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的時間管理術——猴子理論

2021-02-18 Sarah的知識筆記

每個人身邊總有幾個特別喜歡向你匯報工作的下屬,他們共同優點都是:特別熱情。但他們也有一個共同的缺點,不愛動腦子、不會變通、永遠只是「執行者」。

你原本的計劃很容易被他們耽誤,如何避免被這樣的員工「煩死」??他們為什麼就不能稍微動動腦子?

本周的MBA課程,由沃頓商學院的訪問學者蔣建武教授講解管理中的「猴子理論」,分享給大家。

猴子理論是由威廉·奧肯發明的一個有趣的理論。他在他著名的暢銷書《Monkey Business》裡面,把責任或者「下一個動作」,比喻成猴子。

這個理論的本質就是讓責任待在它的主人身上,不要讓別人的猴子,爬滿你的全身,不要讓自己的時間管理混亂,自我職責沒時間完成,下屬還無法成長。

一件事,本來是下屬的責任,但是因為每個人都有「逃避責任」的天性,他們遇到困難時,在家依賴父母,在公司依賴領導。「你覺得怎麼處理好呢」?這樣的問題,其實就是把他的責任-那隻猴子,抱過來找你說:領導,你幫我照看這隻猴子好嗎?

你如果回答了A,「我現在很忙,我想想再告訴你」,就相當於說:好吧,猴子先給我,你去玩兒吧。你的下屬,瞬間就興高採烈地不見了。過了幾天,他會出現在你的辦公室門口,探進頭來問:領導,那件事你想得怎麼樣了?

如果你回答了B,「你應該這麼做、這麼做」,就相當於說:照我說的做,給猴子吃這個。你的下屬,瞬間又興高採烈地不見了。過了幾天,他又會出現在你的辦公室門口,探進頭來問:領導,那隻猴子死了。你看下面怎麼辦啊?(被下屬支配的時間)

你選A,是幫他承擔決策的責任;你選B,是幫他承擔決策可能失敗後的責任。

假如你有10個下屬,每個人每周都扔3個猴子到你身上,你都說「我現在很忙,我想想再告訴你」,也就是一周你要收養30隻猴子,他們爬滿你全身,讓你焦頭爛額,完全沒有時間處理自己的猴子。

根據我的理解,大體上可以把時間分為四類

被上司支配的時間(本職工作及任務)

被組織支配的時間(跨部門支持等協調合作任務)

被下屬支配的時間(管理下屬)

個人支配的時間(家庭時光及自我提升時間)

「管理者應該將時間投資在最重要的管理層面上,而不是養一大堆別人的猴子。」

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內更好地餵養好重要的、更多的猴子。只要你將猴子交付給某人,務必要排好追蹤的會議時間表。這可以讓你將不預期的幹預降至最低,掌控每天的行程。管理好每一部分的時間,以便能遊刃有餘地享受家庭和個人時間。

那面對類似棘手的場面,正確的做法是什麼呢?

正確的做法是,用「你覺得呢」來提問,幫助下屬養成「只出選擇題,不出問答題」的習慣,節省自己時間,培養下屬能力。

下屬問:「你覺得怎麼處理好呢?」,這時候,你可以回答:「你覺得呢?」這個「你覺得呢?」是一個神句。作為管理者,你要牢牢記住,對著鏡子多練幾遍。

他說:「老闆,我想不出來,才找你的啊。」你說:「這樣,你可以找幾個人頭腦風暴一下,一起再想想。我今天下午5:30有點時間。到時候,你拿幾個方案,我們倆討論一下。」

下午5:30,他帶著5個方案來了。他講完後問:「你覺得哪個方案好呢?」這時候,你要怎麼回答?對了。你要說「你覺得呢?」

他說:「A不錯。」你可以說:「A是不錯,但是你有沒有考慮過這種情況?」

他說:「有道理。那我覺得,D更好。」你可以說:「D也很好,可是如果競爭對手這樣做,怎麼應對?」

他說:「看來,還是C最好。」你說:「太棒了。就這麼做。下周五你再來找我一次,我們看看效果如何。」

這時,猴子收回了已經搭在你肩上的那隻手,回到了你下屬身上。

組織中最基本的原則,是「責、權、利心法」。但很多人都有「逃避責任」的依賴心理,讓老闆幫他承擔決策的責任,和決策可能失敗的責任,而有些領導,很享受這種被依賴的感覺,但是讓下屬的猴子佔據了自己所有的時間,焦頭爛額,下屬也沒有成長。猴子理論,就是讓責任待在它的主人身上。

