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家三個月的孔雀魚開始大量生產,之前幹啥去了,要生一起生嗎?

2021-02-14 魚兒你慢慢遊

對於這個問題我也是很費解,今天我看了看記錄,這些藍色妖姬孔雀魚是在去年11月中旬到家的,到今天為止,已經是三個月了,在這三個月的時間內,我只看到一些雌魚在剛到家的時候,由於受到了新水刺激和驚嚇等原因,生產過一次,再就沒看到它們生小魚。

不是說它們中間生產了,被別的魚吃掉了我沒有看到,而是說,我基本上是一直盯著那些大肚子的雌魚,根本它就沒有反應過,肚子就沒有縮小過。而在近期,我也沒有對它們單獨隔離,僅僅是在竹節草中看到小魚就撈取出來,兩三天的時間就撈取了100多條。

打開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而鴻運當頭也是除了到家生產一波後,到現在還沒有任何動靜,這不是很奇怪嗎?

難道這些藍澤妖姬也是提前商量好了,要生咱就一起生?為什麼很多新魚友購買回家的孔雀魚或者瑪麗魚總是不生呢?

水質問題我能想到的就是穩定,至少三個月我沒有換水了

如果說到這個藍色妖姬孔雀魚的水質問題,我都不好意思和大家說,我也不知道多長時間沒換水了,因為裡面種有大量的竹節草,這就是不換水的理由啊。

您說,這些水草剛種上的時候,我能去換水嗎?我這裡又沒有統一的管道,使用水桶往魚缸裡加水,把竹節草衝壞了怎麼辦?

然後就是竹節草持續生長了兩個多月,好不容易達到了現在的規模,正好給小魚苗以庇護,我能去換水嗎?那也不可能啊。

再說了,這個魚缸也沒有加溫,水分蒸發也很少,我也不用太去加水,既然水質一直很好,我又為什麼要清洗濾棉呢?所以說,我自己也很納悶,這個魚缸水質到底何時會完蛋?等到這波生產完了再說吧,估計會很快的,確實也該換水了。

凡是到家迅速生產的,大部分都是由於刺激

現在我也想明白了,凡是我們購買的孔雀魚、瑪麗魚、皮球、月光、紅箭等等之類的觀賞魚,只要是到家之後就能夠迅速生產的,大部分都是由於旅途顛簸、新水刺激所造成的,而且小魚苗的質量也未必很好,甚至於生產之後,大魚就會直接拜拜或者出現難產等一些現象,可能小魚苗的死亡率也會很高。

之後有可能它們就會出現一個長時間的生產停滯期,所以給很多新魚友的感覺就是,購買這些魚到家生了一窩之後,怎麼它就再不生了呢?

如果我們購買的不是快要待產的雌魚,那麼到家之後,可能生產的時間就會無限被延長,這就要看我們的養功了。

環境穩定才是第一位的,無論是什麼觀賞魚的繁殖

因此來說,思前想後我認為,最終決定這些孔雀魚之所以能夠安心生產的唯一要素就是四個字:環境穩定,其實大部分的觀賞魚之所以我們繁殖不成功,與環境穩不穩定有著絕對性的因素。

儘管在我們看來,這些卵胎生觀賞魚似乎不會看護幼魚,甚至於反過頭來就開吃,我也有注意到,雌魚在水草中躲藏生產,雄魚時不時地就來偷嘴吃,但是雌魚生產的決定性要素就是它們感覺到環境安全,小魚苗可以有適當的躲避之處,它們才能夠安心地生產。

正如我目前的這個魚缸環境,竹節草一直長成了一片小竹林,這些孔雀魚的雌魚才會排隊生產,經過我仔細地觀察,最近幾天很多雌魚的大肚子都消失了,也就是說,它們大部分都是在這個時間段一起生小魚了。

而很多魚友飼養的上述卵胎生觀賞魚,之所以遲遲不生產,在排除掉了營養供應和水質問題以外,剩下來的唯一因素就是環境安全,也就是說有些時候可能就是一個飼養密度、水體空間和我們胡亂折騰的事。

明明肚子很大,倒來倒去它也不生,就是這個原因了

之前的全紅孔雀魚我也做過實驗,按照我以前的經驗,它們的肚子已經完全達標了,但是當把它們隔離以後,很長時間它還是不生,現在在老鄒大叔那裡,年前我去看了,也沒有什麼動靜,不知道年後如何了。

很多的魚友都會遭遇到如此的尷尬,它們越不生,我們越著急,先是撈出來隔離,隔離幾天不生,我們再把它們撈回去,過幾天還是不生,再把它繼續隔離,折騰來折騰去,或許哪一次新水刺激過重,可能它們就生了,但是小魚苗就會帶有大大的卵黃囊,甚至出現死胎、不起水現象或者畸形較多。

