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擔心,指紋遊戲是否會洩露自己的隱私,像定位系統一樣把自己的位置信息回傳給後臺?手機觸屏軟體能「偷」指紋,是真的嗎?
央視網特稿(記者袁育堃 李笛)近日,在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臺都流行著這樣一類遊戲,用戶通過某個手機軟體,識別自己的指紋,可以得到相應的命運測算、姻緣測算等信息。儘管遊戲比較新穎,但受到一些網友的質疑。網友擔心手機觸屏軟體能通過這些遊戲「偷」用戶指紋。
現在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網絡安全成為大家非常關注的話題,這種指紋遊戲是否會洩露自己的隱私,像定位系統一樣把自己的位置信息回傳給後臺?手機觸屏軟體能「偷」指紋的說法,是真的嗎?
用戶:指紋遊戲軟體差評多
通過觀察,記者發現,網絡上流行的遊戲軟體主要集中在指紋測基因、指紋測姻緣等軟體,雖然被下載的次數並不少,但用戶的反饋都很一般。
為了調查真相,記者通過一臺蘋果手機在APP商城中輸入關鍵字「指紋」,立刻彈出了幾十款相關應用信息軟體,其中不少軟體的下載是免費提供的。
「使用該應用程式裡的熱點,您可以讓手機默認一下觸摸它的是屬於你的指紋,通過掃描瀏覽,手機將識別您的指紋並能呼叫您的名字」。看到這些誘人的信息,不少網民信以為真。然而,在用戶評論中,記者發現,絕大部分用戶在體驗完後都是予以差評。「一直都在跳出廣告,關掉廣告後又跳出網頁,切回去又是廣告畫面,一直這樣循環,壓根玩不了。」更有人直呼:「弄虛作假,這樣的軟體怎能擺上貨櫃。」
免費軟體不靠譜,那麼付費的軟體又如何呢?記者點開一個收費6元的「指紋安全系統」應用軟體,上面內容表明:一旦你的指紋通過手機屏幕被掃描入庫以後,其他人要想打開,系統就會自動報警,被拒絕進入系統。但是這款軟體得到的用戶評價也與免費產品一樣,都是清一色差評。
記者下載了其中一款「指紋照妖鏡」進行體驗,根據軟體提示,記者將大拇指摁在手機屏幕指定的區域,兩秒鐘以後,系統自動採集好用戶的指紋,並且將與之匹配的好友照片給張貼出來。記者隨後通過多款指紋軟體測試發現,這些指紋遊戲很多都涉及到交友或者算命,不光需要採集網友指紋,有時還需要輸入姓名、出生年月、性別、照片和電話號碼等個人信息。
程式設計師:僅起娛樂作用
一位張姓程序設計員告訴記者,現在大家用的手機屏幕其實並沒有什麼記錄指紋的功能,之所以在開發軟體時設計一些指紋識別的標誌或區域,也是為了提高娛樂性。
通過手機屏幕輸入指紋,軟體是否會將用戶指紋記錄下來並傳送給後臺系統?帶著這樣的疑問,記者電話聯繫到了一家指紋軟體開發商。「我們設計的初衷也是為了讓大家休閒娛樂,有些願意交友的人也會自動上傳圖片,我們提供這樣一個平臺讓他們可以相互聯繫。」這位張姓程序設計員告訴記者,現在大家用的手機屏幕其實並沒有什麼記錄指紋的功能,之所以在開發軟體時設計一些指紋識別的標誌或區域,也是為了提高娛樂性。「你用身體其他部位觸碰到屏幕顯示的指紋記錄區域,系統也會給你匹配好友。」
記者按照該程式設計師所說的,用手臂、手背與屏幕指定區域進行接觸,的確能夠測出指紋和結論。不過面對這樣的回答,有些網民依舊心存疑慮:「現在的一些手機都有記錄指紋的功能,手機解鎖就是靠自己的指紋,一旦把指紋信息傳給了其他人,後果不堪設想。」
專家:指紋測驗尚不靠譜
帶有掃描指紋功能的手機只是用戶登陸的解鎖按鈕,通過識別手機用戶的指紋,進行開機驗證,並不具有傳送指紋信息的功能。
湖州信息工程學校的副教授劉淑仁也是手機一族,也玩過數次微信上的指紋小遊戲。他告訴記者,微信上的指紋小遊戲其實跟指紋沒有什麼關係,至於檢測基因的說法,更是站不住腳。
劉淑仁副教授認為,目前的手機屏幕還沒有達到提取指紋信息的功能,對於許多微信上的指紋遊戲,只是遊戲開發商搞的一種噱頭。
同樣是湖州信息工程學校的老師李明強也認為,手機屏幕洩露指紋信息的說法不靠譜。李明強表示:「雖然目前大家熟知的部分手機的HOME鍵帶有掃描指紋功能,但它只是用戶登陸的解鎖按鈕,通過識別手機用戶的指紋,進行開機驗證,並不具有傳送指紋信息的功能。」
由此可見,手機觸屏軟體能「偷」指紋的說法是假的。有關專業人士表示,目前手機屏幕尚未有記錄指紋識別功能,無法將指紋信息進行傳輸。但目前網絡上流行一些需要用戶提供姓名、手機號等個人信息的遊戲,手機用戶在使用時需要多留心,注意保護個人的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