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傳遞正能量 看戴爾中國4.0戰略帶來的新啟示

2021-02-25 申耀的科技觀察

10月底,我去美國德州奧斯汀參加DellWorld2015。感觸最深的是,戴爾從德州奧斯汀起步到成為一家全球化的公司;從PC起家到成為一家具備端到端解決方案的公司,可以說取得了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展現出了戴爾欣欣向榮的發展實力和前景。

不僅如此,在花費670億美元巨資收購EMC之後,讓戴爾在未來10年都能繼續引領整個IT行業的發展,這無疑是對那些看衰傳統IT企業的人一次狠狠的回擊,讓人十分興奮。而戴爾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麥可·戴爾對收購EMC後保持私有化公司的運營亦充滿信心。

回到中國市場,和不少跨國企業在華表現出來的「落魄」形象不同,戴爾中國如今傳遞出來的更多是一種「正能量」的感覺。

眾所周知,今年戴爾正式宣布進入戴爾中國4.0階段,這一新的策略也預示著戴爾在中國進入了新的開始。

當然,於我而言最為關心的是,戴爾中國4.0到底對他們意味著什麼?在這一角色的定位下,戴爾又將如何扮演好新角色賦予的任務呢?對更多的跨國公司而言,戴爾在中國的發展,又帶來什麼樣的啟示?

在談這個話題之前,我們必須正視一個新的市場環境,那就是和過去不同,中國正進入新常態時代。

在中國新常態下,可以發現中國的科技、網際網路乃至IT領域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而這種變化也隨之影響著眾多跨國企業在中國的戰略制定。

首先是跨國企業在中國的定位。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速度的逐漸放緩,國家戰略層面上國產化政策的逐步推出,本土廠商崛起引發的激烈市場競爭,這些新的變化都需要跨國公司儘快對錯綜複雜的中國市場和政策環境的變化做出判斷,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恰當的策略響應。

其次,中國當前的經濟發展走勢是進入中速發展的第二階段,創新無疑會成為這個階段的主要驅動力。在今年的兩會上,網際網路+、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等計劃的提出,都說明中國要轉變發展模式,把過去幾十年粗放型發展方式下建設起來的龐大經濟規模,進一步做細。

為此,中國正釋放一個明顯的信號,這就是「科技興國」。其實,從9月底習近平主席訪美時的中美企業圓桌會議可見,出席的成員基本都是中美科技與網際網路巨頭,就明顯傳遞了這一信號。

「科技興國」對行業和企業的衝擊有兩個方面:第一是各個行業的商業創新與技術不斷融合;第二是創新將從大企業主導變為百花齊放。技術和用戶需求的快速變化,讓不少科技企業需要有更強的危機感,同時還需要更快的融入到中國的創新創業的發展浪潮中。

由以上三點來對照戴爾中國4.0的戰略,可以發現這一戰略來的正是時候,也進一步表現出了戴爾對於中國作為其全球第二大市場的重視與植根中國發展的決心,這就是「在中國,為中國」的具體體現,也傳遞出了作為一家跨國企業在中國的「正能量」形象。

正如戴爾大中華區總裁黃陳宏博士所言:「除了我們名字叫戴爾以外,其實戴爾本地投入、本地採購、本地研發、本地生產、本地服務都在中國,可以說完全是一家中國公司。」

在戴爾中國4.0戰略的引導下,今年以來戴爾在華的舉措不斷,很多事情想必大家都已經很熟悉了,不過我還想再重複一遍:今後5年將在中國市場投入1250億美元,預計對中國進出口額貢獻約1750億美元,並直接或間接支持100萬個工作機會。應該說,在中國經濟目前轉型升級的過程中,單憑每年貢獻100萬個就業機會,就應該給戴爾公司舉手點讚。

