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蛇島上的蛇為何越來越兇猛?一度傷痕累累,如今重煥生機

2022-01-30 星球地理

對於怕蛇的小夥伴來說,看見一條蛇都要起一身雞皮疙瘩,那如果有一窩蛇?一房間的蛇呢?如果……一整座島上都是蛇呢?

沒錯,世界上就是有充斥著如此神秘恐怖氣息的地方,人們稱之為——蛇島。中國有六大蛇島,其中有一處堪稱世界級的蛇島奇觀,那就是大連蛇島。


大連蛇島

在大連蛇島不足1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有兩萬多條蛇錯綜盤繞,關鍵是,都是劇毒蛇,更要命的是,人們逐漸發現,這些通常隱蔽著棲息著按兵不動,卻不「動」則已,一「動」驚人的生靈們,還有了習性越發兇殘的趨勢。

怕蛇的人唯恐避之不及,膽大的人想去探索秘密,那麼,究竟為什麼蛇島上有這麼多蛇?又為什麼大連蛇島的毒蛇會越來越兇猛?

何為「蛇島」?

顧名思義,蛇島以蛇聞名,是蛇的天地。蛇作為一種變溫動物,體溫隨氣溫變化,當氣溫在10℃及以下時,蛇會停止一切活動進入冬眠,不吃不喝,僅靠消耗體內脂肪維持生命活動,而生活在沙漠或熱帶這種極其炎熱地區的蛇,在面對酷暑時,又會一動不動開始夏眠。

蛇島上的蝮蛇

冬眠和夏眠是蛇在長久進化發展過程裡為了適應環境形成的一種遺傳特性,也正因如此,蛇類的生存能力極強,在地球上,除了南北極,其它地方皆能覓得蛇的身影。

由於蛇的分布極其廣泛,在全球範圍內,其實就有約七千個形態各異、大小不一的分散性蛇島,有四個頗負盛名,分別是大連蛇島、烏克蘭蛇島、越南蛇島以及南美洲的巴西蛇島。而大連蛇島,就是我國包括大連蛇島、南灣水庫蛇島、仙女湖蛇島、千島湖蛇島、瀘沽湖蛇島和釣魚島列嶼蛇島在內的六大蛇島當中,最出名、最令人有探尋欲望的那一個。

大連蛇島在1958年6月時曾發生過一場森林火災,蛇的多樣性被嚴重破壞,後來國家成立自然保護區,在人為監護下,大連蛇島慢慢痊癒,蝮蛇才從初建保護區時的九千條逐步增長到兩萬條。

森林火災極難撲滅

值得一提的是,大連蛇島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只生存單一品種蝮蛇的島嶼,島上只有一種蝮蛇,就是蛇島蝮蛇。蛇島蝮蛇的毒性有多強呢,0.1克蛇毒即致人死亡,1克蛇毒可毒死一千隻兔子,三萬隻鴿子。

而蛇島蝮蛇的另一神奇處在於,它們是世界上唯一一種既冬眠也夏眠的蛇,所以它們一年僅捕食一兩次就能活下去,也正是這種極頑強的生命力,讓蛇島蝮蛇能夠於千萬年來盤踞在寂寥的大連蛇島,萬載千秋獨霸一方。

蛇島上的蝮蛇

那麼問題來了,如此強大的蛇島蝮蛇為什麼偏偏選中了這麼個與世隔絕的孤零零小海島作為棲息地?這要從大連海島步步形成的故事說起了。

大連蛇島從何來?

孤島上毒蛇盤踞,聽上去很有陰森的神秘感,但其實,最早的大連蛇島並不是島,是連接遼東半島的一部分,形態有點像個小土丘。而在距今一千萬到兩千萬年前,一次造山運動使渤海地區下沉,形成了渤海海域,蛇島這才得以形成。起初蛇島很小,是數年間地殼的不斷上升與海平面的升降才讓它變成現今光景。這時,再回到上文「蛇從哪來」的問題,似乎變得有跡可循。

渤海

雖然大連蛇島目前是獨立島嶼,但是自然界地理變遷活動極其緩慢,在漫長的過程裡,島上的大部分生物根本不會,也沒有意識要逃到別處,它們仍在這熟悉的地方生活,所以之後蛇島與半島割裂,動物們才終於後知後覺,開始了生存挑戰。

