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愈發飽和的東京,普通便利店幾乎已經沒有擴張空間,越來越多的自動販賣機便利店將出現在高層建築和公共場所裡。
目前日本全國已有近6萬家便利店,市場日趨飽和,便利店連鎖企業開始把目光投向了小型的自動販賣機便利店(自販機コンビニ)。
9月18日,日本7-Eleven宣布進軍自動販賣機便利店領域。
這種將便利店貨品濃縮於自動販賣機內的形式,將主要設置於諸如辦公樓、工廠休息區、學校食堂等「極小商圈」,解決了無法開設正常面積便利店情況下的商品需求。
7-Eleven的自動販賣機有四檔溫度帶,分為常溫商品和主食類商品兩個區域,主要販賣自家的飯糰、三明治、麵包甜點等食物。一臺自動販賣機最多能容納75款商品,配有自動停止銷售過期食品的裝置。公司發言人戸田雄希在聲明中特別強調,「自動販賣機將銷售與店內品質完全相同的商品。」
這些自動販賣機目前已開始在東京都內試營,按照7-Eleven的計劃,預計至2019年2月將在全國範圍內鋪設超過500臺這種機器。
7-Eleven的自動販賣機便利店
7-Eleven並不是第一個嘗試自動販賣機便利店的連鎖品牌。全家從2012年開始就在日本鋪設自動販賣機便利店,截止2017年7月其在日本全境範圍內擁有的機器數量達到2118臺,5年內增長了近3倍。
羅森也在今年7月推出了概念相似的無人便利店,還在銷售日用品、零食的小型貨架旁設置了冰櫃售賣冰淇淋等冷飲。人們可以選擇用現金或刷西瓜卡(日本交通、便利店通用儲值卡)購物。
目前來看,上述三家連鎖便利店的自動售賣貨物基本都是單價更低的麵包和冷藏鮮食,麵包類包裝食物平均佔銷售物品總量的30%。
全家的自動販賣機便利店
羅森的無人便利店
大公司紛紛布局自動販賣機便利店的背後,是日本便利店連鎖的增長困境。在白熱化的便利店競爭中,自動販賣機為他們提供了新的增長點。
自動販賣機便利店最大的優勢在於開店成本變低了。高齡少子化帶來的勞動力不足問題愈發嚴重,人力費用也因此水漲船高,自動販賣機能幫助便利店解決人手不足的問題;在狹小空間中布置機器的投入也遠低於開設店面。
此外,儘管東京街頭便利店密度已經相當之高,越來越「懶」的消費者還是覺得不夠便利。東京的高層辦公樓和酒店迅速增加,人們不願搭乘電梯至樓下便利店購物,上班高峰期店內擁擠的上班族也使得運營效率變低。自動販賣機便利店、無人便利店其實更多地都是為了滿足大樓中繁忙上班族的需求。
挑戰也隨之而來。全新的零售方式背後,工廠、供應鏈和售後維護要求也變得更高。日本便利店業內雜誌主編清水俊照認為,儘管自動販賣一定程度上縮減了店內人工成本,但也需要更多從事深夜維護、補貨、維修等業務的作業員。同時,無人售貨機便利店的供應鏈補貨、貨物陳列能力也必須完善——在容量有限的機器內陳列哪些商品,也是便利店們需要考慮的問題。
全家已經進一步開始嘗試不同地區自動販賣機便利店的差異化貨架:根據日本不同城市飲食習慣、不同區域商品銷售額和人群消費習慣,每個自動販賣機布置的食品種類和口味稍有不同。
在東京等中大型城市,正常面積的便利店幾乎已經沒有擴張空間,可以想像,大樓中的自動販賣機便利店將成為連鎖品牌商爭奪的下一個市場。未來在日本各個高層建築和公共場所,你能隨時買到的商品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