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帝國》深度解析 (5):《黑客帝國》的終極答案

2021-02-10 樂之讀
前文提到,機器文明擺脫對人類的依賴,實現文明進化的關鍵,在於「選擇」。選擇時的價值判斷方式,需要向人類文明學習。機器文明的價值判斷,基於實用性、功利性,是短期的、可量化的。而人類文明的價值判斷方式,包括了「自由、真理、和平、愛」等等難以量化的、形而上的元素。Neo被Smith打得半死,毫無勝算,卻仍舊不斷地爬起來繼續戰鬥。機器文明的代表Smith鬱悶地快爆炸了,他不理解Neo為何要堅持,為何要繼續進行毫無意義的戰鬥。Neo只回復了他一句話:「Because I choose to.」(因為我選擇如此。)Smith估計仍舊沒有聽懂,因為他不理解選擇背後的邏輯。而這個邏輯,恰恰是《黑客帝國》三部曲鋪墊了那麼久,交代了那麼多隱喻之後的,最終極的答案。有人會說:「就這?前面扯了幾萬字,就為了說愛?太虎頭蛇尾了吧。」不。《黑客帝國》三部曲告訴我們的是,「愛」這個字的涵義,遠比我們想像的要複雜的多。「愛」的淨土,是我們從未抵達過的地方。愛的屬性,在救世主身上一直都有,但直到第六代,也就是電影裡的這個版本,才進化出了真正的「愛」。機器文明的進化,依託於Matrix的進化。Matrix的進化,可以看成是救世主的進化。救世主的進化,關鍵是「愛」的進化。什麼是救世主?架構師解釋得很學術——"Your life is the sum of a remainder of an unbalanced equation inherent to the programming of the matrix. You are the eventuality of an anomaly, which despite my sincerest efforts I have been unable to eliminate from what is otherwise a harmony of mathematical precision."(你的生命是Matrix固有程序中一個失衡因式的殘留總和。你是一個偏差的偶然性,是儘管我竭盡全力,仍不能消除的影響數學精度和諧的一個偏差。)簡單理解的話,救世主就像是無理數的小數點後那一串無限長且不循環的尾巴。具體來解釋,在Matrix世界裡,所有的0和1都是要有對應的虛擬化實體的,任何一串數字,都不能對其置之不理。而且每一串數字,都要有對應的等式,來規範其行為,救世主所對應的數字,是等式中偶然出現的偏差值的總和。這些偏差值是不能刪除的,否則會造成等式的徹底失衡,但留著又會影響等式的和諧完美,所以把這些殘值打包,對應的就是Matrix裡救世主這個形象。但「救世主」這個詞,本身是虛偽的、諷刺的。前文中提到,歷代救世主不僅沒有起到救世的作用,反而是架構師對歷代Matrix版本進行重建、升級的關鍵推手。這一代的救世主,也就是第六代的Neo,和前五代救世主很不一樣。從屏幕上的形象來看,前五代救世主,氣質更堅定、更霸氣,反應也更統一,用架構師的話來說,「 儘管它(救世主)不斷地製造麻煩讓我小心翼翼地處理它,但它並不是不可預測的,它仍然處於控制範圍之內。」反觀這一代的Neo,他時常會猶豫,舉棋不定;會懷疑,不相信自己救世主的身份;會害怕,夢到崔妮蒂死去時,驚醒過來,大汗淋漓。他不再是個世俗標準的英雄形象——高大偉岸、無所畏懼、大公無私、無所不能——而是更像一個凡人,身具人格的複雜性,保留了凡人普遍都有的弱點。這種差別中,最深刻,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是架構師所說的:「眼前的救世主非常特別,你的前五代,都是基於對反應的預測設計的。這先入為主的設定,讓他們對其他人類產生了眷戀(profound attachment),促使他們履行救世主的義務(facilitating the function of the One)。其他幾位救世主的眷戀是廣義的(the others' experience is in a very general way),你的卻具體的多(your experience is far more specific),也就是愛。"

02. 