不僅如此,戴爾創投基金進入中國,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戴爾還推動在中國市場的全面戰略合作,加強與本地合作夥伴的大數據和雲戰略合作;與中國科學院合作,共同成立「人工智慧與先進計算聯合實驗室」;成立專為中國市場服務的端到端解決方案研發中心;在2015年向中國的教育和信息化事業捐贈約1000萬人民幣的現金與物資,用於支持發展中社區青少年的科技學習活動。

如今,我們可以發現,戴爾在中國有了越來越多的新夥伴:貴陽市人民政府、中國電子信息產業公司、清華同方、金山雲、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等等。

顯然,戴爾用實際行動傳遞了這樣的理念:唯有與中國企業和每一個中國用戶並肩前行,才能真正地了解中國,與中國實現共同創新,並深深的紮根中國市場。

那麼,有了戴爾中國4.0戰略的指引,戴爾接下來又將如何實現與中國用戶並肩前行,完成網際網路+的轉型,真正實現科技興國的目標呢?戴爾給出的答案是:未來就緒。

所謂未來就緒,就是戴爾希望通過融合的IT 系統,配合以服務為中心的軟體,以自動化的方式為企業提供產品服務交付以及生命周期管理。這不僅僅是一個理念,更是具體行動的綱領。


戴爾亞太及日本地區總裁、全球新興市場董事長閔毅達強調,未來就緒並非基於對未來的預測而是側重於面向未來做好準備打造未來就緒的企業設計並實施靈活、高效的體系結構,從而讓企業更靈敏地反應、更果斷地改變。

我們先來試想一下這些場景:對於客戶而言,是否已準備就緒享受最高加快10倍的在線交易?是否已經準備就緒在2U SAN之中支持多達10000個郵箱?是否已準備就緒享受最高加速99%的配置速度?是否已準備就緒瞬間部署多達10000臺伺服器?是否已準備就緒壓縮最多80%的總體存儲?是否已準備就緒利用開放式網絡節省高達65%的資本性支出?

毫無疑問,客戶顯然是希望實現上述場景中描述的能力的,這就是讓自身的IT系統易於擴展、快速交付並節省成本。

俗話說,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而戴爾深諳此道,在面向未來的下一代數據中心、融合架構、流動數據體系架構、桌面雲、雲計算和大數據、軟體定義網絡和存儲、軟體和安全管理等技術和解決方案方面都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總而言之,在「變革、連接、洞察、保護」四大技術趨勢之下,戴爾「未來就緒」希望幫助客戶實現以下的業務變革:保護投資,支持未來發展,讓用戶擁有更好的總體擁有成本;按需擴展,針對工作負載而定製,實現定製化的交付和支持;提供最新的創新技術,客戶可選擇多種靈活的路徑與新功能進行集成。

除此之外,戴爾基於開放的和基於標準化技術,保留用戶選擇的權利,沒有推倒重來式的升級,避免被供應商提供的系統所「捆綁」;提供模塊化的系統,戴爾的產品都是適應性強的構建模塊,不會做封閉的單體式堆棧;端到端的產品組合,以可擴展的端到端的方式交付,幫助用戶快速實現價值,同時保留靈活的適應能力。

這就是戴爾未來就緒希望實現的效果:讓傳統IT 更具效率,讓新IT 更加切實可行,主要突出三個重點:一是集成化,二是模塊化,三是自動化。

由此可見,戴爾中國4.0戰略+未來就緒的理念,戴爾向外界傳遞出的信號就是:面對未來,戴爾有能力為企業建設以服務為中心的IT架構、通過提供和支持最佳的傳統和新興技術,幫助客戶選用最理想的架構和解決方案,切實高效地支持其當下和未來的需求,迎接網際網路+時代的各種挑戰。

回首過去戴爾在中國二十年的發展,現在戴爾中國正進入4.0時代,我們來簡單回顧一些不同時代戴爾的角色發生了哪些變化?

