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熟悉視頻處理行業的人都知道,有一家位於美國矽谷的公司憑藉高性能的壓縮處理器晶片獲得了全球廠商的高度認可。包括美國GoPro 的運動攝影機、中國大疆的無人飛機、德國博世(Bosch) 的安全監控器、Google 最新二四鏡頭虛擬實境(VR) 相機在內的眾多知名產品,都是採用他們的方案,這家公司就是安霸(Ambarella) ,一個由臺灣人建立的龍頭企業。
闖蕩矽谷
2004 年成立於矽谷的安霸,如今已躋身全球影像處理技術的領先者,毛利率長期維持在六成以上,市值十七億美元,是全球IC 設計業中最受關注的高成長企業。更值得注意的是,這家公司的創辦人兼執行長,是來自臺灣的王奉民。
王奉民從臺大電機系畢業後,1987 年就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修讀電機博士,讀書期間曾到當時藍色巨人IBM 實習,但他很快發現自己不適合待在研究室,於是,拿到博士學位後,便從紐約搬到矽谷,開始他精彩的 矽谷之旅。
一開始,王奉民加入一家小公司當工程師,但公司一年後就收攤,結著他加入了全球首家數字影音晶片設計公司C-Cube ,歷經九年的磨練,他領導的團隊研發出全球第一個MPEG Encoder( 動態圖像解碼) 晶片。
在C-Cube ,王奉民遇到他後來的創業夥伴、安霸技術長賴高恩(Les Kohn) 。當時,王奉民被指派負責一個全新的計畫,高恩是他僱進來的第一個員工。「我認識他時,就很清楚他是天才,比我懂太多了,我這輩子在技術上永遠都贏不了他。」
被王奉民稱為「老賴」的高恩,十九歲就從大學畢業,後來加入英特爾,成為設計i860 晶片的首席架構師,是王奉民眼中最聰明的猶太人。「遇到這種天才,對我是一個不小的打擊,」但王奉民念頭一轉,「既然他做得比我好,那我甘脆朝行銷與做生意方面轉型,做他不能做的事。」,這個想法的改變,讓他從一位工程師蛻變為經營者。
此後,這兩人的搭檔聯手創造了C-Cube 成長最快的部門。一直到一九九九年離開時,王奉民領軍的事業部擴增到一千人,貢獻全公司三分之二的營業額。
2000 年,兩人決定創辦Afara 公司,特別避開老東家的產品,選擇回到CPU 領域。Afara 開發出的多核多緒(multi-core and multi-thread) 技術,至今都是很領先的技術。然而,第一次創業,網通泡沬及九一一事件接踵而來,Afara 資金無以為繼,於2002 年被迫賣給昇陽,日後再併入甲骨文,至今Afara 的技術,仍是甲骨文高階伺服器CPU 晶片的關鍵基礎。
建立安霸
2004 年,王奉民與賴高恩二度出擊,創立安霸,這次,兩人回到最熟悉專精的影像晶片,不少從C-Cube 時代共事的夥伴都加入陣容。王奉民說,創業最重要的就是團隊,目前安霸公司組成有如聯合國,財務長是美國人,行銷與業務是英國人及法國人,研發團隊更橫跨矽谷、義大利、臺灣、深圳、上海、日、韓等地,把世界各地與影像有關的一流人才都涵括進來。
安霸的創業過程,臺灣在人才與供應鏈上,都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公司創立第一年,王奉民就來臺灣開分公司,目前安霸全球650 名員工,矽谷總部只有一百人,而新竹的研發團隊則高達300 人,是安霸的研發重鎮。儘管在矽谷創業,王奉民深知如何善用臺灣資源,也高度仰賴臺灣IC 設計研發人才;迄今,安霸若想找任何合作夥伴,都優先回臺灣找看看。
安霸早期在摸索產品線時,臺灣的供應商也扮演關鍵角色。就以2005 至2006 年期間為例,當時 流行的攝錄一體機(camcorder) ,幾乎人手一臺,而且只有日本廠商做出來,但日本公司從來不用外部晶片,因此安霸即使晶片做得出來,也賣不進日本客戶。
當時,陳振田創辦的天瀚科技從中看到商機,便與安霸合作推出299 美元數字攝影機,遠低於索尼(SONY)1500 美元的高價產品,大受市場歡迎,第一年就賣了一百萬臺,等於一年就創下三億元美元的營收。「當年的CES 展,許多日本廠商都來安霸與天瀚的攤位一探究竟,到底我們是怎麼做出來的? 」安霸就此一炮而紅,晶片也陸續打進三星、索尼等大公司。
不過,臺灣人才與供應鏈的優勢似乎正在式微,王奉民透露他的憂慮,他說,從二千年開始迄今,公司徵才就沒有再收到過臺灣留學生的履歷表了,「臺灣過去三十年的發展,就是因為有許多優秀大學生留學再回來,但現在電機資訊系學生都不出國了,對臺灣競爭力會有衝擊。」
