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的發生彗星撞地球,除了躲,其實沒有什麼好辦法

2021-02-15 軍機圖

2019年爆發的大流行讓全人類切身體會到了人類共同面臨的危機,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成為全人類的共識。實際上,除了病毒,人類還有很多需要共同面對的危機,雖然有些危機發生的概率無限接近零,不過還是值得討論一番。

◎彗星撞地球想像圖,這顆彗星也太大了點兒

6500萬年前到底發生了什麼人類至今不得而知,但已知的是,6500萬年後的今天,如果再來一顆那麼大的彗尾碎片落到地球上,人類可能無法避免當年霸王龍的悲慘命運。

◎《末日逃生》彗星撞擊地球畫面

人類仰望星空的時候,大多數時候想像的都是美好的事物,如果碰巧能夠偶遇划過天際的流星時,甚至會因此歡呼雀躍然後十指緊扣許個願。殊不知,每一次流星划過天際的背後,都是大氣層幫助地球生物抵禦了一波外來天體的侵襲。

◎電影《你的名字》中彗星碎片分離墜入大氣層的瞬間

然而,大氣層並不是萬能的,小一點彗星碎片大氣層能給它瞬間氣化了,但大一點兒的彗星碎片那大氣層可就無能為力了,人類打了幾千年仗發展出來的所有高科技武器,目前為止還無力對付這些威脅地球以及地球生物的「天外來客」。

彗星能大到什麼程度?

彗星由彗核、彗發、彗尾三部分組成,核心組成部分是彗核,彗發和彗尾都是彗核揮發的物質流,一顆彗星的彗尾長度可能達到幾億公裡,但目前人類觀測到彗核直徑最大的彗星不超過50公裡。

然而,對於地球這種在太陽系中並不起眼的小星球來說,直徑50公裡的彗核碎片撞擊到地球已經足以讓地球上很多生物滅絕。1994年,蘇梅克-列維九號彗星分解成為彗星碎片,被木星引力吸引並與之發生撞擊,這些彗星碎片直徑在2-35公裡之間不等,相對於木星來說並不大。

◎木星:終究還是一個人扛下了所有

然而,當地球上的人類在幾億公裡外觀測撞擊全程之後,還是被嚇懵了。蘇梅克-列維九號彗星碎片撞擊木星之後,產生的撞擊坑直徑小到一萬公裡,大到三萬公裡。地球多大呢?地球的直徑是12756公裡。換句話說,如果當時蘇梅克-列維九號彗星碎片撞的是地球而不是木星,地球可能就被分解其他星球文明觀測的流星了。

迄今為止人類製造出的殺傷力最強的核武器,在彗星大型碎片面前都不值一提。要想攔截威脅地球安全的彗星碎片,人類暫時還沒什麼好辦法。

◎彗星撞擊地球之後可能的場景

對付彗星碎片難在何處?

對付彗星碎片其實和對付洲際彈道飛彈差不多,都是發現-攔截的流程,而不巧的是以目前人類攔截手段的技術水平,這兩步一步比一步難。

目前世界上最快的洲際彈道飛彈再入速度,也不過30馬赫,但對於來自外太空的「天外來客」而言,這速度不值一提,造訪地球時速度超過30馬赫的外太空物體多得是。去年11月29日掠過地球的153201(2000 WO107)號小行星,速度為90252公裡/小時,相當於74倍音速,這是啥概念?抱歉,小編暫時還沒找到合適的比方。

◎彈道飛彈打彗星假想圖

人類現有的地外天體監測手段,光是觀測有潛在威脅的地外天體就已經足夠吃力了,要動態監測在太空中以幾萬甚至幾十萬公裡/每小時向地球高速飛來的物體,根本無能為力。退一步講,即便能夠及時發現高高超音速的物體,等到發現時再做出攔截反應早已為時已晚。

