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因涉蔣某事件被約談,熱搜被停更一周;蘋果市值超1.5萬億美元;特斯拉成全球市值最高汽車公司 | 雷鋒早報

2021-02-14 雷鋒網

蘋果股價達到歷史新高度,市值達到 1.53 萬億美元

美東時間 6 月 10 日,蘋果公司的股價一路上漲,使得蘋果市值突破 1.5 萬億美元大關。截至收盤,蘋果股價為 352.84 美元,市值為 1.53 萬億美元,由此,蘋果的股價和市值達到了最新高度。

蘋果的市值在 2018 年 8 月首次突破 1 萬億美元,是首個突破萬億市值的美國科技公司,後來亞馬遜、微軟和 Alphabet 都相繼突破萬億市值。(雷鋒網)

中概股最高暴漲900%,美股萬億俱樂部已有四家

北京時間11日,納斯達克指數站上1萬點後續刷歷史新高,蘋果、微軟、亞馬遜、谷歌、Facebook等巨頭均刷新歷史新高。目前美股已有4家科技公司市值超過1萬億美元,分別是蘋果、微軟、亞馬遜和谷歌,蘋果總市值超過1.5萬億美元。亞馬遜年初以來漲幅已高達44%。

中概股房多多近2個交易日的股價走勢很迷。上一個交易日,房多多盤中一度漲逾1200%,並14次觸發熔斷,收漲394.85%;昨晚,房多多則從漲到熔斷,迅速發展到跌到熔斷,走勢讓人很迷:開盤一度暴漲46%,觸及熔斷;隨後跳水轉跌,最多跌64%,截至發稿,暴跌56.50%。(新浪科技)


新浪微博被約談,熱搜榜暫停更新一周

6 月 10 日,「網信中國」 微信公眾號表示,國家網信辦指導北京市網信辦依法約談處罰新浪微博。

具體來說,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指導北京市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約談新浪微博負責人,針對微博在蔣某輿論事件中幹擾網上傳播秩序,以及傳播違法違規信息等問題,責令其立即整改,暫停更新微博熱搜榜一周,暫停更新熱門話題榜一周,嚴肅處理相關責任人。同時,要求北京市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對新浪微博依法從嚴予以罰款的行政處罰。

目前,新浪微博熱搜榜已經暫停更新。

對此,微博回應稱將嚴格落實管理要求,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加強違法違規信息管控,健全完善內部審核處置流程,積極維護網上傳播秩序,構建微博社區的良好生態。(雷鋒網)

神州優車:陸正耀所持2.7億股股份被法院司法凍結

神州優車公告,股東陸正耀所持2.7億股股份被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司法凍結,佔公司總股本10.05%。包括本次凍結股份在內,如果全部被凍結股份被行權可能導致公司控股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

公告顯示,陸正耀持有神州優車股份158544880股被司法凍結,佔公司總股本5.90%;其餘神州優車股份111455120股有限售條件股份被司法凍結,佔公司總股本4.15%。神州優車2019年中報顯示,陸正耀是神州優車的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達10.05%,這也意味著其所持有的神州優車股份全部被凍結。(新浪科技)

中國企業 54 億收購 LG 化學偏光片業務

6月9日晚間,杉杉股份(600884.SH)發布公告稱,該公司擬收購韓國 LG 化學旗下在中國大陸、中國臺灣和韓國的 LCD 偏光片業務及相關資產,基準購買價為 7.7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 54.4 億元)。10 日,杉杉股份股價漲停,報收 13.76 元。

公告顯示,根據公司與 LG 化學等籤署的《框架協議》,LG 化學將在中國境內以現金出資設立一家持股公司,杉杉股份以增資的形式取得該持股公司 70% 的股權,LG 化學持有剩餘 30% 的股權。(第一財經)

北京年內 5G 覆蓋五環內和城市副中心

近日,首都之窗發布《關於加快培育壯大新業態新模式促進北京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以及五個行動方案。

其中顯示,北京將在 2020 年實現 5G 基站新增 1.3 萬個,累計超過 3 萬個,實現五環內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室外連續覆蓋,在特殊場景、特定領域鼓勵社會資本參與 5G 專網投資建設和運營,推動 5G+VR/AR 虛擬購物、5G+ 直播、5G+ 電競等系列應用場景建設,推進冬奧賽事場館 5G 改造等。(新京報)

上交所:中芯國際 6 月 19 日科創板首發上會

6月 10 日晚間,上交所科創板股票上市委員會定於 6 月 19 日審議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首發申請。

此前在 6 月 1 日下午,上海證券交易所公告,已受理中芯國際科創板上市申請,並掛出長達 921 頁的招股說明書。據招股說明書顯示,本次初始發行的股票數量不超過 168562.00 萬股(行駛超配額選擇權之前),擬募集資金 200 億元,主要用於 12 英寸晶片 SN1 項目(40%)、先進及成熟工藝研發項目儲備資金(20%)和補充流動資金(40%)。(雷鋒網)

螞蟻金服與中國計算機學會合作:支持青年學者研究

6 月 10 日,螞蟻集團宣布同中國計算機學會(CCF)達成戰略合作,並聯合成立「中國計算機學會螞蟻科研基金」,第 1 年面向 35 周歲以下青年學者投入 500 萬元用於項目研究。此前,螞蟻集團已同多家高校設立聯合實驗室,累計投入 1 億元。