廣義的愛 vs. 具體的愛

前五代救世主的愛,是「廣義的愛」;第六代的Neo,是「具體的愛」。正是這種愛的區別,使這兩類救世主在面對架構師給出的難題時,做出了不同的選擇。架構師給出的是兩個選項:選項1:選擇Zion毀滅,讓Matrix升級,救世主可以選擇二十幾個人類的倖存者重建Zion,以維持人類的延續。當然,崔妮蒂必死無疑。選項2:選擇去救崔妮蒂。那麼Matrix將被毀滅,所有人類也將滅絕。

前五代救世主,都選擇了1;這一代的Neo,選擇了2。為了救一個自己愛的人,而犧牲了全人類,這不是自私的行為嗎?這怎麼可以是救世主的選擇?難道救世主發展到了這一代,退化了嗎?前一陣子新冠病毒在美國剛開始爆發的時候,有個報紙在整整一個版面上,刊登了1000個因病毒而死去的人,包括他們的名字、愛好。報紙回答:當我們在談論1000個人因新冠病毒而死去的時候,1000隻是一個冷冰冰的數字,在我們腦海裡能夠喚起的,只是一點泛泛的感慨——「啊,原來有這麼多人死了啊。」心情平靜,波瀾不驚。只有當我們把每個人都列出來的時候,才能感受到,原來這1000個人裡的每一個人,都是和我們一樣有血有肉的人,有家庭、有愛人、有朋友,每一個人的死去,都會給TA身邊的人帶來無盡的悲傷。1000,不只是個冰冷的數字,而是把這樣的悲傷,放大1000倍。同樣的,當我們在喊口號「愛祖國、愛人民」的時候,內心裡的感受是泛泛的,口號的內容也是絕無可能做到的。人民是什麼?人民是每一個具體的人啊。向領導打小報告坑你的人,愛不愛?劈腿甩了你的人,愛不愛?在擁擠路段還要加塞到你前面的司機,愛不愛?教你炒股讓你虧了大錢的騙子,愛不愛?只有當「人民」這種大詞具象成為生活中的一個個實例時,愛,才能落到實處。前五代救世主,天生被賦予了拯救人類的責任,他們知道自己的使命是愛人類。但這種愛是泛泛的,是悲天憫人的,是由大義所驅使的。看上去愛的範圍很廣,覆蓋到了所有人,但只要任意讓一個人走到救世主的面前,救世主就會發現,自己內心的OS大概是:「你丫誰啊,我幹嘛要愛你。」這樣的愛,因為不夠具體,所以不夠極致。因為不夠極致,所以不夠有力量。在這種廣義的愛的局限下,前五代救世主,只能讓Matrix不斷重啟升級,人類每次都得大批量滅亡,留下二十幾個人,重建Zion。救世主在這個版本獲得突破的關鍵,是兩個人,一個是先知,一個是崔妮蒂。首先在Neo的人物設定上,先知(建議架構師)不再讓他走「大英雄」的路線,而是具有普通人的性格弱點,比如懷疑、懦弱、膽怯等。這樣設計的原因,是因為大英雄往往過於理性,在宏大的目標驅動下,不得不結果導向,計劃周全。理性過盛,則承載愛的感性部分必然被擠壓。要給愛留下足夠的空間,就不得不同時接受感性帶來的人性弱點。李誕在參加一個訪談節目的時候,主持人問他:「你覺得在愛情裡,是應該多一些理性還是多一些感性?」李誕回答:「最好的愛情,不是理性或是感性,而是她能讓你從一個理性的人變成一個感性的人。」這話說得很妙。從天下大義,回歸到對一人深愛不已,就是一種從理性到感性的蛻變。讓Neo完成這個蛻變的,不用說,當然是崔妮蒂。對Neo來說,這不僅是蛻變,而且是覺醒。《黑客帝國》的整個第一部,講的其實只有一件事,就是Neo的覺醒。從不會愛到愛的覺醒,從凡人到救世主的覺醒。第一部結尾處,Neo被Smith迎面開了數槍,子彈全打進了胸膛裡,死得不能再透了。這時,崔妮蒂親吻了Neo,並向他表白了自己的愛。Neo猛地活了過來。經過整整一部的鋪墊,Neo迎來了覺醒,他對崔妮蒂的愛,和救世主的能力一起,同時覺醒。通過挫折和考驗覺醒的能力和愛,要比初始狀態下直接被賦予的屬性,強大的多。真正的英雄,從來都不是天生的,而是披荊斬棘、歷經磨難的成果。There's a difference between knowing the path...and walking the path。「知道該走哪條路,和你真正去走那條路,是不同的。」同理,知道什麼是愛,和真正去體驗愛,是完全不同的。崔妮蒂的愛,把Neo從死亡狀態中喚醒,這樣極致的愛的體驗,絕不是前幾代救世主具有的那種廣義的愛,所能體會得到的。

