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那麼多斑馬,為什麼從來沒有人騎呢?

2021-02-08 中東非資訊平臺

在非洲,也有一種很出名的馬:斑馬。按理說非洲斑馬的數量不少,非洲人每天和斑馬抬頭不見低頭見的,為什麼從沒有非洲人想到馴化斑馬去打仗呢?

難道黑人朋友們就只會插著矛,穿著草裙,唱著:斑馬,斑馬,你還記得我嗎?我是只只會唱歌的傻瓜?

其實啊,非洲人曾經做過馴化斑馬的嘗試的。不僅是非洲人,當年英國人殖民非洲的時候,也試圖馴服過斑馬來著。但是最後,他們都以失敗告終了。

為什麼斑馬這麼難以馴服?俗話說「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之所以沒有什麼人敢騎斑馬,是因為它很傲嬌啊!而且身體素質跟不上。斑馬看著很結實的感覺,其實身體素質跟馬相比差遠了。

馬一般可以跑到60km/h,而斑馬的速度一般只有40km/h;耐力方面差的就更多了,斑馬的短時間爆發力還行,但想要像馬一樣馱著人跑上一兩百公裡,基本上不可能。

從斑馬的身體結構上來說,由於它的身體更加接近驢,前胸較窄,關節也不夠靈活。因此,斑馬跑起來速度不夠快,也不如馬有耐力。

▲啥也不管,閉上眼就嚎

除此之外,斑馬還是話癆,一天到晚叫個不停。不過,斑馬的叫聲讓人想起的不是它的近親馬,而是另一種動物…

鬼畜的叫聲,再加上時常不經意間露出的二逼笑容,所以斑馬也得了個外號:馬中哈士奇…如果騎著這樣的動物去夜襲敵軍,估計還沒到敵方的軍營就會被幹掉吧。

就這兩點來說,斑馬已經基本上可以告別軍事界了,即使馴化了也只能像驢子一樣使,平時用來拉拉貨代代步之類的。

既然如此,那為什麼人類不選擇馴化斑馬,拿來當驢子用呢?一般來說,能夠被大規模飼養的動物都有一個特點:家族性。羊、馬、雞等都是典型的家族性動物。在一個家族中,通常的結構是這樣的:

在家族中,所有的成員都會聽從老大的指揮,並遵循嚴格的長幼尊卑制度,在遇到危險時,一個家族會聯合起來對抗外敵。

▲將小象夾在中間是為了保護它們

斑馬則是一種很孤獨的動物,雄性細紋斑馬甚至喜歡獨居,只有在繁殖季節才會群居,一旦繁殖完成立馬走人。其他品種的斑馬雖然群居在一起,但並沒有家族性,純粹是因為這樣對自己的生存有好處。一旦有獅子獵豹之類的動物攻擊它們。它們就會:「賣掉我的房子,浪跡天涯」(斑馬,斑馬)

人類喜歡有家族性的動物,因為馴化起來很省力:只需要搞定家長,家族的成員都會成為你的小弟。以羊為例,在羊群中都會有領頭羊這樣的角色,當你想要把羊群趕回羊圈的時候,只需要驅趕頭羊就行,其他羊自然會跟隨頭羊的腳步。

至於斑馬,那可是出了名的無組織無紀律。大部分斑馬聚在一起時都會互相撕咬爭鬥,單身的雄性斑馬為了搶奪別人的雌性斑馬會不斷的進行決鬥挑戰。總之就是雄性之間各種撕,沒有確定的首領。

因此你要是想讓在外面吃草的斑馬回馬圈,還得一個個往圈裡趕。按照斑馬的暴脾氣,估計斑馬趕迴圈裡了,趕馬的人也被懟死了…

從群體性這一點上來說,想要大規模馴化斑馬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這就是為什麼沒有人大規模養斑馬的原因。

▲有時還要上天

那小規模的馴化斑馬做寵物之類的可行嗎?答案是可以的,但是很難,而且很危險!要說這斑馬的脾氣,總的來說就是三個字:神經質。

正常情況下,斑馬很膽小。非洲大草原危機四伏,生活在這裡的斑馬也養成了警覺的性格,一有風吹草動那是撒丫子就跑。而且斑馬還是近視,所以把自己撞死的情況都是會發生的……這要我怎麼說?豬撞樹上了,你撞豬上了吧?

