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以前有一點被束縛,現在可以儘可能釋放在娛樂文化內容上的想法和能量。」優酷土豆BG聯席總裁楊偉東如此解釋2016年,優酷土豆在內容布局上的大刀闊斧。
【核心看點】
網生綜藝更具生態感,它不藉助廣告模式,可由用戶供養或者長尾運營形成更多空間,且隨著節目日臻長大,又會產生更多的商業模式。
「版權」引流量,「自製」造生態,我最大的願景,是在未來3年內,打造出基於網際網路平臺的一種新的娛樂生態。
作為一個擁有10年歷史的品牌,優酷土豆具備很強的包容性,在這個基礎上我希望它能夠給人更加酷和年輕的感覺,今年網友會感受到這種品牌變化。
——優酷土豆BG聯席總裁楊偉東
進入2016年,各大視頻網站對內容地爭奪與拼搶可謂到了如火如荼的地步。不管是對版權內容地「跑馬圈地」,還是在自製內容品質上地「奮力追趕」,速度都是驚人的。
「在這種趨勢下,優酷土豆理想的內容架構是儘快地用『新玩法』,讓娛樂文化內容『更生態』。」在楊偉東看來,歸根到底在優酷土豆平臺上鮮活立體的是內容,「它兼具內容宣發播放的作用和孵化創作及用戶養成的功能,我們挖掘用戶跟內容的連接價值。」
事實上,對於如今的優酷土豆而言,被阿里巴巴全資收購,私有化後,沒有了美國上市公司的會計準則和股東股民對盈虧的要求,資金已不能成為延緩其前進的障礙。從「聯手七大團隊打造網生綜藝」「網羅頂級綜藝版權、熱劇IP」「升級自製網劇」等信號中,可以窺探優酷土豆在內容上的決心和野心。
矩陣式布局,生態感綜藝
「在綜藝『開計劃』戰略的護航下,2016年優酷土豆將以最『獨』的版權綜藝和最『全』的網生自製綜藝布局,形成強大矩陣。」楊偉東說,綜藝節目在視頻網站一定要玩出「生態感」。
儘管王牌節目網絡版權費連年攀升,但爭奪卻日趨白熱化。2016年優酷土豆一舉拿下15檔(除湖南衛視外)王牌電視綜藝版權中的11檔,其中包括《金星秀》《極限挑戰2》《歡樂喜劇人2》《中國之星2》《王牌對王牌》5檔節目的全網獨播權。
此外,《Running Man》《美國偶像》等7檔海外綜藝獨播權也歸優酷土豆所有。據優酷土豆國內綜藝版權合作高級總監魯潔介紹,海外綜藝雖然依然有亮點,但在流量上只是佔到20%左右,80%的流量來自國產綜藝。
選擇什麼樣的版權綜藝進入優酷土豆?魯潔的回答簡單明了,「最『頭部』的,最首要的。」對於具體的選擇標準,優酷土豆有一個大數據部門作為支撐。「目前,最主要、最基本的參考標準還是來源於電視收視率,然後是平臺播放量,此外,還會結合百度指標、微博話題指標等進行綜合評估,形成對節目的最終定級標準。」
除了版權綜藝,2016年優酷土豆在網生自製綜藝節目中的布局更為亮眼,預計接連推出《國民美少女》《火星情報局》《喜劇者聯盟》《暴走法條君》《美女與極客》等十餘檔多元化自製網生綜藝。而由馬東創辦的米未傳媒在成功打造《奇葩說》後,又將在優酷土豆平臺發布希麼樣的全新IP值得期待。
聯手國內七大綜藝節目製作團隊,優酷土豆是否有意抬高網生自製綜藝的門檻?對此,楊偉東直言不諱,「當然是抬高,而且是拉動視頻行業一起抬高。」究其原因,不僅因為受眾對於內容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視頻網站的內容製作能力也在提高。
關於網生自製綜藝節目是否也要花重金請「大咖」的問題,楊偉東反倒認為,要根據節目的具體內容來決定。「『大咖』是『靈藥』,也有可能是『毒藥』。一半以上的費用應該放在節目的研發和製作上,而不是明星資源。但對於明星而言,網際網路節目的新玩法和舒適的合作方式是吸引其參與的重要因素。」
如何進一步滿足用戶挑剔的眼光?優酷土豆娛樂節目中心總經理宋秉華認為,「用戶對於內容的消費會越來越細分,作為平臺方需要針對人群及他們的內容消費習慣做產品細分。」
