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麥肯錫、BCG,美國AI公司Synergies的商業決策系統能做到嗎?

2022-01-23 101情報局

賈伯斯已死,可未來的賈伯斯們也許能把他們經營與決策的智慧傳遞下去了。

 

在美國市場上,一家受到「矽谷創投聖經」《Red Herring》青睞、主打強AI技術的企業Synergies Intelligent Systems有可能通過強AI做到這一點——他們開發了全球第一個商業策略導航系統(商業GPS),能回答商業相關的上萬個自然語言提問,並給企業提供執行建議。這個企業的算法比市場上現有的要更進一步,幾乎能做到跨領域的智能分析、推演,向強AI又邁進了一步。

 

也就是說,這個系統就等於一個強大的智能顧問團隊,可以針對現有問題做分析和建議,未來甚至可以直接代替過去幾十年間極為流行的第三方諮詢公司。

 

「不管企業處在哪個階段,有什麼層面的決策問題,這個系統都可以回答。」Synergies Intelligent Systems的CEO Michael Chang張宗堯對記者說道。

 

三個月+強AI系統,打敗10年經驗管理者?

 

張宗堯向記者介紹道,他們的技術突破了深度學習的局限性,改變了資料庫的結構,讓電腦能夠通過深度學習的方案處理大量商業數據。這之後,他們的產品能像GPS指導開車路線一樣,給企業提供商業決策上的「路線圖」。CEO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把握公司的戰略方向,而這樣一個「AI商業GPS」可以在兩個層面上幫助他們。

第一個層面,它可以節省企業的時間成本。過去的「商業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僅僅能做到顯示和呈現結果。一個分析師在整合企業數據後,一般只能通過可視化的形式展示數據。企業的下一步該怎麼走,還是需要高管團隊憑藉經驗來進行分析和做出決策。而AI商業GPS則不僅能展示過去的數據呈現出的結果,還能夠通過機器學習做出預測,並指出商業決策的最佳路徑。

 

對於這些C-level的管理者來說,這個系統根據他們的職位而提供的獨特建議可以讓他們更好地分配自己寶貴的時間,做出更具有戰略性的決策。

 

第二個層面更具體——CEO做決策的過程會變得非常簡潔。

 

有了這樣一個虛擬的智能顧問,企業不需要那麼多的數據分析人員和軟體工程師,還減少了溝通成本。管理者不需要有技術背景,就可以直接通過控制界面問這個系統,「我想要在三個月內把庫存減少20%,有什麼方法?」這個自動化系統就會提供多條路線,輔助甚至代替決策。

 

當然,除了C-level的管理者以外,其他不同層級的管理者也都可以利用這個系統。這也就帶來了這樣的效果:假設有一個只在供應鏈上工作了3個月的新手,如果搭配上這個系統,他做決策會比一個有十年管理經驗的人還要好。

 

「過去的管理模式基本是經驗導向的,這個系統會帶來很大改變,甚至取代許多顧問公司的工作,一般的企業都不需要向麥肯錫或者BCG尋求幫助了。」張宗堯說道。

 

強AI會變革每個行業嗎?

 

這家公司看起來正試圖以強AI技術顛覆一切,他們最先切入的是擁有大量數據的製造和零售業。

對於這個商業GPS在製造業的應用,張宗堯舉了這樣一個例子:此前,一家製造業巨頭發現自己的不良率極速升高到接近9%,用了各種方法都找不到原因。在他們介入後,AI系統分析出來其實是由天氣因素導致的。他們通過給生產車間加溼解決了這個原因,給企業節省了數千萬美金。

 

當然,假如這個公司有著自己的大數據團隊,也可以通過其他方法找出這個原因。但是假如他們沒有這個團隊呢?

 

如今市面上巨頭一直在「收割」市面上優秀的人工智慧團隊,Google、Intel、Apple等等,簡直在比賽收購AI創業公司。GE、三星等工業界巨頭也在加入這個行列,普通公司是很難在這個層面上參與競爭的。

就算咬牙從頭建完團隊之後,企業的損失往往已經不可估量了。

 

而這個AI系統,則是一個簡單、直接、性價比極高的方案。企業不需要調用許多資源來僱傭、搭建一整個人工智慧專家團隊,就可以迅速地獲得同樣水平、甚至更好的人工智慧決策建議。

 

