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鏡之Nikon Nikkor Ais 35mm/f1.4

2021-02-14 茶片坊

作者:Shin1789

1:工藝用料 - 4.5
2:光學性能 - 5.5
3:色彩  - 3.5
4:稀有性 - 2
6:層次影調 -4
6:特性 - 5
7:個人傾向性 -5

總分:29.5

1956年NIKON製造了世界上第一隻35高速廣角鏡頭RF W-Nikkor 3.5cm f/1.8,此後NIKON在35這個焦段的高速鏡頭一直比較低調和親民路線,這隻1971年設計後就未更新直到被AF-S 35/1.4替代的鏡頭如果放在同類鏡頭裡橫向比,不是非常出色的鏡頭,四大廠裡,和佳能35/1.4L ,美能達 35/1.4G,賓德31/1.8這三隻頂級廣角高速鏡頭比,他是唯一一個沒有採用特殊鏡片的鏡頭.所以他的價格一直是四大家裡最親民和廉價的,在光學和成像特點上也是排在四家裡最後一位.但他是一枚公認設計成功的鏡頭,只放在所處的年代和老鏡群裡判斷,毫無疑問是優秀者.雖然沒有使用特殊玻璃,但NIKON本身的用料一直是日鏡裡很出色的,鏡頭質量經得起環境題材考驗.這枚鏡頭設計上的亮點是採用了CRC後組半浮動結構,保證了在近距離攝影時依然有良好的表現.在當代鏡的評論裡他有很多缺點,1:大光圈色散嚴重,2:F1.4成像密度較鬆散,3:早期設計四角失光嚴重,邊角進光量與中央比差距達到2檔光圈,4:焦外線性嚴重.但2,3是我的選擇他的理由,2點意味著他可能是一隻非典型的NIKON鏡頭,可以提供一些比較柔和的成像,3點意味著他的大光圈會因為四角失光散焦使用時會有強烈的氛圍感,最終使用事實也確實符合我判斷.至於1,4兩個缺點,1的話35高速鏡頭因為設計的高難度,全開色散是不可避免的,反正我們現在有LR對不,至於4,我們現在討論的是老鏡頭對不?35高速鏡頭像差糾正和焦外線性之間兼得這是最近2,3年發布的鏡頭上才實現的技術改良.嚴格按照光學上說他確實是同時代設計裡的出色者,全開結合LR去色散1.4是可以信賴好用的,收到F2就達到一個很出色的狀態,超過很多老35鏡頭F2.8-F4的中央部分.小光圈四角也合格,桶變輕微.色彩方面,NIKON鏡一直傾向於新聞攝影需要,他本身又是尼康高級鏡裡色彩比較淡的一隻.這枚鏡頭1971年設計後一直生產了20多年,市場上最常見的是80年代生產的9枚葉片圓形光圈的最後版,這個版現在還可以買到全新庫存,我也是這個版本.最早期光圈F22非AI版比較少見,其間還存在一些另類的版本.所有版本的光學設計是一模一樣的.我個人用鏡體會上他的2個問題,1他還是一隻NIKON鏡頭,整體反差大,在明暗過渡方面收得過快,對於拍攝人像和真正弱光題材來說你需要選擇光線和場景.2還是他的色彩,確實偏紀實了一點.他的線性是略帶放射性擴散的,所以你可以試著逆光去找樹叢做背景疊圈.需要補充的是,35/1.4這個級別的鏡頭因為結構的關係,本身都是反差最大的鏡頭系列之一.無論ZEISS,美能達,萊卡都是一樣的.此外他是同類鏡頭裡體積很小巧的,很方便攜帶.35/1.4一直是所有鏡頭裡最好玩最有意思的,只要F1.4-F2這段成像有特色,成像密度好, 那麼他們在幾米內的散焦就可以創造出很獨特的魅力.小光圈成像其實對於這類鏡頭來說用的時間並不會太多,但各家的35/1.4都是自家最高級的鏡頭,強調全能性,所以本身光學設計上小光圈一般都是不錯的.

