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超萬億美元!特斯拉只用了11年,蘋果37年,微軟33年

2021-12-23 車東西
昨天凌晨,特斯拉股價最高達到每股1045.02美元(約合6668.16元人民幣),這也讓特斯拉市值正式突破1萬億美元大關!特斯拉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家市值破萬億美元的汽車公司,也是美股中第五家,全球第六家市值破萬億美元的公司。特斯拉從2010年上市以來,僅花費了11年就達成了此成就,而蘋果用了37年,微軟用了33年,亞馬遜21年,比特斯拉快的只有Facebook,但是後者市值目前已經跌下萬億美元。跟著特斯拉市值增長的是馬斯克的身價,一夜暴增250億美元(約合1595.22億元人民幣),總身價也突破2500億美元(約合1.5萬億元人民幣),馬斯克不經意間又鞏固了一下其全球首富的地位。新首富馬斯克對舊首富巴菲特所說,如果想在金錢上超過他,那就購入特斯拉股票。近年來,特斯拉一直引領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浪潮,無論是自動駕駛、電池技術,還是充電設施建設與生產工廠建設,特斯拉都走在了行業前列,甚至走在了時代前列。憑藉累計超過100萬臺的銷量,特斯拉在過去十幾年裡憑藉一己之力掀起了智能電動汽車大潮。特斯拉不斷走高的股價和市值,則正是資本市場對其發展成果和前景的認可。更重要的是,特斯拉的市值衝破萬億美元,規模超過其他車企總和,既意味著汽車市場的主角從豐田、大眾們變成了特斯拉們,也意味著智能電動汽車將真正取代燃油車型。對特斯拉和矽谷鋼鐵俠馬斯克來說,一萬億美元也絕不是終點。按照馬斯克的規劃,到2030年特斯拉要達到銷量2000萬輛的目標,再加上自動駕駛技術,未來街上將行駛著成千上萬的無人駕駛汽車,也將徹底重塑現有的交通體系。據國外機構估計,屆時特斯拉的市值將達到數萬億美元,甚至10萬億美元。本文福利特斯拉9月份銷量再創新高,或將再次引發智能汽車潮流。分享報告《特斯拉:汽車智能化的弄潮兒》公眾號對話框回復車東西0268下載。


截至10月25日美股收盤時,特斯拉股票(股票代號TSLA)報收於每股1024.86美元(約合6539.52元人民幣),總市值超過1萬億美元,達到1.027萬億美元(約合6.55萬億元人民幣),成功躋身於躋身美股第五家市值萬億美元公司,同時也是全球第六家市值超萬億美元的公司。當地時間上周五,特斯拉收報於每股909.68美元(約合5804.57元人民幣),市值突破9000億美元(約合5.74萬億人民幣),眾人紛紛猜測特斯拉何時能突破萬億美元大關,而特斯拉只用了一個交易日便給出答案。當地時間周一,特斯拉的開盤價就達到950.53美元(約合6065.23元人民幣),市值已經接近萬億美元,在當地時間25日上午12點左右,特斯拉的市值正式突破1萬億美元(約合6.38萬億元人民幣)大關。就在特斯拉市值破萬億美元之前一小時,美國百年歷史的租車公司Hertz宣布採購10萬輛Model 3車型,總金額約為42億美元(約合267億元人民幣)。此交易的消息宣布,成為特斯拉市值破萬億最後的「臨門一腳」,助力特斯拉在開盤後4小時內達到萬億美元市值。

▲特斯拉的市值超過1萬億美元

縱觀整個特斯拉股價飆升的過程,可以發現,特斯拉從「0」到「1」用了十年,從「1」到「10」卻只用了2年。2020年1月,也就是上市十年後,特斯拉的市值達到1000億美元。特斯拉的市值從1000億美元到2000億美元只用了6個月,從2000億美元市值到5000億美元市值只用了5個月,而從5000億美元市值到1萬億美元只用了不到1年的時間。如果與美股中其餘四家市值超萬億美元的公司比較,特斯拉達此成就的速度也是最快(從美股上市日計算)。蘋果從1980年12月12日公開招股上市,花費了37年7個月21天,13747天,市值達到1萬億美元。微軟從1986年3月13日上市,花費33年1個月11天,12095天,市值達到1萬億美元。亞馬遜從1997年5月15日上市,花費了21年3個月20天,7782天,市值達到1萬億美元。谷歌從2004年8月19日上市,花費15年4個月28天,市值達到1萬億美元。從2010年6月29日特斯拉在美股納斯達克上市,到2021年10月25日,特斯拉只用了11年3個月26天,也就是4136天就達到萬億美元市值這一成就。特斯拉達此成就的速度僅慢於Facebook,扎克伯格用了3328天讓其公司市值達到1萬億美元,但是目前Facebook的市值已經跌落萬億美元。

▲美股市值前十排名(截至10月25日收盤)

