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挑戰「非洲手機之王」,這家深圳企業的底氣在哪?

2021-12-26 世界說

許多人對非洲的印象還留在人口增速快、低廉勞動力、豐富的自然資源,甚至是「瓜分非洲(Scramble for Africa)」的討論。但實際上,為擺脫自然資源詛咒,並更高效推動國家的經濟增長、向產業鏈上遊移動,越來越多非洲國家不甘只做原材料出口方,開始推行本地化政策。

這家深圳手機企業看準這樣的思路改變,不只做貿易,還在本地建立手機與電腦工廠,與政府合作培訓人才,力圖與"非洲手機之王"傳音一較高下。

7月4日,深圳市思米電子有限公司旗下ENGO Holdings Limited(下稱ENGO)在烏幹達那曼維(Namanve)工業園區舉行了奠基儀式,ENGO將建立烏幹達首個電腦工廠。ENGO計劃在五年內投資15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04億元),在烏幹達組裝手機、筆記本電腦、桌上型電腦和其他電子產品。

思米的工廠建設將在6個月內完成,預計在2019年年底產出首批產品,工廠預期達到的初期年產能為手機100萬臺,電腦20萬臺。那曼維工業園是烏幹達最大的國家級工業開發園區,位於烏幹達首都坎帕拉東11公裡。

思米創始人、總裁周裕慶向世界說解釋,事實上,烏幹達通信部最看重的是電腦產品的生產線,因為電腦可服務政府辦公和政務,還可幫助本地年輕人在ICT(信息通信技術)或者軟體行業的學習和創業。思米還與烏幹達政府達成合作意向,將根據政府提出的需求來共同設計產品。思米還將配合該國政府進行產業技術人員培訓。

烏幹達國家信息技術署執行董事James Saka在思米烏幹達組裝廠的啟動儀式上表示,該工廠將大大減少烏幹達對ICT產品的進口依賴,並通過ICT專業知識和技術轉移,推動烏幹達的ICT行業發展。

ICT行業被列為「烏幹達2040願景」的重點發展產業。2014年10月,烏幹達政府推出「國家ICT政策」,指出ICT產業發展對於國家教育、健康、政府運營、提供商業機會、接軌全球市場、增強信息流通和社會融合等方面的積極推動作用,強調ICT作為烏幹達國家社會經濟轉型的「關鍵推動力」。該政策在ICT基礎設施建設、營商環境和政策、電子政務等多方面提出了發展目標和對策。

2014年,烏幹達政府通過了「BUBU政策」——「在烏幹達買,在烏幹達造(Buy Uganda,Build Uganda)」,鼓勵該國率先在電子產品、紡織、家具、工程建設、油氣等行業的本地生產和消費,希望「改變國內產品生產商和供應商的命運」,增強本地產業競爭力。

● 在烏幹達買,在烏幹達造(BUBU)政策(來源:烏幹達貿易工業與企業部)

目前,在非洲建立工廠的ICT企業不多。近日獲批登陸科創版的傳音雖然已擁有接近60%的市佔率,但其只在衣索比亞設立製造基地,許多產品是在中國國內生產組裝後才出口非洲。

周裕慶認為,當一家公司選擇在當地紮根,進行固定資產投資、建工廠的時候,當地政府與本地代理商都會更加信任這個企業,因為「你不會說哪天我不想做就消失了」。

在非洲,在烏幹達,功能機依然是市場主流。2017年,據烏幹達信息技術署(NIT-A)統計,烏幹達70.9%的人口擁有手機,不過其中僅15.8%擁有的是智慧型手機。

針對烏幹達農村地區缺電仍較普遍的問題,思米計劃在該國市場推出三款帶太陽能板的手機,緊急情況下,用戶可以把手機放在太陽下曬幾個小時後繼續正常使用。

周裕慶還說,非洲人平常喜歡戴大金表,一身珠光寶氣的,思米希望迎合非洲人的審美標準,將手機設計得比較「炫」,即使是價格低的低端功能機,「也不會讓人覺得買了便宜貨」。