那麼,視頻網站是否會像電視臺一樣購買國外模式?楊偉東坦言,「全世界影響力較大的模式大部分是電視綜藝IP。優酷土豆會關注更新銳、以小搏大的,更具網際網路基因,適合網際網路人群觀看體驗的節目模式。」
制播好劇,推進付費
從2016年播出劇單來看,優酷土豆已將大多數熱門IP收於帳下。其中包括,《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幻城》《微微一笑很傾城》《寂寞空庭春欲晚》《海上牧雲記》等。同時,根據傳統IP作品新編的電視劇,如脫胎於《封神榜》的《封神》也將在上半年亮相。
對於眾所矚目的「偶像爆款」,優酷土豆將同名電影改編的電視劇《致青春》、劇版《北京遇上西雅圖》等熱門電影的電視劇版,以及《咱們結婚吧》姐妹篇《咱們相愛吧》等熱播劇系列作品囊入懷中。
《神探夏洛克》《太空無垠》等6部巨作則構成了海外劇版圖。但楊偉東也承認,因為政策的影響,從流量上海外內容已經相對減弱。
關於選劇的標準,優酷土豆電視劇版權合作高級總監許志敏介紹,「首先會看題材是否適合網際網路觀眾,其次,IP的好處也不容忽視。一方面有品牌知名度,另外其故事在網際網路上已被觀眾驗證過,更加穩妥。最終會根據劇本、製作、表演團隊,劇的風格、題材、敘述手法、節奏等方面進行綜合評估。」
談及購劇成本,楊偉東表示,「視頻網站比電視臺更捨得下血本。」以湖南衛視為例,獨播劇的購買上限是200萬/集,還要等待排播。但視頻網站具有資本和容量優勢,隨時開播,購劇成本沒有天花板。
除了版權劇外,優酷土豆還將升級自製網劇。2016年將製作完成並播出的網劇包括《尋秦記》《虎鶴》《我的狐仙老婆》《十宗罪》《暗月六族》等。
在版權劇上肯下血本是否說明其市場效益比自製劇更好?對此,楊偉東表示,目前,優酷土豆流量的拉動依然主要靠版權劇,但未來不一定。「2015年已經零星出現了『先網後臺』的播出模式,當這個行業的『頭部』或80%的人開始為自製劇努力的時候,其發展空間也會越來越大。」
而在許志敏看來,版權劇與自製劇最大的區別在於「哪個在收益上更具持久性」。「版權劇是一次性的生意,但如果要跟平臺綁定,自製劇則可以做成一個生態,它的內容所產生的槓桿作用,在未來可能會撬動3倍、5倍的收益。」
對於劇的盈利模式,優酷土豆跟同行的看法一致。「付費是一種非常好的盈利模式,越頭部的劇越要嘗試付費模式。」楊偉東告訴記者,優酷土豆在2016年專門構建了一個「專享特權」的「劇至尊」優越空間,它由熱門劇作「獨家首播權」以及「會員專享」兩大領域架構而成。
內容差異性和用戶消費觀,是付費模式快速發展且不會被單一平臺壟斷的重要原因。「在中國市場,單一平臺如果沒有一個億的收費用戶,先別說壟斷或獨大。」楊偉東算了一筆粗帳,設想每個電視臺每年的購劇經費為20億,4-5家一線衛視總額是80-100億。如果三家網際網路平臺能讓網絡收費用戶達到1億,就算每個用戶只買一張150-200元的會員卡,那就是150-200億的規模,「150億對80億,製作產能更願意向誰傾斜?而且收費內容也更有利於內容的分類。」
當然,對於影遊聯動等熱門IP的全產業鏈開發方式,優酷土豆也有自己的一套理念和方法。楊偉東表示,「我們在跟大IP合作的時候,一定不僅限於版權購買的方式,會把遊戲、電影等圍繞劇情能夠產生的其它商業內容生態都考慮進去,展開深度合作,挖掘內容的長尾利益。」
「我方是新大陸,希望對方能夠贏」
「網生綜藝這塊市場是一個新大陸,優酷土豆的合作原則是希望對方能夠贏。」楊偉東清楚地知道,對於大多數優秀的,尤其是市場化的綜藝團隊來說,基於商業回報的考慮,優先選擇的合作夥伴一定是電視臺。