隨著特斯拉的市值進入萬億美元俱樂部,這也成為汽車行業乃至整個運輸製造業的一個裡程碑。在特斯拉之前,沒有任何一家汽車製造商、飛機製造商、船舶製造商乃至太空飛行器製造商的市值可以達到1萬億美元。截至到10月25日美股收盤,豐田汽車的市值為2406億美元,通用汽車的市值為838.5億美元,波音公司的市值為1248億美元。而截至10月26日,素有「滬深寧王」之稱的寧德時代的市值為1.393萬億人民幣(約合2183億美元)。也就是說,如果按現在的市值來算,特斯拉的市值相當於4個豐田汽車、5個寧德時代、12個通用汽車,甚至是飛機製造兩巨頭波音和空客市值總和的四倍之多。而與國內新能源車企相比,特斯拉目前的市值約等於「蔚小理」市值之和的7倍之多。就現在全球車企的市值情況來看,特斯拉已經成為整個汽車行業的半壁江山,甚至是「大半個」江山。最近,馬斯克也在推特上點讚了一條關於特斯拉市值等於諸多車企的總和的推文。看得出來,馬斯克正處於「春風得意」之中。

▲馬斯克推特截圖

Model 3銷量全球稱霸 Model Y破哈弗H6神話


就在上周,特斯拉公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財報,本季度內特斯拉總收入達到137.57億美元(約合879.56億元人民幣),GAAP淨利潤更是達到了16.18億美元(約合103.44億元人民幣)。這是特斯拉有史以來淨利潤最高的一個季度,並且這還是在產品平均售價降低6%的基礎上實現的,略顯逆天。在國內市場,根據乘聯會的數據顯示,特斯拉9月份單月的銷量超過5萬輛,整個第三季度的銷量超過7萬輛,而截至今年9月份,特斯拉在國內銷量已經超過20萬臺。值得一提的是,在9月份的國內SUV車型銷量榜上,特斯拉Model Y的月銷量超過哈弗H6近1萬臺,達到33033輛,成功登頂國內SUV車型月度銷售冠軍。

▲乘聯會發布的SUV車型月銷量榜單

在今年9月份之前,哈佛H6已經連續蟬聯99個月獲得國內SUV車型月銷榜的冠軍,而這一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銷量紀錄竟然被車價貴其三倍的Model Y所終止,實屬讓眾人大跌眼鏡。

▲哈弗H6(上)、特斯拉Model Y(下)

在歐洲市場,9月份特斯拉Model 3的銷量達到2.45萬輛,成功登頂純電車型銷量冠軍,Model Y緊隨其後,位於銷量榜第二。在德國市場,特斯拉9月份的銷量達到6800輛,已經超過奧迪A4、寶馬3系和奔馳C級的銷量總和。要知道,後三者可是土生土長的德國品牌的「親兒子」,竟被一個「外來者」全部碾壓。在法國、挪威等歐洲國家,特斯拉也是新能源汽車銷量榜榜首的常客之一。

▲9月歐洲純電車型銷量榜

而在特斯拉的老家——美國市場,特斯拉的銷量更是一騎絕塵,9月單月銷量達到了31926輛,幾乎佔據美國純電車型銷量的80%。根據特斯拉的財報上的數據,整個第三季度特斯拉在全球共交付了24.13萬輛汽車,同比增長73%,而截至今年第三季度,特斯拉的全球總交付量為62.74萬輛。2020年4月,馬斯克發推特曾表示特斯拉的所有車型累計銷量達到100萬臺。

▲馬斯克推特截圖

根據外媒cleantechnica統計的數據,截至今年8月,特斯拉的Model 3車型的累計銷量就已經達到100萬臺。特斯拉的第一個100萬臺用了12年,而Model 3的100萬臺僅用了不到4年。

▲特斯拉的第一款車型Roadster

馬斯克在今年10月的股東大會上宣布,到2030年特斯拉要實現年銷量2000萬臺的目標。從目前的特斯拉現在的全球銷量和百萬臺的年產能來看,馬斯克立這樣的「FLAG」並非是天方夜譚。別忘了,特斯拉還有那款低於2.5萬美元的入門車型和Semi卡車還沒上市呢。


汽車的外觀設計可以說是「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每一個消費者對車輛的美醜各有評判,但真正讓特斯拉在全球成為爆款的則是各種讓人眼花繚亂且具有前瞻性的技術。幾乎每一輛特斯拉新車型發布後,上面搭載的一些技術或者配置都成為之後幾年眾廠商競相模仿的對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特斯拉2012年發布的Model S上的那塊17寸一體式中控大屏,可以說是引領了後來10年的汽車中控設計。

▲老款Model S內飾設計(上)和老款Model S內飾設計(下)

從車輛外觀來說,特斯拉在售的四款車型可以說是採用幾乎一樣的家族化設計語言,Model Y、Model S、Model X像是由Model 3分別拉高、拉長、拉高拉長而來。這樣的「套娃」式的車身設計成功地讓消費者對特斯拉留下深刻的印象,並且大部分用戶覺得長成這樣的車這樣才能稱得上「特斯拉」。特斯拉除了具有辨識度的車身設計,Autopilot和FSD也是特斯拉的一張亮閃閃的名片。關於Autopilot的故事可追溯至馬斯克在2013年發布的一條推特,馬斯克在這條推特中寫道:「特斯拉要為Model S開發輔助駕駛系統,緊張的工作正在進行中。」

