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8 日,迅雷發公告宣布前 CEO 陳磊等人涉嫌職務侵佔事宜。很快,第一財經發出跟蹤報導稱:陳磊涉嫌挪用公司數千萬資金用於炒幣。
一石激起千層浪。「圈外」知名人士的炒幣往事,同樣引發了「圈內」的關注。
實際上,迅雷曾經是最先開始探索區塊鏈技術的網際網路公司之一,在這一方向上,曾經的迅雷與「鏈」與「幣」均有所涉及。由此看來,迅雷前高管陳磊接觸炒幣的契機並不算少。
2017 年:「玩客雲」真假區塊鏈之爭
2017 年下半年,比特幣一時風光無二,在利空的政策消息不斷爆出之下,比特幣依然保持著高漲的節奏,從年初的 1000 美元左右到 12 月一舉突破 16000 美元。
在那段時間,迅雷玩客雲項目操盤人正是前 CEO 陳磊。
時間轉向 2017 年 8 月底,這是迅雷推出了有「會賺錢的私人云盤」之稱的「玩客雲」的時間。在官網,該產品的介紹簡單明了:這是一個全新一代共享智能硬體,用戶分享閒置的網絡帶寬、存儲空間以及計算資源,就能為社會計算能力的提升獻一份力量。
8 月 24 日,「玩客雲」上線淘寶眾籌,用戶在購買玩客雲主機並加入玩客計劃後,就可以通過貢獻上行帶寬的方式獲得玩客幣。
當時的迅雷官網關於玩客幣的介紹是這樣的:玩客幣是玩客雲共享計算生態下的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原生數字資產,它的產生過程與玩客雲智能硬體、共享 CDN 的經濟應用有強關聯,必須通過玩客雲智能硬體分享網絡帶寬、存儲空間等資源來獲得。在玩客雲共享計算生態系統中,它將成為用戶交換可共享計算資源的媒介,保證用戶的權益和提供的計算資源對等。玩客幣分發總量有限且每365天產出量減半,隨著時間的推移獲取難度越來越大,前期參與更有優勢。
「前期參與更有優勢」、「分發總量有限且每 365 天產出量減半」等規則,在 2017 年無疑是非常創新的概念。這種方式迅速點燃了參與者的熱情,並自發地擴散。
在前 CEO 陳磊曾經的公開介紹中,迅雷被他稱為「一直是一個去中心化的網際網路公司,區塊鏈的特性與公司基因相符」。在他曾經的對外介紹中,在玩客雲體系下,迅雷將自己的業務模式描述為一個供應鏈,用戶貢獻閒置資源給迅雷,迅雷發放一個Token(玩客幣)給用戶,讓用戶去換取他所需要的東西。
玩客幣當時的熱度有多高呢?
據當時媒體報導,2017 年 11 月 28 日,迅雷玩客雲在京東和玩客雲官網搶購,京東預約人數 4654488 人,玩客雲官網預約人數 21392623 人,2 個平臺總預約人數接近 2600 萬人,按照玩客雲 399 元/臺的單價計算,預計銷售收入將達到 103.74 億元。倘若假設僅有十分之一的人付款,迅雷也能因此獲得近 9.6 億元的收入,在營收上「翻身」。
這種熱度仍被延續到了 2017 年的「雙十二」,迅雷推出的玩客雲「一機難求」。在短短 1 秒鐘內,玩客雲銷售額突破 1000 萬元,穩坐京東智能家居類產品銷量冠軍寶座,預約人數突破 1700 萬。
在官方介紹中,這是一款共享計算智能硬體。在某種程度上,這又被很多人認為是早期的「路由器+礦機」,所挖出的幣種成為了早期的一種礦幣。同年 10 月 12 日,基於迅雷玩客雲的首枚玩客幣被玩家挖出,受此影響,迅雷股價自 10 月 13 日每 股 4.3 美元開盤,後期飆升至最高 27 美元。
同期,第三方交易平臺上,玩客幣的價格也越來越誇張。儘管迅雷不斷作出「不能購買和交易」的公告,但第三方交易仍然無法控制,玩客幣自挖出後,曾一度由早期的 0.1 元/枚飆升至高點 8 元/枚。
「轉型」與「內訌」
在這些亮眼的數據背後,是當時一家老牌網際網路公司所選擇的新的方向。