英雄之旅

約瑟夫·坎貝爾在他的著作《千面英雄》裡寫道:「與女神的相遇是對英雄的最後考驗,考驗他是否具有贏得愛的恩惠(命運之愛)的能力。」對Neo來說,崔妮蒂,就是這個女神。崔妮蒂的名字本身,就是基督教中「三位一體」的意思。三位一體,即聖父、聖子、聖靈。Neo通過與崔妮蒂的愛的結合,通過了他英雄之旅上的生死考驗,從而贏得了愛的恩惠,再次獲得生命,繼續踏上他的英雄之旅。第一次考驗,是剛剛講的,能否通過感受到至深的愛而覺醒。第二次考驗,是在最愛的女人和人類整體之間如何選擇。回到之前的問題——為了救一個自己愛的人,而犧牲了全人類,這不是自私的行為嗎?從世俗的、道德的視角來看,這樣選擇自然是非常自私的。但如果理解了前面說的「廣義的愛」和「具體的愛」,就能明白,這次考驗的對象,是「具體的愛」能夠極致到什麼程度。只有通過了「愛一個人」的考驗,才有機會去挑戰「愛所有人」的宏大目標。從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再到看山是山,看上去一樣,其實完全不一樣了。要實現這種不一樣,中間的必不可少。從愛人類,到愛一個人,再到愛人類,也是同樣的道理。看上去一樣,其實這兩個「愛」字很不一樣。是「廣義的愛」,是「具體的愛」。如果沒有通過的考驗,就永遠沒有機會去體驗真正的。選擇拯救摯愛崔妮蒂,不惜承擔人類全部滅絕的後果。「愛」最本真的樣子,超越世俗和道德的虛偽部分的樣子,看上去與理性毫無關係、感性得簡直不可理喻的樣子,終於現行了。

Neo選擇打開通往Matrix世界的門,像火箭一樣朝崔妮蒂射去,接住了中彈墜落的崔妮蒂,身後是爆炸的「The source」和即將毀滅的人類世界。這可以說是全片最燃的時刻。這標誌著,人類對「愛」的理解,終於掙脫了狹隘的道德觀,而上升到了神性之愛的高度。寫到這裡,疑問仍在,為什麼這種「為了救愛人而犧牲人類」的行為不是自私的?如果Neo救回了崔妮蒂之後,兩個人像童話故事一樣幸福地度過了餘生,那確實有自私的成分在,愛雖然具體,但範圍太小,也會帶上自私的屬性。但Neo並沒有這樣選擇。他選擇了犧牲自己,去拯救全人類。甚至當崔妮蒂要求跟著自己一起去送死的時候,也答應了下來。明明崔妮蒂和自己還是要死的,為什麼不在之前就選擇不救崔妮蒂呢?這不是多此一舉嗎?並沒有。因為只有通過了第二次考驗,才有第三次考驗,次序決不能亂。通過第二次考驗,獲得了「具體的愛」的能力,再把這種能力複製到全人類身上,愛的強度會被放大到不可估量的程度,憑藉這種愛,Neo才能通過第三次考驗。我們常會覺得,佛、菩薩,離我們太遠太遠了,凡人怎麼可能成為佛菩薩呢?用菩薩的話來說:「學會正確地愛一個人,就已經脫離輪迴了。因為那個人,他不只是一個人,他是所有的眾生。愛一個人,就是愛所有的眾生。學會愛一個人,就夠了。不用說去練習愛所有的人,那樣子,一個都愛不好。」就是這樣的愛,讓Neo通過了英雄之旅上最難的考驗,他在經過前五代的失敗之後,終於成為了真正的救世主。