他認為,考慮到非洲網絡基礎設施建設、購買力等因素,功能機的主流地位,在三年內不會發生改變。不過,由於智能機晶片、屏幕、內存等組件價格的不斷下降,未來智能機出貨量會大跨步上升。

思米2017年年初開始進入烏幹達市場進行銷售,經過兩年多的醞釀,其決定在這個東非國家投資建設組裝廠。此前,思米在非洲第二大人口國衣索比亞投資建設了公司首個非洲組裝廠。

烏幹達擁有超過4000萬人口,多年位於非洲人口最多國家排行的8至10位,並沒有明顯的人口優勢。

● 2018年非洲國家人口排名(來源:statisticstimes,數據來源:聯合國)

周裕慶對世界說表示,思米選擇烏幹達是因為該國政府對ICT產業的扶持態度明顯,烏幹達投資局還曾到思米的埃塞組裝廠進行考察,希望思米在烏幹達本國落地組裝工廠。

周裕慶還說,烏幹達沒有外匯管制,外界對該國近年經濟情況及未來發展持較樂觀態度。

烏幹達手機市場尚未有過多玩家湧入,也是思米的主要考慮因素。周裕慶說,傳音在烏幹達市場,佔據了85%以上市場,這個市場的競爭較為單一,"相對來說簡單一點」。

思米連續在兩個東非國家投資建設組裝廠,周裕慶說,這是因為東非地區開通有中國直航、海運距離較短、物流系統較發達、人力資源成本較低等因素。

當在傳音「稱王」,華為、小米等國內大型企業也開始進入非洲,思米也力圖在其商業模式上做出差異。周裕慶說,在產品方面,傳音主要專注於手機產品,而思米除了手機,還有電腦和其他的數據產品,包括USB適配器、路由器、移動wifi等,這一塊與中興、華為比較相似。

在業務模式方面,周裕慶表示,傳音主要專注於本地渠道的拓展和品牌的建設,華為、中興的強項則在政企業務。思米則採取渠道拓展、參與政府項目並重的策略。

目前,傳音已經開始與網易、閱文集團等合作,布局音樂、在線閱讀等網際網路軟體領域,其「底氣」部分來自於傳音強大的出貨量所帶來的渠道優勢,以及其在非洲市場耕耘多年的經驗。

周裕慶說,思米目前沒有進軍網際網路軟體領域的打算,因為非洲網際網路軟體業務的變現能力較差,傳音等企業在非洲網際網路的布局都還只是「鋪墊」。

但他並不排除未來進入軟體領域的可能性,如果能夠獲得政府信任在網際網路軟體方面進行合作、形成行業壁壘,其將考慮進入。

周裕慶認為,非洲市場很複雜,各個國家的情況和政策不一樣,政策執行執法程度不一樣,不同企業合規守法程度也不一樣,大家的競爭「不在一個平面上」。但隨著各國政府政策的明朗,非洲自貿區(AfCFTA)、關稅一體化的推行,一些競爭環境方面的問題可望逐漸得到解決。(責編/餘佩樺)