殘酷的優勝劣汰法則讓大連蛇島自成一方戰場,島上本就為數不多的食草動物根本不敵食肉動物,很快被吃光,然後鳥類也被肉食動物吃光,之後肉食者開始相殘。到最後,島上是否還有植物外生命跡象?有,是蛇島蝮蛇。

做出攻擊姿態的蛇

蛇島蝮蛇的忍耐力極為強大,肉食動物相互殘殺時,它們躲在洞裡靜待時機,故而逃過一劫。蛇島蝮蛇始終與大連蛇島共存亡,由此,大連蛇島上蝮蛇從何而來的答案就顯而易見了:它們從大陸來,不是海裡遊來的,也不是人類漁船帶來的,它們本就是島上「原住民」。

食物的短缺讓蛇島蝮蛇強迫進化成能做到全年不進食都不死,它們安靜地蟄伏。好在,自然沒有讓它們毀滅,春天到了,蛇島蝮蛇再次發現了鳥的痕跡,是候鳥。大連蛇島是候鳥南飛的必經之地,鳥群在這裡進行短暫的休憩,但候鳥不知道,蛇島蝮蛇已經凝視它們很久。


蛇:開飯啦

大連蛇島的蛇為何越發兇猛?

蛇島蝮蛇的體色本就偏暗,再加上淺黑色條紋和眼部的黑紋路,因而被稱為黑眉蝮蛇,這使蛇島蝮蛇在靜止時很隱秘,可誰知它還有個變色的本事。

當它們在不同的環境中,身體也慢慢變得和枝葉、石頭之類的顏色很相近,所以候鳥通常就毫無察覺地落在它附近,這個時候,它們突然和之前仿佛靜止的樣子截然不同,蛇頭會嗖一聲鑽出來,朝獵物猛撲過去,幾秒鐘就能讓鳥類從瘋狂掙扎到無聲無息。這本是蛇島蝮蛇固有的獵食能力,但科研人員驚奇地發現,這些蝮蛇變得愈加兇猛了。

蝮蛇極其善於偽裝

作為東北亞候鳥遷徙重要的中轉站,蛇島是世界上最大的候鳥驛站,候鳥使為飢餓所困的蛇島蝮蛇產生了希望的生機,但很無奈的一點是,對於數以萬計的飢餓蝮蛇來說,候鳥太少了。況且南飛的候鳥通常只有春秋兩季才會經過大連蛇島,就算一條蝮蛇次次能抓住機會獵殺成功,也只有兩個季節能吃飽。更何況,它還有那麼多同類在蠢蠢欲動。

候鳥沒來的時候,比如夏季,睏乏無力的蛇島蝮蛇只能選擇夏眠,把機體損耗儘可能降到最小,努力讓自己活到有食物的季節。夏天本是絕大部分蛇類專門獵捕的好季節,蛇島蝮蛇卻只能強迫自己入睡,在被饑渴煩擾的漫長日子裡,蝮蛇體內的暴虐因子,慢慢覺醒了。

它們首先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當蝮蛇遇到苦苦等來的獵物時,它是咬死不鬆口的,甚至就算人把它的頭砍下來,它也死死咬定在獵物上,這就讓它能很快在確認獵物死亡後囫圇吞下果腹。而且蛇島蝮蛇在極度飢餓的煎熬裡生出一個本領,它們的嘴能張到120°,能吞下比它大幾倍的鳥,為了填飽肚子無所不用其極。

還有個殘忍的點是,蛇島蝮蛇不但常年餓肚子,還要警惕天敵鷹對它們的威脅,而在與鷹鬥智鬥勇時,又一個乘人類漁船上島的不速之客出現了,是褐家鼠。


褐家鼠

褐家鼠無意到了島上後再沒法回去,沒有常規食物的它們連捕食海鮮都學會了,鼠一旦學會吃肉就相當可怕,一直對抗惡劣環境從而性情也變得兇猛的鼠們,把目光投向了「當地居民」蝮蛇。在人們的認知裡,蛇吃老鼠,可是被環境操控的蛇島蝮蛇和褐家鼠開始了敗者為勝者餐的爭鬥。