發現難,攔截更難。

直徑幾公裡乃至幾十公裡的超大彗星碎片我們就不說了,即便是直徑幾十米的碎片,難度也是史詩級的。

目前地球上最強力的反導攔截系統,也就是使用核彈頭攔截來襲飛彈的「自爆流」攔截法,對付高速襲來的彗星碎片倒是沒什麼問題,畢竟核爆克制一切,可以將來襲彗星碎片擊碎,可是然後呢?碎片分解成隕石碎片,然後鋪天蓋地般砸向地表,所到之處寸草不生。這算成功攔截嗎?這叫花式助攻,形象一點兒比喻就是把瞄準地球的榴彈變成了霰彈,毀傷面積更大了,還不如不攔截。當年車里雅賓斯克遭遇隕石雨時,俄羅斯是沒有A-135反導攔截系統嗎?顯然不是。

◎彗星再來一次該哪個物種滅絕了?

而以美國陸基中段反導攔截為代表的「動能派」,對付彗星碎片那就更吃力了。陸基中段反導攔截靠的是動能殺傷,也就是去撞碎目標。這種攔截方式相對於俄式的「自爆流」攔截法,命中精度確實高了不少,但缺點也很明顯。殺傷能力弱,對付多目標能力差,如果來點兒大號碎片或者是來一堆彗星碎片,動能攔截就只能幹瞪眼兒了。

上述情況還是基於理想情況下,實際情況是什麼呢?實際情況是人類現有的攔截彈,最大目標速度不超過26馬赫,26馬赫以上的目標那就只能「目送」了。

那怎麼辦?坐以待斃嗎?

當然不是,人類雖然現在拿彗星和小行星等「天外來客」沒什麼辦法,但是在遙遠的未來,如果人類科技水平足夠高了,可以在太空中搞一些天基監測預警及攔截手段,然後儘可能多爭取一點兒反應時間,讓地球上的高級文明有時間準備準備。在天基攔截手段方面,高能雷射可能是個不錯的選擇,這種方法並不是去「硬碰硬」撞碎目標,而是通過施加外力讓威脅地球的地外天體或碎片表面物質發生變化,形成反作用力,進而改變其運行軌道或者方向,太空中的輕輕一推,那可能就足以將威脅地球的地外物體遠遠推開,以爆制爆並不可取。

問題的關鍵在於,人類何時才能搞出那麼高能的雷射武器並將其布置在太空中。以目前地球生物的文明等級看,這不是一兩個國家能完成的,全人類聯合起來還不知道能不能搞成。對於現階段而言,如果發生這種事情,所能做的就是如果能夠預測撞擊位置,把居住地的人全部轉移,這幾乎是唯一的辦法。

