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撞地球可能發生嗎?萬年一遇!這顆超級彗星正四處遊蕩

2021-12-29 天文在線

一些英國的研究者認為像這樣的天體可能導致了以前的生物大滅絕,所以它在我們周圍遊蕩可能不是件好事。

萬年一遇超大彗星,撞擊地球全憑心情。

遊蕩的超級彗星可能才是生物滅絕的真兇?

英國天文學家小組報導,位於太陽系的外行星區內的數百顆巨型彗星對地球生命的威脅比小行星更深。

 

在發表於皇家天文學會期刊(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的文章「半人馬小行星對文明來說是個禍害」中,來自英格蘭的白金漢大學(University of Buckingham)和北愛爾蘭的阿瑪格天文臺(Armagh Observatory)的太空研究人員指出,像這樣的巨型彗星——即「半人馬小行星」——的不穩定軌道會與海王星,天王星,土星和木星的軌道交叉;而上述行星的引力則可能會把這些彗星彈向地球。

 

這些巨型天體的長度通常在30-60英裡之間(彗星核的長度通常小於6英裡),並且每個巨型天體的質量比所有定期穿越地球軌道的小行星的質量之和還多。

 

             

 

阿瑪格天文臺的馬克E. 貝雷教授(Mark E. Bailey,這篇關於半人馬小行星的研究論文的第二作者)向天文在線表示:「現在已知有數百個這樣的天體,會時不時地(至少每10萬年一次)被偏轉,以至於其軌道與包括地球在內的內行星的軌道相交;這可能將使其更接近太陽。」

             

儘管這樣的天體預計最終將被裂解成塵土和碎片,但這些碎片仍可能會以彗星狀的遺骸的形式充斥在內太陽系中,其中一些可能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貝雷博士如下描述:

             

「塵埃的大量噴出;可能發生的大型小行星的碎裂,以及隨之產生的內太陽系中的碎屑流。這同我們熟悉的太空中的星際塵埃、隕星和近地小行星等相比,將暫時給地球及人類帶來一個更加危險的宇宙環境。」

 

             

 

那麼過去是否已經發生過此類事件?天文學家推測,生物大滅絕和「由地質學家和古生物學家鑑別出的……環境動蕩的特殊事件,也與彗星群的這種新理論相符」。人們在阿波羅計劃帶回的月球巖石樣本中還找到了更切合的關係;據報導,這些樣品上有產生於近3萬年內的微小撞擊坑,這可能意味著大量的破壞性顆粒曾湧入內太陽系中。

 

貝雷認為半人馬小行星的危險性仍待進一步研究:

             

「大型半人馬小行星從地外行星區進入到類地行星區的概率大致與一公裡大小的小行星與地球碰撞之間的概率相當;並且半人馬小行星的危險性與隨機小行星撞擊相比,是間接且更為複雜的。因此我們需要進行更透徹的研究以了解其對地球附近的太空環境的長期影響。」

             

半人馬小行星是太陽系中的小天體,其近日點或半長軸在地外行星之間。它們常常因為穿越一個或多個巨型行星的軌道而使其自身的軌道不穩定;幾乎所有半人馬小行星的軌道都只能維繫幾百萬年左右,但是有的半人馬小行星,即514107 Kaepapakaaawela,可能處於穩定的軌道(儘管會逆行)。

 

[半人馬小行星為啥叫半人馬而不叫特洛伊木馬或者其他什麼的?]半人馬小行星通常同時具有小行星和彗星的特徵。因而它們以馬與人混合的神話人物命名。對大型物體的觀測偏差使確定半人馬小行星的總數量的工作較為困難。估計直徑超過1 km的太陽系中半人馬的數量範圍從低至44,000 至超過10,000,000 。

作者: Ian Stark

FY: holylighthouse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選文:天文志願文章組-

翻譯:天文志願文章組- holylighthouse

審核:天文志願文章組-

終審:天文志願文章組-

排版:天文志願文章組-零度星系

美觀:天文志願文章組-

參考資料

1.WJ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原文來自:https://www.inverse.com/article/9543-super-comets-are-out-there-and-could-head-toward-earth

 

本文由天文志願文章組- holylighthouse翻譯自Ian Stark的作品,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運營者刪除。

注意:所有信息數據龐大,難免出現錯誤,還請各位讀者海涵以及歡迎斧正。

結束,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

全文排版:天文在線(零度星系)