綜上,同類之戰、蛇鷹之戰、蛇鼠之戰將蛇島蝮蛇磨鍊得殘暴血腥,當蝮蛇窮兇極惡時,它們只會用最快的速度和最短的時間達到目的,讓自己飽腹,甚至只為活下去。

蛇島蝮蛇不斷調整自己的習性,拔高自己的能力,去適應充滿挑戰且危機四伏的環境,得以在大連蛇島上一代又一代繁衍生息千百萬年,它們打破常規,發展出獨特的生存方式,創造了屬於蝮蛇的生命奇蹟。

一擊斃命

煥發生機的大連蛇島

大連蛇島曾一度傷痕累累,上文提到的大火在當時導致整個蛇島的植物基本燃燒殆盡,無數蛇被燒焦死掉。

除此之外,還有利慾薰心的人上島大肆獵殺蛇類,早在1937年,日軍侵佔遼寧大連時,就偷捕蝮蛇7000餘條。五十年代,一次因為軍用飛機演練時向蛇島誤投炸彈,炸死蝮蛇1000餘條。六七十年代,民間謠傳蝮蛇泡酒治百病,大連蛇島再次被濫捕濫殺,連帶周邊一眾蛇酒生意經營得火熱。

蝮蛇酒

蛇島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直到1980年,經國務院批准,我國環保系統第一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立,此時的蛇島上僅存9000餘條蝮蛇,降到有史以來最低,人們終於意識到,保護蝮蛇,迫在眉睫。

成立觀察站後,工作人員對蛇島及附近海域實行封閉式保護管理。工作人員們常年住在島上,了解蝮蛇的生活習性,及時對蝮蛇的數量變化、捕食情況、配對程度等進行記錄,當起了「守蛇人」。


工作人員給蛇治傷

起初工作人員也怕蝮蛇餓肚子,嘗試過人工餵養,後來擔心這樣會改變蝮蛇的習性,還是作罷了,但是工作人員為了讓蝮蛇能喝上水,付出不少心力,他們在島上打了口足有十米深的井,全靠人力提水餵蛇。

大連蛇島被善良的人們溫養著,一點一點重煥生機。無情的大火曾經把蛇島植物群頃刻化為灰燼,某些貪婪殘忍的人類讓蛇島蝮蛇險些滅族,但是科研工作人員們不辭辛苦,與蛇共處一島,甚至一年有240天都在島上,真心實意護蛇愛蛇,最後成功保護了這一蛇類種群,使蛇島重新煥發生機,實在令人敬佩。

蛇島工作人員

結語

大連蛇島的科研人員們對蛇島和蛇島蝮蛇都有感情。蝮蛇離不開水,1989年蛇島大旱,島上不下雨沒積水,科研人員就用八百個盆裝滿水,分布在蛇島上。科研人員還在冬天滅鼠,就是怕鼠趁蝮蛇冬眠偷襲它們,人們只敢用最原始的鼠夾滅鼠,怕鼠藥對蝮蛇造成傷害。

「乖巧」蝮蛇

蛇是冷血動物,但並不冷血,只要不去觸犯它們,蛇島上的蛇一般不襲擊人。動物是無辜的,人類專注自己時,也給地球其它生靈多一些關懷吧,很多人不喜歡甚至厭惡吐著信子的蛇,其實它也只是在感知這個世界,可以不愛,請別傷害。