人類愛情的答卷

真正的愛的內涵,遠比我們想像的豐富的多。Neo和崔妮蒂的愛,是人類愛情的答卷。當Neo還沒能發揮出救世主的能力,還深陷自我懷疑的狀態中時,崔妮蒂始終相信,Neo一定是救世主。當Neo被Smith射殺,胸口近距離挨了十幾槍,死的不能再死的時候,連一向對先知的預言深信不疑的Murphys,在這鐵的事實面前也瀕臨絕望。只有崔妮蒂,仍舊堅信Neo是救世主,她滿懷愛意地吻上了死屍Neo的嘴,創造了奇蹟。當崔妮蒂自己被子彈射中胸口,快要死掉的時候,這次輪到Neo來救她。當Neo做出違背自然規律的動作——把手直接伸進胸膛取出子彈的時候,崔妮蒂的身心都沒有任何抗拒,她全身心地相信,Neo肯定可以做到。

當Neo提議,要借一艘船前往機器帝國時,幾乎所有人都認為他瘋了。去機器帝國,只會白白犧牲一艘飛船,並犧牲救世主自己。崔妮蒂什麼都沒有說,什麼都沒有問,她只是告訴Neo,她必須一起去。她不知道Neo要去機器帝國做什麼,她只知道,她一定要去。即使那是一條眼見的絕路。崔妮蒂說:"I don't know, but I believe."—— 我不知道,但我相信。進入機器帝國之後,飛船被洶湧的烏賊群攻擊,崔妮蒂重傷將死。在彌留之際,崔妮蒂告訴Neo:「到時候了。我盡力了。剩下的事就靠你自己了,你一定要堅持到底。」

英雄之旅中有很多段,都得一個人走。英雄之旅的最後一段,必須一個人走。愛人的任務,是用自己的犧牲,幫英雄在孤身一人踏上最後一段路之前,斬斷所有的分別和執著。這就是人類愛情的答卷——始終堅定的信心、毫不猶豫的犧牲、徹底的自我奉獻。真正的愛,是沒有「我」的。關係裡的一切,都只有「你」——我愛的人。

終極答案

《黑客帝國》整體的邏輯線:

1)機器文明為了向人類文明學習如何進化,創造了Matrix。

2)進化的重點,是打破同一性,實現多樣性。多樣性的關鍵,在於選擇。

3)機器文明向人類文明學習的,就是如何進行選擇。

4)架構師構建的前五代Matrix都失敗了,在過程中引入了擅長研究人類意識的程序——先知。先知創造了Zion,重點觀察人類面臨重大選擇時是如何取捨的。

5)前五代的救世主,都是帶著拯救全人類的使命誕生的,他們也都完成了使命,選擇毀滅原有版本的Matrix,只帶著少數倖存人類重建Zion。

6)這一代的救世主Neo,屬性裡加入了新的元素——愛。在多次選擇的考驗下,Neo選擇以愛為最高準則,不惜冒著犧牲全人類的風險,拯救摯愛崔妮蒂。再犧牲自己和崔妮蒂,拯救全人類。

至此,機器文明找到了真正的答案——選擇時如何進行取捨,應該基於什麼樣的優先級來排序?——愛。阿西莫夫也在《銀河帝國4·基地前奏》裡說:「情感,是人類行動的一個強大動力,遠比人類自己所了解的更為強力。」佛教裡菩薩的慈悲心、菩提心,基督教的「God is love」,儒家的「仁者愛人」……Everything that has a beginning has an end。萬物有始皆有終。

前文回顧:

