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說道1788期】認識自己的無知就是最大的智慧

2020-12-16 騰訊網

認識自己的無知就是最大的智慧

文:叢日雲

我知道我一無所知。——蘇格拉底

在古代科學文化巔峰的雅典,哲學家蘇格拉底被視為「最有智慧的人」,這個美譽來自被希臘人也包括蘇格拉底本人所篤信不移的德爾斐神諭。然而這位哲學家卻冷冰冰地回應說:我只知道我一無所知。

他向人們解釋說:如果說他的智慧有什麼與眾不同的話,那就是他知道自己的無知,而其他人雖然也與他一樣的無知,但卻不知道自己的無知。我們把蘇格拉底式的智慧稱為「自知無知」的智慧。

蘇格拉底一生向所遇見的每一個人求教,對各色人物窮根究底地發問,其結果是到處戳破了在知的華麗外表下無知的敗絮。他一生不倦的求知活動仿佛就是為了證明:人們的認識能力是有限的,人們的知識往往是靠不住的。

然而2000多年過去了,蘇格拉底的見識,少有人理解;而蘇格拉底的教養,仍鮮見後繼者。

辯論中的蘇格拉底

張維迎也說過:「人類社會的災難是少數人的無恥和多數人的無知造成的」。

人們在潛意識裡把人類知識的積累視為一個圓圈(已知域)在一個更大的閉合圓圈(未知域)內不斷擴張的過程。根據這種觀念,自然形成一種認識:所知越多,未知越少。

但實際上,人類未知領域並不是一個閉合的圓圈,而是一個在水平方向和縱向深度上、甚至可能是無限維度上呈開放型的無限空間。

人類知識的積累實際上是在這個無限廣闊的空間裡不斷向更廣闊的空間的延伸。無論對人類整體還是對每個個體而言,知識的增長都不僅意味著所知更多,也意味著面臨的未知領域更大。這樣,人類的認識活動便不斷把人推向一個尷尬的處境:所知越多,越覺無知。

所以,如果用「未知更多」或許比用「所知更多」能更準確地衡量人類整體或某一個體的知識層次。

進一步說,人類的已知領域也並不是人們想像的那樣一個圓。因為人們儘管積累著實在的知識,但並未得到一個實心的、令人信賴和封閉的已知世界之圓。在我們假定的這個已知之圓內,大部分內容仍是不確定的。

愛因斯坦說:「用一個大圓圈代表我學到的知識,但是圓圈之外是那麼多的空白,對我來說就意味著無知。而且圓圈越大,它的圓周就越長,它與外界空白的接觸而也就越大。由此可見,我感到不懂的地方還大得很呢。」

俯瞰人類認識史,擺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殘酷的事實:人們自以為天經地義的常識常常被證明是謬誤和偏見;多數人的見解常常是錯的;人類常誤入歧途;而時代也常為謬見所統治。

人類知識的不確定性,需要我們時時警醒。我們已有的知識,是我們為探索未知領域而預設的前提。沒有這些預設的前提,我們便無法摸索前行。但這些前提大部分仍屬於半真理、假說、勉強的解釋或是某種方便之說。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反思和檢討:

我們假定為已知的出發點可靠嗎?我們援以為依據的知識不需要修正嗎?時時保持這種警覺,才使我們不致於在摸索中誤入歧途或陷入泥淖。

科學精神就是懷疑、批判和不斷自我揚棄的精神。科學思維方式的優長之處,也許就在於它具有內在的糾錯機制。

人類的認識史不僅是不斷由未知到已知的推進,也是不斷試錯糾錯的過程;它不僅包含著填充知識寶庫的勞作,更需要清除庫存贗品的智慧和勇氣。

在人類思想史上,總是有人站出來,宣稱自已徹底揭示了宇宙和人類的奧秘,發現了真正的「規律」等等。這種淺薄和狂傲只是給後人留下了笑柄。

人類迄今還不到二百萬年的歷史,人類的文明史也不過區區數千年。想到人類或許還有的漫長的精神生命,以及人類認識能力和知識積累的加速度增長,我們沒有理由對今天取得的任何成果感到得意。

