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洲的超市購物,有這樣一些容易被人忽略的細節。現在回想起來,即使當時有注意過,可能也不會去多想吧。今天就為大家提個醒,尤其是剛到澳洲的留學生們一定要注意。
【這些『招數』,超市都在用:】
DEALS LIKE THIS DON』T HAPPEN EVERY DAY.
A lot of the time we just have to settle for broccoli that isn’t fresh at all, so the promise of 「still fresh」 broccoli is really nice. Also the reduce in price from $5.18 to $5.35 was awesome!!
THESE PRICES JUST WON』T STOP GOING DOWN!
8. NOT ONCE, BUT TWICE!9. This incredible deal on pavlova bases was SOOooooOoOooooo HARD TO PASS UP!10. They even gave us EXTRA SEEDS in their seedless watermelon! HOW KIND!11. THIS DEAL ALMOST SEND THE STORES INTO BANKRUPTCY!TOO MANY SAVINGS! TOO MUCH OF A DEAL!
12. WHY PAY $10????!!!! WHY?!?!?!??!??!?!??!?!?!??!13. THIS REDUCTION WAS OUT. OF. CONTROL.CALM DOWN WOOLWORTHS YOU NEED TO MAKE ****SOME**** PROFIT!! HAHA!!
14. This has got to be the ultimate bachelor’s meal! WHAT A STEAL!15. AND DON』T EVEN GET US STARTED ON THEIR CHEAPER THAN DIRT CEREAL!HOW CAN THEY DO THIS? AREN』T THEY TRING TO RUN A BUSINESS???! LOL!
第一篇 散裝食品
很多人在超市裡喜歡買散裝食品,覺得大袋的吃不完,超市自己封裝的一些食品,透明的袋子看著又直觀,量上又合適,殊不知有時候散裝的東西比整袋的還貴。比方說,一袋900g的名牌鍋巴賣5塊,劃2.77一斤,但是封成一小袋,只要1塊,可實際上重量只有150g,劃3.33一斤,散裝的反而比一些名牌包裝好的還貴,但是你卻買的很高興。
這個只是從價格上說的,另一種比較讓你不安的情況是,超市包裝的散裝食品,主要來自兩個渠道,第一是臨近保質期甚至是過期的,這種商品我們的第一選擇是聯繫供應商退換貨,但是如果供應商無法解決,一些付過款的商品,我們店方就要自己想辦法處理以減少損失,首選當然就是拆包裝,然後封成散裝食品,這樣消費者就無法看到生產日期和保質期,而且價格甚至比原先成袋的利潤還高。第二個來源就是確實進來的貨就是大麻袋包裝的散裝食品,這些食品通常都需要工人進行大工作量的分裝。所以當下班以後,會有個別工人被要求加班,大家坐成一個圈,地上鋪上東西墊著,然後把食品倒在上面,大家就開始分裝,因為工作時間比較長,偶爾有個人挖挖鼻孔或者打個噴嚏是常有的事……具體情況大家自己想像吧,這裡就不描述細節了。
友情提醒:儘量不要在超市買散裝食品。
第二篇 肉製品類
關於肉製品,名堂也很多,總之要記得一點,要買的東西一定是在櫃檯裡看得到的,如果你要的東西沒有鮮的只有凍的,最好就別要了,因為生鮮肉的保質期太短,稍微有顏色變化或者感覺不好的話,超市工作人員就會馬上就凍起來,這樣東西就不會變壞了,如果有客人需要的時候,超市也會首先推薦冷凍品,因為你看不出好壞也聞不出味道,好好的肉通常是不會拿去凍的。當然這個也不絕對,有些東西要的人確實比較少,店家又不能沒有,所以庫存一些凍品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正常的肉或者排骨這種量最大的東西是凍品的話,一定有點問題的。
然後說說肉餡兒。買餡一定要自己挑一塊肉然後讓他給你現加工,不要買他展示的絞好的,因為肉絞出來以後就成肉泥了,之前是什麼部位你根本無法分辨,所以有些展示的肉陷,標的是五花肉,實際上是分割時候的一些邊角料甚至是槽頭肉,絞出來以後也是紅白相間很是好看,但是你買了去心裡不難受嗎?
