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對》:一款國產三國題材集換式卡牌遊戲

2021-02-23 觸樂
「三國」在國內是個特殊的題材,火樹遊戲用集換式卡牌的形式呈現了一個不錯的三國遊戲。

三國題材對於中國的遊戲玩家和開發者來說,有某種特殊的意味——在國內做三國,其實是一件有風險的事。

長期以來,大量粗製濫造的國產遊戲都以三國為賣點,這些糟糕的遊戲將三國汙名化,也導致了玩家的審美疲勞——現在國內玩家看到三國題材遊戲的第一反應已經不是興奮,而是警惕,「這個遊戲是不是又是一款三國垃圾遊戲啊」,這也是三國題材的悲哀。

個人來說,我很不想承認這種遊戲是國內三國遊戲的主流,但事實如此

面對這樣一個特殊的題材,火樹遊戲選擇了用TCG卡牌(集換式卡牌)這一遊戲形式來呈現。

TCG遊戲已經有《萬智牌》和《爐石傳說》珠玉在前,後來的TCG遊戲都難免被拿來與它們進行比較——可對於《隆中對》而言,由於遊戲玩法基本上和市面上的TCG卡牌完全不同,所以無法生硬地進行對比。

易於上手,保留策略深度

新手入門門檻過高是長久以來盤桓在TCG卡牌遊戲上的一大障礙,要向一個沒玩過TCG的玩家介紹各種區域、複雜的回合流程,難度很高,《萬智牌》難以向大眾群體普及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規則複雜。《爐石傳說》用暴雪慣用的「易於上手,難於精通」平衡了遊戲的策略性和上手難度,在《隆中對》這款獨立遊戲上,能看出國內遊戲開發者對這一思路的理解和思考。

萬智牌的遊戲流程比較繁瑣,這張圖顯示的回合流程已經經過了簡化,真實遊戲中情況要複雜得多

《隆中對》的玩法非常簡單,在九宮格的戰場裡,玩家先後在格子裡派遣武將,上場的武將會主動攻擊相鄰敵將,點數高於相鄰敵將,就會把他「吃掉」,變成己方卡牌,最終佔領九宮格較多的一方獲勝。遊戲整體思路和黑白棋有點像,玩完簡短的新手教程就能理解基本規則,沒有任何上手門檻。

遊戲的界面就這麼簡單,5張牌、,9個格子,存在於戰場上的工事是為了平衡先手手設計的

傳統TCG遊戲中,作為單位的卡牌(隨從、生物)一般都由攻擊和防禦兩項組成,《隆中對》中的卡牌則只有攻擊力,這並沒有影響遊戲的策略性,因為每張卡牌都有4個方向上的攻擊力。處在不同位置時,卡牌能發揮出截然不同的威力,比如關羽的上和左攻擊力很高,如果放在九宮格中間,很容易被人偷襲攻擊力不那麼高的右側和下方,這都要求玩家根據戰局情況通盤考慮卡牌放置的位置。

除此之外,絕大多數卡牌都有技能,會在條件達成時發揮作用。《隆中對》中沒有特別複雜的技能,所有技能都用一句話就可以說明,但是使用起來時,需要玩家決策的地方很多。還是以關羽為例,他的技能是「警戒」,敵方武將下場後,如果和關羽相鄰,關羽會立刻對他進行一次攻擊,《隆中對》中有些軍師卡牌雖然效果強大,但攻擊力很弱,容易被人吃掉,將「警戒」的關羽放在需要保護的軍師旁,就能使對方無法輕鬆吃下軍師,起到保護的作用,非常符合人們傳統中對關羽一夫當關、鎮守荊州的形象。

關羽的右、下攻擊力比較低,也符合他最後被呂蒙背後偷襲的結局

獨特的四方向戰鬥機制配合上業內已經成熟的技能系統,拓展了《隆中對》的策略深度,雖然戰場只有9個格子,對戰雙方不到5個來回就能結束一局,但這期間需要對戰雙方進行多次博弈——卡牌位置的選擇,不同技能、狀態的互動,這些策略要素讓遊戲變得「難於精通」。玩家在對戰中總結經驗,逐漸提升自己的技術,是吸引卡牌遊戲玩家不斷與人對戰的重要原因,《隆中對》在這一點上有不錯的前景。