1.0時代:1995年~2000年是「戴爾中國1.0」階段,期間戴爾通過特許銷售進入中國市場,並將戴爾直銷模式引入中國。

2.0時代:2000年到2007年是「戴爾中國2.0」階段,戴爾將供應鏈、生產採購放到中國,在廈門建立了戴爾工廠。

3.0時代:2007年到2014年是「戴爾中國3.0」階段,戴爾走向市場的方式從直銷到多元化,開了11700個門店,發展了大量渠道合作夥伴和分銷商,並把戴爾企業級解決方案在中國落地開花。

4.0時代:2015年開始,戴爾中國4.0」戰略正式了落地。其目的是讓戴爾中國成為一家真正的中國公司,完全融入本地的生態系統,實現「在中國,為中國」。

如今,戴爾中國是戴爾全球第二大市場。數據顯示,中國的工廠及合作夥伴每年生產供應戴爾全球產品的65%;中國的研發團隊有近2000名資深工程師,成為全球最重要 的研發創新力量之一;中國2014年採購額高達280億美元;中國有超過8000名員工,創造1百萬個就業機會;中國有3個工廠、2個服務中心、2個設計中心;中國零售店發展到超過11700家,覆蓋2200多座城市。

這證明了一個道理,那就是當下的中國是一個全新的中國。它仍然充滿機遇,但跨國企業不應該繼續把中國看成一個新興市場,而應該是一個成熟的市場。這裡有更多的競爭,也有更多的機會。因此,跨國企業理應改變在中國的管理和運行方式。

因此,戴爾中國4.0時代的種種變現,可以說樹立了跨國企業在中國的成功榜樣。這也給業界帶來的一個新的啟示,即跨國企業需要在中國經濟新常態下和創業創新的大潮中,積極探索創造出適合自身的轉型模式,從而實現在中國的可持續發展。