相關焦點

  • 預測2126年彗星撞地球
    對於2126年彗星撞擊地球,他讓市民不用擔心,因為人類已有辦法「對付」它。  地球經歷5次「世界末日」  昨日的講座一開場,孫維新就播放了電影《2012》的片段。對於電影中的「世界末日」論,他說完全是胡編亂造。不過他並沒有否認「地球末日」,並表示地球歷史上已經發生了5次世界末日,造成了地球上生物的滅絕。
  • 彗星撞地球
    公元2139年,天文學家觀測到有三顆彗星將在3年後與地球相撞。其中兩顆彗星的直徑分別是110米和650米,它們不會對地球造成太大的影響,因此不需要幹預,而另外一顆的直徑為11千米,它比造成恐龍滅絕的彗星直徑還寬1千米,如果撞上地球,地球會面臨毀滅性的災難。因此,人類需要對這顆彗星的軌跡進行幹預,改變其現行軌道,防止對地球造成傷害。
  • 堪比恐龍滅絕的彗星撞地球!木星:地球由我來守護!
    早期混亂的太陽系儘管如此,雖然行星之間已經不會出現大規模撞擊事件,但這並不意味地球就是絕對安全的。要知道,太陽系存在許多小行星和彗星,隨便一顆撞擊地球都足以掀起一場浩劫。但除了滅絕恐龍的小行星撞擊事件外,地球似乎並沒有經歷過大型天體撞擊,其實,這都要歸功於木星!
  • 答:彗星撞上木星會發生什麼?
    想要查看原問題背景介紹的朋友們可以點擊《問:彗星撞上木星會發生什麼?》~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空少的解答吧!答:木星在我國古代也被稱為「歲星」,因其公轉周期接近12年,用以紀年而得名。木星是八大行星中體積最大的一顆,它的「大肚」能容下太陽系所有的行星,同時它的質量也是其他行星總和的2.5倍,這也使它成為名副其實的「大塊頭」。
  • 1994年彗星撞向地球,人類差點「滅絕」,科學家:幸虧有它暗中保護
    1994年彗星撞向地球,人類差點「滅絕」,科學家:幸虧有它暗中保護自從二戰結束後,隨著工業水平的不斷進步,人類對於外太空的探索可謂是越來越深了
  • 《末日逃生》 彗星撞地球災難奇觀震撼人心
    《末日逃生》講述了巨大彗星即將在24小時內撞擊地球,主角一行人必須在限定時間內絕命逃亡格陵蘭島上末日堡壘的故事。
  • 27前年,如果蘇梅克-列維九號彗星撞在地球上,人類會滅絕嗎?
    根據考古學家的研究我們能夠知道,在地球46億年的歲月中,地球上的生物一共經歷了5次生物大滅絕事件,其中距離我們最近的一次發生在距今6500萬年前,當時有一顆小行星撞擊了地球,導致地球上百分之90的生物都滅絕了,恐龍就是在這次大滅絕事件中滅亡的,如果不是因為小行星撞擊地球,恐龍生存的時間應該會更長,不過如果恐龍不滅絕,那麼人類可能也不會誕生,所謂優勝劣汰適者生存,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 科幻故事:末日之旅 | 如果阿波菲斯真的撞上地球…
    所不同的是,「2012」只是瑪雅人的預言,全地球的主流科學家都沒有發現任何與之有關的威脅。而2036年的「世界末日」,則是2015年的世界科學促進會年會上,來自全球各地的科學家們齊聲發出的「末日警告」。以薩雷博士為首的科學團隊經研究發現,在2036年4月13日這天,會有一顆名叫「阿波菲斯」的小行星撞上地球。阿波菲斯雖說是小行星,但對人類而言可不算小。
  • 一顆叫OK的小行星差點讓地球不OK,如果真撞上,事情就大了...
    如果真撞上了,那後果簡直無法想像…玩笑歸玩笑,小行星撞地球可真不是鬧著玩的,而且它並不是每次都會碰巧掠過地球…2013年,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就被一顆小行星撞了個措手不及。這顆不起眼的小行星造成了1491人受傷,外加10億盧布的經濟損失…事情發生在2013年2月15日葉卡捷琳堡時間(YEKT)上午9時15分。同樣沒有任何預警。
  • 研究:彗星撞地球造成滅絕前,恐龍已出現衰退
    最新研究顯示,恐龍可能在彗星撞地球之前,就已經衰退。
  • 彗星撞地球可能發生嗎?萬年一遇!這顆超級彗星正四處遊蕩
    萬年一遇超大彗星,撞擊地球全憑心情。遊蕩的超級彗星可能才是生物滅絕的真兇?英國天文學家小組報導,位於太陽系的外行星區內的數百顆巨型彗星對地球生命的威脅比小行星更深。的不穩定軌道會與海王星,天王星,土星和木星的軌道交叉;而上述行星的引力則可能會把這些彗星彈向地球。