個人資料裡會列出先後手勝率和常用的卡牌

玩法與劇情的深度結合

《隆中對》把武將分為4個陣營,魏、蜀、吳和群雄,群雄武將可以被編入任何一個卡組,其他勢力的卡組只能加入自己勢力的武將,不會出現許褚和趙雲並肩作戰這樣令人出戲的組合。目前每個陣營都有15位武將(群雄有10位),其中不僅包含知名武將,還有各國的特色器械,蜀國的木牛流馬、吳國的戰船——這些設計讓遊戲更加貼近玩家印象中戰火紛飛的三國時代。

遊戲的武將池目前還稱不上龐大,但是大部分武將都有不止一個技能,已經能稱得上豐富了

除了玩法獨特,《隆中對》還有一個和傳統TCG迥異的地方——遊戲將PvE關卡作為一個完全獨立的內容推出。《隆中對》的PvE將三國劇情和遊戲玩法結合了起來,讓PvE模式更類似於「殘局解謎」,每一局遊戲都是一個三國故事濃縮而來,玩家操控的卡牌也一一對應三國故事。

在「三顧茅廬」關卡中,敵人代表孔明,使用的卡牌是弱小的書童,玩家扮演作為劉備,帶著自己兩個結義兄弟。這一關中,關張二人強大的攻擊力反而變成了玩家獲勝的障礙,因為書童可以利用「謙遜」技能讓點數低的一方贏得對決,玩家只有使用攻擊力更小的「懇請」才能挽回局面。這一關卡將「三顧茅廬」這一段故事中,關張二人的不耐煩、諸葛孔明的謙衝自牧、劉備的求賢若渴都得到了體現。說實話,在國產遊戲中很少能看到這樣把玩法和劇情和諧統一起來的設計。

遊戲中沒有大段文本,主要用簡短對話來推進劇情,把劇情留給玩法來展示

《隆中對》的PvE系統內容總共包含6章,從第一章桃園結義玩起,到第六章三國歸晉,用近百個關卡按時間順序呈現了整本《三國演義》的內容。為了不讓PvE內容喧賓奪主,《隆中對》的關卡需要PvP排位等級解鎖:第一章可以隨意遊玩,第二、三章就需要玩家的PvP等級達到中級,越靠後的章節需要玩家的排位等級越高。這是一個鼓勵玩家與人對戰的設計,但是也讓PvE玩法稍顯不夠自由,只能說有利有弊。

三國遊戲很少涉及劉備死後蜀國衰落的過程,而《隆中對》把「三分歸一」整整做了一個章節,需要玩家排位到專家級才能解鎖

《隆中對》開發團隊表示,開始他們只想做一款傳統卡牌遊戲,但是經過半年的開發,他們現在認為《隆中對》已經不僅是一款卡牌遊戲,他們希望玩家們能從遊戲中獲得傳統TCG卡牌之外的遊戲體驗,從遊戲目前展現的內容來看也確實達到了一些額外的目標。

遊戲的安卓版本還只能在TapTap平臺預約,iOS玩家已經可以在App Store下載遊玩了。

(安卓玩家請點擊閱讀原文,在TapTap平臺預約。iOS玩家可以在App Store搜索《隆中對:我是大軍師》下載遊玩)