未來的人類回頭看我們,也許如同我們看北京猿人和山頂洞人一般。他們或許善意地承認我們比北京猿人進化了一步,但對我們的自信與傲慢只會一笑置之。

諾貝爾獎獲得者、自由主義大師哈耶克是當代少有的深得「蘇格拉底式智慧」真傳的學者之一。

蘇格拉底的基本觀念:「承認我們的無知,乃是開啟智慧之母」,被他作為理解和認識社會的首要條件。所以他提倡一種「無知」的知識觀,而非「知」的知識觀。

在我看來,哈耶克的主要貢獻在於,他通過強調知識佔有的「個人性」特徵,闡明了在當代科學昌盛的條件下「無知之智」的特殊價值。

哈耶克指出,人類的知識是以「分立的個人知識」的形式存在的,絕不存在一種整合過的「整體知識」

人類的知識以分散的、不完全的、有時是彼此衝突的信念形式散布於個人之間,沒有人能把散布的個人知識整合為一個正確的體系。這樣說來,所謂吸取精華,剔除糟粕,只不過是理想化了的主觀目標,沒有人能真正做到這一點。

「知識的分立特性」決定了,人類知識的總量越大,個人佔有的相對份額就越小;也就是說,人類整體所知越多,人類個體的無知越被凸顯出來。

由於沒有人能夠完全整合人類的知識體系,也就意味著沒有人能夠完全吸取人類知識的精華。這就需要我們以無知的態度面對他人,面對別種觀點,別種生活樣式。

人類個體化的生存方式使每個人在宇宙間佔據著特定的時空點。每個人有自己的生活閱歷和心靈體驗,自己的人格特徵、知識結構和社會地位,正因為如此,每個人對宇宙奧秘和人生真諦的認知和感悟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同時也具有不可替代性。

所以,具有無知之智的人,會以富於彈性的態度,不斷反省自己,隨時準備放棄自己原有的見解和信念;會以開放的胸襟,隨時準備接受新的知識和見解,或以寬容的態度、同情的理解,對待他人的信念和生活方式。

在與他人的交往和交流中,他會以低位姿態進入,以虛空的狀態、零位狀態、甚至負位狀態進入。他習慣於以存疑的方式、有保留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見解,如果需要拿出一個結論,他提出的往往是暫時的結論、或然性的結論、有時乾脆是沒有結論的結論,從而敞開著繼續探討的大門……

具有無知之智的人明白:正是對已知的執著,導致人們的偏狹和武斷,帶來世間的專橫與不寬容。

他們深知,知比無知可能犯更可怕的錯誤,且更難以矯正。多少無知和愚味的蠢行,都是在對錯誤或片面知識的執著中犯下的。

他們清楚,當我們面對別種信仰、別種見解、異樣的生活方式而將其視為怪誕悖謬、不可思議的時候,可能正映照著我們的無知和偏狹。

所以,他們雖然堅持自己的信念,但也願意傾聽別種聲音;儘管他們可能不同意對方的觀點,但絕對尊重對方表達自己觀點的權利……

面對自知無知的態度,人們往往淺薄地讚嘆其謙虛,或以為是為了博得謙虛的美譽而廉價的自我貶抑。人們不懂得,自知無知不是謙虛,而是誠實;不是廉價的自我貶抑,而是自知之明的自然表露;不是一個人的美德,而是起碼的教養。

隨著人類知識的進步和人類自信心的增強,自知無知的見識尤顯珍貴;而在人類交往日益擴大、社會生活日益多樣化的今天,只有培育自知無知的教養,人間才能有寬容和理解、對話與妥協、和平與和諧;人類生活才會減少無謂的內耗、傾軋甚至血腥爭鬥,步入理性化和人道化的光明境界。

感恩,一切的相遇。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涉及的,原作者及眾讀者。

部分章節轉載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權告知即刪!

