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訪談 | 安森美用智能電源技術與智能感知技術賦能工業升級

2022-01-13 電源網訂閱號

安森美(onsemi)是全球領先的高能效電子產品創新者。提供全面的高能效聯接、感知、電源管理、模擬、邏輯、時序、分立及定製器件陣容。正如安森美CEO Hassane El-Khoury所說「我們的使命是通過推動創新,創造智能電源和感知技術,解決客戶最具挑戰性的問題。我們主要依賴的支柱就是智能電源技術和智能感知技術。然後通過在所有的目標市場上,發揮這兩方面的優勢,來創造出更好的成績。」

在創新的道路上,安森美不斷堅持,持續圍繞工業自動化、物聯網和工業4.0、機器視覺與分散式人工智慧等大趨勢推動新發展。本期高端訪談電源網將採訪安森美智能感知部工業及消費應用大中華區市場經理陶志,一起聊聊她與安森美的故事,以及今年安森美在工業應用領域取得的成績。同時將就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下的工業自動化產品如何幫助工廠解放人力,全球「碳中和」大趨勢下如何布局能源基礎設施,以在生產產品時如何踐行可持續發展熱點話題進行深入探討。


電源網:您還記得當時是什麼原因加入的安森美嗎?

陶志:安森美(onsemi)在成像傳感器行業,有超過40年的悠久歷史,圖像傳感器涵蓋了汽車級和工業級規格的產品。圖像方面的技術創新,推動了高增長市場的發展,改變了世界各地人們的生活,在科技運作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同時安森美擁有極具吸引力的道德文化,做負責任的企業公民,並致力於將多元化與包容性融入公司各個層面。

 

電源網:在平時工作中,安森美的哪個特質最令您印象深刻?

陶志:安森美立足「智能技術,美好未來」,深耕智能電源與智能感知領域。作為圖像傳感器供應商的一個領袖,安森美致力於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方案。這一點得到了客戶的高度認可,並獲得了許多主要領先客戶的核心供應商獎項。

 

電源網:目前安森美的產品缺陷率是多少?公司是如何保證如此低的缺陷率的?

陶志:安森美致力於推動零缺陷的品質文化,我們是以6個月滾動數據看客戶報告的產品缺陷率,是以每十億顆器件中的缺陷數衡量,有各種內部流程和系統確保質量。安森美繼承了摩託羅拉的傳統。提起摩託羅拉,大家都會想到摩託羅拉發明的「六西格瑪」質量管理控制系統,首先就應用在了電子行業上。因此我們公司有非常悠久的質量管控文化和系統。

 

電源網:根據2020年Yole Development統計,安森美在工業生產機器視覺技術行業市場份額排名第一,請您分享一下今年安森美在工業應用領域取得的成績。

陶志:機器視覺是一個很歷史悠久的行業,因為工業4.0時代,再加上自動化、人工智慧的導入,使這個行業有了新的動力、新的活力,成長速度也非常快。特別是在中國,機器視覺這幾年的發展非常快。圖像傳感在包括工業在內的許多應用領域迅速增長,因為它使系統能識別周圍的世界並與之交互。安森美今年全系列量產的低功耗、低噪聲XGS系列高性能圖像傳感器,具有通用的解析度,並提供多個易於使用的開發平臺,全面支援設計人員快速實現最先進的相機設計,以及經濟型的AR系列適用於大部分傳統的工業檢測、自主移動機器人、工業掃碼、雙目深度測量等,搭配圖像信號處理器做出相應的方案,幫助客戶加快開發。

 

電源網:請問安森美有哪些屬於市場領先的差異化技術?

陶志:安森美的智能電源和智能感知方案,能夠讓客戶無需在成本、能效、性能、尺寸和重量上做出取捨。例如智能電源技術可更好地控制電壓、電流和溫度,通過集成可以實現更高的能效,滿足客戶在高溫環境下安全作業,以及降低散熱方面的需求,從而實現降低成本、重量的要求。智能感知可以在最小的範圍內提高能效和解決方案,從而減少系統延遲,通過更小的封裝提供專有的功能,解決用戶所需的尺寸問題。

 

電源網:新冠肺炎疫情後,受關鍵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給困難影響,全球各地區的工廠臨時停產或延長交付事件不時發生,安森美的工業自動化產品將如何幫助工廠解放人力?推進工業4.0進步?

