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科普|海洋頂級掠食者—大白鯊

2021-02-18 鸚小螺與菊大石

地球之所以被稱為「藍色星球」,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佔據了整個地球表面70.8%面積的海洋。

海洋就在我們的身邊,然而從人類的視角出發,因為我們身在陸地,所以總感覺海洋離我們非常遙遠,也習慣性地忽略它的存在。陸地已經被過度開發,太空也一再被人類探索,唯有海洋,我們對它知道得太少了。

可我們都是海的孩子。

達爾文說,生命起源於海洋。魚類進化成兩棲動物,再進化成爬行動物,最後由爬行動物進化成鳥類和哺乳動物。

在來到這個世界之前,我們每個人,都在媽媽子宮裡那片小小的海洋中,溫暖安全地有了最初的樣子。

據統計,迄今為止人類所知的海洋生物已經超過20萬種,但這只是冰山一角。

那就來點有關海洋動物的「小科普」吧。

那句話怎麼說來著:積少成多,如蝶動翅,雖微不虛。

大白鯊 也叫噬人鯊,是大型的食肉魚類,為軟骨魚綱鼠鯊目鼠鯊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各熱帶、亞熱帶和溫帶海區、在澳洲海域常見,屬於大洋性活潑健遊種類。對人類有攻擊性,危險!虎鯨是成年大白鯊唯一的天敵。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軟骨魚綱 Chondrichthyes

目:鼠鯊目 Lamniformes

科:鼠鯊科 Lamnidae

屬:噬人鯊屬 Carcharodon

種:大白鯊 C. carcharias

成年大白鯊平均長度為6.2米,平均重量為3000公斤,牙長10釐米。

大白鯊身體碩重,尾呈新月形,一般體灰色、淡藍色或淡褐色,腹部呈淡白色,背腹體色界限分明,體型大者色較淡。

鯊魚皮並不是光滑的,雖然沒有魚鱗,但是長滿了小小的倒刺,比砂紙還要粗糙,獵物哪怕只是被它撞了一下也會鮮血淋漓。

大白鯊上鄂排列著26枚尖牙利齒,牙大且有鋸齒緣,呈三角形。

一旦大白鯊前面的任何一枚牙齒脫落,後面的備用牙就會移到前面補充進來。在任何時候,大白鯊的牙齒都有大約三分之一處於更換過程之中。

在所有的鯊魚之中,大白鯊是惟一的可以把頭部直立於水面之上的鯊魚,這賦予它們在水面之上尋找潛在獵物的優勢。

大白鯊被認為比其他鯊類對人類更有危害性,因為它們有時候會在未受刺激的情形下對遊泳、潛水、衝浪的人,甚至小型船隻進行致命的攻擊而惡名昭彰。

大白鯊屬於少數半恆溫的動物,它們身體末端的血液靠近流動血液,以此效果保持在攝氏23至26的溫度,使它可以保持住高於環境溫度的體溫,而這讓它在非常冷的海水裡也可以適宜地生存。雖然很難在大多數的沿海地區看到它,但漁船和潛水船經常會與它不期而遇。

大白鯊還以其好奇心而聞名,它經常從水中抬起它的頭,並且更令在水中的人擔心的是,它經常通過啃咬的方式去探索不熟悉的目標。

許多鯊魚生物學家認為對人類的進攻是這種探索行為的結果,由於大白鯊令人難以置信的鋒利牙齒和上下顎的力量,很可能會輕易地導致人的死亡。大白鯊造成了對人類致命攻擊的最大數字,特別是對衝浪者和潛水員的進攻。

大白鯊具有極其靈敏的嗅覺和觸覺,它可以嗅到1公裡外被稀釋成原來的1/500濃度的血液氣味並以69千米每小時的速度趕去,它還能覺察到生物肌肉收縮時產生的微小電流,以此判斷獵物的體型和運動情況。

有一個還未被證實的推測:這種生物的極度敏感甚至能覺察到其他生物的情緒,感知它們的想法。

大白鯊分布於各熱帶、亞熱帶和溫帶海區、在澳洲海域最為常見,屬於大洋性活潑健遊種類。其多棲息於常升近表層,水深3~300米。有時也下降在700米或以下深處以及有時也來近海淺水。

大白鯊處於海洋食物鏈的最頂端,極少有其他生物能夠對其造成威脅,能夠捕殺成年大白鯊的動物只有虎鯨。但是由於人類的捕殺,加之鯊魚的生育速度緩慢,從而導致了世界範圍內種群數量的急劇下降。