這是一套非常簡單、但很有效的時間管理方法。領導將行動主動性(initiative)還給下屬,並使得下屬始終保持這樣的主動性。先來剖析一下管理的主動性:

1、等待別人吩咐(最低層次的主動性)

2、詢問該做什麼

3、提出建議,然後採取相應的行動

4、採取行動,但立即提出建議

5、自己主動行事,然後定期匯報(最高層次的主動性)

顯然,無論是與上司還是組織打交道,管理者都應該具有足夠的職業精神,不能僅限於前兩種主動性。採取第一層次主動性的經理根本無法控制受上司和組織支配的時間-無論是在日程安排還是工作內容上。採取第二層次主動性的經理可以妥善安排時間,但是不能控制工作內容。採取第三、四、五種主動性的經理,兩者都能控制。

對於管理下屬來說,經理的工作既要禁止下屬採取前兩種主動性,讓下屬學習和掌握「completed staff work」,又要讓下屬帶著問題離開你的辦公室,除了商定下次見面的時間和地點,還要對下屬採取的主動性層次達成一致。「對工作時間安排和工作內容加以控制」,經理可以通過消除受下屬支配的時間擴大自由支配的時間。把自由支配的時間的一部分用於發揮下屬的主動性,把另外一部分增加的時間用於控制上司和組織分派的任務。這些從未將增加經理對時間控制的能力,使得他花費的每一小時都能無限增值。

在具體執行的時候,你要注意下面五個原則。

第一、該下屬做決定的事,一定要讓他們自己學著做決定;做決定意味著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任。不想做決定,常常是潛意識裡他不想承擔責任;你和你的下屬必須明確猴子,也就是責任、下一個動作的歸屬,不能他以為在等你,你以為在等他。讓下屬自己想辦法,做決定,就是訓練下屬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和勇於承擔責任的行事風格。

下屬不思考問題、不習慣做決定的根源一般有兩個:

①是有「託付思想」,依賴上司或別人,這樣的下屬不堪大用;

②其二是上司習慣代替下屬做決定或喜歡享受別人聽命於自己的成就感,這樣的上司以及他所帶領的團隊難以勝任複雜的任務;

第二,每次和下屬像案例中那樣的輔導和討論,應控制在5~15分鐘之內。每天控制總的討論次數。

第三,只能在約定的時間討論,不耽誤你自身的責任。「我現在正在趕一份報告,你明天早上8:30來找我,可以嗎?」

第四,和下屬的討論,一定要電話,或者見面,不能通過郵件。電話、見面,是同步溝通,溝通完,猴子還在下屬身上。郵件是異步溝通,他寫郵件給你,你沒回的時候,猴子就在你身上了。

第五,每次討論完,要約定下次溝通時間。「下周五你再來找我一次,我們看看效果如何。」否則可能因為困難,事情會不了了之,猴子被下屬拋棄,餓死在路上。

如果你是管理者,養猴子需要避免: 

(1)猴子都攬到自己身上,不分配到相應人員身上 

(2)分配下去的猴子通過各種方式回收到管理者身上

(3)給下屬的猴子過多,沒有優先級別,導致重要的猴子餓死 

(4)猴子分配下去後,就放心地不再過問,而應該追蹤了解進展情況,並及時做出調整

如果你是接收者,餵養猴子需要避免:

(1)輕率地承諾要餵養好某個猴子 

(2)優先餵養自己喜歡的猴子,而不是最重要(公司商業價值層面考慮)的猴子。(職業精神表現) 

(3)猴子有了變化和進展,不及時通知猴子的主人(信譽度)