這一基金將面向人工智慧、區塊鏈、安全等領域的 29 個細分前沿科技領域,如圖學習在時空場景化場景建模的探索、機器學習模型安全等,支持 35 周歲以下青年學者的相關科研。(網易科技)

特斯拉成為全球市值最高汽車公司

北京時間 6月 10 日晚間,特斯拉股價大漲,突破 1000 美元,超過豐田汽車,成為全球市場價值最高的汽車公司。截至美股收盤,特斯拉股價停留在 1025.05 美元,由此推動特斯拉的市值為 1900 億美元。

與年初股價的 430 美元左右相比,到目前為止,今年特斯拉的股價和市值已經提升了一倍多。(雷鋒網)

谷歌下架快手海外應用Zynn,或因涉嫌盜傳TikTok視頻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6月10日報導,谷歌已從應用商店中下架與TikTok類似的短視頻社交應用Zynn,一些短視頻製作者投訴稱,Zynn正在竊取其他應用程式的內容。

Zynn是快手推出的短視頻應用程式,風格與TikTok十分類似。該應用程式為註冊和觀看視頻的用戶提供現金獎勵,現已成為美國下載量最高的應用程式之一。

但這也引發了TikTok短視頻製作者的許多抱怨,他們聲稱自己的視頻未經許可就被重新發布。對此,Zynn表示,已啟動了一種新的方法,供用戶舉報內容竊取。

隨著相關爭議持續發酵,谷歌已從應用商店中下架了Zynn,不過,谷歌尚未公布具體的下架理由。蘋果公司的發言人則稱,正在調查該應用。(新浪科技)

美國騷擾電話最大罰單!打 10 億個騷擾電話被罰 2.25 億美元

近日,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一致投票,提出對總部位於德克薩斯州的健康保險電話銷售行業處以創紀錄的 2.25 億美元(約 16 億元)罰款。嫌疑人涉嫌在過去兩年內製造約 10 億個非法騷擾電話,向消費者提供與預期不符的保險計劃。

美國 FCC 主席潘基特表示,Rising Eagle 公司偽造來電顯示號碼向消費者發送預先錄製好的騷擾電話,讓消費者誤以為是著名的健康保險提供商的來電。消費者得到的實際上是不太知名保險公司提供的短期、有限期限的健康保險計劃,與預期相差甚遠。(IT 之家)

Andriod 11 Beta 1 正式發布

據 9to5Google 報導,Google 於北京時間 6 月 11 日凌晨正式推送了 Android 11 Beta 1 版系統,同時舉辦了相應的在線發布活動。

在 Android 11 Beta 1 中 「氣泡」變化最大。用戶能夠彈出對話並獲得一鍵式訪問權限,以通過他們之前所做的任何操作來打開完整的對話。同時,它簡化了所有智能家居設備和藍牙配件的控制,用戶也可以更好限制應用程式對設備麥克風,攝像頭和位置的訪問權限。(IT 之家)

歐盟官員:Google/Facebook/Twitter 應每月提供虛假信息報告

北京時間 6 月 10 日晚間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兩名歐盟高級官員周三表示,Facebook、Google 和 Twitter 應該每月提供打擊虛假信息的報告。這述言論來自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何塞普·博雷爾(Josep Borrell)和歐盟委員會負責價值觀和透明度的副主席維拉·朱羅娃(Vera Jourova),其言論突顯了歐盟對新冠病毒相關誤導性新聞泛濫的擔憂。

朱羅娃還透露,字節跳動旗下短視頻應用 TikTok 將加入歐盟打擊虛假信息的自願行為準則。該行為準則的籤字方還包括 Google、Facebook、Twitter 和 Mozilla。(新浪科技)

英特爾發布 LakeField 處理器:5 核 5 線程,7W TDP

根據外媒 AnandTech 的報導,英特爾在 6 月 10 日公布了 Lakefield 系列處理器的兩款型號,採用了大小核設計,5 核 5 線程,7W TDP。具體來說,英特爾公布了 i5-L16G7 和 i3-L13G4 兩款型號的處理器,1+4 核,前者最高可達 3GHz,後者最高 2.8GHz;核顯方面前者為 G7(64EU),後者為 G4(48EU),TDP 為 7W。

英特爾 Lakefield  晶片基於英特爾公司的 Foveros 技術。這款晶片分為三個層次進行堆疊封裝,分別是 14 nm 工藝的 I/O 晶片、10 nm 工藝的 CPU 和 GPU 晶片和 DRAM 晶片。(IT 之家)

Uber 擬退出收購美國最大外賣平臺 Grubhub

北京時間 6 月 10 日晚間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出於反壟斷擔憂,Uber 可能退出與 Grubhub 的收購談判。之後,Grubhub 可能與一家歐洲公司合併。

此前在 5 月份有報導稱,Uber 已向美國最大外賣平臺 GrubHub 發出收購要約,雙方已展開收購談判,最快有望於 5 月內達成交易。此後,雖然兩家公司在收購價格方面出現分歧,但 5 月 21 日有報導稱,雙方已接近達成交易。(新浪科技)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