陶志:工業自動化側重於工廠和工廠監控系統的加速擴展。自動化提高了工人的安全性,減少了疲勞,並提高了生產力。此外,它還縮短了製造周期時間並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了設備停機時間。除了已經推動工業4.0採用的勢頭之外,疫情危機還大大加快了採用率,因為它不僅成為一種流程改進,而且在許多情況下,由於強制關閉和社交距離要求而成為不可或缺的方案。

工業驅動、機器人、電源轉換、機器視覺、互聯照明、工業雷射雷達(LiDAR)、資產管理等關鍵的工業自動化技術已經成為支持工業4.0的關鍵技術。安森美都可提供。

機器視覺用於工業掃描和檢測應用、協作機器人(cobot)、自主移動機器人(AMR)和自動導引車(AGV),是工業自動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製造業中,機器視覺可實現更快、更準確的產品檢測,從而提高效率並降低成本。機器視覺應用需要經濟高效的方案,將出色的全局快門性能與動態範圍、快門效率、光學格式和各種解析度的相結合。今後安森美將會在工業級圖像傳感器使用背照式和堆棧式工藝來推動圖像傳感器的進一步發展。隨著工藝的提升,圖像傳感器的像元越來越小,但它卻可以達到大尺寸像元的圖像效果,這就使傳感器的解析度可以越做越大,帶寬也越來越高,也推動了整體相機系統的提升和發展,來滿足工業生產快速精確的推斷和決策。安森美的XGS和PYTHON圖像傳感器領先行業,在工業細分市場佔有重要的市場份額。

LiDAR感知是工業自動化和控制系統的趨勢方案,因其具有高性價比、高度準確、快速和可擴展性。安森美的SiPM陣列具有創新的快速模式,可減少感知時間,其SiPM技術具有領先行業的能效和動態範圍。安森美提供LiDAR方案以及廣泛的LiDAR開發平臺和工具,由經驗豐富的應用工程師提供支援,以協助產品開發。

隨著機器人變得更智能並能與人類互動和合作,從運動到機器視覺、自主導航到感知和聯接等必要技術的數量也在增加。安森美提供全面的差異化產品組合和多年的應用專知,幫助客戶開發創新機器人系統,從傳統或協作機器人手臂到自動導引車(AGV)和自主移動機器人(AMR)以及其他類型的機器人。

 

電源網:如今,太陽能電池板成本的下降和零碳能源法規的增加導致全球太陽能發電裝置的增加,電動汽車充電樁也在高增長的電動汽車市場趨勢的帶領下得到快速發展。在能源基礎設施方向,未來安森美將會如何發力?在中國市場會有什麼特殊的布局嗎?

陶志:隨著積極推進電網的去碳化,可再生能源的貢獻在過去十年翻了四倍,預計未來五年在氣候行動的推動下將增長50%,需要儲能系統來彌合日常能源使用周期。電動車快速充電的需求推動了功率含量,目標是在20至30分鐘內充滿電。安森美將以集成IGBT和碳化矽(SiC)的高能效智能電源方案提高功率吞吐量和加快電動車充電,推動工業系統的電源高能效,助力加快電網去碳化步伐。

SiC是下一代半導體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們邁向無碳經濟,SiC技術是賦能高能效電動車、可再生能源和充電基礎設施零排放的關鍵驅動力。最近,安森美完成收購碳化矽(SiC)生產商GT Advanced Technologies("GTAT"),現可提供從SiC晶體生長到全集成的智能功率模塊的端到端電源方案,並計劃投資擴大GTAT的生產設施,支持研發工作,以推進150毫米和200毫米SiC晶體生長技術,同時還投資於更廣泛的SiC供應鏈,包括晶圓廠產能和封裝。

