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驛站】頭號玩家——未來與現實碰撞的火花

2021-03-01 東農經致青年

A:拔刀斬三段斬銀光落刃!看劍看劍看劍!啊啊啊啊啊B我要死了快快快奶我一口!

C:不奶下一個,這都到了錄節目的時間了你們倆居然還在打遊戲?再不關電腦我保證你倆的角色這輩子都不會再出現在競技場了。

B:別,我們錯了,這就關電腦。

A:唉就差一點我就挑翻那個戰法了。

C:你快得了吧,人家戰法後面的牧師立刻就能把他的血刷上,你再看看B都快被對面的忍者先一步帶走了,你倆早晚都要gg的。

B:對面那三個全是RMB玩家誒,那個掛飾是v3才送的!

A:這就是所謂的不充錢怎麼變強吧。

C:誰說不充錢不能變強,只要你和製作者心意相通.

A:等等!這話題是不是向著不對的方向跑了?我們可是正經電臺。

B:給你一塊錢。

A:幹嘛?我是正經主播,不接受你的公然行賄,請在節目結束後給我。

B:買你閉嘴。C說的是最近上映的電影《頭號玩家》吧?

C:是的,《頭號玩家》這部電影可就是教科書式的普通玩家戰勝RMB戰士逆襲成功的例子了。

A:沒錯沒錯,也正因為此《頭號玩家》被國內的影迷們調侃為起點熱血升級流的電影。不過這種為了守衛自己的世界而戰的感覺真的超熱血啊!

B:說到世界,這大概就是電影的一大熱點了吧?

C:沒錯,電影中男主和他的夥伴們拯救的世界是由一個天才的遊戲製作者開發的一款名叫綠洲的VRMMO遊戲。VR遊戲顧名思義,是通過VR頭盔或眼鏡來打破現實和虛擬的界限,只要帶上遊戲頭盔,你就可以親身體驗遊戲中的一切。

B:說到VR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想到去年上映的電影《刀劍神域》的劇場版序列之爭,同樣自稱獨行者,兩個男主還真是有不少的相似之處呢。

C:終於說到了我男神桐人!kirito君!(這裡請讀くんku n)

B:這位選手請停止你的花痴,該下一位選手上臺了。

A:哈哈,這部電影中確實是有很多致敬的彩蛋呢,從遊戲到電影再到音樂動漫,可以說是把影視經典,街機遊戲,懷舊美劇,老歌金曲和美日二次元文化一網打盡的饕餮盛宴,話說你們都找到了哪些啊?