▲馬斯克推特截圖

2014年9月,特斯拉開始在Model S車型上搭載與Moblieye公司聯合開發第一代自動駕駛硬體,並向客戶提供預購自動駕駛功能的服務,標誌著Autopilot正式上車。上周,特斯拉發布了FSD Beta的最新測試軟體V10.3版本。在這一版軟體中,特斯拉更新了一系列新功能,其中包括保持車距、滑行停車、識別車輛信號燈等。之前與車東西有過交流的自動駕駛公司或整車廠,都曾表示過特斯拉的FSD是目前最好的L2解決方案。的確,不論從系統的命名方式還是具體功能,特斯拉的Autopilot和FSD引領了整個自動駕駛行業。例如,特斯拉的Autopilot是最先推出自動變道、NOA(Navigate on Autopilot)自動輔助導航駕駛功能的系統,而後者的命名方式也「啟發」了後續諸多廠商。目前,特斯拉的所有在售車型已經標配基礎版輔助駕駛功能,並提供增強版自動輔助駕駛功能和完全自動駕駛供消費者選裝。

▲特斯拉FSD部分功能演示動畫

在Autopilot發展的7年間,特斯拉先後與Moblieye「分手」,自研的自動駕駛晶片,最後採用純視覺方案取代時下流行的視覺加雷達的方案。並且,特斯拉車輛上搭載的包括攝像頭、毫米波雷達等傳感器數量也是同級車型中最少的,馬斯克更是在一開始就否定了使用雷射雷達的方案。這樣的一系列的「反向操作」看似與主流的解決方案背道而馳,但是這更能展現出特斯拉以及馬斯克對自家AI算法的信心。目前,特斯拉主要依靠視覺系統採集圖像信號,然後再通過FSD Computer進行計算,以此來控制車輛的車速和轉向,從而實現自動駕駛。這樣一來,就對車輛的自動駕駛晶片的識別能力和處理能力具有很高的要求,也就需要更加強大的機器學習系統。

▲特斯拉的「數據引擎」機器學習模型

在今年的特斯拉人工智慧日(AI Day)上,特斯拉亮出「完全自動駕駛功能(FSD)」背後的大腦——特斯拉超級計算機Dojo。Dojo肩負訓練AI算法的重任,它內置特斯拉自研AI晶片D1,單顆D1擁有500億個電晶體、362TFLOPS的峰值算力(BF16/CFP8),由3000顆D1晶片組成的特斯拉ExaPOD算力更是高達1.1EFLOPS。

▲特斯拉D1晶片的各項性能

依託於算力如此強大的超級計算機和AI晶片,特斯拉可以收集車輛的行駛數據並回傳至特斯拉自動駕駛研發部門,然後特斯拉根據相似的場景進行分類,再進行分類機器學習訓練,這樣讓特斯拉的AI算法更強大,也更加「聰明」。特斯拉基於純視覺方案打造的自動駕駛系統甚至要好於視覺加雷達的雙感知方案。

▲基於純視覺方案的FSD V9.0

除了自動駕駛系統,特斯拉還確立了現在電動車的基本架構,率先使用18650和NCA811電池,並把電池以組的形式平鋪在車輛底盤,不僅讓乘員艙空間保持最大化,還讓車輛重心降低,車輛具有更好的操控性。車輛續航方面,特斯拉的車型是行業標杆一樣的存在,眾廠商經常把特斯拉的續航裡程作為主要對比目標。而特斯拉各車型的性能版的加速能力,不僅讓諸多千萬級超跑「汗顏」,也讓眾多電動車企開始了對加速能力的軍備競賽。

▲新款Model S Plaid

而在電池技術上,特斯拉也是一直引領整個電動汽車行業。在今年特斯拉柏林工廠開放日上,特斯拉首次向外展示了Model Y的白車身中搭載的4680電芯,並且採用CTC(Cell to Chasis)的形式直接平鋪在了底盤中央。4680電芯的尺寸比特斯拉此前一直使用的2170電芯大了一倍,單體電芯的能量提升了5倍,輸出功率提升6倍,搭載4680電芯的車輛的續航能力可以提升54%,每千瓦時電池價格下降56%,生產成本降低69%。

▲特斯拉展示了4680電芯和CTC技術

目前,除了上述的自動駕駛、電池、超級計算機外,特斯拉在儲能、充電、AI等方面都擁有很高的技術水平和研發能力。這些前沿技術也將成為特斯拉從市值1萬億美元向2萬億美元乃至5萬億美元進軍的資本和底氣。


從今天美股開盤開始,市值萬億美元對於特斯拉來說已經算是過去時。現在,特斯拉開始朝著2萬億、3萬億、5萬億的目標進發。目前,全球市值超過2萬億美元的只有三家公司,分別是蘋果、沙特阿美和微軟,而蘋果和微軟均只用了700多天便達到了從1萬億美元到2萬億美元的躍升。隨著特斯拉柏林工廠和得州工廠的逐漸投產,以及入門級車型也已經提上日程,特斯拉的市值超過2萬億美元或許只是時間問題。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