A7開闊了我的胸懷

他是最便宜的一隻35/1.4嘛,其實還是我想找一隻類似佳能35/1.4L 這樣因為大光圈設計缺陷帶來濃厚氣氛的鏡頭,我當時無意間看到尼康這頭的評論,覺得可以試一下.確實他是類似這樣成像的,散焦比較好玩,不過顏色和大光圈成像密度還是比佳能那隻差些了.

N,C,M,P四家同檔次鏡頭裡最平民排最後一位的,也是最便宜的.
就是為掃街設計的記者鏡.和萊卡路子類似,他失光的大光圈氣氛也是典型的人文味,
拍人像看拍什麼,如果拍少數民族,農民工,賣烤串的,建築從業人員,惱羞成怒的政治家,我這樣絕望的A股股民這些,還是不錯的.

四大家裡拍妹子最美的還是賓德31/1.8小公主,獨一無二,不光是在這四家裡,就算是把ZEISS,LEICA同指標的拉進來,我也覺得小公主最美.
佳能那隻確實非常特別,大光圈很好玩,再配合佳能自己發色整體風格拍妹子也是最頂尖的高手.
美能達/SONY那隻拍妹子膚色和顏色非常好,但是整體優缺點過於明顯,不太好控制.
LEICA那隻基於品牌傳統,和NIKON一樣,也不會是非常合適的拍妹子鏡,但那隻鏡頭整體層次過渡以及焦外明顯要好多了.當然價格夠NIKON這頭在廁所裡哭暈十次了.
ZEISS那隻一貫的全能選手路子,拍妹子要說他和賓德佳能一樣成像效果非常鮮明,到是沒有的.
NIKON這隻價格是良心的.相對於上面這些他是裡面的平民.但作為中近距人文鏡是很優秀的.

其他過F2的也想不起太多

適馬35/1.4在光學上是非常優秀的,大概是我手裡最強大的鏡頭之一,可惜顏色是弱點.還有就是這頭太銳利成像密度太高了,有時候我有點不知道該怎麼處理他的片子.

FUJINON EBC 35/1.9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隻35高速鏡,這裡先不評說,他確定會在本帖出陣.

ENNA35/1.9遺憾的是一直沒買到,他是給我留下最多想像空間的一隻鏡頭,估計以後也很難拿到,人還有夢想的時候比較美.

旁軸上還有幾顆過F2的我也從沒見過,比如50年代的佳能LTM 35/1.5,這些我沒法討論

攝影頭之外的,小像場的電影頭,工業頭,放映頭等也還有一些高規格35的,這些偏門了點, 我就直接說不了解不懂了.