相關焦點

  • 好課分享:Amber大神教你最實用的時間管理術!(完結)
    如果你需要;Amber大神教你最實用的時間管理術
  • 優秀的管理者,都是「練」出來的 | 對話明茨伯格
    學習學派,比作猴子。明茨伯格說,計劃這件事是很重要,但是你根本不可能計劃。明茨伯格有非常大的優點,就是他很幽默,很喜歡打比方、開玩笑、舉例子。他舉了這麼一個例子,把6隻蜜蜂和6隻蒼蠅裝在同一個玻璃瓶中,然後將瓶子放平,觀察讓瓶底朝著窗戶會發生什麼情況?結果餓死的是蜜蜂,而蒼蠅則在兩分鐘之內,穿過瓶頸逃逸一空。聰明的蜜蜂認為,瓶子的出口必然在光線最亮的地方,他們不停地重複著這種合乎邏輯的行動。
  • 不要餵猴子 Mod
    【一、遊戲簡介】邀請您加入公益組織《靈長類動物觀察俱樂部》,這家俱樂部專門從事觀察一些特定品種的猴子,並研究這些猴子在自然棲息地中的行為特徵。靈長類動物觀察俱樂部:秘密組織。通過隱藏的攝像頭,組織成員沒日沒夜地窺探著那些完全不認識的人的生活。
  • 時間管理黃金法則|讓管理者受益一生
    (課程詳情見文末)管理學上,時間管理是有效地運用時間,降低變動性。時間管理的目的只有一個:決定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本期推薦內容,了解比爾·蓋茨、巴菲特這些管理者是如何做時間管理的。有可能在兩個小時完成八個小時的工作,需要壓縮、緊湊時間。不要把兩個小時的工作拖到八個小時完成。完成一個分段目標,應該給自己一個獎勵,產生持續的行動力。Tip 7:成功的人時間至少以半個小時來計劃,甚至計劃到分鐘。每天衡量檢討修正自己的時間運用,在有意識的時間,記下自己此時此刻在做什麼,清楚自己的生命是如何消逝。
  • 經典激勵理論|道格拉斯·麥格雷戈:XY理論
    激勵理論中,關於人性的基本假設的最經典的理論,莫過於道格拉斯·麥格裡戈XY理論了。  關於人性、人的本質,西方管理學者從人的自然屬性和抽象的人的價值觀等歷史唯心主義觀點出發,曾經先後提出過各種各樣的假說。麥格雷戈指出,管理的根本問題在於管理者對人性的認識,它是一切管理策略和方法得以建立的基礎。
  • 路徑依賴理論
    美國經濟學家道格拉斯·諾思是第一個提出制度的「路徑依賴」理論的學者。他認為,制度變遷的原因有二:制度的收益遞增和網絡外部性,經濟和社會中存在著顯著的交易成本。這種觀點是否成立,需要進一步的研究。道格拉斯·諾思由於用「路徑依賴」理論成功地闡釋了經濟制度的演進規律,從而獲得了1993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 沒有味道、不會聞味道的管理者,不是好的管理者
    管理者之於團隊,猶如日月之於天地,陰晴圓缺是每個人都能清晰看到的,一個團隊的味道,根源在於團隊管理者的性格與特質。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往往是性格鮮明的,問題在於在保持各自性格的同時,需要有什麼樣的管理者共性呢?一個優秀的中高層管理者,一定要的味道:簡單信任。簡單是簡單真實,管理者需要做真實的自己,將心比心,不矯揉造作,不粉飾太平。阿里有句土話:「因為信任,所以簡單」。
  • 一個好的管理者:場上暴君,場下朋友;工作魔鬼,生活好人
    管理者應該是什麼樣子的?1、你是個好人,但不是個好的管理者。兩個月前,朋友的創業公司倒閉了。朋友是溫文爾雅的白面君子,有著光鮮的履歷和出眾的能力。和他聊天,永遠覺得沐浴春風。溫潤如玉,充滿魅力。朋友細緻而體貼。
  • 情緒化是管理者的攔路虎
    於是,我對其原因進行深入的調查分析。調查結果表明:兩大主因導致企業低效和死亡——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其中,內因佔最大比例,即由內耗而導致的低效、死亡佔有最大的比例。而內耗產生的主要原因是管理者情緒化嚴重,導致管理與管理之間矛盾加劇,管理者與被管理矛盾加劇,從而產生組織管理中的矛盾鏈,最終使組織人喪失發展信心,工作沒有幹勁,業務熟悉的主心骨員工大量流失從而走向低效死亡。
  • 中層管理者什麼時候能不犧牲員工利益
    有個媽媽帶著即將步入社會的兒子去動物園看了一個月的猴子爬山。一個月後,媽媽問兒子看明白了什麼?兒子很聰明地說:每次猴子爬山,山頂上最先站的是猴王。而後,不同的猴子接近猴王的時候,猴王卻把這些猴子推下山去;當然,也有的猴子很幸運地沒被推下山,成功接近了山頂。媽媽說:你只看到了表象,沒看到內涵。