轉載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浩瀚宇宙無限寬廣 穹蒼之美盡收眼底

相關焦點

  • 彗星撞地球
    公元2139年,天文學家觀測到有三顆彗星將在3年後與地球相撞。其中兩顆彗星的直徑分別是110米和650米,它們不會對地球造成太大的影響,因此不需要幹預,而另外一顆的直徑為11千米,它比造成恐龍滅絕的彗星直徑還寬1千米,如果撞上地球,地球會面臨毀滅性的災難。因此,人類需要對這顆彗星的軌跡進行幹預,改變其現行軌道,防止對地球造成傷害。
  • 堪比恐龍滅絕的彗星撞地球!木星:地球由我來守護!
    而木星強大的引力可以在這些隕石靠近地球之前就被木星捕獲,從而避免了地球被撞擊的危險。不僅如此,木星還可以影響彗星的軌道,使地球避免被彗星撞擊。比如1994年,木星就成功化解了一場可以滅絕人類的危機。1994年差點發生的彗星撞地球在太陽系外圍存在一個巨大的奧爾特星雲,科學家認為,太陽系的彗星基本上都是在這裡誕生。
  • 如果真的發生彗星撞地球,除了躲,其實沒有什麼好辦法
    實際上,除了病毒,人類還有很多需要共同面對的危機,雖然有些危機發生的概率無限接近零,不過還是值得討論一番。◎彗星撞地球想像圖,這顆彗星也太大了點兒6500萬年前到底發生了什麼人類至今不得而知,但已知的是,6500萬年後的今天,如果再來一顆那麼大的彗尾碎片落到地球上,人類可能無法避免當年霸王龍的悲慘命運。
  • 預測2126年彗星撞地球
    對於2126年彗星撞擊地球,他讓市民不用擔心,因為人類已有辦法「對付」它。  地球經歷5次「世界末日」  昨日的講座一開場,孫維新就播放了電影《2012》的片段。對於電影中的「世界末日」論,他說完全是胡編亂造。不過他並沒有否認「地球末日」,並表示地球歷史上已經發生了5次世界末日,造成了地球上生物的滅絕。
  • 1994年彗星撞向地球,人類差點「滅絕」,科學家:幸虧有它暗中保護
    這個災難就是彗星撞擊地球了!喜歡研究恐龍時代的人,可能對恐龍離奇滅絕的事情很是詫異。因為恐龍統治了地球上億年都沒有滅絕,為何會在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突然就消失了呢?對於一些90後的朋友們來說,可能沒聽說過這件事。但是1994年的確發生過這樣的一件事。最初這個消息是通過一名天文愛好者在1994年3月24日發現的。
  • ...一遇的彗星|史建春|彗星|草原|明安圖觀測基地|海爾波普彗星|彗尾
    新華社呼和浩特7月21日電題:在草原邂逅6800年一遇的彗星新華社記者20日晚,夜幕降臨,群星初上。一些人的相機中,已經拍攝到這顆彗星。大家互相交流著拍攝參數和具體位置,快速按下快門。「就在北鬥七星下方不遠處,彗核明亮,拖著長長的尾巴,太美啦!」一名愛好者邊看相機中的照片邊驚呼。幾十分鐘之後,這顆彗星在北方的夜空中越升越高,愈發明亮,用肉眼直接就能看到它在夜空中拖著長長彗尾的美麗身影。
  • 巨型彗星撞向地球,人類為自救,建造了一艘宇宙戰艦
    影片一開始,一個名叫小明的小夥正帶著女朋友小漂亮夜觀天象,突然之間,小明發現了一顆移動的星體,這可樂壞了小明,立刻給天文工作者倒黴叔發了消息,倒黴叔立刻對星體開始了觀察
  • M3星團附近發現一顆「大」彗星,正飛向地球,抵近後將肉眼可見!
    M3星團旁出現一顆在觀測畫面裡比星團還巨大的光點,除去距離的視覺偏差,這東西也可謂是個「巨型彗星」,而且,它正朝著地球而來。下面是你需要知道的,一個330米寬的巨型隕石,正朝著地球飛去,預計將在12月11日從我們身邊經過。據計算,它將經過距離地球約380萬公裡的地方。
  • 答:彗星撞上木星會發生什麼?
    想要查看原問題背景介紹的朋友們可以點擊《問:彗星撞上木星會發生什麼?》~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空少的解答吧!答:木星在我國古代也被稱為「歲星」,因其公轉周期接近12年,用以紀年而得名。木星是八大行星中體積最大的一顆,它的「大肚」能容下太陽系所有的行星,同時它的質量也是其他行星總和的2.5倍,這也使它成為名副其實的「大塊頭」。
  • 7000前年一遇的NEOWISE彗星來了!
    可能發生的一種方式是在離太陽 105 天文單位的半徑上儲藏有幾十億顆以各種可能方向繞太陽作軌道運動的彗星群。這個概念得到觀測的支持,觀測到非周期彗星以隨機的方向沿著非常長的橢圓形軌道接近太陽。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於過路的恆星給予的輕微引力,可以擾亂遙遠彗星的軌道,直至它的近日點的距離變成小於幾個天文單位。