申耀的科技觀察,由資深媒體人申耀負責運營。擁有12年媒體工作經驗,專注企業級市場及合作夥伴觀察,蜂巢自媒體成員。

相關焦點

  • 【觀察】融入中國大數據建設浪潮 戴爾中國4.0戰略加速落地
    而在此前一天,戴爾董事長兼執行長麥可·戴爾作為各信息企業的代表,主持了總理與一百多位中外代表的座談會。同時,他還分享了對大數據產業的看法,並建議攜手共建創新、開放、綠色的「未來就緒」的信息產業生態系統。
  • 戴爾中國4.0+:中國「智能+」戰略不可缺少的一隻關鍵齒輪
    戴爾自2012年開始推進可持續發展至今,已在自己的產品中使用超過4.5萬噸回收廢棄物。在懂懂看來,戴爾對環保、資源的貢獻,很難用經濟數字來衡量,但長期價值可能要大於戴爾在中國投資的價值。融入中國,就是要從中國長遠發展著眼制定策略,而不是一時的得與失,從這一點看,戴爾可以算得上真正本地化的公司了。
  • 工業4.0:從德國概念到中國戰略
    工業4.0是什麼?  工業4.0是一個發展的、動態的概念。它是互聯,是集成,是數據,是創新,是服務,是轉型;它是CPS,是智能工廠,是智能製造;它是國家戰略,是企業行為。但從根本上來講,它是一種在信息技術發展到新階段產生的新的工業發展模式,終極目標不是為技術而技術,而是提高企業、行業乃至國家的整體競爭力。
  • 【觀察】合縱連橫 戴爾開啟跨國企業在華雲計算新模式
    以私有雲+公有雲的混合雲模式今天已逐漸成為眾多企業部署的主流。在這種趨勢下,國內雲計算市場呈現了爆發性的增長。 為了應對這些變化,在本屆數博會期間,戴爾公司宣布了在雲計算戰略的四大新措施,具體包括:正式啟動戴爾未來就緒的中國「任意雲」戰略;攜手雲計算產業領先的提供商成立未來就緒企業雲聯盟。
  • 二十年的創新傳承,戴爾中國的基業長青
    過去幾年的戴爾科技峰會上都提到了數位化轉型的趨勢,麥可·戴爾在主題演講中也提到中國的數位化轉型速度更快,「戴爾公司非常榮幸能夠在過去二十年當中參與到中國的進步當中,我們也看到了過去幾十年中國的突飛猛進,現在一切都變得智能化,從汽車到航空到醫療設備,大家可以想像到的任何東西都在數位化,這樣就創建帶來了更多的數據。」
  • 「在中國、為中國」全面提速 數博會戴爾十大事件盤點
    加速落地「在中國、為中國」4.0戰略的戴爾公司,則將國際先進技術和服務帶到貴州,隨著雙方深度合作的漸次展開, 以及戴爾在數博會期間的一系列重磅發布和舉措,戴爾公司在攜手中國政府、企業利用大數據等新技術助力企業客戶創新轉型所貢獻的力量,也正在越來越多地作用於當地乃至西部經濟的升級發展,而戴爾公司也在深度融入本地市場的過程中,加速踐行著自己的「中國承諾」。
  • 【觀察】全面引入區域分銷模式 戴爾商用渠道生態重塑和價值釋放
    而這些成績的取得,都是在戴爾商用渠道業務引入區域核心分銷商(RD)模式後實現的,由此可見這一策略相當的成功。在大會現場,戴爾大中華區總裁黃陳宏博士表示,在戴爾中國4.0戰略中,合作夥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為此,戴爾始終堅持穩定、投入、簡單的渠道戰略。
  • 戴爾存儲緣何逆勢增長?!
    來自IDC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存儲市場2016年第二季度緩慢增長7.2%的情況下,戴爾存儲營收持續保持20.7%兩位數增長,這在主流國際大廠中難得一見,這和戴爾中國戰略4.0密不可分。這也體現了戴爾十分看重中小規模存儲用戶的策略,也只有穩中求勝、做細做精,才能在比較低迷的市場環境下贏得創新的市場機會。從以上兩個方面戴爾存儲的表現來看,都離不開戴爾中國整體戰略的推進。在針對中國本地化市場的發展道路上,戴爾中國4.0戰略助存儲一臂之力,聚焦本地企業級用戶存儲需求的變化特點,不斷創新與突進。
  • 慧福好療效正能量傳遞感恩篇!
    慧福生命文化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發揚中華傳統文化精髓,推廣綠色、健康、有效、人體養生保健技術為宗旨;
  • 科技基因決勝新時代發展,通過全新財報看戴爾
    作為近幾年轉型力度最大的企業之一,戴爾科技集團在歷經了私有化和併購EMC等動作之後重歸市場,集團表現十分強勁,在近日發布的新財報中披露,幾大業務群的營收能力持續上漲。新財報持續亮眼表現根據財報,2019財年第四季度,戴爾收入為238億美元,同比增長9%,非GAAP收入為240億美元,同比增長8%;利潤為3.31億美元,非GAAP利潤為27億美元。
  • 更全、更新,整合後的戴爾成為中國企業轉型的使能者