  • 王者榮耀與日本萬代聯名,猴子新傳說皮膚致敬EVA零號機,新賽季時間確認
    王者榮耀賽季臨近末尾了,新賽季也將馬上更新,賽季更新時間已經確認。
  • 做一個「聯結型管理者」
    通過在組織中創造三種聯結——員工聯結、團隊聯結和組織聯結,「聯結型管理者」們不必全方位地滿足所有人的需求,也不必成為所有問題的來源,就可以使個體最大限度地發揮潛力,同時提高他們的敬業度和忠誠度。  相較於其他類型的管理者,聯結型管理者在培養交流上花費的時間基本是相同的,區別在於時間的分配。
  • 管理者必懂的9大平衡法則
    通過戰略性的思考(Strategic Thinking)制訂公司、部門的戰略,並且用強大的執行力(Execution)和一致性(Consistency)加以實現,可以有很大的成就感。 但是在一個優秀人聚集的公司,每個人都從事戰略性的思考是非常危險的。
  • HRBP知識地圖06:管理者
    管理者一般都要親自履行兩項具體職責,制定計劃與時間安排。通過時間安排,讓管理者確認自己想做的事,管理者也能夠獲得工作的自由度。實際上,管理者在制定日程的時候,他們分配的往往不僅是他們自己的時間,還有其下屬員工的時間。
  • 管理學的經典理論,值得收藏!
    「破窗理論」更多的是從犯罪的心理去思考問題,但不管把「破窗理論」用在什麼領域,角度不同,道理卻相似:環境具有強烈的暗示性和誘導性,必須及時修好「第一扇被打碎玻璃的窗戶」。  現實中因為缺乏這種判斷——一種未雨綢繆的認識,從而使一個又一個企業管理者敗走麥城的,為數實在不少。因為在企業虎虎有生氣、效益直線上升的當口,管理者最容易被那種熱火朝天的景象擋住識別的慧眼。      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可以不擁有淵博的知識,可以不是善於煽情的鼓動家,甚至可以連超常的勤奮都沒有,但他一定要有敏銳的頭腦和活躍的思維,能夠捕捉壞苗頭、發現新苗頭和催生新苗頭。
  • 「刺頭」員工,最佳管理者候選人
    不成熟的管理者,可能會立刻把刺頭員工放到自己的對立面,覺得自己需要拿對方立威,不然其他人都會有樣學樣。 成熟的管理者會想辦法篩選、輔導和培養刺頭員工,解決他們的問題、提升他們的能力,讓他們成為自己的得力助手和人才儲備。 管理者在沒有想清楚如何對待刺頭之前,要先去了解狀況。
  • CISSP管理者思路系列-1
    為了更好的幫助大家從管理者角度來思考CISSP,特此翻譯了《How to Think Like A Manager》這份材料,希望對大家學習CISSP提供幫助。現在你最多有三個小時的時間來完成考試,而不是之前的六個小時。【備註:國內還是考六小時】不管你是剛剛開始準備考試,還是已經有些天沒有看它了,花點時間做練習。你不能再回去複習考試中的問題了。根據問題,自己內心討論一下:A、B、C、D哪個才是最重要的答案。或者,你也可以換個方式,先找出最不重要的那個答案。
  • 耶魯大學實驗:讓一些猴子富起來, 結果猴子嫖娼了
    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心理學家勞裡桑託斯與經濟學家一起,做了個關於猴子財富分配消費行為的實驗。把7隻猴子(3雄4雌)關進一個大籠子裡,旁邊還有個小籠子,供對單只猴子實驗用。step1:讓猴子認識貨幣首先,研究人員做了許多像銅錢一樣的圓環,再在這些圓環中間穿一個小孔,讓他們看起來就像中國的「圓形方孔」錢,用以作為實驗貨幣。
  • 周公解夢:夢見猴子
    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夢都是不一樣的,夢的內容也是五花八門,有的人會夢見人物,有的人會夢見事物,有的人會夢見動物,今天要說的就是一種動物,做夢夢見了猴子,那麼做夢夢見猴子預示著什麼呢?做夢夢見猴子,預示著最近可能會有好事情發生,猴子是一種非常調皮活潑的動物,如果做夢夢見,預示著很久沒有轉機的事情忽然有了轉機,並且整個氣氛非常的活躍,這是一種好的象徵。
  • 猴子爬樹
    森林裡,住著一群猴子。       有一天,有兩隻猴子走出居住地,讓獵人發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