「小到生產的良率,大到公司決策,都可以通過諮詢這個虛擬顧問來完成,」張宗堯說道,「中小企業不會受成本所限,失去解決問題的機會,又或是在人工時代落後於人,這套系統就能用有限的成本幫助他們獲得更多的利潤。」

 

對於企業來說,像這家製造業巨頭這樣一目了然的例子是很有吸引力的——成立近一年,Synergies已經收支平衡,客戶包括全球的中型企業及大型財團和許多年營業額在10億美元以上的公司。對於其中一家製造業巨頭公司來說,Synergies的商業GPS已經幫助他們提升了20%的生產效率。而一家區域性零售業公司也通過系統的分析和建議,成功減少了48%庫存。

 

除此之外,這個系統的強AI基因,也讓它不同於過去加入了AI元素的商業分析軟體。

 

「這個系統有很強的適應性,跨行業、或者各種不同體量的企業,都可以用這同一個系統。他們只需要輸入屬於自己的數據,再進行簡單調試,就能夠直接應用了。」張宗堯向記者介紹道。

 

MIT團隊,跨院校技術支持

 

這樣的系統,其實已經比過去做圖像識別或語音識別的深度學習技術要前進了一大步。而這背後是跨幾個大陸的不同高校的實驗室,包括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德國漢堡大學和交通大學。「這是一個很大的計劃,需要把複雜的問題一一拆解,再由不同實驗室進行合作。我們需要和不同領域的專家合作來完成這個計劃。」張宗堯解釋道。

 

張宗堯拿到麻省理工學院的博士學位後,曾管理一支量化避險基金,並在這過程中結識了來自Goldman Sachs(高盛)的核心技術成員Prasanth Varma。由於他們的專業都在於人工智慧領域、又跨界金融,他們從在金融領域應用人工智慧技術的實驗開始,發現AI對於各個領域可能都會有巨大影響與衝擊,希望能把AI的技術優勢帶給規模、種類各異的企業。

 

根據Gartner預測,2021年企業30%的營收增長,將會來自於運用AI技術的解決方案。

 

「未來我們希望完全自動化一個公司做決策和運營的部分。」張宗堯說Synergies的目標是大幅度地提高決策效率、簡化決策和管理流程,現在只是第一步,未來還有很多可能性。

 

「這個系統會讓更多企業能夠用上人工智慧,讓AI不再只是一個聽起來高大上的技術,或是昂貴成本的代名詞,而是一般的企業都好好利用、增加自己利潤的工具。」張宗堯說道。

 

在Gartner的2017人工智慧預測中,有一點引人深思:到2019年,人工智慧創業公司們會通過顛覆性的AI解決方案,代替曾經的巨頭——Amazon、Google、IBM和微軟等等——在這個全新的時代引領人工智慧經濟的爆發。

 

而像Synergies這樣的公司,以強AI技術,在競爭激烈的人工智慧賽道成功破局,已經讓筆者看到了一絲創業公司引領AI未來的影子。

(本文首發/轉載自投資界新芽)