相關焦點

  • 這家稱霸非洲的國產手機,小米要向他宣戰了
    竺兆江離職後創立了深圳的傳音科技公司。傳音手機雖然在國內並不知名,但在非洲卻賣得紅紅火火,甚至銷量直逼我們熟悉的華為、OV、小米等知名品牌。那為何非洲兄弟介麼稀飯傳音手機?衣索比亞為例,消費者只用2000盧比(約合72美元)購買了Tecno智慧型手機,而一部iPhone 7售價906美元,三星Galaxy J7售價為360美元。他們月平均工資在54-108美元,而且大多數零售商都不接受分期付款。而傳音智慧型手機95%的產品售價在200美元以下,名副其實的廉價手機之王。
  • 傳音手機如何成為「非洲之王」
    在國內知名度並不高的企業深圳傳音控股有限公司,卻在非洲主要國家以 TECNO、itel、Infinix 等「自主組合品牌」策略佔據了手機市場約 40%的份額,2015年手機出貨量超過5000萬部,2016年出貨量超過 8000 萬部。
  • 非洲手機之王傳音崛起的邏輯
    >在中國手機製造商中,有一個極其沒有存在感的玩家——傳音。這家低調的深圳公司在國內的民眾中幾乎沒有任何知名度,而即便在科技行業,部分圈內人對傳音的了解也並不多。很多人只知道它是「非洲手機之王」,印象僅僅停留在「它給非洲人民賣價格極其便宜的功能機」這一標籤中。然而,這家並不追求曝光度的公司其實在第三世界有著極其廣泛的布局,它在非洲的觸角之深其實超出很多人的想像。
  • 著作權被侵犯,華為起訴「非洲手機之王」傳音
    但是有一個品牌可以說是80%的中國人都沒聽說過,因為這個品牌手機並沒有在中國銷售,但是它在非洲卻是當之無愧的銷量王,它就是來自深圳的傳音科技。只要你在非洲,無論你是去加納淘金,還是去肯亞看大象,還是去尚比亞看瀑布,還是去坦尚尼亞吃海參,所到之處都能看見傳音手機的門店。
  • 打敗三星,一年狂賣200億的非洲手機之王,竟要在中國上市!
    這個在國內銷量幾乎禿瓢,在非洲卻賣出3億部的手機,叫做傳音。 它不缺輝煌:遠赴非洲10年打敗三星,登頂非洲手機之王;2017年全球銷量達1.2億部,僅次於華為。當紅時的波導手機,曾連續6年霸佔國產手機銷量之王。 2006年,一句「手機中的戰鬥機」,轟炸得全國人民永生難忘,甩掉現在的「充電5分鐘,通話兩小時」何止幾條街 也是這一年,波導常務副總經理竺兆江理智的選擇急流勇退,離職創辦傳音手機。
  • 非洲,上千萬中國人正在淘金
    非洲之王比起我們出海的第一站東南亞而言,非洲太薄弱了。而且在很低的起步情況下,也並未出現東南亞市場那種總體性的快速增長。但這裡依舊有種類繁多的生意,我們這裡不涉及過多的國家層面合作。主要講民營經濟。要說這幾年在非洲做得好的民營企業,其中之一非傳音莫屬。
  • 打敗三星華為,這個中國手機出口之王!佔領非洲40%市場!99%的人竟不知道
    如果你認為是華為或者小米的銷量,那就錯了,他在國內默默無名,99%的中國人不知道 但是卻佔領非洲45%的市場份額,用戶數量超過1億打敗三星,是名副其實的「非洲手機之王」 它就是來自中國深圳的手機品牌「傳音」僅次於華為、三星和蘋果的全球銷量第四的手機廠商。
  • 碾壓華為三星,全球出貨量2億,非洲手機之王突然殺入中國!!
    是的,你沒看錯:傳音手機要回中國上市了!當紅時的波導手機,曾連續6年霸佔國產手機銷量之王。2006年,一句「手機中的戰鬥機」,轟炸得全國人民永生難忘,甩掉現在的「充電5分鐘,通話兩小時」何止幾條街也是這一年,波導常務副總經理竺兆江理智的選擇急流勇退,離職創辦傳音手機。
  • 【華西電子孫遠峰團隊—傳音控股首次覆蓋】科技出海領先企業,手機品牌非洲之王
    ►   科技出海領先企業,手機品牌非洲之王
  • 小米要去非洲了!還會和「非洲之王」打一架?
    但這一次,卻是把目光放到了遙遠的非洲大陸。小米成立非洲地區部出乎意料、出其不意真是手機巨頭們常用的招數啊。當各大廠商發力於印度市場之時,這邊的小米就已經在另外一個市場有所行動了。儘管傳音、三星、華為等手機廠商就已經來到非洲開闢疆土,但並非如我們國內一般,大多數人都用上了智慧型手機。之前CNN就有報導過包括印度和非洲在內的市場當中,仍然有10億人沒有使用智慧型手機。再加上非洲的通訊電信設備進一步完善,勢必會引發一波由功能機向智能機過渡的熱潮。這就好比一塊肥沃的土地,等待有心之人耕耘、播種、收穫。
  • 傳音手機的非洲傳奇