  • 科幻電影《末日逃生》:彗星撞擊地球早有預言
    特大地震、特大火山、彗星小行星撞地球顯然最受青睞,還有暴冷暴熱暴雨暴風的氣象暴擊。像這回,彗星又被拉來充當背景板了,地球將被撞擊,何去何從?當然,這事在人類文明史上從來沒發生過,沒人見過!所以科學幻想是唯一的辦法啦。基本上,依照現代科學的理論,當彗星撞擊地球時,會有這麼一個過程:1、流星雨。因為彗星由冰和塵埃組成,靠近太陽後冰氣化,就把塵埃拋射出來。
  • 關於彗星,你可能不知道這十件事情
    直徑10千米的小行星撞擊地球會造成巨大的蘑菇雲、海嘯、死亡以及大災難。但彗星其實在許多方面更為危險。即便它們的密度要比小行星低(冰之於巖石),但以下三點使得它們成為了更恐怖的殺手。第一,彗星來自極為遙遠的海王星軌道以外的深空。因此它們相對於地球的速度非常高,其中一些可以達到每秒70千米。
  • 研究:彗星撞地球造成滅絕前,恐龍已出現衰退
    最新研究顯示,恐龍可能在彗星撞地球之前,就已經衰退。
  • 首顆星際彗星,正在穿越太陽系
    現在,天文學家有機會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這一遺憾。他們相信,另一個被原星系拋棄、遊蕩至太陽系的外來天體已經被找到了。這一次,這枚天體在太陽系停留的時間將稍長一點。對天文學家而言,這可能是前所未有的觀測機會。
  • 揭秘1994年彗星撞擊事件,比滅絕恐龍的那顆還大,人類卻安然無恙
    它的體積非常龐大,當這塊隕石撞上地球時,即使隕石前端已經碰到了地面,尾部卻還在3.5萬英尺的高空,也正是這次撞擊導致當時已統治地球大約1.6億年的恐龍滅絕。據科學家推測,至少發生過5次大規模的物種滅亡,其中,距離最近的一次是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的時候。
  • 一項科學研究支持了2030年彗星撞地球將毀滅人類的說法!
    曾任東非財經記者的漢卡克先生在他的書《Magicians of the Gods》中提及關於這顆彗星的理論,並認為這毫無疑問地證明在11,600到12,800年前,我們居住的星球上曾有高度文明被連續不斷的隕石撞擊而慘遭滅亡。在他的書中,他警告地寫道他的研究預示了未來地球可能會歷史重演,將在2030年與恩克彗星(Encke)軌道重合時遭受到直徑達20英裡的怪物級彗星撞擊。
  • 彗星從何而來?探索奧爾特雲
    彗星的起源最初是由Gerard Kuiper在1951年提出的,當時他推測太陽系周圍一定有一個巨大的氣體和塵埃盤,在冥王星的軌道之外。這條「柯伊伯帶」包含了數百萬的天體,它們圍繞太陽運行,在彗星的引力作用下力相互碰撞。這些相互作用將柯伊伯帶彗星撞向軌道,使它們靠近太陽,在那裡開始出現特有的尾巴。天文學家稱這些短周期的彗星為彗星,因為它們相對經常繞太陽運行。
  • 27前年,如果蘇梅克-列維九號彗星撞在地球上,人類會滅絕嗎?
    根據考古學家的研究我們能夠知道,在地球46億年的歲月中,地球上的生物一共經歷了5次生物大滅絕事件,其中距離我們最近的一次發生在距今6500萬年前,當時有一顆小行星撞擊了地球,導致地球上百分之90的生物都滅絕了,恐龍就是在這次大滅絕事件中滅亡的,如果不是因為小行星撞擊地球,恐龍生存的時間應該會更長,不過如果恐龍不滅絕,那麼人類可能也不會誕生,所謂優勝劣汰適者生存,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 2020年最大天文奇觀:阿特拉斯彗星時隔五千年再次降臨地球
    經歷了一段許久未見的彗星乾涸期之後,我們終於迎來了2020年第一顆彗星!專家表示,這可能是我們在2020年看到的第一顆肉眼可見的彗星,它叫做C/2019 Y4 ATLAS 彗星,公轉周期長達5520年。順便說一句小編上一次觀測彗星還是十年前用天文望遠鏡看到的呢!
  • 2003年彗星撞擊太陽事件,產生的影響讓人不寒而慄!
    作為來自柯伊伯帶的不速之客,彗星極度寒冷,在逐漸接近太陽的過程中,彗星上的冰會不斷融化蒸發,形成一個大大的尾巴。彗星有時會跟行星相撞,在地球的歷史上,就有不少彗星曾光顧過地球。 但是彗星撞向太陽的事件,你聽說過嗎? 實際上,彗星的軌道跟行星不一樣,它原本就受到行星引力的影響,尤其是土星和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