相關焦點

  • 頭號玩家 | 現實世界, 我們要不要回來?
    這一次,當然你們已經知道我要說《頭號玩家》了。有人說,憑一己之力「建造」出一個獨立的完整的世界,東方有金庸,西方有羅琳,他們的世界裡有自己的傳說,英雄,規則甚至貨幣。《頭號玩家》裡的另一個世界正是如此,這個世界是一個叫Oasis綠洲的遊戲世界。綠洲和市面上的很多遊戲相同,有我們這個世界的山河天地,而且更美,無汙染。
  • 《頭號玩家》最新預告片:史匹柏玩了哪些梗?
    故事講述了在未來2044年時,玩家可以通過「綠洲」進行分身。「綠洲」將虛擬實境技術和網路遊戲結合,為飽受社會壓力和能源危機侵害的人類提供避世的心靈港灣,但這個世外桃源伴隨著創始人哈利迪去世而結束,只要能找到遊戲中設置的彩蛋就能獲得巨額遺產的誘惑,讓全世界的人都為之沸騰。不光是虛擬世界中數以億人之間的鬥爭,在遊戲之外的現實中,還有危及生命的威脅和迫害。
  • 《頭號玩家》和《刀劍神域》所展現出來的未來世界
    而更多的是從,這部電影以及同類作品《刀劍神域》的角度來看,兩者的相同點、以及不同點,包括這兩部作品表達出來的未來的生活形態。世界觀背景在《頭號玩家》中,世界設定在未來2045年,世界的階級化非常分明,一邊是貴族,一邊是貧民窟。
  • 《頭號玩家》中的VR設備現實有了嗎?大概需要多少錢?
    史蒂芬·史匹柏在2018年給了大家一個VR夢——《頭號玩家》這部電影。在電影中,現實世界破敗不堪,但虛擬世界異常發達。雖然還沒到腦機接口的程度,但已經可以深度潛入虛擬世界進行交友、遊戲、工作等日常生活。既然還不到腦後插管的地步,就意味著實現深度潛入功能需要更多的外設輔助,包括全接觸套裝、觸感手套、全方位跑步機等等。
  • 重磅丨聚力視頻《頭號驚喜》首播破億,弘揚人文關懷領銜綜藝收視熱潮
    國內首檔建構式情景喜劇綜藝《頭號驚喜》自上周日首播後便以歡樂暖心之姿開啟了全民「驚喜季」,並獲得觀眾的一致好口碑。目前,由潘婷冠名的《頭號驚喜》再傳捷報,其在聯合獨播平臺PPTV聚力的網絡點擊量已率先破億,輕鬆步入「一億俱樂部」。
  • 現實版「頭號玩家」:「臺灣手機之父」要打造一座XR未來城市
    11月5日,全球首款支持5G的VR終端「XRSPACE MANOVA VR一體機」以及虛擬實境軟體平臺「XRSPACE MANOVA虛擬世界」在深圳發布。自2016年以來,他就一直在低調研究,如何通過VR將將虛擬實境體驗與社交網絡平臺融合為一。現在,經過三年半時間的低調蓄勢,他的布局終於正式落地。「XRSPACE將把我們帶入VR的2.0時代。」周永明說。
  • 頭號玩家火了,「綠洲」會是區塊鏈遊戲的未來嗎?
    文/王新喜頭號玩家火了。關於遊戲所映射的現實引發了許多人的討論。有人在問這種VR遊戲到底離我們有多遠。
  • 《頭號玩家》中的世界
    想像一下,在不遠的將來,僅靠頭顯和手套等裝備,就可以突破時空限制,做類似或超越現實場景的事情,是不是很刺激?這是電影《頭號玩家》中的一些場景,其中呈現的VR技術讓人嘆為觀止。VR技術就是「虛擬實境技術」,即利用計算機科技手段,構造出一個三維立體的實景圖像,然後讓人通過視覺、觸覺以及聽覺等感受,仿佛置身於另一個世界。
  • 頭號玩家:心靈綠洲
    這兩天有點猝不及防,被肯德基的「嫩牛五方回歸」刷屏之後,一部叫做《頭號玩家》
  • 熱點 | 科技巨頭紛紛入局「元宇宙」,《頭號玩家》預言了網際網路的未來?
    你可以做任何事情去任何地方你可以在金字塔上滑雪可以和蝙蝠俠一起攀登珠峰……2018年上映的科幻電影《頭號玩家》中,貧民窟少年韋德·沃茲在虛擬網遊中如魚得水,流連忘返。電影中的人們通過VR(虛擬實境)頭盔進入這個名為「綠洲」 的虛擬世界。現實中,有許多科技巨頭認為,網際網路的未來正是類似的虛擬世界。
  • 臉書擲下豪言,5年內把「頭號玩家」搬進現實?