而真正的我目前的這種飼養方式生出來的小魚苗,沒有一個帶有卵黃囊的,基本上下身就開始遊動,用漁網捕捉就知道躲藏,小魚苗的體質很好,雌魚也不會有任何疾病,它們可以隨意躲藏在水草中休息,也不會出現什麼難產,生產過度等情況,這個我們看雌魚的肚子就能夠看得出來,也就是說它們生產之後,雖然腹部明顯縮小,但是絕對不會出現腹部嚴重凹陷、塌背等情況。

水體大,環境穩定,加點水草更好繁殖

所以說遇到我們飼養的這些卵胎生觀賞魚不生產,我們就要去精心飼養一個階段,然後找一個水體較大的容器適當隔離,儘量使用原缸水,可以添加一些水草利於雌魚躲避和穩定情緒,如果遲遲不生,胎斑已經很重,我們就在隔離缸裡飼養著就好了,該換水換水,該餵食餵食,保證住水體的清潔度,總有一天它會生的,我們不必去過於性急。

如果沒有那個條件,我們就讓它們在原缸裡穩定的待著,到了夏季,隨便扔到什麼泡沫箱、整理箱裡,水體大一點,讓它們安心繁殖就可以了,如果能夠養出來一缸綠水或者是栽種適當的水草,投餵點小魚蟲之類的活物,我們基本上就不用再去管了,直接等著收取魚苗就是了,這樣子做起來既省事還容易操作,很快就會爆缸