第三篇 奶製品
牛奶果汁在冷藏櫃裡放的東西,我們通常稱之為低溫食品,這類商品雖然保質期很短,但是銷量卻很大,所以是超市周轉比較快的一類商品,這類商品因為經常要進貨,而且保質期又不長,就要非常小心防止食品過期,這主要是靠店員來做的,超市會對每一個新員工進行培訓。理貨這一塊最主要的培訓內容就是先進先出,就是先進的貨要先賣出去,這就要求理貨員在上貨的時候,一定要把貨架上現有的商品拿下來,然後補上新貨,再把舊貨放外面,就能保證舊的商品在過期前全部銷售,所以大家就該知道如何選購了,買這類商品,拿裡面的,肯定是最新的。
PS:如果你在某個超市看到外面的是最新的,那只是因為這裡的員工不負責任。
第四篇 調料
這個不像上面提到的那些行業秘密,這裡主要講講如何選購。調料一般分為兩類,乾貨和醬料。先說乾貨,所謂乾貨顧名思義就是木耳,紫菜之類的東西,這類東西基本可以說是不會壞的,所以買這類商品大家基本都不看保質期,但實際上只要是吃的,一定是有生產日期的,只是保質期長短的不同而已,記得一定要看生產日期,因為像這類保質期很長的產品,從生產到上貨架的周期特別長,比方當你買紫菜的時候,東西是肯定不會壞的,但是如果放的時間太久了,或者儲藏環境不好,質量是會變的,比方你會覺得很碎像很多沙子一樣,其實就是放太久了。
再說醬料,比方醬油醋或者老乾媽之類的,這類商品保質期也長,但是這類商品標籤上寫的保質期是有條件的,是在密封的情況下,可以存放那麼久而不變質,一旦你開了蓋,保質期可以打6折的,甚至如果你的存放條件不好,日照太多或者室溫太高,保質期甚至要打4折3折,這樣的話當你再買醬油醋的時候,看看還有多久,算算你的日用量,你多久能吃完,貴一點不要緊,買小瓶但是常吃新鮮的,不要圖便宜買一大桶,你打開了蓋,保質期就先打6折了,然後你要是沒蓋緊或者是夏天室溫高了,東西早就變質了你還天天吃,現在再看你省那點錢值嗎?
註:超市的外賣部是賣場專門在外面跑大客戶的部門,所以那些大桶的調料包括味精鹽之類的基本都是給飯店留的。
第五篇 生產日期 VS Best before
這也是挺重要的一點,華人的食品喜歡印生產日期,外國人都是best before,所以國內過來的食品,澳洲政府都要求再貼一個籤,一般都是把生產日期蓋住,貼上澳洲的標準best before,這個時候很多華人的代理商就非常壞了,有些商品可能周轉時間太長或者保質期太短了,他們就利用澳洲政府的這一規定,再貼籤的時候給你貼一個時間長的,就把國內的生產日期蓋住了,所以提醒大家如果買華人食品,一定要把標籤揭開看一看到底是什麼時候生產的。如果你發現了,也不用恨那家超市,其實很多老闆都不知道這裡面的名堂,自己多個心眼就是了。
MonkeyKing校園移民巡講【免費拿iPhone 6】如果你不想失去這等好機會 | 那就千萬別錯過Monkey King校園移民巡講!講座涉及:189獨立技術移民詳解;持牌移民律師主講457僱主擔保&190州政府擔保移民之路;院校代表現場解析NAATI和PY移民加分課程;
——雪梨大學站
時間:10月16日(周四)下午4:00-6:00,
地點:New Law Building, Room 440, USYD
熱門微信推薦
===如何分享與關注帳號===
1、怎樣讓更多朋友看到這篇文章?
答:點擊右上角按鈕——分享到朋友圈——你的朋友就都可以看到這篇文章嘍!
2、怎樣關注此帳號?
掃描關注雪梨大學中國學聯 官方微信二維碼
或加微信號:sucssa
新浪微博:@雪梨大學中國學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