開始就讓他自己管理零花錢。
  • 孩子沉迷手機,這位媽媽定的15條手機使用家規,值得所有家長借鑑!
    孩子沉迷於手機,成為了眾多家長的一大難題。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位媽媽解決手機難題的心得。這位母親給兒子寫了一封信,在信中定下了15條使用手機的規定,值得所有家長思考!這15條家規,不僅僅適用於孩子使用手機,其中反映出來的一些教育理念,更值得我們學習。
  • 誇獎-想要孩子品行好,你就應該這麼誇
    繼上一篇《誇獎-想要孩子有好成績,你就應該這麼誇》,我想可以繼續和爸爸媽媽聊聊如何誇獎才能培養出品行良好的乖孩子。今日關鍵詞:誇獎  01-你是個好人v.s你做了件好事02-你的誇獎方式如何影響孩子的品行03-想要孩子品行好,你就應該這麼誇1.
  • 「寶貝,不要鬧了,快點出來,媽媽認輸了」,孩子卻永遠的消失了
    ,為了孩子和這樣的你可以去玩,在室外玩,父母的心不太一樣吧玲玲上大學時的夢想是成為一名家庭主婦畢業不久,玲玲就和現在的丈夫結了婚,也實現了自己當初的夢想,成了一名全職媽媽全職媽媽和玲玲想像的不一樣,很辛苦,但她還是堅持了下來兒子終於一歲多了,能自己走路了,玲玲也輕鬆多了
  • 這位父親的回答絕了!
    在去年,14歲的女孩上課的時候發現自己在流血,因為沒有接觸過「月經」相關知識,因此她呆坐在座位上,任鮮血染紅了校服,也害怕被別人發現。正在上課的女老師注意到了這位女孩,但這位老師卻說女孩「髒」,還將她趕出了教室!
  • 「偷拍媽媽洗澡,7歲的我要成為百萬粉絲的網紅了.」
    最近在韓國的小學生中,颳起了一陣匪夷所思的風潮——「偷拍媽媽」。這些孩子在家中利用手機等各種行動裝置,偷偷拍下媽媽在家的一舉一動,並將視頻標註上「媽媽偷拍」的字樣,上傳分享到網上來。這些視頻少有幾百播放量,多的話可以去到幾萬的播放量。
  • 央視揭秘千億級騙局的內幕:專挑孩子下手!
    孩子,本應該處於無憂無慮的年紀,不應淪為家長賺錢的工具!視頻中因為童模女兒在拍攝現場中不聽話,媽媽踢了妞妞一腳,隨後,當更多妞妞被媽媽打的視頻被曝光出來,輿論再一次將妞妞媽媽推到了風口浪尖。妞妞多次被媽媽用衣架威脅說,要聽話。而在另一個視頻中,妞妞媽媽讓妞妞打個招呼,妞妞先不肯。而後當大人的手伸進鏡頭,朝她揮去的時候,妞妞馬上笑了出來。
  • 孩子的姐姐!媽媽的美麗誤會
    一如兩兒在家的日子,他們給我上時尚潮流強化速成班,惡補三年多來大媽拉下的課程,年輕人的最新潮語,當紅歌星,影星,網紅,名人金句,最暢銷的書籍,最受歡迎的播客和音樂,一起追看最熱門的電影,電視劇,一起玩潮流遊戲,在疫情鬱悶的日子,大媽一下子被快速年輕化。養育孩子,為人父母可謂任勞任怨,鞠躬盡瘁在所不惜。
  • 媽媽——孩子,敵人——情人
    敵進我退——在試探中建立底線媽媽雖然明確告知了孩子底線是什麼,為什麼不能逾越,孩子還是心存僥倖,總以為媽媽說歸說,做歸做,而且吃定了「我是媽媽身上掉下來的肉,什麼底線不底線?」小學六年級,K媽明確告訴孩子,玩網路遊戲絕對不行。這是底線!孩子口頭答應,實際千方百計攻破底線。一開始,媽媽看視頻,孩子嘻皮笑臉湊過來套近乎,然後跟媽媽一起看。
  • 孩子總想摸媽媽的「奶奶」,怎麼破?
    孩子這樣是「流氓行為」嗎?要怎樣才能幫助孩子糾正這一習慣呢?不妨來聽聽專業的解答:1給孩子一個過渡階段媽媽的乳房是孩子愛的象徵,很多孩子在離乳後依然要求摸或吸吮媽媽的乳房,比如在睡覺前、用奶瓶吃奶或喝水的時候,無聊的時候,都會向媽媽抽出這樣的要求。媽媽需要給孩子一個過渡的時間,讓孩子逐漸脫離對乳房的依戀。
  • [母教故事1] 愛迪生之母—每個孩子都是天才
    媽媽聽了兒子的訴說,拉著愛迪生的手到學校問老師:「你說我的兒子是白痴、是天下一號傻瓜、笨蛋?讀書是白讀?我想告訴老師,每個孩子都是天才,我的兒子愛迪生當然也是天才。」老師無言以對。到了傍晚,他精疲力竭的拉著一車菜回來了,他只賣掉10個西紅柿,還是一個老奶奶可憐他才買的,一共才賣了5分錢。「我為什麼賣不掉啊?」他問媽媽。媽媽說:「你帶去的菜是每戶人家都有的,當然賣不出去了。」於是,愛迪生去鎮上挨家挨戶詢問想要什麼樣的蔬菜,可別人想要的菜自己家裡卻沒有,他又去找媽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