借新硬體東風
對安霸而言,真正業績大躍進,要從2007 年起,拜Youtube 影片分享及iPhone 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算起,帶動影片大量拍攝與分享,2009 年後又有行車記錄器、運動攝影機、無人機及家用安全監視器等應用推出,讓影像市場快速成長,安霸幾乎在每個分項領域都具有獨霸地位,除了少數幾個領域面臨像索尼(SONY)或華為的挑戰,但也都屬中低階產品,安霸在每個領域都至少取得七成以上的獨佔地位。
以近年來紅遍全球的極限運動多功能攝影機GoPro為例,由於產品對於影像IC品質要求特別高,從最早以安霸為唯一供應商,即使至今產品已開發十餘年,但九成以上的晶片仍以安霸為主,也顯示安霸的市場霸主地位。
2012 年10 月,安霸在美上市,起初掛牌價只有六美元,隨著每年業績成長都超越預期,股價最高曾漲到120 元,足足漲了二十倍。即使今年第一、二季受到主力客戶GoPro 的庫存調整,營收出現下滑,依然可以維持每季獲利。
王奉民也緊扣市場發展,隨著自動駕駛、人工智慧等新趨勢崛起,安霸從影像辨識推進到影像分析,這個趨勢必需整合最先進的人工智慧技術。去年,安霸宣布併購全球最先進的自動駕駛軟體技術公司VisLab ,這家位於義大利的公司,負責人Alberto Broggi 是國際知名教授,旗下有三十位博士,如今已成功完成自動駕駛車從義大利開到上海的測試。
「包括無人飛機或自動駕駛車,行進之間要面對各種狀況,而且必需在很短時間內做出正確決策,這牽涉到非常複雜的演算法,絕對不只影像辨識技術就夠了。」王奉民說,目前安霸的軟體與硬體工程師數目是五比一,也顯示未來在IC 產業競賽中,軟體實力才是勝負關鍵。
王奉民也邀請了前臺積電技術長胡正明及華登創投董事長陳立武擔任安霸董事。其中,陳立武是他眼中全世界最頂尖的兩家創投之一,更從安霸創立的第一天,就支持迄今。「Li pB u 這麼忙,還同時擔任美商益華( Cadence)(編按,益華為全球第二大電子設計自動化大廠) 執行長,但只要我有事請教他,他一定立刻回電。」
陳立武
陳立武說,當初會投資安霸,主因就是對這個團隊深具信心,「王奉民與高恩等人的團隊,當年在C-Cube的表現早已有目共睹,因此當他們告訴我想創辦安霸時,我很快地就決定投資,也相信他們一定能夠建立最強的團隊。」
去年七月,王奉民返回臺大,參加校友畢業三十周年,並協助安排以空拍機拍攝臺大校園美景、同學們擺出NTUEE( 臺大電機系) 的字樣的整個動態,同學中還有聯發科副董事長兼總經理謝清江,兩人堪稱是這屆校友中,最受矚目的企業家。
事實上,聯發科與安霸,泛屬IC 設計領域,卻走出兩個完全不同的發展路徑。聯發科是從臺灣出發,以低價白牌商品,轉進中國,再進軍全世界;安霸則直接從矽谷出發,以利基產品,瞄準尖端市場,進而打進全世界。在聯發科遭逢「中資能否投資臺灣IC 設計業」亂流之際,或許王奉民立足矽谷的經驗,可以給大陸一些啟示。
王奉民: 矽谷精神象徵無限可能
王奉民在矽谷度過人生最重要的階段,深刻體會到「矽谷精神」所象徵的無限可能,就是「只要你能證明做得到,矽谷就永遠不停止地給你機會。」從早期的英特爾、思科、雅虎,到Google 、蘋果、臉書、特斯拉,各式各樣的創業嘗試在此地成功,「只要你有能力,都可以在矽谷證明自己。」
談到矽谷精神中,還有一項是「無私的分享」。他很推崇早年在美國創辦旭電(Solectron) 的陳文雄,旭電是九O 年代全球EMS( 電子組裝製造) 龍頭,地位有如今天的鴻海。王奉民與陳文雄家住得很近,一有問題就常去向老前輩請教,「他不只有遠見、懂管理,而且待人謙虛且願意分享,甚至還會向後輩請教。」如今,許多人來找王奉民,他也都很樂意分享。
【關於轉載】:轉載僅限全文轉載並完整保留文章標題及內容,不得刪改、添加內容繞開原創保護,且文章開頭必須註明:轉自「摩爾芯聞MooreNews」微信公眾號。謝謝合作!
【關於投稿】:歡迎半導體精英投稿,一經錄用將署名刊登,紅包重謝!來稿郵件請在標題標明「投稿」,並在稿件中註明姓名、電話、單位和職務。歡迎添加我的個人微信號MooreRen001或發郵件到 jyzhang@moore.ren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半導體高薪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