「這個時候你希望他轉戰網絡市場,必須創造吸引對方的條件。」楊偉東分析,相對成熟的製作團隊並沒有強烈的迫切感和飢餓感,碰撞出新的火花才會吸引他們合作,「成為新大陸的第一批移民對於他們來說比較迫切。」
事實上,在最近的6到8個月,已經有越來越多優秀的,來自電視臺或社會化製作公司的團隊希望入駐優酷土豆平臺,以工作室或聯合製作等方式參與到視頻內容的製作中來。
對於2016年聯手的汪涵團隊、SMG節目製作團隊、歡樂嘉娛、唯眾傳媒、北京魚子醬團隊、遠景影視以及馬東率領的米未傳媒,優酷土豆的要求是「把在電視領域做成功的綜藝節目類型轉化成網生內容的生態和形態。」
如此超強戰隊,2016年網生內容是否會對電視產生更大衝擊?在楊偉東看來,劇可能會有更大影響,但綜藝節目並不見得。「綜藝節目的快樂分『自己樂』和『合家歡』,兩種都是剛需。雖然網生綜藝開始崛起,但在一段時間裡,電視綜藝的市場影響力、社會影響力,以及商業價值還是非常堅挺的。」
採訪中,楊偉東多次談到「新的娛樂生態」這個概念,這是優酷土豆對於視頻內容走向的預估,而「新生態」中的「新玩法」則是吸引合作夥伴走到一起的重要因素。「相比之下,優酷土豆跟同行最大的差異在於深厚的UGC、PGC生態,以及日益壯大的自頻道生態,用戶可以在其中不斷地產生內容的積累。」
對於合作夥伴能夠在「新大陸」獲得的價值,楊偉東認為,網生內容不只是語言表達、呈現方式上的更自由,而是細水長流式的內容產業鏈的擴展,其商業模式不藉助於廣告模式,是通過用戶供養或長尾運營的方式形成的。「一邊供養一邊長大,同時又產生更多商業模式。」
網生內容的迅速崛起,有人認為其並非如宣傳的那般勢不可擋,也有人開始思考「視頻網站應如何吸納更多『大屏』上的優質資源,把能量發揮到最大化?」
作為視頻網站陣營裡的一員,優酷土豆對「小屏」和「大屏」之爭持更中立的態度。「我覺得小屏更關注『我』,用戶是『自己』,大屏更適合『我們』。作為『小屏』的內容生產者,把滿足『我』的需求做到極致,自然會產生更大價值。」
「版權」拉動流量,「自製」構建生態
相比較自製內容的「小荷才露尖尖角」,版權綜藝節目和版權劇依然是優酷土豆以及其他視頻網站最大的流量來源。但是,對於生態的構建,則要更多地依賴於自製內容。「版權內容是長在電視上的東西,它從第一天起就是為電視而生的,只不過由於其在電視上成為現象級,我們才會花高價把它買回來,在網絡上播,一定程度上它是買流量的。」楊偉東說。
相比之下,目前網生自製內容所產生的流量並不高,但是它所扮演角色是整個移動網際網路娛樂生態構建中的摸索者、排頭兵。如今有了來自阿里巴巴集團的資金支持,再加上吸引到更多外來的、優秀的團隊「一起玩」,未來優酷土豆的網生內容是否會迎來超高速地發展?
對此,楊偉東表示,「在自製內容的領域裡,我們依然是新兵。儘管我們的合伙人可能是身經百戰的部隊兵,但在這樣一個新的戰場上,他們也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需要在網際網路的土壤裡找到新的生存方式。也許有的人適應過程會很快,也許他會馬上有創新,就會更快地閃光。」
事實上,相比較騰訊、愛奇藝等其他視頻網站,優酷土豆在自製內容上的量並不算多,但更加聚焦。「只有大家一起往一個方向努力,這個市場才會繁榮起來。在自製內容的道路上,視頻網站都在試錯,成功或者失敗都能帶來經驗,大家正在以接力棒的方式往前走,我們希望視頻平臺整體的健康成長。」楊偉東表示。
本文為《綜藝報》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更多資訊請登錄手機版「綜藝+」m.zongyijia.com
長按二維碼可直接訂閱本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