傳播善知識是一大善

轉發這篇文章

會給你帶來好運噠

相關焦點

  • 認識你自己——開啟智慧人生
    刻在德爾菲阿波羅神廟上的三句箴言中——也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句,即認識你自己!根據第歐根尼·拉爾修的記載,有人問泰勒斯「何事最難為?」他應道:「認識你自己。」蘇格拉底也這樣說:「我除了知道自己無知這個事實之外一無所知。」《道德經》的第三十三章開篇就說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 什麼是「元無知」?就是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那種無知
    原來的無知,可以稱之為叫「考場無知」。這種無知,在我們的青少年時代,在考場上,經常折磨我們。而成年進入社會之後,更要命的「元無知」來了。這種無知,可以稱之為叫「搜索無知」。谷歌或者百度的搜索框就放在那裡,人類的大部分成型知識,你都可以通過搜索找到。但是你在搜索框裡搜索什麼呢?鍵入一個什麼詞,成為你的第一個起點呢?如果這個時候,大腦一片空白,這就是「元無知」的狀態。
  • 鬼谷子:做人最大的智慧,就是認清自己
    意思是想要了解他人,就必須先從了解自己開始,了解自己以後才能了解他人。世上最重要的事就是認識自我。【微信公號:國學生活】遠在古希臘時期,雅典德爾斐神廟前的石碑上就鐫刻著阿波羅的神諭:認識你自己!在事物繁雜、誘惑眾多的今天,人們應當從哲學高度深刻領會「認識自我」,並以此為人生起點,全面、準確地把握自我。
  • 浙江橫店圓明新園開園 獲贈圓明園流失文物(圖)
    捐贈流失文物(中:徐文榮) 李晨韻 攝  中新網東陽5月10日電 題:浙江橫店圓明新園今日開園 獲贈圓明園流失文物  記者 柴燕菲 趙曄嬌  155年前遭焚毀的北京圓明園已在浙江橫店重現。今天,佔地6200多畝、總投資300億,按1:1比例復建北京圓明園95%建築群的「圓明新園」正式開園。
  • 承認自己無知,才是認知升級的關鍵
    當你有了更高的認知能力的時候,你就能夠讓自己的思考,決策,行動都更加符合當前和未來的現實環境。而提升認知能力的意義,就是讓我們能夠更好地認識自己,認知世界,不斷地構建和完善自身的價值觀體系,從而做出符合內心也能夠適應未來變化的正確選擇。
  • 【圓明說道·第69期】​江西萍鄉玉皇山——靈山、靈廟、靈籤!
    「玉皇靈籤」就是玉皇古宮及千年來流傳至今,並為廣大老百姓所信仰的一種道教傳統宗教問卜活動。玉皇靈籤」共計一百首,其籤文精簡流暢、寓意玄深,是玉皇流傳世間指點迷津、普化有緣的重要文獻。洗心淨念,沐手焚香;虔誠禱告,一事一籤。開取票據(或是往功德箱放相應的款項),誠心禮拜,抽取籤號;換領籤文,應事解籤。
  • 走進橫店圓明新園
    那麼,徐文榮為什麼要建圓明新園?一切要從圓明園說起。「建造橫店圓明新園,是我一生最大的文化夢想,也是我這一生最大的文化工程。」徐文榮告訴記者,他曾多次到過北京圓明園的遺址。每次去實地考察,看到滿目的悽涼,心裡都會痛。「在祖國富強的今天,我想儘自己最大的能力,重現圓明園曾經的輝煌,讓民族牢記恥辱的同時,感受民族的驕傲。」那麼,如果要建,建在哪裡?徐文榮給出了四大理由,可以建在橫店。「建在橫店,有很好的條件。
  • 中國橫店圓明新園開門迎客(圖)
    從2012年5月破土動工至今,圓明新園已投入100億元人民幣,用於購買土地、徵地拆遷、建築建造和園林綠化等,預計總體投資將達到300億元。其資金全部由投資方自籌,沒有政府參與。建設項目和土地規劃等全部經過合法審批,符合規範。  橫店是中國最大的影視實景拍攝基地,一直以仿建和復建一些著名的建築群而聞名,但自圓明新園宣布重建的那天起,來自社會各界的批評和質疑就不絕於耳。
  • 圓明是什麼意思
    康熙四十六年,康熙在暢春園附近賜給雍正一塊地,讓他建造自己的花園,這就是後來的圓明園。在雍正的監督下,同年的十一月,圓明園已經初具規模。並且邀請剛剛從熱河狩獵回來的康熙來參觀。在康熙四十八年,圓明園主體已經完工。康熙皇帝御提匾額「圓明園」三個字,懸掛在圓明園殿門。
  • 橫店圓明新園爭議聲中開門迎客
    質疑三:圓明新園是否侵權北京圓明園?   「北京圓明園遺址應該保護,因為它是文物,可以讓國人牢記國恥;而在橫店建設圓明新園,可以再現當年藝術經典。」徐文榮認為,北京圓明園目前僅是遺址,圓明新園是按照圓明園圖紙仿建的全新的園林景觀,談不上侵權。而且,橫店圓明新園的名稱和項目都是經過國家有關部門批准的,「如果侵權也不可能通過」。