    特別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許多國家,傳音旗下的tecno、itel、Infinix系列產品,佔據著當地40%的市場份額,去年更是超越三星成為非洲第一大手機品牌。毫不誇張地講,在手機領域,傳音是絕對的非洲之王。 >>  傳音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
  • 非洲「手機之王」幹掉華為小米?!10分鐘充滿電,還有一大堆黑科技…
    作者|番番要說最神秘的國產手機品牌,絕對非「傳音」莫屬了!
  • 「非洲之王」傳音和竺兆江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同樣在視覺上做文章的「傳音 Tecno Camon 15/15 Pro」在萬眾期待中登場 但事實上,國內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傳音」是何方神聖,更不知在國內各大手機廠商還在爭個你死我活,傳音已經悄然在非洲登頂,憑藉近50%的市場佔有率,成為「非洲之王」。
  • 麥星夥伴 丨 市值超550億,從默默無聞到科創板手機第一股,「非洲手機之王」的馬拉松心態
    傳音控股深耕之地正是非洲。根據IDC的數據,傳音控股智能機在非洲市場的佔有率從2018年34.3%提升至2019年的 36.9%,是當之無愧的「非洲手機之王」。傳音控股在新興市場為何能迅速擴張?傳音控股副總裁阿里夫說,是因為「在重視市場研究的基礎上,以本地用戶為中心,進行本地化創新。」
  • 六大中國手機品牌崛起,三星蘋果霸主地位的挑戰
    5000億美元規模的智慧型手機市場,然而隨著華為等中國手機品牌的崛起,蘋果和三星的霸主地位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據彭博社報導,隨著中國企業競相推出更便宜、同樣具有創新性的設備,蘋果和三星在智慧型手機領域的霸主地位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華為更是已經超越蘋果成為全球第二大智慧型手機製造商,這對蘋果和三星這兩大巨頭來說是個不祥之兆。
  • 走,一起去非洲賣手機!
    如今對於許多中國企業來說,非洲都已經不再神秘,而是成為了他們的掘金聖地。對於傳音控股的創始人竺兆江來說更是如此,正是這樣一片土地,幫助傳音手機獲得了「非洲之王」的美譽。1996年,大學剛畢業的竺兆江加入了波導公司。在這裡,他從銷售業務員開始做起,一步步爬到了常務副總經理的位置。
  • 鮮為人知的國產傳音手機,是怎麼稱霸非洲的?
    一提到非洲呢,剛哥就想到在一家在非洲稱霸的中國手機品牌——傳音,今天剛哥就給你們講講這家有故事的的傳音公司。傳音,是一家主營業務範圍在非洲的手機公司,依靠旗下TECNO、itel和Infinix三大手機品牌,多年耕耘,成功坐上非洲手機之王的位置。
  • 【芯聞動態】10nm A11大量出貨;小米布局18:9全屏幕手機面板;非洲手機之王的傳音手機;美光桃園廠復工...
    樂視:看美國汽車業務推進情況而定8、小設計幫中國「非洲手機之王」稱霸非洲市場1、10nm A11大量出貨,iPhone 8或將如期上市有關 iPhone 8 的傳言不斷,隨著發布時間的臨近,有不少消息接踵而來。
  • 要進軍非洲的小米,還能不能 OK ?
    這家叫作傳音的深圳公司在國內籍籍無名,但是在非洲已經成為了最大的品牌。▲Transsion 就是傳音小米所要做的,就是去虎口奪食,將傳音的市場份額給搶過來,但是這種難度其實比在印度市場是要高很多的。高度的本地化讓傳音成為了當之無愧的非洲之王,甚至這種優勢還讓傳音有資本去反攻亞洲市場,在 2017 年,Infinix 就在印度上線。面對這麼一個成熟且強大的對手,小米真的沒什麼機會了嗎?
  • 吊打蘋果三星的中國"手機之王":年銷1.24億部,攻下40%非洲市場,實力徵服索馬利亞海盜!
    它在非洲的員工90%都是當地人,很多人把它當成了非洲本土品牌,因為傳音太了解當地人的需求痛點了。離開手機中的戰鬥機,到非洲當老大2006年,時任波導常務副總經理的竺兆江辭職創業,在深圳創立傳音,還幹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