新能源檢測領域,隨著中國新能源,半導體的發展,光伏檢測,鋰電池,晶圓檢測,3C檢測這些需求都比以往有成倍甚至幾倍的增長,這就要圖像傳感器能提供更高解析度,和速度來提高生產效率。XGS是安森美的工業級全局快門圖像傳感器,用了最新的3.2 um pixel工藝,圖像質量好,噪聲小,一致性好,高幀率,低功耗,寬工作溫度,並且極具性價比優勢,可以用在新能源的檢測應用上。它是一個系列化的家族產品X-CLASS平臺,從200萬像素到4500萬像素,用兩套硬體電路板就可以兼容總共11個解析度,其中200萬到1600萬像素可以輕鬆放進29*29的相機平臺,2000萬到4500萬像素,做到引腳對引腳(pin to pin),客戶設計一個硬體平臺可以根據具體應用需求選擇相應的解析度傳感器。相機製造商可充分利用現有的零件庫存並加快新攝像機設計的面市時間。這一代產品將會顛覆目前市場競爭格局,為用戶提供了非常有吸引力的選擇。除此之外,我們還有正在開發中的新系列,將很快進入市場,為新能源建設保駕護航。

安森美一直都很重視中國市場的發展,但是我們會秉持公司完整的統一的戰略規劃,在中國我們也會採取一致性致勝策略。安森美將順應中國的大趨勢,發展智能電源和智能感知技術,推動2倍市場增長,同時將優化在中國的製造基地,投入銷售和應用工程師團隊,為客戶提供業務和技術支持。通過客戶聯合實驗室為創新提供智能和高度差異化的產品,通過與戰略客戶的長期供應協議消除價格與價值的差距。此外,安森美承諾做良好的企業公民,支持中國的環境目標,即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電源網:安森美推崇可持續發展,請問安森美在生產產品時是如何踐行可持續發展的?有數據可以分享嗎?

陶志:安森美致力推動顛覆性的技術,賦能一個強大的可持續生態系統,以實現更綠色的未來。

安森美的智能電源技術推動工業市場的可持續能源發展,以實現最高能效的太陽能電池組、工業電源和存儲系統,智能感知技術賦能工業4.0,實現更智能的工廠、樓宇和家居。例如,含SiC的高能效智能電源方案使汽車在20-30分鐘內充滿電。智能電源技術保護生命和財產,比傳統插座減少11倍的觸電事故,同時有助於防止美國每年發生3萬起家庭火災。智能電機技術極大地降低能源消耗,相當於16個火電廠的能耗,每使用100萬顆安森美RSL10藍牙低功耗處理器,就能在其生命周期內節約近一公噸的鋰電池。安森美與客戶合作, 付運了足以取代128個煤廠的功率集成模塊(PIM)。我們的雲電源方案比競爭方案提高超過0.5%的能效。在超大規模數據中心,這將實現大約8,000萬美元的使用壽命內節能。智能工業網絡技術所需的銅線減少71%,或4.2萬噸,及物理組裝時間減少75%,智能位置傳感器使機器人和自動導引車(AGV)安全地在人類世界中精確導航,系統材料節省75%,智能電源模塊提高能效,減少超過40GW的能源需求。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安森美