相關焦點

  • 尼康Nikkor Z 50mm f/1.2 S鏡頭測評匯總
    多家媒體(含自媒體)對尼康Nikkor Z 50mm f/1.2 S鏡頭的測評已經出爐,科技飯TechFans這裡摘譯如下——尼康Nikkor Z 50mm f/1.2 S鏡頭基本規格:焦段: 50mm光圈: f1.2 -f16, 9片光圈葉片光學結構: 15組17片(2片低色散ED,3片非球面
  • 祖傳秘方--Nikon W-NIKKOR 35mm f1.8
    當然了,說實話跟我抱怨這個事的朋友也不是一個天天都在用最大光圈拍照的人,但這個小抱怨倒讓我想起個很有意思事情:相比於其他廠家,尼康確實發布了更多最大光圈為f1.8的鏡頭,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最大光圈f1.8算得上是尼康鏡頭的「祖傳」參數,而祖傳中這個「祖」,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鏡頭: W-Nikkor 35mm f1.8。
  • 不矜不伐,不卑不亢 – - Nikon FG
    Nikon FG ais E 50mm f/1.8Nikon FG ais E 50mm f/1.8它是這樣一部相機:小巧輕便的機身,良好的操作性,最實用的功能,方便的測光指示,明亮的取景器,和最平實的價格。
  • 搬運 · 鏡事屋 · 適馬 35mm f/1.4 ART DG HSM
    請大家多多點擊好看,多多關注,多多轉發~適馬 35mm f/1.4 ART DG HSM 專利介紹適馬自 2012 年發布了 Art 系列之後就一發不可收拾,從以前的三流副廠變成了最具競爭力的鏡頭廠商之一,同時它們還是日本唯一有自家機身系統的副廠。
  • 蓄力已久的驚豔 騰龍SP 35mm F1.4 Di USD鏡頭評測
    我們將騰龍SP 35mm F1.4 Di USD這支鏡頭拿到了蜂鳥評測檢測實驗室進行MTF曲線測試。測試所使用的機身為尼康D810,本次測試中我們針對平時經常用到的最大光圈f/1.4和中心兩檔光圈f/5.6、f/8。
  • 人文大眼睛 索尼FE 35mm F1.4 ZA評測
    對此索尼方面也做出了回應,並非不能推出大光圈鏡頭,主要是考慮鏡頭體積的問題。如今想來是用戶需求佔了上風,索尼順應民意推出F1.4大光圈的Distagon T* FE 35mm F1.4 ZA,那麼它與Sonnar T* FE 35mm F2.8 ZA相比,有什麼亮點?下面我們看一下兩者規格對比:
  • 騰龍發布 35mm f/1.8、45mm f/1.8 全畫幅鏡頭
    騰龍正式推出了 SP 35mm f/1.8 Di VC USD 和 SP 45mm f/1.8 Di VC USD 兩支全畫幅鏡頭,包括佳能、尼康、索尼A三種卡口版本,其中佳能和尼康卡口版將於9月29日上市,索尼A卡口則會稍遲。值得一提的是,這兩支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分別只有0.2米和0.29米,擁有相當不錯的近攝能力。
  • 騰龍SP 35mm F/1.4 Di USD評測:一支高畫質不貴的定焦鏡頭
    乘著28-75之威,騰龍發布了新一代大光圈鏡頭SP 35mm F/1.4 Di USD(型號F-045)。光學結構二者也有相似之處,但SP 35 1.4更為複雜,它由10組14片鏡片組組成,其中3片是GM玻璃鑄造非球面鏡片,4片是LD低色散鏡片,採用了9片電磁光圈葉片,最小光圈為f/16,最近對焦距離為0.3米,放大率0.2倍,具備簡易防滴構造。
  • 三陽AF 35mm f/1.4 FE發布,2片非球面與2片高折射鏡片
    8月就傳聞Samyang將推出AF 35mm f / 1.4 FE鏡頭將於11月在全球推出,建議零售價599.00英鎊,美國定價尚未公布。
  • 實用主義,索尼 FE35mm F1.8
    35mm F1.8 一直都是我頗為嫌棄的一個規格。論全開虛化的畫面感,50mm、85mm 即便光圈只有 F1.8 亦尚算可以接受,但 35mm 的話至少要去到 F1.4 才稱得上能基本滿足。論逼格,相差只有約 1/3 檔光圈的 F2 顯然更高。