而且這一跑不要緊啊,沒人的時候還好,有人的時候,那可就是帶著四處顛了。想想打仗的時候要是出現這樣的畫面該多酸爽:數萬斑馬騎兵正在向著敵軍衝擊,突然對面扔出一串炮仗,被嚇傻了的斑馬四處亂竄,我軍死傷無數。

雖然膽子小,但是斑馬的脾氣比其他馬屬的動物暴躁的多。一旦它覺得你有威脅,自己又退無可退,那可是上去就跟你懟。

▲蹬獅子

▲同類之間鬧矛盾

不過人類被斑馬踢的機率不大,畢竟大多數時候我們都是隔著籠子或者車窗看斑馬的。但是,斑馬還有另一個絕招:咬人。而且咬上了還不鬆口。

沒有紀律,加上斑馬脾氣暴躁,喜歡用口咬,要是養一群斑馬的話,你口我,我口你,那真是天天要打架!

在沒有抗生素的古代,人要是被咬一口可是會致命的,如今每年美國動物園裡被斑馬咬的人比獅子老虎咬傷的加起來還多。如果看到斑馬朝著你邪魅一笑,露出他的大板牙,你可千萬要小心,那是人家盯上你了哦!

那到底有沒有人成功馴化過斑馬呢?答案是有,但只是少數。

▲駕車的是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土豪

但是等斑馬到了發情期仍然控制不了

▲看這匹斑馬妖嬈的腿

到目前為止,全世界也不過馴化了不到20來頭斑馬,而且還都花了九牛二虎之力。

▲這其實是一匹假斑馬

但是斑馬這麼廢柴,馴化出來也基本上是用來拉拉車,或者單純做觀賞用,相比較馴化斑馬時付出的精力來說,完全是得不償失的。

▲我忍不住笑出來了~路人回頭率100%

況且,你能想像的到,古代的大英雄,白盔白甲白束帶,手持亮銀槍,胯下一隻斑馬嗎?

那麼講到最後,小編想問大家一個問題,那就是斑馬的皮膚到底是白底黑斑,還是黑底白斑的?