文:坐景觀天,版權歸原作者。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全世界有那麼多「蛇島」,而且島上的蛇還會越來越毒呢?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世界上所有蛇島無論相鄰,還是相距十萬八千裡,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島上的蛇類毒性越來越強,也就是說這些蛇類都是向越來越毒的方向進化。那麼既然蛇島通常都是不相鄰的,彼此之間沒有任何基因交流,為什麼地球上數以萬計的蛇島上的蛇都「不約而同」選擇向更「毒」的方向演化呢?下面我們以大連蛇島為例進行分析。大連蛇島是如何形成的?
  • 大連蛇島上有20000條毒蛇,假如放2隻蜜獾,結果會怎麼樣?
    全球大約有7000個蛇島,比較出名的是我國的大連蛇島和南美洲巴西蛇島,並且這兩個蛇島上的蛇都屬於劇毒的蝮蛇(下文稱
  • 大連蛇島是怎麼成的?為何有那麼多毒蛇,2萬條毒蛇如何活下來?
    20世紀30年代左右,人們要在島上修建一座燈塔,上島勘察才發現島上遍地都是毒蛇,通過比對毒性成分才得知,這種罕見毒蛇是蝮屬中的一個新種類。1979年,我國正式這種毒蛇命名為「蛇島蝮」,寓意為「生活在蛇島上的蝮蛇」。
  • 茫茫大海中的大連蛇島,為什麼有那麼多毒蛇,它們都是從哪來的?
    蛇島著名的大連蛇島,都有哪些毒蛇?2020年8月5日,新華社有一篇報導,專門就大連蛇島「守蛇人」孫立新的事跡進行了報導,介紹了從1980年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立以來,對蛇島上蛇類數十年如一日的保護與繁殖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 兩個蛇島
    前往蛇島的下午,風平浪靜,海面氤氳著島嶼蛇島蝮種群數量調查工作為春秋兩季進行,選取蝮蛇數量較多、人為活動較少的的六溝作為調查地點,採用標記重捕法,每季三次,隔天進行,對看到的每條蛇每次使用不同顏色標記,
  • 主播王小藝登上蛇島秒變「蛇精病」|勇闖毒蛇島
    在只有0.73平方公裡面積的小島上生存著近二萬條劇毒蛇,也就是說平均每平方米有2~3條蛇哦! 這就意味著在整個地球上,只有蛇島上生活著蛇島蝮這種獨有物種,而且在這麼一個小島上生存著數以萬計單一種類的蝮蛇,歷久不衰,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 蛇島——近2萬條蝮蛇的「棲息王國」
    蛇島氣候屬於溫帶亞溼潤季風氣候區,受季風和海洋影響比較明顯,四季分明,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氣溫10.5℃左右。最冷月為2月,最熱月為8月。無霜期200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600mm,多集中在6、7、8三個月。
  • 生物與環境:蛇島的自然選擇與適應的形成
    這座小島又被成為巴西蛇島,距離巴西聖保羅州南部海岸35千米左右,整座島的面積僅僅0.43萬平方公裡,但是在島上的毒蛇超過4000條,相當於一平米的土地上就有一條毒蛇。不僅如此,這裡的毒蛇還是地球上最致命的毒蛇之一,它被稱為金矛頭蝮蛇。島上除了金矛頭蝮蛇之外,再沒有其他的毒蛇以及哺乳動物,儼然就是專屬金矛頭蝮蛇的王國。那麼問題來了,是什麼原因造就了這座「巴西蛇島」的呢?
  • 小學生傷痕累累,孩子稱被老師用凳子腿、鋼絲鎖抽打
    12月30日,保定市蠡縣的崔女士向本報反映:她11歲的兒子樂樂(化名)因被老師懷疑偷了同學的東西,在辦公室內被老師用凳子腿和鋼絲鎖反覆抽打,胳膊、小腿上留下了累累傷痕
  • 巴西蛇島探秘
    在被稱為巴西蛇島的大凱馬達島,記者與生物學家開始了一場探險之旅。「沒錯,島上所有的蛇都是有毒的」,巴西布坦坦蛇研究所生物學家卡琳娜·班奇對新華社記者說,「它們是島嶼矛頭蝮蛇,所以這裡被稱作全球最危險的地區之一。」
  • 美國再出「陰招」,華為發了一張圖片:沒有傷痕累累,哪來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難