相關焦點

  • 麥肯錫季刊 | 工業人工智慧:賦能未來製造業的全新引擎
    高德納(Gartner)諮詢公司最新發布的技術成熟度曲線顯示,目前全球處於上升期或巔峰期的新興技術中,一半以上與人工智慧有關。到2020年,人工智慧預計將在全球產生約470億美元的總收入,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科技創新及社會變革的一大驅動力。隨著人工智慧走出科幻的迷霧,成為切實改變世界的革新技術,工業4.0時代的企業也逐漸認識到它對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巨大價值。
  • 前進2020工博會 臺達以創新智能技術 賦能新基建
    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本屆工博會臺達將以「互聯生智 賦能新基建」為參展主軸,從智能工廠、智能樓宇、基礎設施三大面向呈現「新基建」加速智能生產、造就智慧城市的美好圖景。臺達今年將以240平米大型展臺,集中展示自動化、數位化、智能化趨勢下,臺達創新研發的近百款產品及解決方案,同時通過線上「虛擬展臺」為全球客戶提供身臨其境的觀展體驗。
  • 安森美半導體智能感知聚焦:汽車、機器視覺和邊緣人工智慧
    安森美半導體市場範圍非常廣泛,核心市場主要是在汽車、工業、通信、消費類和計算。目前,安森美半導體主要分為電源方案部(PSG)、先進方案部(ASG)、智能感知部(ISG)三大產品部門。其中,智能感知部(ISG)的歷史並不很長,通過一些戰略性的兼併、收購,安森美於2014年成立了該部門。
  • 5G技術能為智能製造賦能哪些?
    以往普遍的Wi-Fi、Zigbee、藍牙等,較屬於家庭用的小範圍技術,回傳線路主要都是靠LTE,近期隨著大範圍覆蓋的NB-IoT、LoRa等技術標準的出爐,可望讓物聯網的發展更為廣泛。超可靠低時延:主要面向無人駕駛、工業自動化等需要低時延、高可靠連接的業務。
  • 全場景覆蓋、全方位智能感知的視聯網平臺來了
    在雲計算、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技術的助推下,視頻無處不在。
  • 詮視科技:核心技術平臺化,讓感知交互更簡單
    詮視科技創始人、CEO林瓊表示:「本輪融資之後,公司將重點完成從核心技術到系統集成能力的建設,特別是產品與後端平臺的能力打造,致力於賦能產業鏈上各種不同需求的客戶群體;同時也將進一步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強化公司面向多客戶服務的能力,更好的服務終端市場。」
  • 智能化技術改造賦能新泰工業加速發展
    12月3日,新泰市政府組織召開新泰市智能製造技改現場會議。
  • 【勱微機器人•年會總冠名】差異化技術緊貼核心訴求,賦能企業場內物流智慧升級
    第一部分:「技術引領未來,創新驅動發展」--智能製造領袖峰會」(13:30-18:00)時間主題演講嘉賓13:30-14:00入場籤到14:00-14:05主持人介紹參會嘉賓14:05-14:10嘉賓致辭14:10-14:30韶關市華南先進裝備產業園區推介會韶關市華南先進裝備產業園招商和經濟發展局副局長 歐夢君14:30-14:50差異化技術緊貼核心訴求,賦能企業場內物流智慧升級(TBD)
  • 【研討會】工業接插件和智能插頭插座類產品安規技術研討會
    隨著工業4.0技術的發展,智能化家居的運用,工業接插件和智能插頭插座類產品,出現了更多功能和形式的變換。
  • 聚焦工業網際網路 鼎捷工業APP賦能企業數位化轉型
    ,鼎捷軟體承辦的以「工業網際網路賦能數位化轉型」為主題的活動在東莞成功舉行。東莞市智能製造產業協會會長代表蔣虹為本次大會致辭,他指出工業網際網路是數字浪潮下,工業體系和網際網路體系深度融合的產物,是新一輪工業革命的關鍵支撐,可以真正幫助企業運用信息化手段實現數位化轉型升級,提質增效。自2015年機器換人以來,東莞企業抓住機遇實現了自動化和信息化的升級,目前正面臨數位化轉型的關鍵階段。
  • 響鈴:AI技術賦能,智能微投能靠用戶體驗迎來爆發嗎?
    毫無疑問,AI技術賦能後,智能微投這個行當又重新熱鬧起來。>如果說被梯形校正阻撓智能微投成為一款被廣泛接受的產品,那麼AI技術賦能後、解決左右梯形校正的「敲門磚」問題後,智能微投就成了一款全新形象的產品面世,其市場競爭可能要回到「新產品」邏輯上,而不應該用陳舊的家電售賣思維。
  • 賦能未來智能家居及建築、工業物聯網、資產監控、智慧醫療的物聯網創新方案,拿走不謝!
    推動高能效創新的安森美半導體提供廣泛的IoT賦能方案,包括基於行業最低功耗的藍牙低功耗(BLE)5.0 RSL10的一系列方案、先進的機器視覺及安防成像方案、更快更廣更高效的Wi-Fi聯接方案等,採用領先的聯接、感知技術及節點到雲的設計平臺,使設計人員能設計和部署最具競爭優勢的IoT方案,提升用戶體驗,打造更綠色、更互聯的世界。