相關焦點

  • 斑馬也是馬,為啥沒人騎?你不知道的真相……
    斑馬能不能騎?古人為什麼不騎斑馬打仗?有沒有哪個地方的人騎斑馬的?是什麼原因導致人類不騎斑馬而選擇騎馬的呢?(認真看,圖中小朋友騎的是經過藝術加工的毛驢哦)這難道是巧合?顯然不是....地球上動物怎麼多?真正被人類馴化圈養起來的動物,只有那麼一些,比如馬....
  • 非洲饑荒那麼嚴重,有那麼多土地為什麼不種莊稼?
    看新聞裡講非洲那麼的貧窮,有那麼多的人因為飢餓而死亡,我總覺得那裡可能是土地十分貧瘠,氣候惡劣,人口過多土地太少,所以導致了饑荒出現。直到在那打工了三四年的阿寬叫我們去那裡走走,我才知道事實並非如此。阿寬在非洲幹了三四年了,聽說管著幾千個人。當初一畢業他就選擇了一家外企,然後就被派到非洲。剛去的時候他跟我們抱怨,天天下雨沒什麼事能幹的,待在屋裡都要發黴。
  • 非洲第二大動物遷徙-波札那斑馬大遷徙
    斑馬遷移到馬卡迪卡迪國家公園是因為這些草的蛋白質和礦物質含量高於奧卡萬戈三角洲的草。令人驚訝的是,只有 55% 的斑馬實際上遷移到了馬卡迪卡迪,其中約 45% 全年都待在奧卡萬戈地區。為什麼有部分斑馬選擇留在奧卡萬戈三角洲地區?原因還有待探究。
  • 這裡有《馬達加斯加》沒有告訴你的斑馬 | 坦尚尼亞動物百科
    今日份的動物星球,來自無藥可救的好奇病:「為什麼沒有人騎斑馬
  • 何為非洲動物大遷徙
    那就先說說什麼是肯亞的動物大遷徙。即是如此,宏觀上仍然可以推斷出角馬和斑馬每一個月在馬拉-塞倫蓋蒂草原上的某一塊大區,但微觀上沒有人可以判斷出它們每一天出現在什麼具體的位置,即使不同年份的同一個星期,它們出沒的具體位置點也和以往的年份會有不同。
  • 斑馬,斑馬 ,你不要睡著啦!你還記得我嗎?
    分布範圍從非洲東部的蘇丹和衣索比亞南部開始向南延伸,其範圍包括尚比亞、莫三比克、馬拉威,最後到達南非東部以及位在非洲西南部的安哥拉。平原斑馬條紋更粗,分布在非洲南部的種群還會在黑色條紋之間出現棕色的影子條紋,像是褪了色一樣。
  • 從來沒有人提醒新來的男同事,保護好自己……
    而我直到現在,都不知道我究竟為什麼因為選擇非洲而「勇敢」。因疫情防控和工作需要,我們住在距離市中心開車四十分鐘的一個園區,整個園區基本密閉,生活物資都需要司機去採購。我剛來就被拉去園區隔離,對這個城市並沒有太多的認識。沒想到在沒有見識到任何來自本地的危險之前,先是被自己的同胞同事們嚇了一大跳。
  • 太原學友知道為什麼日本斑馬筆這麼貴嗎?
    國產斑馬筆和日本斑馬筆的區別_ :太原斑馬限定筆百度搜索《上馬文具辦公商行》或《上馬文具辦公商行》《上馬文具辦公商行》質量沒有區別,就是日本產的能多寫一點
  • 在深圳,共享單車越來越多,但我卻不騎!為什麼呢?
    在深圳,共享單車越來越多,但我卻不騎,為什麼呢?其實不是不騎啦!因為小編一個比較懶,連腿都不想動啦!
  • 非洲,非洲!——大遷徙
    ——大遷徙世界上最壯觀的野生動物大遷徙發生在坦尚尼亞的塞倫蓋蒂與肯亞的馬賽馬拉野生動物保護區之間。關於野生動物的大遷徙,相信大家都在電視上看到過相關的紀錄片,在這裡我想補充一點有意思的方面。其一,就是實際上這上百萬頭角馬一年四季都在遷徙,其中大部分的時間是在坦尚尼亞的塞倫蓋蒂國家公園,而且它們遷徙的路線相對固定。那麼角馬是如何辨別方向的呢?
  • 肯亞3非洲沒有老虎
    從進入肯亞後,騎自行車的運動量有如回到了撒哈拉沙漠般,一天基本都要騎個150公裡左右。但就是這個樣子,我也沒辦法制定出更合理的攻略讓後來者來騎這條路,當然像我這麼自私的人,幹毛花那麼多時間詳細記錄每天的公裡數(我沒有裝碼錶),所經過的村鎮,所見到的人?我只想對大家說,對於跨國超長的旅行,別人的攻略真的都只是別人的,你還不如多花點時間了解一下要去的國家歷史人文,才能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旅行之路啊!
  • 《從來沒有人看見神,神究竟在哪裡?》
    聖經中多次說「天上的神」、「天上的主」或「天上的王」,耶穌也多次提到「天上的父」。「天」是和「地」相對應的。神在《以賽亞書》66:1中說:「天是我的座位,地是我的腳凳。」耶穌從死裡復活,向門徒們顯現,「和他們說完了話,後來被接到天上,坐在神的右邊」(可16:19)。
