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LoT
你們是否會有一個疑問,就是關注了眾多音樂類公眾號,每天看很多乾貨視頻,但到頭來對音樂製作還是沒有半點頭緒?如果你有這樣的感覺的話,這一篇「沒有乾貨」的文章或許能幫到你。
我不知道我的老觀眾是怎麼想的,但如果你覺得我的文章這裡一個超連結、那裡一個超連結看著很煩的話,那麼在這裡我先向你道歉,不過這樣的情況在將來也仍然會出現。這是一個無奈之舉,我也想用一篇文章將一個知識點完全講完,但這是不可能的,也是沒有意義的。分立的乾貨如果不能彼此聯繫起來,這樣的乾貨對你來說是沒有意義的,理論上來講你什麼都懂,但實際上卻什麼都不懂,因為你沒有一個體系,將這些乾貨彼此聯繫在一起,所以你會感覺自己什麼都不懂。
但當某一天,你成功組建了一個關於音樂製作的學歷體系,你便會茅塞頓開,那種喜悅感可以讓你興奮半天或者一天,筆者是過來人,這是我的感受,你會突然明白:哦,原來以前學的那個東西是那個東西的原理,原來我學的東西都能聯繫起來!接下來當你再去學習一個新的知識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理解得比以前快得多,這就是體系在發揮它的作用。
那既然體系這麼重要,我該怎樣做才能建立自己的學習體系?首先你要習慣思考,並且有整理知識的習慣,並且有舉一反三的能力,總的來說就是你需要擁有自學的能力。靠自己一點點建立體系是很耗時的,但同時也很自由,比較適合把音樂製作當作副業或者個人愛好的人,在閒暇時間自己搗鼓。但如果你是急性子,或者自學能力比較弱的話,報班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當然你也要衡量一下學費的問題,這是一個投資性質的東西。
報班,以上和弦現在的暑期電子音樂製作班為例,總共是20天。➡️電子音樂世界快速通道⬅️你當然不指望20天教你所有關於電子音樂製作的知識,就算老師們能教,估計你也學不來。所以類似的班的最大價值在於幫你建立一個體系,而不是教你很多細枝末節的東西,事實上這些細枝末節值得你花一生去不斷學習。我們說20天以後,你畢業了,並不意味著你學習生涯的結束,這恰恰是你學習生涯的起點——你終於可以開始自學各種各樣的知識來鞏固或提升你自己的製作水平。
那回到上文關於我的文章為什麼很多超連結的問題,出於上文所說的原因,我的文章相互之間都是有關聯的,也就是背後是有一個體系支撐著的,所以超連結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你們有什麼更好的建議,也歡迎你們在評論區告訴我哦。
建立了自己的一套體系之後,我們就可以很自由地找一些乾貨來豐富體系中每個模塊的內容了。但你可能會發現很多乾貨,你一看就懂,但一用就忘了該怎麼操作。這可能就是你媽小時候經常跟你說的——「左耳進,右耳出」吧。這樣的學習效率是相當低下的,說句不好聽的,你這樣看乾貨跟你看沙雕視頻是沒有區別的,沙雕視頻起碼都能逗你笑,但過目即忘的狀態去看乾貨你什麼都收穫不了。
那怎樣才能擺脫這種0收穫的學習效率呢?我覺得至少要做到以下兩點:
1.做筆記
我的一部分筆記
做筆記是防止自己過目即忘的最好方法,大家都是義務教育的過來人,應該都深有體會吧。做筆記的過程它強迫你思考,你要先去理解乾貨的內容才有思路如何去做自己的筆記,不然你打算一字一句抄下來麼?(滑稽)所以記筆記雖然會比你單純閱讀乾貨花多一倍或者幾倍的時間,但得到的效果是值得你多花這麼點時間的。
理科生字有點醜不過分吧?哈哈哈
2.應用
單純做筆記會出現一種情況就是產生一種依賴心理,覺得知識都被你記到書上了,當自己要用的時候到書上找就行了,所以就不再費功夫把它搬移到腦子裡了。但你會發現自打這些知識被你記到筆記的那一天起,它們就註定了被永遠封印在那了,日後你根本就想不起原來還有這麼一回事,那之前做的所有功夫就白費了。所以,學到的知識你還要會應用才行,不然那個知識永遠不是你的,僅僅只是寫在筆記本上的幾行字而已。你完全可以給自己建立一個作品集,專門收錄這些應用自己學到的新技術的作品。這些作品時長跟內容可能都達不到出品級的要求,但是你也不一定要發布,這僅僅是強迫自己逃出光說不做的困境中的方法而已。動手開始製作是相當重要的,不要覺得自己學得還不夠多而遲遲不肯動手。
好了,今天的正文部分就結束了,但這同時也是一篇很特別的推文。2018年7月23日,我的第一篇稿件——Ableton技巧|如何讓鼓組既易於編排又易於後期處理?——在上和弦的微信公眾號上發布,一年就這麼過去了。所以筆者這裡自作多情,來慶祝一下這個一周年紀念,在這裡我要感謝大家在這一年裡對小弟的支持,如果大家賞臉的話,在接下來的一年裡,我跟整個弦姐團隊會繼續保持這個更新周期,同時也會帶來更多有用且有趣的內容。
作者目前開的所有專題
筆者往期文章:
合成器專題|音色由什麼決定|合成器簡史|加法合成器|減法合成器|減法合成器插件以及上手|包絡發生器1|包絡發生器2 |調製矩陣|低頻振蕩器|FM合成|粒子合成
電腦編曲教程(Ableton)|基礎篇|偏好設置|鼓組的編排|滑鼠寫歌的竅門|軌道類型(上)|軌道類型(下)|編輯MIDI(上) |編輯MIDI(下)
簡明音頻知識科普|電平與響度|波形圖與頻譜|採樣率|分貝|濾波器|均衡器
如何成為全能型音樂製作人?
廣告:北京冰封傳媒,專注音頻設備工程及零售
你已獲知科學的藝能增築途徑
歡迎加入UPCHORD®️音樂人養成計劃
掃描二維碼深入了解我們☟
您的每一次轉發和點讚
都會為弦姐的晚餐添加一杯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