相關焦點

  • 黑客帝國終極解讀(一)
    這不僅是我休息的最好方式,也是我加深思考的一種途徑。《黑客帝國》三部曲,這是我看的第十遍了吧?是的。此前,我糾結於高清、震撼的效果,我在電腦裡下載了很多很多每部高達幾十G的高清影片。在這種情結之下,《黑客帝國》我看了近十遍之多。我是一個電影迷,我想過這個問題:如果世界上我只能留下一部電影,那我的答案很清晰:就是《黑客帝國》。
  • 凱瑞-安·莫斯-黑客帝國
    影片已上映的有三部,為《黑客帝國》、《黑客帝國2:重裝上陣》、《黑客帝國3:矩陣革命》,分別於1999年3月31日、2003年5月15日、2003年11月5日在美國上映。影片講述了一名年輕的網絡黑客尼奧發現看似正常的現實世界實際上是由一個名為「矩陣」的計算機人工智慧系統控制。
  • 黑客帝國深度解析之尼奧篇
    很多朋友認為尼奧是人。表面上,尼奧似乎就是人。他不但對人類有一種博愛,不惜犧牲自己也要拯救整個錫安的人類。之前已經成功升級了5次,尼奧是第6次。第二,尼奧是母體升級的重要部分。尼奧是根據母體的內核設計出來的,他和人類接觸所產生的一切情感變化,都是重要的升級補丁包。通過尼奧攜帶的感情代碼,機器可以對母體進行升級,從而越來越接近現實,保證母體不會崩潰。
  • 黑客帝國 The Matrix
    1999年,擔任科幻動作電影《黑客帝國》的導演、編劇、執行製片人,她們因此獲得第26屆土星獎最佳導演 。2003年,她們執導的科幻片《黑客帝國2:重裝上陣》、《黑客帝國3:矩陣革命》接連上映,分別取得7.4億美元、4.3億美元的全球票房 。2004年,創立壯漢娛樂公司。2006年,其編劇、製片的科幻片《V字仇殺隊》公映。2008年,編導了動作片《極速賽車手》 。
  • 《黑客帝國覺醒》:未來內容的一次預演
    這是來自《黑客帝國覺醒:虛幻引擎5體驗》開頭基努 · 裡維斯的經典發問,呼應了電影《黑客帝國》系列的核心命題「如何定義真實?」,也由此開始了整個「體驗」,從電影的實景拍攝,幾乎無縫轉向了由虛幻引擎5打造的虛擬空間。在元宇宙概念火熱的當下,《黑客帝國》系列時隔22年回歸的這一操作已經引發了行業熱議。
  • 黑客帝國 1-3
    類型: 動作 / 科幻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 澳大利亞語言: 英語黑客帝國的劇情簡介   不久的將來,網絡黑客尼奧對這個看似正常的現實世界產生了懷疑。他結識了黑客崔妮蒂,並見到了黑客組織的首領墨菲斯。
  • 《黑客帝國4》,還要看嗎?
    12月初,《黑客帝國:矩陣重啟》(即《黑客帝國4》)宣布了在中國內地的定檔時間。再加上1月曆來是傳統意義上的冷檔期,且國內硬科幻迷本就有限,前不久《沙丘》的反響也不過爾爾……如是種種,使得多數業內人士對《黑客帝國4》的市場表現並不看好。 而在內容方面,《黑客帝國》三部曲早在2003年就已經完結了,敘事上也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閉環,很難找到新的角度突破。再說如今快二十年過去,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許多當年令人耳目一新的科幻概念現在看來都早已過時。
  • 【漫談時間】神,黑客帝國,塔羅斯的原則
    從這點上說,一部來自世紀初的老電影「黑客帝國」恐怕頗有一些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意思了。但當然,本文真正的主角是遊戲,於14年製作完成,攬獲過iGF大獎的獨立遊戲作品「塔羅斯的法則」,這個遊戲除去玩法,本質上討論的也是關於機器人與人工智慧的主題,同時其諸多細節,都可以在「黑客帝國」找到影子。那麼,遊戲界對於機器人這一經典話題是否能有所創見呢?
  • 黑客帝國1-3(含資源)
    黑客帝國1劇情簡介 · · · · · · 影片講述一名年輕的網絡黑客尼奧發現看似正常的現實世界實際上是由一個名為「矩陣」的計算機人工智慧系統控制的