相關焦點

  • 孔雀魚生小魚怎麼護理?
    孔雀魚生小魚怎麼養?      首先,當孔雀魚生出小魚之後,要將成魚和小魚分開飼養,不然的話小魚可能會被大魚吃掉。      其次,我們知道穩定的水環境對於魚來說至關重要。所以說,即便是分開來飼養成年孔雀魚和小孔雀魚,也最好使用原魚缸中的水來養。
  • 孔雀魚生小魚的前兆
    ,有「百萬魚」的封號,那是因為孔雀魚的生殖能力非常強,但孔雀魚生小魚需要注意的就是進行大魚小魚分離,不然大魚會把小魚吃掉,知道孔雀魚生小魚的前兆是至關重要的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吧!,也就是說3~5個月時的雌魚所生出的F1,F2,F3質量較高。
  • 多品種孔雀魚混養,不可能保有原來的品種純度,可能出新品種
    看到養魚老道把兩種孔雀魚的品种放在一起混養,很多魚友感覺到很驚奇,這樣的做法孔雀魚不是都要串種了嗎,這樣飼養孔雀魚還有什麼意義?
  • 生產篇:孔雀魚生產實錄
    剛買回來的孔雀魚默默的生產了,晚上例行觀察,發現肚子都憋了,小魚被放在一起的懷孕母魚吃掉很多。
  • 如何判斷孔雀魚生完小魚了?我把方法告訴你
    孔雀魚產卵時要準備一個大的水族缸,生產的溫度是在26-28攝氏度,要比平時魚適應的溫度高一些。若是有魚快生了,要在魚缸底部多種一些水草,可以為剛出生的小魚提供一個安全的庇護所。孔雀魚繁殖不分季節,說得簡單點就是一年四季都能生小魚。
  • 孔雀魚可以活多久?多久可以生一次小魚?
    孔雀魚是我們現在水族市場上面觀賞魚門類的寵兒,許多剛開始養魚的朋友都非常喜歡孔雀魚。
  • 如何讓你的孔雀魚生下來的小魚更容易存活
    孔雀魚有「百萬魚」的封號,那是因為孔雀魚的生殖能力非常強,但孔雀魚生小魚需要注意的就是進行大魚小魚分離,不然大魚會把小魚吃掉。眾所周知,孔雀魚繁殖周期有一個月,一個月內受孕、懷孕、產子都在你眼前進行你怎麼會不知道它要產子呢?好了不說廢話,今天咱們就說說孔雀魚生小魚的前兆,為這幫天天死母魚的哥們兒們做點好事。
  • 孔雀魚奇奇怪怪的知識又增加了:知道為什麼孔雀魚那麼能生嗎?
    昨天的文章講了孔雀魚的一些知識,今天的文章接著跟大家聊孔雀魚的飼養,以及一些大家平時比較少接觸到關於孔雀魚的知識。
  • (新手入門)孔雀魚生產前徵兆
    所以孔雀魚基本上是每個月就能生產一窩。很多朋友在養孔雀魚的時候,總是不知道如何辨認孔雀魚即將生產是什麼時候,錯過了隔離期之後小魚被大魚吃掉而倍感遺憾。我這期就來說說如何辨別孔雀魚的產前徵兆。第一,就是肚子要大,這個是很明顯的特徵,而且你要知道它上一次生產的日期更好辨別,因為大概一個月一窩,在第3個星期就該隔離了哦。
  • 分析孔雀魚飼養和繁殖中的三個常見問題,新手養魚要知道
    還有一點要說明:如果是沒有發色的孔雀魚小魚苗,那麼公母的判斷就幾乎沒有什麼對比,我們一般只能在發色之後才能準確判斷。如果哪位買魚的商家在發色之前就說給你成對撈小孔雀魚,那麼,多半是忽悠你的。孔雀魚的繁殖確實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我來給大家順序分析一下。配對才能繁殖,這是毫無疑問的。理論上,群居的的孔雀魚不是「一夫一妻」制,因此,同一個水體裡只要有公魚有母魚就能繁殖。(成年、魚和水都正常的情況下)孔雀魚是卵胎生的小體型魚,也就是大魚直接生小魚。在孔雀魚的生產前,我們要確定是不是要生了?最好是提前將母魚與其它魚隔離開單獨待產和生產。
  • 孔雀魚的繁殖前兆
    有位魚友後臺留言,孔雀魚繁殖前兆?飼主只寫過孔雀魚臨產前兆,今天就來說說,孔雀魚在什麼情況下會繁殖呢?
  • 為什麼孔雀魚經常會爛身,真的沒有容易飼養的孔雀魚了嗎?
    打開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在十幾二十幾年前,這些問題是根本就不可能出現的,而且那時候的觀賞魚無論是生育能力還是抗病能力都要比現在強得多,現在的這些小型觀賞魚,即使是孔雀魚、紅箭魚也會發生經常爛身、爛鰓和死掉的現象。
  • 孔雀魚的繁殖秘籍(絕密)
    這就是第一次當媽媽的孔雀魚1、全天24小時都可能生小魚寶寶,但大多數都是傍晚或者清晨天剛亮的時候;2、每次生產要持續2-12小時。  特別注意:孔雀魚的成魚會吃子魚,孔雀子魚常常一生下來就必須逃難躲避成魚的攻擊。很多人問,為什麼我家母魚只生下了兩三隻小寶寶呢?
  • 怎樣判斷母孔雀魚何時分娩?
    近來很多魚友來問我孔雀什麼時候生的問題,所以就想做個專題介紹一下怎樣判斷孔雀魚何時分娩。
  • 孔雀魚繁殖全攻略
    孔雀魚生產前兆一般來說,受精過的母魚可以在28天內生下幼魚,但在夏天會縮短懷孕其至三個星期左右,母魚要生的時候一些特別的樣子
  • 孔雀魚怎麼繁殖
    孔雀魚從人們把它引進觀賞魚界開始一直就被認為是擁有旺盛生命力的魚種,更是被貼上了「新手魚」的標籤,事實上孔雀魚雖然生命力頑強,但絕非徹底的新手魚
  • 怎麼判斷孔雀魚懷孕
    養的人多,可出現的問題也不少,不能及時識別孔雀魚是否懷孕,而導致母魚死於主缸的現象屢見不鮮,那麼到底怎麼判斷孔雀魚懷孕呢?孔雀魚的繁殖過程中,你了解孔雀魚繁殖前兆的同時,也要知道怎麼判斷孔雀魚懷孕,否則未等到前兆出現,孔雀魚可能已經死於非命。接下來我們看看孔雀魚懷孕的一些判斷依據:1、從側面看,母魚的肚子是呈錐形的頭尖肚子方。
  • 孔雀魚小魚要怎麼養大?純乾貨經驗分享!
    最近老青年收到比較集中的問題,是關於孔雀魚生產小魚比較常見的問題。很多魚友能夠養到孔雀魚生產小魚,可是生產完之後仔魚的飼養要怎麼辦?小魚又要怎麼讓他健康長大呢?今天就讓我來一一為大家解答。後臺有朋友私信問了一個比較典型的問題,那就是小魚出生後養了三四個月了,怎麼它們還是小魚苗不見怎麼長大呢?
  • 孔雀魚為什麼吃小魚?它們是真的無情,正確飼養方法是公母魚分養
    好久沒和大家聊孔雀魚了,今天要跟大家聊聊孔雀魚大魚吃魚苗的問題。大家肯定多少有疑惑:不是自己生的小魚嗎,幹嘛還自己吃掉,孔雀魚真是無情啊。其實這是孔雀魚這個物種演化而來的結果,包括瑪麗魚,米奇魚等其他卵胎生鱂魚都會有這樣的習性:吃魚苗。如果熟悉魚類的朋友都知道,大部分的魚類繁殖是以產卵的方式,而卵胎生這種魚名字的由來,則是因為它們不是產卵,而是直接肚子裡蹦出小魚。
  • 【水族】孔雀魚適合的水溫,孔雀魚飼養前的準備工作
    提醒您,當孔雀魚長到1-2月齡的時候,你就可以觀察其腹鰭的區別與變化了,此時應該也就可以正確的判斷出孔雀魚的公母了。孔雀魚適合的水溫 ,在飼養孔雀魚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飼養時候的水溫,對於新手朋友來說一定要了解孔雀魚最適合是溫度,那麼孔雀魚最適合的水溫是多少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下孔雀魚的水溫是多少,喜歡孔雀魚的朋友可以一起進來了解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