編輯阮文煥

每一天,每一個夜晚,我都在想念我的家鄉。啊~那湄公河上飄蕩的小船。

歡迎在微信關注觸樂,閱讀更多高品質、有價值或有趣的遊戲相關內容。丨

相關焦點

  • 如何做好集換式卡牌遊戲(TCG)遊戲推廣
    GameRes遊資網授權發布 文 / 袁蕾  玩過一段時間的萬智牌,也接觸過其他題材的集換式卡牌遊戲,如有不足
  • 淺談卡牌遊戲的發展史——卡牌遊戲的精品化之路
    玩法的碎片化與操作的簡單性使得卡牌遊戲十分適宜開發成移動遊戲。 除了自身的天然優勢外,卡牌遊戲的開發門檻也相對較低,對於團隊的規模要求不高。此外,卡牌的用戶群體非常龐大,無論男女老幼或輕度、重度玩家都可以成為受眾群體,再加上早期不錯的留存率與付費率,讓卡牌成為不少中小團隊創業的首選,這些都推動早期卡牌遊戲迅速佔領國內手遊市場。
  • 集換式卡牌遊戲到底是個啥?
    集換+抽卡+策略=TCGTCG,即Trading Card Game集換式卡牌遊戲。提起國內正統的卡牌遊戲,很多人會想到《三國殺》,但是《三國殺》並不是TCG;而提起移動遊戲中的卡牌遊戲,我們會想到很多爛大街的卡牌對撞產品,但這些也都不是TCG。TCG在線下實體卡牌領域並不是什麼新鮮玩意兒,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紀九十年代。
  • 集換式卡牌手遊會是下一個藍海嗎?
    在《萬智牌對決》之前,威世智公司已經在移動平臺上推出了3款萬智牌遊戲,但《萬智牌對決》是唯一一款不以年份命名的作品。這一轉變預示著萬智牌這個有20年歷史的集換式卡牌遊戲在電子平臺的戰略轉移。但這些產品只是《爐石傳說》一款遊戲的複製,而並沒有在集換式卡牌類型上深挖。而另一方面,集換式卡牌類型遊戲與數值養成之間存在隔閡。
  • 集換式卡牌手遊:遲到的王者 下一個藍海
    事實上,起源於日本卡片收集文化的萬智牌才是集換式卡牌遊戲的鼻祖,不同於以往的卡牌手遊,集換式卡牌更關注於遊戲的策略性本身,玩家可以利用自己擁有的卡牌,進行策略構建,玩出千變萬化的打法;並且還可以針對不同的對手制定相應的競技策略。這也是競技棋牌比較明顯的特點,就像鬥地主玩家可以玩上幾十年而不會厭煩,這也使得集換式卡牌遊戲生命周期更長,更具有發展潛力。
  • 又一款三國?阿里系推碧藍幻想風格三國題材手遊 | 遊戲幹線
    三國一直是中國遊戲行業御用的「公共IP」,免費性和廣大的受眾基礎讓「三國」一度成為中國遊戲廠商最青睞的題材,但大量產品進入之後也加劇了三國題材產品的同質化和市場的紅海化,巨大的競爭壓力讓廠商對三國題材從「狂熱」轉為「謹慎」。
  • Skyweaver 是一款免費的集換式卡牌遊戲
    致力於GameFi鏈遊玩家提供安全、穩定、高效的遊戲攻略和輔助插件。Skyweaver 是一款免費的集換式卡牌遊戲,您可以在其中擁有、交易和贈送您的卡牌 (NFT)。深度戰略遊戲與玩家擁有的市場相結合,讓您在成為傳奇 Skyweaver 的旅程中贏取可交易卡 (NFT)!
  • 傳統vs綜合—淺談卡牌遊戲成長之路
    到了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實體卡牌也被西方人玩膩了,在美國一款名叫《The Baseball Card Game》的卡牌遊戲隨即出現,這是歷史上第一款集換式卡牌遊戲(集換式卡牌遊戲,即收集卡組進行對戰的一類卡牌遊戲,非集換式卡牌遊戲是撲克牌類遊戲),從此標誌著大量非集換式卡牌遊戲正式向集換式卡牌遊戲演變。
  • 最「中國」的三國題材,最好的遊戲卻不是中國的?
    1985年,在日本單機遊戲市場的蠻荒時代,光榮株式會社希望以「一個嚴肅的但是為年輕人所喜愛」的遊戲題材作為打開單機遊戲市場的契機——而三國題材正是光榮的絕佳選擇。《三國志》第一部作品就此誕生,搭載於當時日本較為流行的PC88系列個人電腦上,這款作品其實更多的是延續了光榮旗下前一款遊戲《信張之野望》的玩法和機制,但其意義在歷史上不可謂不重——歷史上第一款三國題材的商業遊戲就此誕生。