    戴爾中國在2015年進入了4.0階段,這次剛剛完成全球整合的戴爾宣布全面深化戴爾中國4.0+戰略,此時的戴爾有能力帶給中國企業更完整、更靈活的數字轉型服務,幫助企業在面向未來十年的競爭中具備先發優勢。而此時,中國企業的市場環境恰如麥可•戴爾所說,處於數位化轉型的關鍵節點上,轉與不轉,怎麼轉,將決定企業未來的命運。
  • 工業革命4.0,全世界不帶中國玩
    在不久的將來,買車可能實現個性化定製——在手機裡打開智能汽車工廠的App,從數百種配置中選擇一款車型,然後在個性化訂單中輸入諸如「把轎車內飾設計成綠巨人」的要求,約一個月,一輛用工業4.0流水線為你度身設計、製造的「綠巨人版轎車」就會送到買家家門口,價格並不比量產車貴多少。隨著阿里巴巴的上市,中國的網際網路流通、消費、零售、溝通行業的高潮已經到了,但也就快結束了。
  • 數博會觀察:生態深度布局 戴爾任意雲進入2.0時代
    在我看來,戴爾的中國雲版圖即將開疆拓土。這需要有三個維度的深度布局作為保證,要怎麼看戴爾雲版圖的區域深度,創新深度和生態深度?貴陽數博會,證明了貴陽對於打造創新型中心城市的渴望。為此,2014年以來,貴陽市政府大力推動當地大數據、雲計算發展,並實施一系列舉措,使貴陽成為全國大數據政策制高點和產業聚集地,以此拉動貴陽市大數據和信息化產業的高速發展。
  • 【頭條】戴爾中國4.0現已就緒 物聯網方案落地中國
    11月18日,戴爾企業客戶峰會2015(DEF2015)在上海正式召開,這是戴爾在中國舉辦的第六次DEF。本次峰會全面展現了戴爾在移動互聯、雲計算、大數據、新一代數據中心、物聯網等方面的解決方案與創新成果。戴爾大中華區總裁黃陳宏博士表示,「在中國,為中國」是戴爾中國4.0新戰略的核心目標。下一步,戴爾將不斷融入中國本土的IT生態系統,加強與本地合作夥伴的關係。他強調,戴爾未來的發展計劃與中國經濟發展和國家政策將緊密結合。
  • 別著急分析天價收購EMC,先來看看戴爾中國的渠道新政
    眼下,還得和您聊聊戴爾,不過,我們更想跟大家聊聊戴爾的渠道新政,因為這是咱們中國市場的事情,跟大家的關係更密切.所以,可以收起您發直的眼神,輕鬆地和黃博士對話吧。新官上任三把火——這句老話,其實重點在於旁觀者對主角的寄望,即希望見到新政。就任戴爾大中華區總裁一職已經一周年的黃陳宏博士,其新政有哪些?
  • 用遊戲傳遞正能量 《荒野行動》榮獲2018中國遊戲盛典最佳題材獎
    4月2日,由新華網主辦,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等部門單位指導的「中國遊戲盛典」在國家會議中心圓滿落幕
  • 「一帶一路」探秘戴爾電腦廈門電子智能製造工廠 !
    工業4.0是2013年漢諾瓦工業博覽會的最大熱詞,被稱為第四次工業革命,而智能製造被稱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主導,在德國已上升至國家戰略。令人驚詫的是,戴爾廈門工廠早在2006年就通過中國的崑山同日公司完成了智能製造項目的實施,該項目至今仍然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 戴爾外包帶來的悲劇
    ,有一個「戴爾外包帶來的悲劇」的案例。這個案例是說,在2010年之前的10年裡,戴爾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筆記本生產商之一,它的成功原因是有一家來自中國臺灣的、出色的零部件供應商——華碩。戴爾在20世紀90年代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一是戴爾的商業模式具有突破性。戴爾以製造簡單的入門級電腦起步。這種電腦的生產成本很低,主要通過郵寄和網絡銷售,隨後戴爾將眼光投向高端市場,生產一系列更多更加高端的電腦。
  • 【觀察】流動數據云上之爭
    戴爾中國企業解決方案部高級經理陳駿在總結戴爾流動數據價值時,指出了戴爾流動數據解決方案最基本的思想在於穩、快、全、省。在於存儲可靠,比如5個9是用戶基本要求,戴爾通過軟體定義存儲,增強業務連續性,採用內嵌式的存儲軟體實現雙活兩地三中心,包括消重和CDP。在於提供更高性能的存儲,快閃記憶體技術的融入,在滿足用戶存儲性能需求上給予了前所未有的支撐。
  • 戴爾伺服器緣何全球和中國都銷量第一?
    看世界必須要看中國 存儲圈專業號點擊題目下方藍字關注 dostor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