相關焦點

  • 經驗 麥肯錫女神談光速升職:從諮詢菜鳥到全球合伙人,我只用了6年
    一開始我很不適應這種方式,後來慢慢意識到,在現實的商業世界裡,不可能每次都有機會特別細緻地研究每一個細小問題。對於剛入行的新人,要在思維上跳出來,學會宏觀、系統、邏輯地思考,應用80/20原則,在很短時間內抓住核心問題。在麥肯錫工作,不管工作地點在哪兒,都有一條職業發展的主線,每兩到三年,都會面臨一次職責和崗位的改變:從分析師到項目經理,過兩三年做到副董事,再到合伙人。
  • 小青說|你真的會運用BCG矩陣嗎?
    上世紀70年代,波士頓諮詢公司的創始人Bruce Henderson首次提出了BCG矩陣概念,旨在幫助企業依據所在市場的吸引力和發展前景以及企業自身的競爭是來,來進行合理的資源配置。這個矩陣最初被命名為Growth–share Matrix,但因為BCG的名聲廣為流傳,逐漸被稱之為BCG矩陣。
  • 麥肯錫季刊 | 工業人工智慧:賦能未來製造業的全新引擎
    工業人工智慧的概念最初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智能維護系統中心提出,它作為一種系統化的方法和規則,專注於開發、驗證和部署各種不同的機器學習算法,進而形成具備可持續性能的工業應用,重複、有效、可靠地解決工業問題。不過,大多數企業仍對人工智慧的商用前景和投資回報心存疑慮,工業人工智慧的規模化應用依然任重而道遠。
  • Tier1諮詢公司介紹
    麥肯錫公司是世界級領先的全球管理諮詢公司,是由美國芝加哥大學商學院教授詹姆斯·麥肯錫(James O』McKinsey)於1926年在美國創建。麥肯錫採取「公司一體」的合作夥伴關係制度,在全球44個國家有80多個分公司,共擁有7000多名諮詢顧問。麥肯錫大中華分公司包括北京、香港、上海與臺北四家分公司, 共有40多位董事和250多位諮詢顧問。
  • AI創業公司大列表
    公司由國家「千人計劃」首批特聘專家、前美國UT斯達康公司CTO、中國移動研究院院長黃曉慶先生發起成立,軟銀國際孫正義先生是創始股東之一。iPIN : http://ipin.com , iPIN 致力於打造一個更加廣泛的商業認知平臺,涵蓋商業語言理解和智能信息分析。
  • 決策方法 | 王安論斷
    成功始於果敢的決策王安論斷相關案例現代社會是一個信息社會,信息傳播的速度大大地提高了。信息的快速傳遞縮短了空間距離,把世界各地的市場信息緊緊地聯繫在一起了。信息就是機會,就是財富。但是,信息所提供的機會稍縱即逝,誰能快速拿捏,誰就能把握市場供需,誰就能獲得財富,也就能成為時代的佼佼者。選擇了在機會面前果敢決策,你就選擇了成功。
  • 又一AI公司被戳破謊言:"偽裝到你做到為止"真的很難
    整理&撰文 | 宇多田「fake it till they make it」(假裝做到,直到你做到為止)這句話,在創業圈一直非常流行。 鑑於許多創業公司以及成熟企業的產品都不會在 100% 成功後才發布,這似乎是一個圈內默認的操作。
  • 67頁PPT深度解析麥肯錫工具+麥肯錫方法論,升職加薪必備!
    麥肯錫對於管理學界的意義如同卡地亞之於珠寶界的意義,其具有傳奇色彩的戰略智囊團培養了一大批世界頂級的管理者和商界領袖,比如:管理大師——湯姆•彼得斯、大前研一和卡岑巴赫,在這裡形成了他們的清晰邏輯和敏銳洞察力;商界巨子——IBM的郭士納、美國運通的哈維•格魯布,把麥肯錫思想成功地運用於世界頂級公司
  • 麥肯錫戰略思維是什麼?
    麥肯錫公司所出的報告,經常會被各大媒體第一時間報導。大家很重視麥肯錫的觀點,是因為大家覺得這幫人是世界上智商最高的頭腦,他們不是權威那誰是呢。然而很有趣的是,麥肯錫自己是不屑於權威的。也可能正因為他們很少迷信權威,所以才成為了另一種權威。雖然每個人都會說自己「不會迷信權威」,但生活中我們常常又不自知。
  • 2019Vault諮詢公司排名出爐, 麥肯錫居然不是第一
    Putnam Associates其實是一家專注生物醫藥、生物科技、醫療器械和醫療保健領域的戰略諮詢公司,總部位於美國波士頓。其諮詢顧問年收入高達152K,實力吊打麥肯錫顧問的131K年薪。 * 圖片來源:glassdoor麥肯錫在大陸地區,除了清北復交還會收浙大的學生,以及香港的港大、港科;而在美國地區,麥肯錫更喜歡Top16的大學,比如斯坦福、MIT、Berkeley等,除此之外還有英國牛津、
  • 《財富》重磅專訪:麥肯錫全球掌門人討論各種爭議性話題
    因此我知道公司為企業客戶提供兩類服務:一個是增長策略諮詢,另一個是成本削減諮詢。您能透露一下這兩項業務佔總營收的比例分別是多少嗎?是這樣的,關於你剛才提到的分類,我們共有90種不同的劃分方法。實際上,我對此並不是很清楚,我並不是打馬虎眼。