  • 【遊戲研究】淺談卡牌遊戲發展史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美國,名叫The Baseball Card Game的卡牌遊戲成為第一款集換式卡牌遊戲,真正讓集換式卡牌遊戲成型,制定了此種遊戲規則的遊戲是1993年由美國數學家理查·加菲博士開發的萬智牌。
  • 移動平臺上的集換式卡牌遊戲:復興與重生丨觸樂
    一年之《萬智牌2014》上架,在這款遊戲裡玩家甚至不能完全自定義卡組,只能在基本卡組的基礎之上進行修改增補。從2012年開始,這一系列遊戲之中都缺乏交易系統,這讓《萬智牌》系列手遊甚至不能算是一款真正的TCG。整體來看,這款遊戲更像是為了讓老玩家在行動裝置上重溫體驗而生的作品,著眼於可能被拉入實體卡牌坑,以及網絡對戰平臺的玩家,而並非是真正意義上的移動端集換式卡牌遊戲。
  • MR三國 超越時間與空間的次世代卡牌
    而眼下就有一款成功將AR+VR完美融合的黑科技MR遊戲,就由小編「開車」載各位近距離了解傳說中的次世代遊戲——MR三國。打破次元壁,真正的「混合現實」帶你暢玩三國。MR三國以三國亂世為核心背景,是結合最新黑科技MR技術於一體的集換式卡牌遊戲。
  • 今天,阿里兩款「三國」遊戲成功會師暢銷榜TOP10
    三國題材幾乎是國產遊戲繞不開的一環,這些年三國題材的手遊也層出不窮,再加上頭部產品在用戶量和收入上的紅利極強,吸引了不少廠商入局這一領域
  • 又一款年度高口碑獨立遊戲!這款重新點燃三國題材熱度的單機遊戲是怎樣的?
    三國是多少熱血男兒都揮之不去的一份情懷,而三國題材的遊戲,一直在中國玩家乃至亞洲遊戲玩家心中佔據著重要的位置,如同《三國群英傳》《真·三國無雙》等三國遊戲從單機遊戲時代便收到良好的市場反映,並且多年後依然被玩家們津津樂道。
  • 武士道集換式卡牌遊戲介紹
    如果喜歡文章的話記得點右上角把它轉給朋友哦~武士道TCG2月官方店賽申請公告(本月所有比賽支持數量翻倍)←上期回顧Bushiroad(中文:武士道;日文:ブシロード)是日本娛樂公司,主負責集換式卡牌遊戲的企劃與販售
  • 方塊遊戲平臺今日上線,看起來一大玩法是……集換式卡牌
    與Steam集換式卡牌不同的是,方塊遊戲平臺這些卡牌分有不同的等級、種類,甚至還有卡牌天賦,可以通過獲得更多卡牌來點亮天賦點,比如「體力值+10,幸運值
  • 如何玩轉Steam集換式卡牌?
    Steam集換式卡牌,在遊玩STEAM遊戲/使用STEAM軟體/觀看STEAM視頻(前提是有集換式卡牌)時會隨機掉落,而掉落數量一般為一套卡牌數量的一半。掉落的卡牌還分為普通和閃亮兩種。商店頁面包含此標籤則會掉落卡牌獲得卡牌的方式除了掉落,還有與好友交換、市場購買和補充包。好友交換和市場購買,顧名思義。
  • 從遊戲王和三國殺對比看卡牌遊戲模塊化設計
    而中國大陸的桌面遊戲三國殺繼承了「Bang!」的優良傳統,經過背景中國化和遊戲策略改良後如同燎原之火迅速紅遍了全國各地,簡單易上手的規則與複雜多變的戰術是他大受歡迎的根本因素。這兩個遊戲一個是集換式卡牌遊戲,一個是傳統的卡牌桌面遊戲,遊戲人數不同,遊戲目的也不同,卡牌內容差異也很大,好像除了都用卡牌作為載體外沒有任何共同點。
  • 統一三國卡牌遊戲
    7.29相約三國,一統中原標籤:騎戰、三國、H5、策略 強者無雙,騎戰九州,正統三國騎戰策略手遊《蓋世強者》定檔於7月29日10:00不刪檔內測。《蓋世強者》手遊是一款以歷史英雄人物為題材的H5卡牌遊戲。
  • 三國殺+爐石!國產遊戲《炎黃戰紀》登陸Steam綠光
    近日,一款國產古風集換式卡牌遊戲《炎黃戰紀》登陸Steam青睞之光,這款遊戲揉合了《爐石傳說》和《三國殺》的部分玩法,並加入了一些自己特有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