  • 2019•5G創新發展大會 | 智能雲科受邀出席「5G+智造賦能產業集群轉型升級」分論壇
    智能雲科副總經理張曉應邀出席本次會議。當天舉辦了「5G+智造賦能產業集群轉型升級」分論壇,系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廣州分院主辦,廣東工業網際網路產業聯盟協辦,智能雲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廣東省分公司、航天雲網數據研究院(廣東)有限公司、廣東希睿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支持。
  • 【資訊】中聯重科旗下中科雲谷發布工業網際網路平臺 領跑智能製造新未來
    2014年開始,中聯重科以產品智能化為突破口,依託傳感、物聯、大數據等技術,深入推進人、機、物的全面互聯,推動企業產品、製造、服務及管理的智能化和數位化。作為中聯重科向新興產業延伸的重要板塊,中科雲谷不但服務於中聯重科向新型製造的轉型跨越,還將把經過實踐檢驗的工業網際網路技術、應用場景和商業模式對外賦能,複製和輸出,幫助更多的製造型企業實現產業升級。
  • IEEE專家:AIoT技術為泛在智能注入無限可能
    例如,在工業網際網路時代,工廠的自動化、智能化不單單是實現機器互聯,更是「智能連接」。 而AIoT可以為機器人與工業設備等裝上「智慧大腦」,在實現互聯互通的同時可對相關數據進行實時處理,從而進一步降本增效。在智慧物流領域,AIoT對各流程行為的數據分析可以提高貨物進出倉效率,激活倉儲容量。鄒卓教授介紹,AIoT並不意味著AI+IoT的單純技術疊加,而是AI與IoT的相互賦能。
  • 【機聯網賦能案例分享】--相城區工業網際網路第六次沙龍活動走進太平
    平臺通過大數據建模分析,不斷拓展工業大數據的應用場景,實現產能共享、金融創新、行業指數發布、供應鏈協同等一站式增值服務,構建工業網際網路賦能智製造的全方位生態體系。平臺開發的「VMES可視化生產管理系統」,產品通過全國統一定價、雲SaaS部署、即裝即用、軟體+硬體技術領先四大亮點,為企業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數位化解決方案,企業在使用中生產效率改善顯著提升。
  • 康鵬舉: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技術內核與創新應用 | 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宣講團第二季第二講直播實錄
    賦能與人,讓人在整個能量控制過程中更有靈活性、更加關注目標結果,讓創新更加自如;賦能與物,讓機器能夠自適應、自診斷,具有「大腦」。賦能與人和物是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應用創新的核心問題。總之,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將會以新的業務生態系統的方式為利益相關者營造獨特體驗和價值。
  • 深耕「一核四用」戰略,赤子城SoloEye用核心技術進軍視覺智能領域
    繼用SoloAware人工智慧引擎賦能產品、廣告、電商業務之後,赤子城在智能視覺領域的成果SoloEye終於成功問世。SoloEye是赤子城打造的多源異構人工智慧視覺感知平臺,是赤子城「一個核心引擎,四大應用場景」戰略中的四大落地場景之一,致力於為各種無人場景提供視覺感知、決策、交互的一系列解決方案,讓世界的各個角落無時不刻擁有一雙「聰明的眼睛」。
  • 愛普生發布VM-40智能眼鏡光學顯示模組,光學引擎賦能AR智能眼鏡產業
    VM-40愛普生智能眼鏡光學顯示模組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多方面的改進,韓林峰將它的優勢來源於愛普生DNA「省、小、精」技術。而這也是愛普生多年來在智能眼鏡產品,及其他多款產品上所應用的核心技術。「省」指的是,VM-40愛普生智能眼鏡光學顯示模組採用的OLED面板可以實現單像素控制,將功耗降低至3W、使得續航時間更長,同時在必要時可關掉電源,以節省能耗,解決長時間使用發熱的問題。
  • 工業富聯李軍旗:我們的智造賦能三十年 | 世界人工智慧融合發展大會
    2017 年 5 月 9 日,總理視察了我們位於鄭州的智能終端產品的熄燈工廠,當時給了很高的評價,說你們應該在電子行業繼續做大做強,持續引領電子行業的高端製造,同時又給集團提出新的要求:是不是可以探索一下如何用你們在電子產業所引領的技術賦能中國廣大的中小企業?如今中小企業技術轉型升級需求非常迫切,但是對於如何實現轉型,還在探索中,富士康可不可以在這方面做一些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