  • 巨型彗星撞向地球,人類為自救,建造了一艘宇宙戰艦
    ,而且,這顆彗星將會在兩年後和地球相撞,地球將會遭受比恐龍滅絕時更大的災難。點擊下方連結,觀看完整解說視頻:這可嚇壞了倒黴叔,立刻拿著文件,開著車上了路,要去稟報這件事情,不料,在開車的時候,倒黴叔一邊開車,一邊打電話,一不小心和大卡車撞了車,當場沒了氣。
  • 防止行星撞地球的四種辦法
    有一些就位於地球附近,被稱為近地小行星。在好萊塢大片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節,一顆近地小行星就要撞地球了,在這存亡一線的危急時刻,總會有一個英雄站出來在最後一分鐘拯救全人類。可小C不得不說,好萊塢大片的英雄主義實在過於樂觀,科學家們苦心鑽研多年,「防小行星撞地球計劃」卻始終進展緩慢。
  • 科幻電影《末日逃生》:彗星撞擊地球早有預言
    特大地震、特大火山、彗星小行星撞地球顯然最受青睞,還有暴冷暴熱暴雨暴風的氣象暴擊。像這回,彗星又被拉來充當背景板了,地球將被撞擊,何去何從?當然,這事在人類文明史上從來沒發生過,沒人見過!所以科學幻想是唯一的辦法啦。基本上,依照現代科學的理論,當彗星撞擊地球時,會有這麼一個過程:1、流星雨。因為彗星由冰和塵埃組成,靠近太陽後冰氣化,就把塵埃拋射出來。
  • 美國大選前一天,一顆隕石從天而降撞向地球
    退一步來說,就算地球真的那麼倒黴被它撞上,地球的大氣層也會將這顆小行星攔截,它在到達地表前就會被完全消解。考慮到地球上陸地與海洋的面積比為3:7,再考慮到陸地上仍有太多人類未定居的聚集地,小行星精準地砸到某個人類聚落的概率,更是小之又小。「2018VP1小行星非常小……不會對地球構成威脅……即使它真的進入大氣層,它也會因為體積過小而解體。」
  • 《末日逃生》:彗星撞地球掀起人類滅亡危機
    影片講述一顆毀滅行星的彗星衝向地球時,一個家庭奮力求生——世界各地的城市都被彗星的碎片夷為平地,約翰和艾莉森夫妻及年幼的兒子內森踏上了危險旅程,前往唯一有希望的避難所。恐慌日益增加,在於目無法紀作鬥爭的過程中,他們感受了人性最好和最壞的一面。影片除了震撼的硬核災難場面以外,《末日逃生》的故事衝突極強。
  • M3星團附近發現一顆「大」彗星,正飛向地球,抵近後將肉眼可見!
    如果真的發生碰撞,對地球來說將是個末日級的災難。這可能會造成重大的地區性破壞,還好我緊張兮兮的查了一整天的數據資料,都表示出不太可能發生碰撞,我鬆了一口氣。,越來越多的隕石被觀察到,它們的數量越來越多,因此很難精確得出每一顆彗星最後到底會不會撞上地球,途中到底會不會發生改變,人類根本沒能力在遠距離就對其進行攔截和改變路徑,這一點就增加了更多未知的威脅。
  • 幾天前地球差點被小行星撞了,科學家也差點沒發現
    「哥們兒,你差點被小行星撞了!」「為什麼我完全不知道……」「沒事,其實很多科學家也一臉懵圈,他們也不知道。」什麼?小行星要撞地球?總結一下中心思想,這次還好2019OK沒撞向地球,如果撞向地球,可能躲都未必來得及。
  • 1994年發生的一場太陽系災難,讓人們明白了地球的幸運
    ,雖然人類還沒有在太陽系發現地外生命,但對於太陽系各行星的研究卻絲毫沒有放鬆,八大行星中除了火星,最受科學家關注的應該是木星。太陽系除了這些穩定的行星之外,還有一條不太穩定的小行星帶,這裡有著數不清的小行星以及一些隕石碎片,時不時就會有小行星或隕石脫離軌道向其它行星撞來,對於一顆沒有生命的星球來說,被撞上也沒事,可是對於地球來說,要是被小行星撞擊,那可能就是滅頂之災。6500萬年,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了恐龍的滅絕,同時也給地球帶來了一次生物大滅絕。
  • 地球為什麼要流浪?想點燃木星其實有更好辦法
    但是氦閃就持續4分鐘,等它結束之後,如果再悄悄回來是不是可以呢?那個時候經過了氦閃過程,太陽就會冷卻,變成一個白矮星了,白矮星就真的不折騰了,很穩定。  這個時候回來是不是可以?仍然不可以。雖然在外面躲一陣子能夠躲過氦閃,但是白矮星自己是不產生能量的,所以待一陣子再回來也是不行的。這就告訴人類,無論如何,將來人類離開地球到別的地方去,或者帶著地球一起去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