相關焦點

  • 史前海洋頂級掠食者,戰鬥力媲美巨齒鯊,梅氏利維坦鯨你認識嗎?
    海洋作為地球生命的搖籃,從古至今孕育了無數的生物,其中不乏很多頂級的肉食性動物,但是真正在大自然的食物鏈中處於金字塔最頂部的,則只有少數幾種,比方說恐龍時期的滄龍
  • 它與大白鯊比誰才是「海洋霸主」?
    因此,在海洋的食物鏈中,虎鯨是食物鏈最頂端的存在。大白鯊大白鯊是海洋中的「明星」魚類,因為鯊魚本身就是「海洋殺手」,況且大白鯊還是海洋中最大的掠食性魚類(鯨鯊比大白鯊大,但是它的食物主要是小魚小蝦)。大白鯊最大的特點就是那一張布滿了倒三角狀利牙的大嘴了。在海洋中,大白鯊的捕獵方式類似於陸地上的老虎。
  • 虎鯨與大白鯊誰才是海洋霸主?
    在廣闊的海洋裡,有兩位食肉動物,虎鯨和大白鯊,天生的宿敵,它們之間的鬥爭可以追溯到1000萬年前,它們同是站在海洋食物鏈頂端的王者,孰強孰弱,讓我們來一步步揭曉
  • 【生物】從寒武紀到更新世——細數各個時代的海洋霸主
    每一種生物圈都會有食物鏈頂端的存在,本次就為大家帶來各個時代海洋中的霸主,一起來科普一下吧,漲漲姿勢。寒武紀千古第一霸——奇蝦而平克山大魚龍(最長可達25米)的出現,標誌著魚龍最輝煌時代來臨了,它們成為中生代海洋的統治者,這些動物威嚴而緩緩的遊蕩著,沒有生物可以威脅它們。侏羅紀億獸之皇億億歲——掠食者X(斯瓦爾巴上龍)
  • 【科普一下】一去不復返的海洋小霸王——鄧氏魚
    眾所周知虎鯨和大白鯊都是位居海洋中食物鏈的最高層,它們都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掠食者。
  • 宗翰瞎科普:大!鯊!魚!
    最著名的還得數大白鯊(我是說還活著的),人們對於大白鯊的恐懼不用我多說,多看幾部鯊魚電影就明白了。但是那很扯,不夠真實。你以為的大白鯊:夢魘般的殺手,海洋霸主,電影票房冠軍。實際上的大白鯊:很怕虎鯨,很怕虎鯨,很怕虎鯨。不能否認啊,大白鯊是頂級殺手,身長6米,體重3噸,一口好牙,什麼都吃,性情暴烈,全球都有分布。奈何虎鯨比它更大,更長,更快,還更聰明。
  • 大白鯊:吃人?一時大意咬錯了而已!
    因此生物學家選擇了拉丁語「鋒利/尖銳的」(karcharos)和「牙齒」(odous)來作為大白鯊這一物種的的屬名和種名。 今日主角老白。可以說是鯊魚界的明星物種,隨便找一個路人讓他說一種鯊魚,大白鯊幾乎一定會被提及。
  • 海洋動物-大白鯊
    是最大的食肉魚類,為軟骨魚綱鼠鯊目鼠鯊科的其中一種,大白鯊是卵胎生的魚類,身長可達6米多,體重超過3噸。虎鯨是大白鯊唯一的天敵。大白鯊上鄂排列著26枚尖牙利齒,牙齒背面有倒鉤,獵物被咬住就很難再掙脫。一旦大白鯊前面的任何一枚牙齒脫落,後面的備用牙就會移到前面補充進來。在任何時候,大白鯊的牙齒都有大約三分之一處於更換過程之中。
  • 全球已知最大的大白鯊在邁阿密被發現!
    據外媒報導,世界上最大的大白鯊之一是一隻叫做Unama'ki的雌性大白鯊。這條巨大的鯊魚是去年9月在加拿大新斯科舍省被標記的,其身長15英尺5英寸,體重2076磅。這條鯊魚是Ocearch標記過的第二大大白鯊。Ocearch是一個非盈利組織,專門負責標記和追蹤大型海洋動物。
  • 大白鯊與河馬誰更厲害?我們可以拿這種海洋巨獸來作對比
    河馬和大白鯊沒有碰面的機會,河馬不可能跑到海裡去找大白鯊幹架,大白鯊也不會跑到河裡去找河馬的麻煩。不過我們可以找一個「中間人」來判斷河馬與大白鯊誰更厲害,這個「中間人」就是象海豹。大白鯊與象海豹在自然情況下有不少交集,我們來看看大白鯊對象海豹的捕食情況,基本就能做出判斷。
  • 海洋科普(1328)| 侏羅紀時期的海中吸塵器
    本文來自 海洋世界傳播(ID:oceanworld1975)在今日的海洋中最大的動物是鯨,但是鯨並不是魚,是哺乳動物,而最大的魚其實是鯨鯊。鯨鯊(上)在遠古的海洋中有一種比鯨鯊還要大的魚,它像吸塵器一樣張著大嘴巴在海洋中緩緩遊動,它就是利茲魚