迅雷始於 2002 年,是下載軟體中的佼佼者,並於 2006 年就迎來其高光時刻:當時,其下載市場份額超過 50%,覆蓋用戶超過 1.1 億,成為了當年第二大用戶體量的客戶端軟體,僅次於 QQ。海量的用戶是迅雷最大的優勢。
2017 年,與多家老牌網際網路公司所面臨的問題類似,迅雷也在緩慢的轉型中顯出頹勢,當時,雲計算被確立成為迅雷的新方向。2017 年 6 月底,正式目前位於輿論中心的陳磊,被當時已實控迅雷的雷軍選中,並被寄予期望能夠成為「打開局面的人」。
當時有積極的聲音認為,迅雷已然遇上了「區塊鏈」、「比特幣」的概念東風。從「下載加速軟體」轉型至「眾籌雲計算商」,一家老牌網際網路公司處於積極的轉型求變之中。
不過,在轉型方向上,以及面對新業務所帶來的風險,迅雷內部隨即分裂為兩派,這是後續發生「內訌」事件的伏筆。
2017 年 9 月 4 日,央行聯合其他六部委正式發布公告,叫停各類 ICO 融資活動。
雖然玩客幣自誕生伊始,就展示出了小心謹慎的態度。可以看到,迅雷曾在官網中多次解釋:玩客幣的分配僅限於挖礦獎勵、運營開支和創始團隊激勵,不做 ICO」,不能現金購買和交易。但是,玩客雲的通證模型在當時仍然備受爭議。
同年 11 月 28 日,迅雷玩客幣被子公司指為非法集資,迅速撇清兩者關係。當天,迅雷官網發布聲明稱,持股公司深圳市迅雷大數據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旗下「迅雷金融」並非迅雷集團旗下業務,公司已經正式撤銷對其品牌和商標授權;而迅雷金融方面尖銳回應,直指此舉是迅雷 CEO 陳磊利用擔任 CEO 身份的打擊報復行為,並指出陳磊開展的「玩客幣」為非法集資騙局。當天晚些時候,迅雷又回應稱,已向深圳市迅雷大數據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發送了律師函,並要求其全面停止對迅雷商標的任何使用。
受內訌事件影響,迅雷股價當日大幅低開,一度跌幅超 20%。
這樣的拉扯最終結束於 12 月的一份公告,迅雷蜂鳥金融發布公告表明,二者已斷絕「母子」關係,大數據管理層將迅雷公司在大數據公司所持股份全部回購,並不再使用迅雷商標。
儘管雙方已達成和解,玩客幣、轉型壓力、派系之爭等等,仍然有著不少遺留問題。
2020 年 10 月
前 CEO 陳磊被立案調查
2018 年 5 月,迅雷在北京舉行「迅雷區塊鏈生態以及新品發布會」,推出最新產品「星域雲」和「迅雷鏈新開放平臺」。彼時,「玩客幣」的稱呼已悄然更換為「鏈克」,迅雷稱將投放 3 億鏈克支持開發,並公布數據:截止當日,整個迅雷積澱了 4 億多名用戶,鏈克生態的活躍用戶已超百萬。
但是,四個月後,在迅雷集團某戰略合作會上,迅雷宣布將包括鏈克、鏈克商城和鏈克口袋等區塊鏈業務,打包出售給新大陸科技集團旗下的北京鏈享雲科技有限公司。迅雷仍保留迅雷鏈、迅雷鏈開放平臺、迅雷鏈文件系統(TCFS)等底層技術業務,以及玩客雲和基於玩客雲網絡的共享計算業務。
有報導稱,後來經由鏈享雲的海外運作,鏈克最終上線海外小型交易所。有評論認為,出於對於監管問題的考量,鏈克登上排名靠前的數字貨幣交易所的概率非常小。
2020 年 4 月初,陳磊被迅雷董事會「開除」一事被傳得沸沸揚揚,迅雷宣布重大人事調整命令。
2020 年 10 月 8 日,迅雷發布公告,就公司前 CEO 陳磊等人涉嫌職務侵佔事宜,於 2020 年 4 月向深圳市公安局提出控告,深圳市公安局已經對陳磊等人進行立案偵查。
而據第一財經消息,迅雷知情人士透露,陳磊涉嫌虛設交易環節侵佔公司資產,製造虛假合同套取公司資金,涉案金額巨大,並涉嫌挪用公司數千萬資金用於炒幣。而陳磊也很快做出回應:五月初開始被調查,背後另有隱情。—— 這樣的拉扯或許還將繼續。
然而,曾經的迅雷「明星業務」玩客雲,又將何去何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