  • 圓明講堂,修身養性的好去處
    不忘初心恐怕是這個世界上最難做到的事了,人生變故起伏常常不由自主,走過很長一段路程之後,若還能記得當初為何出發,實在很難,我們需要藉由某種儀式提醒自己因為忠於自我,至少沒有辜負流逝的時間。每天粉絲都來探望哥哥的靈牌,圓明講堂創立於1934年秋,是現代名僧圓瑛法師的道場,名字一取自佛教的最高理論,圓變十方明照法界,人民講堂格局非常小外觀看起來就像民居也沒有多少綠化裝飾,但那裡卻熠熠生輝氣場強大,其實近年來圓明講堂為很多人知道是因為張國榮在這裡設有排位。
  • 捷順「捷易行」平臺助力珠海圓明新園限流「重啟"!
    「 「據澳亞衛視報導,從過年起開始閉園的珠海市AAAA級景點圓明新園於8日恢復開放。景區採取遊客線上預約+二維碼/刷臉認證通行,每日接待上限3000位遊客。
  • 智慧從哪裡來?智慧給你的人生帶來哪些恩典?你有這樣的智慧嗎?
    所羅門尋求智慧,但是智慧從哪裡來的呢?在這裡所羅門給出了一個答案:耶和華賜給人智慧,知識,聰明,這些都是由他而出的,不難解釋,世界萬物都是他造的,那萬物所經歷一切的時候,當然是由他而出。但是又說有智慧你就能明白敬畏耶和華,也能認識神。不是認識神才有智慧的嗎?怎麼有智慧了才能認識神?
  • 生存讓我們知道弱小、無知、傲慢的含義
    四詞故事:弱小、無知、生存、傲慢弱小和生存,無知和傲慢。弱小是我們沒有長大,生存是我們剛剛起步。無知是我們知道的太少,傲慢是我們的毒藥。弱小是我們成長或剛做一件事情時的狀態,那會我們就是剛剛發芽的小苗,需要水分的補充、陽光的愛護、肥料的滋潤,一天一個變化慢慢長大,那會我們是那麼弱不禁風,經不起狂風暴雨,但是這個使我們必須經歷的狀態。生存是我們剛剛起步,我們先解決的生,才能解決存。而且這個是長期存在的一個狀態。
  • 圓明新園是珠海市區最大的室外公園,仿照北京圓明園而建
    圓明新園是珠海市區最大的室外公園,仿照北京圓明園而建,門票免費,但網上評價褒貶不一,實地遊覽後證明不虛此行,完全超出預期。雨後的這裡天藍山青水綠,拍起照片處處美景。目前入園需要提前在公眾號預約,入口也有小火車可以乘坐,建議徒步遊覽,園內天然氧吧、風景宜人,走走挺好的。遠瀛觀跟西洋樓群就在公園入口附近,比圓明園更加完整,很適合拍片。
  • 人類感受過最大的歡樂之一是在無知中去追求知識
    這個時候我很希望自己能像在大觀園的寶玉,侃侃而談所見之花草,「這些之中也有藤蘿、薜荔,那香的是杜若、蘅蕪,那一種大的是茝蘭,這一種大約是清葛,那一種是金簦草,這一種是玉蕗藤,紅的自然是紫芸,綠的定是青芷……」然而我不得不對自己的無知臣服,只得像劉姥姥一樣描述我在園區裡看到的美景
  • 智慧人生!
    智慧人生—禪道002認清自己  仰山禪師有一次請示洪恩禪師道:「為什麼我們不能很快地認識自己?」 洪恩禪師回答道:「我向你說個比喻,假如一室有六窗,室內有獼猴蹦跳不停,室外有猩猩回應,如是六窗俱呼俱應。
  • 橫店圓明新園開門迎客 回應稱不花政府的錢沒勞民傷財
    質疑三:圓明新園是否侵權北京圓明園?   「北京圓明園遺址應該保護,因為它是文物,可以讓國人牢記國恥;而在橫店建設圓明新園,可以再現當年藝術經典。」徐文榮認為,北京圓明園目前僅是遺址,圓明新園是按照圓明園圖紙仿建的全新的園林景觀,談不上侵權。而且,橫店圓明新園的名稱和項目都是經過國家有關部門批准的,「如果侵權也不可能通過」。
  • 《阿Q正傳》:阿Q最大的悲劇,在於他的無知
    但是從個人層面來說,有很大的原因在於他的無知。下面從電影的角度來具體分析一下,他在電影中有哪些無知的表現,以及無知的根本原因又是什麼呢?一、阿Q不懂身邊的人1.也是為了自己立貞潔牌坊。阿Q卻百思不得其解,一方面吳媽為什麼對自己表示好感?另一方面又將他置於千裡之外?用阿Q的話說,就是吳媽「假正經」。這是由於當時封建時期,對女性的思想禁錮,特定的社會背景所決定的。3.阿Q不懂假洋鬼子:中國人卻什麼穿外國人的衣服?
  • 橫店圓明新園爭議聲中迎客 斥資300億能否收回
    因仿建圓明園備受關注的圓明新園,從提出到如今一期建成,7年時間內,圍繞其「是否勞民傷財」「土地審批是否違規」「與圓明園遺址侵權之爭」「如何再現昔日輝煌」等爭論,從未停止。   □質疑   圓明新園是否勞民傷財、土地審批是否合規?   10日,佔地6200多畝、總投資300億的橫店圓明新園(一期)如期開門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