  • 全能掛機鏡頭 索尼FE 35mm F1.8全面評測
    如果說6月初剛剛發布的兩支長焦鏡頭在氣勢上更為惹眼的話,那麼近期索尼再次放出的新品——索尼FE 35mm F1.8鏡頭則更為親民和靈巧。作為索尼全畫幅E口的第34支鏡頭,這支小巧的索尼FE 35mm F1.8鏡頭的發布讓很多痴迷35mm定焦的用戶為之振奮和心動。小巧的鏡身體積以及輕量化的設計,讓這款鏡頭無疑成為了索尼微單的掛機新選擇。
  • FE卡口35mm大亂鬥 - FE35/1.4 vs FE35/2.8 vs Loxia 35/2 之近景解析度
    我認為索尼的這三個原生E卡口35mm定焦鏡頭,並沒有什麼太多的市場重疊,它們之間唯一的相同之處大概就只有35mm這個焦段。我也覺得對比這三個完全不同定位的鏡頭,會顯得很牽強,因為就算不考慮三者之間巨大的價格差異,在做完一組2道題的問卷以後,你都可以很簡單的選出自己需要什麼。不過有人問起,就說明有人感興趣,我自己也感興趣,因為這不就是玩設備的樂趣麼?
  • 富士XF 35mm f/2 R WR鏡頭上手簡評
    要知道在它上面可還有一個35mm f/1.4啊,直到今天我都可以毫不猶豫地說,35mm f/1.4是我最愛的富士鏡頭沒有之一,顯然35mm f/2是沒法取代它的。不過,拋開f/2的光圈不談,其全金屬的全天候鏡身、更輕更小的體積,以及絕對安靜的自動對焦,在某種程度上還是挺吸引人的。工效學
  • 如何看待索尼昨晚發布的FE 35mm F1.4 GM全畫幅定焦鏡頭?
    首先35這個焦段,可是索尼用戶永遠的痛。以前索菜 35 1.4,小藍標讓大家滿懷期待,結果素質卻非常差強人意,索尼的35用戶在G大師系列面世之後,都盼著啥時候出個35GM,這次鏡頭髮布,索尼似乎交了個很不錯的答卷。首先看一下官方給的物料,轉自微博 @相機入魔
  • 【評測】大光圈人文鏡頭 富士XF23mm F1.4 R評測
    目前富士的XF鏡頭共有10支之多,焦段從14mm一直覆蓋到了230mm,可以滿足絕大多數玩家的拍攝需求。富士在今年的9月份發布了一支23mm大光圈定焦鏡頭,今天這支鏡頭就來到了我們的評測中心,到底它會帶給我們怎樣的拍攝體驗?我們拭目以待。
  • 索尼發布FE 35mm F1.4 GM大光圈定焦鏡頭
    G大師系列 FE 35mm F1.4 GM全畫幅定焦鏡頭(型號名:SEL35F14GM),作為第12支G大師鏡頭,進一步豐富索尼E卡口鏡頭,數量擴展至59支。FE 35mm F1.4 GM集高畫質與緊湊輕量化設計於一體,F1.4大光圈可營造唯美的背景虛化效果。FE 35mm F1.4 GM是專業攝影師和廣大攝影愛好者期待已久的鏡頭,憑藉出色的影像解析度和小巧緊湊設計,結合索尼微單TM的先進智能自動對焦技術,讓用戶在拍攝風光、人像和人文攝影等題材時事半功倍,可輕鬆勝任照片和視頻拍攝。
  • 【新品預售】索尼FE 35mm F1.4 GM鏡頭介紹
    索尼G大師鏡頭FE 35mm F1.4 GM具備優異的高解析度,柔美的背景虛化效果以及快速、平滑、精準的自動對焦性能。
  • 大光圈的蔡司味 索尼35mm F1.4 ZA海外體驗
    索尼的FE卡口具有多款大光圈的定焦鏡頭,而今次的主角Distagon T* FE 35mm F1.4 ZA 就是這其中的一個代表產品。
  • 恆定F1.8大光圈 感受適馬18-35mm F1.8
    好在,適馬18-35mm F1.8 DC HSM ART的出現很好的填補了它,不僅解決了APS-C廣角的短板,更重要的是性價比高。35mm格式的27mm-52.5mm,可以覆蓋多個定焦鏡頭焦段;擁有高速寧靜的HSM超聲波馬達。
  • 50mm f/1.4 定焦鏡的5大好處
    剛學攝影始終不想花大錢在昂貴的器材上,但又想替鏡頭升級,如果你也有這種情況,不妨考慮筆者建議的這一支 - 50mm f/1.4 定焦鏡!在這裡,我給大家分析一下它的5大好處!Photo by Marek Isalski(三) 價格便宜  大部份的50mm的定焦鏡頭價格也不高,Canon、Nikon、Sony等大廠推出的50mm定焦鏡,擁有 f/1.4 大光圈的也就兩千多元,光圈小一點的 f/1.8 更便宜,才五六百塊,性價比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