  • 《黑客帝國》裡的錫安真的是虛擬世界嗎?三個細節可以告訴你答案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對於理解黑客帝國的世界觀很有幫助。先說結論:zion應該是真實存在的,其實在機器的眼裡,matrix和現實世界(包括Zion)用的應該是一套管理模式。matrix裡面的agent就對應現實世界裡面的sentinels,他們共用相似的指令,目的就是監管人類。
  • 《黑客帝國》二十周年,它是如何影響現實的?
    1999年,《黑客帝國》剛面世的時候,付費電話亭在西方城市裡還隨處可見。四年之後,一半這樣的電話亭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無數諾基亞和摩託羅拉品牌的私人電話。但是,《黑客帝國》在今天也成為了往事,這部九十年代奇妙復古的影片迎來了自己的二十歲生日。《1999》是查莉XCX和特洛耶·希文最近的單曲,歌詞感傷(「那些日子啊,比現在要好太多」)。
  • 經典電影《黑客帝國》1-3集
    《黑客帝國》第1集《黑客帝國》第2集《黑客帝國》第3集三界是虛擬的,這個迷的空間讓人執著於名  利  情,如果你能看淡   名  利情,才能發現更真實的東西,找回自己的本性,找回善良https://k.koudai.com/Dp4NO5GD  奶粉  https://k.koudai.com/lIffTiqj   東北新稻米,預售  https://k.koudai.com/FyyiFBqG
  • 張全蛋出演中國版黑客帝國,金主是洽洽?
    對於許多電影者愛好者來說,黑客帝國的出現讓他們對科幻電影產生了興趣(暴露年齡啊!)
  • 【科幻經典】 黑客帝國3:矩陣革命
    ↑ 點擊上方「微科幻」關注我們         《黑客帝國3:矩陣革命》(英語:The Matrix Revolutions)是一部好萊塢的科幻電影
  • 索尼黑客帝國情結不淺:那麼誰會是崔妮蒂?
    在近一段時間以來傳的沸沸揚揚的PS4K的話題中,有一個爆料消息稱索尼的PS4K開發代號為Neo,與之前索尼的PlayStation VR的開發代號Morpheus一樣都是電影《黑客帝國
  • 《黑客帝國4》的崩塌,是科幻作品在技術爆炸時代面臨的普遍困局
    很多人都沒有想到,時隔18年之後居然還能等來《黑客帝國》的續集。不過這一次,《黑客帝國》註定無法續寫曾經的輝煌。
  • 重溫黑客帝國1
    黑客帝國1是1999年上映的,已經是22年前的電影了。很小的時候我就看過這部電影,因為我老爸買過光碟。那時候我們根本看不懂。
  • 高人碟報:地球娛樂BD豪華升級版套裝之Ⅰ《黑客帝國》
    原版片名:The Matrix中文譯名:黑客帝國其它譯名:廿二世紀殺人網絡(中國香港)     駭客任務(中國臺灣)上映時間:Ⅰ黑客帝國《黑客帝國》三部曲在北美被評為「R級」,估計它是全世界最受歡迎的R級電影系列了,甚至是所有「科幻電影」愛好者們心中的裡程碑,受眾面極廣。
  • 人類和《黑客帝國》之間,只差2020
    渾然不知人類社會距離《黑客帝國》,又邁進了一大步。機器文明:「人2.0」冷啟動 當然,很多人會認為這一切是危言聳聽。《黑客帝國》只是一個科幻世界,不可能成為人類未來。與人不同之處只在於,它既是一個個體,同時又是一個整體,就像我們《黑客帝國》裡的反派角色史密斯一樣,他可能無處不在,但同時又只是同一個程序。它散而為「人」,聚而為「腦」。
  • 《黑客帝國》到底講了什麼鬼玩意?
    這個就要從矩陣的前世講起了。一個電池的誕生先說幾句廢話:廢話一:程序存在於電腦中,人類存在於現實社會中。廢話二:人類利用程序製造出機器人,機器人被用於人類世界。那怎麼辦?擺在機器面前有兩條路:修正Bug,或者滅了人類。至於滅了人類的結果就是,機器文明永遠沒法進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