  • 哈佛商業評論稱這是21世紀最性感的工作,「數據分析」的時代文商科生如何轉型?
    埃齊奧尼是哈佛大學首屆計算機科學專業的本科畢業生,作為美國最有名的計算機專家之一,在他眼中,世界就是一系列的大數據問題,於是他下定決心要幫助人們開發一個系統,用來推測當前網頁上的機票價格是否合理。通過預測機票價格的走勢以及增降幅度,Farecast票價預測工具能幫助消費者抓住最佳購買時機,而在此之前還沒有其他網站能讓消費者獲得這些信息。
  • 快速掌握麥肯錫的分析思維
    實際上我們很難真正做到窮盡,因為不了解的因素、隱藏的關鍵、信息不對稱、經驗等局限都會阻礙思維,做不到窮盡。如何找出儘可能多的分論點?這裡列舉筆者的心得,這不是麥肯錫方法。你首先要找到一個萬能公式。上文說過新人容易變無頭蒼蠅,就是缺少了一個塔尖、一個中心論點、一個下刀的地方。麥肯錫為了解決這個困擾,提出了假設先行的方法。新人的缺點是什麼?他們會以分析為樂,為分析而分析。試圖找出一切關聯、一切因素。如果我是新入行的產品經理,我會找出所有的競品作分析,想產品的突破點在哪裡。如果我是新入行的活動運營,我會試圖分析所有的爆款活動,想一個完美的綜合方案。可是結果真的能好嗎?
  • 美國、英國、中國香港、新加坡商業分析(BA)選校申請攻略出爐!
    正如知名諮詢公司麥肯錫所稱:「數據,已經滲透到當今每一個行業和業務職能領域,成為重要的生產因素。人們對於海量數據的挖掘和運用,預示著新一波生產率增長和消費者盈餘浪潮的到來。」2007年,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將高級數據分析與商業決策相結合,開設了世界上第一個分析專業。時至今日,美國已經有100多所院校開設了BA碩士學位,全球也已有200多所院校開設BA碩士專業。
  • 麥肯錫7S模型
    模型背景 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美國人飽受了經濟不景氣、失業的苦惱,同時聽夠了有關日本企業成功經營的藝術等各種說法,也在努力尋找著適合於本國企業發展振興的法寶。託馬斯·J·彼得斯(Thomas J.Peters)和小羅伯特·H·沃特曼(Robert H.Waterman),這兩位史丹福大學的管理碩士、長期服務於美國著名的麥肯錫管理顧問公司的學者,訪問了美國歷史悠久、最優秀的62家大公司,又以獲利能力和成長的速度為準則,挑出了43家傑出的模範公司,其中包括IBM、德州儀器、惠普、麥當勞、柯達、杜邦等各行業中的翹楚。
  • 這個入職後加薪無望的火箭科學家,把麥肯錫打造為戰略諮詢領域的領導者
    作為一個美國經典故事,人們很容易理解格魯克的生活軌跡,一個出身貧寒的男孩最終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功。格魯克在全球最負盛名、最成就卓著且充滿自信的諮詢公司麥肯錫領導了一場毫不遜色於其他「戰略之王」的革命。
  • 【重磅】CB Insights 發布全球最佳 AI 企業「AI 100」榜單,4 家中國公司入選(附報告)
    在入選率僅為 6% 的評選中,我們發現了碳雲智能、出門問問、Rokid 機器人、優必選這些熟悉的名字,祝賀他們!這些數據可在全國範圍內獲得,並且很容易和保險公司和其他財產持有整合。16. Captricity這是一個安全的雲服務軟體,可以把手寫文章轉換成電子版,準確度超過99%。17.
  • 因吳恩達加入爆紅的神秘AI公司Drive.ai,我們進行了深度探訪|鈦媒體獨家
    「後來覺得應該成立一個公司來運作,把技術更快地推向現實應用,所以就有了Drive.ai。」 Drive.ai 聯合創始成員王弢講起公司成立的源起。 經過兩年多的發展,Drive.ai目前的團隊規模在70人左右,公司定位是一個全棧式的技術供應商,利用利用深度學習技術,提供SAE(美國汽車工程學會)L4等級的自動駕駛技術系統方案。
  • 2021年諮詢公司排名,貝恩把麥肯錫撂下神壇……
    喜聞樂見的是,今年貝恩成功將麥肯錫拉下神壇,排名第一。Vault的諮詢公司排名是通過對全球範圍內數量眾多的在知名諮詢公司工作諮詢顧問進行調查。在一些維度上只能對本公司進行評分,在一些維度上只能對他人公司進行評分。8個維度,涵蓋員工對本公司的評價及對外公司的評估。
  • 2018AI行業地圖丨CB Insights:這100家AI初創公司募資額超百億
    大數據文摘作品編譯:魏子敏新年伊始,美國科技商業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