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英國的研究者認為像這樣的天體可能導致了以前的生物大滅絕,所以它在我們周圍遊蕩可能不是件好事。
萬年一遇超大彗星,撞擊地球全憑心情。
遊蕩的超級彗星可能才是生物滅絕的真兇?
英國天文學家小組報導,位於太陽系的外行星區內的數百顆巨型彗星對地球生命的威脅比小行星更深。
在發表於皇家天文學會期刊(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的文章「半人馬小行星對文明來說是個禍害」中,來自英格蘭的白金漢大學(University of Buckingham)和北愛爾蘭的阿瑪格天文臺(Armagh Observatory)的太空研究人員指出,像這樣的巨型彗星——即「半人馬小行星」——的不穩定軌道會與海王星,天王星,土星和木星的軌道交叉;而上述行星的引力則可能會把這些彗星彈向地球。
這些巨型天體的長度通常在30-60英裡之間(彗星核的長度通常小於6英裡),並且每個巨型天體的質量比所有定期穿越地球軌道的小行星的質量之和還多。
阿瑪格天文臺的馬克E. 貝雷教授(Mark E. Bailey,這篇關於半人馬小行星的研究論文的第二作者)向天文在線表示:「現在已知有數百個這樣的天體,會時不時地(至少每10萬年一次)被偏轉,以至於其軌道與包括地球在內的內行星的軌道相交;這可能將使其更接近太陽。」
儘管這樣的天體預計最終將被裂解成塵土和碎片,但這些碎片仍可能會以彗星狀的遺骸的形式充斥在內太陽系中,其中一些可能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貝雷博士如下描述:
「塵埃的大量噴出;可能發生的大型小行星的碎裂,以及隨之產生的內太陽系中的碎屑流。這同我們熟悉的太空中的星際塵埃、隕星和近地小行星等相比,將暫時給地球及人類帶來一個更加危險的宇宙環境。」
那麼過去是否已經發生過此類事件?天文學家推測,生物大滅絕和「由地質學家和古生物學家鑑別出的……環境動蕩的特殊事件,也與彗星群的這種新理論相符」。人們在阿波羅計劃帶回的月球巖石樣本中還找到了更切合的關係;據報導,這些樣品上有產生於近3萬年內的微小撞擊坑,這可能意味著大量的破壞性顆粒曾湧入內太陽系中。
貝雷認為半人馬小行星的危險性仍待進一步研究:
「大型半人馬小行星從地外行星區進入到類地行星區的概率大致與一公裡大小的小行星與地球碰撞之間的概率相當;並且半人馬小行星的危險性與隨機小行星撞擊相比,是間接且更為複雜的。因此我們需要進行更透徹的研究以了解其對地球附近的太空環境的長期影響。」
半人馬小行星是太陽系中的小天體,其近日點或半長軸在地外行星之間。它們常常因為穿越一個或多個巨型行星的軌道而使其自身的軌道不穩定;幾乎所有半人馬小行星的軌道都只能維繫幾百萬年左右,但是有的半人馬小行星,即514107 Kaepapakaaawela,可能處於穩定的軌道(儘管會逆行)。
[半人馬小行星為啥叫半人馬而不叫特洛伊木馬或者其他什麼的?]半人馬小行星通常同時具有小行星和彗星的特徵。因而它們以馬與人混合的神話人物命名。對大型物體的觀測偏差使確定半人馬小行星的總數量的工作較為困難。估計直徑超過1 km的太陽系中半人馬的數量範圍從低至44,000 至超過10,000,000 。
作者: Ian Stark
FY: holylighthouse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選文:天文志願文章組-
翻譯:天文志願文章組- holylighthouse
審核:天文志願文章組-
終審:天文志願文章組-
排版:天文志願文章組-零度星系
美觀:天文志願文章組-
參考資料
1.WJ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原文來自:https://www.inverse.com/article/9543-super-comets-are-out-there-and-could-head-toward-earth
本文由天文志願文章組- holylighthouse翻譯自Ian Stark的作品,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運營者刪除。
注意:所有信息數據龐大,難免出現錯誤,還請各位讀者海涵以及歡迎斧正。結束,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
全文排版:天文在線(零度星系)
轉載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浩瀚宇宙無限寬廣 穹蒼之美盡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