    近幾年 AR 技術的火爆讓我們對未來社交有了一點期待。書中描述的元宇宙就像《頭號玩家》和《刀劍神域》一樣:Facebook 想搭建的社交世界不只局限於遊戲娛樂,也不只拘於虛擬,而是深入現實,讓用戶生活在網絡當中。
  • 頭號玩家資源百度雲
    頭號玩家資源百度雲在2045年,現實世界衰退破敗,人們沉迷於VR(虛擬實境)遊戲「綠洲(OASIS)」的虛幻世界裡尋求慰藉。
  • 曙採俱樂部4月13日晚19:00點放映《頭號玩家》3D版
    《頭號玩家》是由史蒂文·史匹柏執導,扎克·佩恩、恩斯特·克萊恩編劇,泰伊·謝裡丹、奧利維亞·庫克、西蒙·佩吉、本·門德爾森
  • 穿梭於「V」與「R」中的我們,終於找到頭號玩家最後的彩蛋
    史匹柏也許就是這樣一個人,於是他改編了同名小說,創作了《頭號玩家》。故事以2045年家喻戶曉的VR遊戲「綠洲」為基礎展開。大概是因為自己本身是個忠實的玩家,對遊戲題材的作品有著出乎本能的熱愛,《頭號玩家》在放出預告片時便緊緊抓住了我的眼球。於是,儘管被各種頭疼的事情壓垮著,我依然在四月擠出了一晚上的時間去電影院欣賞了這部大作。
  • 《歡樂鬥地主》全新「518王炸節」,多維跨界聯動打造玩家狂歡
    如何在遊戲中製造節日氛圍,帶給玩家氛圍感。王炸看似遊戲內的經典元素,實際上重點在於「炸」——想要使其炸,必先讓其燃。遊戲作為與用戶最易產生火花的地方,也是品牌重點發力的一環。為此,「518王炸節」活動期間,《歡樂鬥地主》在線上打造了獨特的「王炸節」角色形象,還在遊戲內上線表情包、BGM、快捷語音等眾多定製內容。攜手榮威打造「全新榮威i5汽車賽」。
  • 今晚首映丨《頭號玩家》帶你穿越次元玩轉整個遊戲世界
    史蒂文·史匹柏打造的新片《頭號玩家》確認中國上映,今晚首映!快點開視頻,看看未來世界發生了什麼吧!處於混亂和崩潰邊緣的2045年。鬼才詹姆斯·哈利迪一手打造了一個名為「綠洲」的虛擬實境世界。導演史匹柏帶著對經典的崇敬走向未來,想像力max,腦洞大開。在近未來的「綠洲」世界,有恢弘變換的高樓街道,
  • 電影分享 | 頭號玩家
    《頭號玩家》是由史蒂文·史匹柏執導的科幻冒險片,於2018年3月30日在中國大陸上映。In 2045, the real world, on the brink of chaos and collapse, disappionted people.
  • S專欄|玩家與現充——《頭號玩家》觀後
    尤其同時作為玩家和從業人員,這種感覺幾乎已經到了精神分裂的狀態——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已經成為了必備技能,而在日復一日遊戲的虛擬與現實性的煎熬中,我——或者我相信還有相當一部分像我這樣的人,自身也發生了異化。
  • 惠普VR科技 || 一份 「頭號玩家」 的少數派報告
    這裡不是《頭號玩家》中的綠洲,這裡是由惠普的VR技術創造的世界。放眼全球,科技日新月異。在經歷了多年的前進後退,VR技術在近五年尤其突飛猛進!中國龐大的教育市場和基數,為未來虛擬實境教育提供了極大的發展空間。而作為虛擬實境產業的先行軍,惠普提出了【Reinvent Learning】— 學習方式革命,這不僅代表著VR/AI的最新技術可以重塑孩子們的狹義的學習方式,同時,也變革了廣義的人類學習方式。
  • 明日方舟 當舟遊遇上JOJO會碰撞出怎麼樣的火花?玩家:太逗了吧
    在遊戲中,玩家將管理一艘滿載「 魔物幹員」的方舟,為調查來源神秘的礦石災難而踏上旅途。《JOJO的奇妙冒險》是由日本漫畫家荒木飛呂彥所著漫畫。漫畫於1987年至2004年在集英社的少年漫畫雜誌少年JUMP上連載(1987年1·2號刊-2004年47號刊),2005年後在集英社青年漫畫雜誌Ultra Jump上長期連載,日本本土發行量超過一億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