  • 非洲肛腸科主任——鬣狗
    大多數人提起鬣狗的時候,第一印象就是它們那冷血、殘暴的「掏肛」絕技,如果讓大家在陸地肉食動物中選出一個最討厭的動物,估計遠在非洲草原上的鬣狗會佔據絕對比重。可能是長相猥瑣可憎,沒有大貓那樣漂亮的皮毛;還是聽起來難聽又恐怖的叫聲?鬣狗:是哺乳綱、食肉目、鬣狗科動物統稱。它們同屬於一科,僅4屬4種,可分為2個亞科:鬣狗亞科和土狼亞科。中等體型,大小似犬。
  • 非洲這麼亂,我一個女生為什麼還要來非洲?
    「非洲那麼危險,那麼落後,現在新聞上都是戰爭暴亂,你從小又沒有吃過什麼苦,沒有獨自生活過,怎麼在那邊生活,萬一出點什麼事,那可怎麼辦……」自去年夏末來到非洲,一直到現在,我都沒有回一次家。我時常在夜深人靜時靜靜思考這個問題,不斷的捫心自問:非洲這麼苦,我為什麼要來? 後面看來,其實這是好事,我開始學會面對,面對那些以前的自己以為解決不了的困難,面對從來沒有遇到過的挑戰。慢慢的,我好像不知不覺地過上了一種極簡的生活。以前買很多口紅都覺得不夠用,現在一支口紅已經快用到底,想來應該是朋友圈裡唯一能做到口紅斷舍離的了。
  • 圍欄讓非洲野生動物停止遷徙,接下來最壞的結果會是什麼?
    非洲的彎角劍羚,已經停止遷徙。圖片來源:mongabay.com有什麼能阻止大馬拉地區也遭此劫難呢?納米比亞大學的羅曼·格林貝格(Roman Grynberg)指出:「在非洲,過去幾百年間一直有口蹄疫之類的疾病,但人們向來是養牛的。」但在今天,能從這項產業中獲利的卻只有極少數人脈豐富的牧場主了,而他們中的一些自己就是高層決策者。「實際上,設計不佳的圍欄非但不能保證畜牧業的長遠發展,還會危害另一個規模大得多的產業——野生動物旅遊業。」
  • 全面解析斑馬會員(什麼是斑馬會員?)
    ,你們在上面還幹什麼呢?目前全球比較知名的會員制平臺,比如1983年成立於美國西雅圖的好市多(Costco),是全球首家連鎖會員制倉儲量販商,憑藉會員制的差異化盈利模式,好市多迅速成長為全球第二大零售商。
  • 非洲五霸 | 為什麼我最愛的獵豹不是「非洲五霸」呢?
    這五種非洲動物。       這些動物成為非洲五霸是因為徒手捕捉它們的難度最高,而不是因為它們的體型龐大。非洲五霸是20世紀早期的西方獵人們,公認最難打、最危險的五種獵物。雖說非洲五霸是十分危險的野生動物,但是在現代數目不斷下降,獅子和非洲象是易危物種,非洲水牛和豹是近危物種,而黑犀牛是極危物種。
  • 人類起源與非洲,為什麼非洲是最為落後的?
    大約7萬年前左右,非洲大陸出現了嚴重的乾旱天氣,非洲原始人中比較有智慧的人,開始向非洲之外遷徙。    大約在6萬多年前,乾旱造成的紅海海平面下降。非洲原始智人進入阿拉伯半島,後進入中東地區。   這些人進入中東以後分成兩支,一路向西,大約在4萬年前進入歐洲,一路向東,大約在5萬年前進入亞洲。
  • 為什麼假勞力士這麼多,卻沒有人造假徠卡,假哈蘇?
    這就是為什麼寧可去專櫃,怎麼也不敢找人代購的原因,因為這個產業鏈可謂無孔不入,除非是你人肉去香港買回來的,否則你根本不知道代購產業鏈,二手產業鏈裡哪個環節被通到了制假販假的工廠。但我很好奇,你說你造假的百達翡麗,江詩丹頓,朗格,寶璣,勞力士等等名牌什麼的(反正就是買不起的那些)這個可以理解,就連幾百塊的卡西歐都有假表,可市面上卻沒有人造假的徠卡,哈蘇,祿來等等機械相機,這是為什麼呢?
  • 非洲動物大遷徙,是肯亞,還是坦尚尼亞?
    東非野生動物大遷徙的隊伍構成如下:前鋒部隊:30萬頭左右斑馬,最喜歡長草,也就是吃草莖頂部  2. 中間主力:超過150萬頭的角馬。走在斑馬後面,吃斑馬啃過的草的底部。CCTV的紀錄片拍的是哪裡呢?為什麼是2個月?因為馬塞馬拉麵積大概1500平方公裡,只有塞倫蓋蒂草原的十分之一左右。近300萬頭動物2個月就把馬塞馬拉啃得差不多了。隨著雨水南移,割草機們9月底就要向南重新越過馬拉河進入塞倫蓋蒂,開始新一輪尋草之旅。特別說明:上圖中的遷徙位置和時間的對應關係是大概關係,不是嚴格按照這個表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