    華為心聲社區最新發文《沒有傷痕累累,哪來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難》稱:回頭看,崎嶇坎坷,向前看,永不言棄。第二類是晶片組等產品,只要由華為以及實體清單上的關聯公司(比如海思)設計,並由被列入美國商務控制清單的設備生產的直接產品,即便是在國外生產,都受到管制。這一限制還強調,無論是通過轉出口,國外出口,或者僅僅國內運輸的方式運送給華為及實體清單上的關聯公司都需要許可證。也就意味著,美國的管控觸角進一步從其國內伸到了國外,擴大了對美國境外企業的制裁範圍。
  • 蛇的求偶與繁殖
    蛇在春季交配,夏季產卵或產仔,這對於蛇類的生存是有利的,因為這樣,幼蛇才有較長的時間攝食和生長,使體內積存充足的能量,以度過第一個寒冬。顯然,這是蛇類在繁殖上對於環境的一種適應性。蛇也有在其他季節交配的,例如銀環蛇的交配期在8~10月,五步蛇在9~11月,但它們要到第二年夏天才產卵。
  • 世界名蛇大全
    眼鏡王蛇眼鏡王蛇為大型蛇類,又稱過山峰、大扁頸蛇、大眼鏡蛇吹風蛇、過山標等。雖稱為「眼鏡王蛇」,但此物種與真正的眼鏡蛇不同,它並不是眼鏡蛇屬的一員,而是屬於獨立的眼鏡王蛇屬。相比其他眼鏡蛇性情更兇猛,反應也極其敏捷,頭頸轉動靈活,毒性極強,是世界上最危險的蛇類之一。在中國西南與華南地區常有出沒,通常棲息在草地、空曠坡地及樹林裡。
  • 世界上最毒的蛇,陸地上排行第一,毒性是眼鏡王蛇的20倍!
    除了蛇的外表非常不招人喜歡外,最重要的是蛇總是和劇毒聯繫在一起,世界上最毒的蛇一次毒液可以殺死100個成年人、50萬隻老鼠,人一旦被這種蛇咬一口,很難恢復。這是一種生活在澳大利亞中部的毒蛇(分布於澳大利亞東部及北部沿岸一帶,另也出沒於紐幾內亞的島嶼。),學名細鱗太攀蛇,俗稱內陸太攀蛇,還有多種別名:內陸盾尖吻蛇、沙漠猛蛇、兇猛太攀蛇、大斑蛇等等。
  • 世界上最大的蛇,為何都扎堆在熱帶雨林之中?
    世界上最大的蛇有多大?大量資料顯示,最大的蛇有3輛轎車首尾相連那麼長,井蓋那麼粗,這條蛇有一個與它體型不等的名字叫做「桂花」,但它真的有那麼大嗎?世界某個角落中是否隱藏著巨大無比的狂蟒巨獸呢?下面給你一個肯定的答案。桂花真有那麼大?
  • 任正非以「爛飛機」自比華為——沒有傷痕累累,哪來皮糙肉厚【任正非採訪非全記錄】
    剛才有記者同行拿出「爛飛機」的照片,同樣我也拿到了,這張照片您也非常喜愛,是傷痕累累的照片。任正非:我是在「悟空問答」網站上看到這張照片,覺得很像我們公司的情況,發給大家。運營商BG認為自己就是這架飛機,他們就自己拿來廣播了。後來梳理下來發現,運營商BG反而還沒有大的問題,因為有十幾年的準備充分。我們現在的情況就是一邊飛一邊修飛機,爭取能夠飛回來。
  • 老鄉河道裡釣起許多怪魚,像羅非魚但更兇猛
    經驗豐富的釣魚愛好者就知道,羅非魚這種外來物種非常兇猛,它們大量聚集的地方,往往釣不上其他魚。然而下面這位廣西柳州的釣魚愛好者,在一條「滿是羅非魚」的河道裡,卻釣起許多「怪魚」來.體型有些像羅非魚,然而其鱗片堅硬似蛇鱗,背鰭銳利仿佛如鱖魚鱸魚一般,這些是什麼怪魚?是什麼新品種的羅非魚嗎?
  • 威創曾經的「心頭好」,如今已「案底累累」丨藍鯨觀察
    據財報數據顯示,業務佔比上威創原有主營業務增長乏力,業績佔比不斷下滑、營收持續下降。2018年大屏業務營收5.89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0.62%;2018年威創實現營收11.69億元,同比增長2.82%;淨利潤1.58億元,同比下滑16.57%,已陷入增長停滯、利潤下滑的困境。雖然威創近年來本著擴展產品生態的目的,收購了眾多教育標的。但體現在財報上,卻始終差強人意。
  • 世界上最毒的蛇是什麼蛇?家蛇無毒?
    從現有資料來看,內陸大班的發現時間可以追溯到1879年的時候,只不過那時候由於大家對它也缺乏足夠的理解,所以當時就將其當成了棕色蛇屬下的蛇類動物,但實際上它也是眼鏡蛇科下眼鏡蛇屬蛇類才對。放眼整個眼鏡蛇屬蛇類,它們的體型都還算矯健,大部分成員的身體長度都能達到1.8米左右,現實生活中很多成年人都無法達到這個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