  • 兇猛的大白鯊為什麼打不過虎鯨?看似無敵的鯊魚,有一個致命弱點
    更何況人們對海洋動物最簡單最能提起興趣的了解方式往往是各種短視頻、電影。電影中深海裡最能震撼人心、視覺感最強烈的,也都是體型巨大、性格兇猛,會給人類生存帶來威脅的動物。大白鯊就是其中之一,電影中的大白鯊擺動著強有力的身體,遊動、撞擊,張開森森巨口將人吞入腹中。事實上大白鯊還有一個名字叫噬人鯊,是海洋中為數不多的會攻擊人的動物。
  • 動物界十大頂級殺手 鱷魚才排名第五名
    以下就是動物界十大頂級殺手。10、狼蛛世界上有數百種狼蛛,它們生活在熱帶地區。5英寸的身體和11英寸的腿跨度使他們成為動物世界的熟練獵人之一。它們實際上是夜行性掠食者,躲在小昆蟲經過的地方,突然猛撲過去。狼蛛巨大的獠牙可以幫助它們輕易地殺死獵物,任何昆蟲都不能指望從狼蛛身上存活下來。9、黑曼巴
  • 曾是海洋霸主的巨齒鯊,咬合力超過霸王龍,至今還存在?
    海洋是一個讓人值得敬畏的地方,不僅是因為它神秘遼闊,海洋中還有很多讓人難以置信的龐然大物。
  • 十大遠古海洋猛獸 : 上龍為什麼會成為史前海洋霸主
    上龍處於侏羅紀時期海洋食肉動物頂層,主要以海洋爬行動物為食,也大量捕食烏賊、魚類和其他水生食肉動物等。 二、上龍種類 1、克柔龍鄧氏魚     鄧氏魚是來自遠古時期的一種魚類,其咬合力能夠達到五千千克,被稱為是史前咬合力最巨大的史前生物,關於鄧氏魚名字的來歷有人說由於這種魚的化石被發現的時候被稱為定是魚,後來根據音譯就叫成了鄧氏魚,目前是被認為咬合力最為巨大的史前魚類,並且是寒武紀時期最為巨大的魚類,根據考古學家以及動物學家的研究表明,鄧氏魚當時在海底幾乎可以說是稱霸的地位,是一種處於頂級的海洋掠食動物
  • 大白鯊能橫行無敵?遇見黑白色看似很萌的虎鯨卻要繞道而行
    一聽到海洋深處,自然會想到那條時刻張開尖牙利齒的大白鯊,大白鯊又叫噬人鯊,是最大的食肉魚類,見到什麼都襲擊
  • 10條關於大白鯊的冷知識,幼鯊在母親子宮裡就開始互相殘殺
    那麼,大白鯊為啥長成灰色和白色的組合呢?生物學家認為,這樣的顏色組合更容易讓它們在海洋中隱蔽自己。從海洋下方朝上看,大白鯊的肚皮和天空一樣都是白色的,不容易區分。從空中往海水中看,灰色的背部又能和深沉的海水融為一體,也讓它們不容易被發現。不只是大白鯊,企鵝也是這樣的組合,只不過背部顏色更深一些,但作用是一樣的。大白鯊不喜歡吃人!
  • 恐懼的力量:對掠食者的害怕如何影響整個生態?
    這一新的研究領域,探索的是掠食者的非消耗效應,被稱為「恐懼生態學」(fear ecology)。長期以來,人類一直對掠食者及其帶來的恐懼十分看重。作為地球上最成功的掠食者之一,人類幾千年來都一直在用稻草人保護田地裡的莊稼。在海洋環境中,對這種恐懼的利用也有一段歷史。
  • 十大海洋最強生物,現代海洋霸主排名都在這裡
    相對於陸地,海洋對於我們可能更加陌生,而且在無盡的大海中存在多少種動物至今科學家都沒有完全弄明白,不過確定的是很多海洋生物都要比陸地生物更加龐大,茫茫大海,你都知道哪些動物能夠稱霸海洋,鮮有對手嗎,其實除了人類,大海中存在著很多存在於食物鏈頂端的掠食者,讓我們來看一看吧。
  • 【票·資訊】從《大白鯊》到《巨齒鯊》,鯊魚電影的真正恐懼源自哪裡?
    人們經常說,我們對海洋的了解要少於對月球表面或者火星表面的了解。2014年,科普雜誌《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的喬恩·科普利表示,人類能夠掌握到細節水平的海底面積,還不到海底總面積的0.05%,雖然我們的大部分科學媒體和流行文化都在最後的邊界上佔據了這個空間,但是在我們這個星球上存在著一個同樣奇怪的邊界,並且有著還沒有被發現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