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儀是戰國時期著名外交家,他靠三寸不爛之舌,達成「連橫」聯盟,以「連橫」破「連縱」,形成了戰國新的戰略格局。這樣一位優秀的外交家,也曾遭遇過悲慘的一幕,他被人誣陷偷玉璧,被打了幾百鞭子。

張儀,戰國時期魏國人,他從小熱愛讀書,立志改變戰國亂世。等到張儀年齡漸漸大了以後,去往鬼谷子門下學習。當時還有一個青年人也來到鬼谷子的門下,他就是蘇秦。蘇秦和張儀兩人一同讀書,學習老師的謀略。
兩個青年人在茫茫山野中,學習治國的道理,在課餘時光,他們抓蜻蜓,去往小溪邊看潺潺流水,好不愜意。鬼谷子坐在高高的山石上,看著兩個天真爛漫的年輕人,在戲水玩樂,仿佛又回憶起自己年輕的時候。

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一晃匆匆數年過去,兩個年輕人告別了自己的老師,下山去尋找自己的夢想去了。蘇秦和張儀分別去遊說諸侯,蘇秦早早地得到趙肅侯的器重,同意了他「合縱」的策略。
而張儀的遊說之路沒有這麼順利,他曾去往楚國,遊說楚國相國。在酒宴間隙,突然有人稟報丟失了一塊玉璧,而楚國相國的門客說:「儀貧無行,必此盜相君之璧。」
楚國相國聽從了門客的勸說,也認為張儀貧寒,很有可能是他盜取了自己的玉璧,而其實都是門客的誣陷。張儀剛到楚國相國府中,連路都分不清,就能盜取玉璧,顯然是門客盜取後的栽贓陷害。

張儀沒有做偷竊之事,自然不會承認。楚國相國擺了擺手,一大批軍士走上前來,把張儀架了出去,按在椅子上,開始用鞭子抽打張儀。張儀忍著劇痛,被打了幾百鞭子,咬著牙堅持,依舊沒有承認偷竊玉璧。
楚國相國看到無法撬開張儀的嘴,讓人把張儀丟出府外,就這樣張儀屈辱地爬回了別舍,他的妻子趕緊把他扶回住處。他的妻子看他滿身是傷,悲痛著對他說:「你學習了這滿腹謀略有什麼用?看你今天被人打個半死,差點丟了性命。」
而張儀半開玩笑,忍著劇痛對妻子說:「視吾舌尚在不?」

他的妻子說:「你身上的皮肉沒有了,舌頭還在。」張儀笑了笑說:「我舌頭還在,皮肉沒了沒關係,有一天還會長出來。」在張儀忍受了幾百鞭子後,依舊關心自己遊說君主最重要的舌頭,可見他心中的抱負。
蘇秦被趙肅侯器重後,擔心自己遊說各國君主時,秦國會派兵前來,攻打各個諸侯國。因此準備派人去往秦國,去幫助自己穩定住秦國的局勢。蘇秦想到了自己的師兄弟張儀,蘇秦曾對門人評價張儀:「張儀,天下賢士,吾殆弗如也。」

蘇秦說:「自己的才能並不如張儀」,這也是一種謙虛的說法。為了讓張儀信以為真,蘇秦採取了一點小小的策略。他讓人把張儀找來,並沒有見張儀一面,還用僕人的食物,招待張儀。張儀果然憤怒,離開趙國,去往趙國的敵國秦國。
張儀來到秦國後,蘇秦還是派人資助張儀,張儀因此得到秦惠王的賞識,被任命為客卿。後來,蘇秦派去的人,才偷偷告訴張儀,所有的資助都來自於蘇秦。當初蘇秦慢待張儀,也是為了讓他去往秦國,為自己穩定秦國局勢。

張儀感嘆道:「蘇秦說他不如我,我看我和他還有很大的差距,只要蘇秦在,秦國哪裡敢攻打趙國?」其實,這時張儀已經明白了蘇秦的意思,但是他沒有選擇成為蘇秦的間諜,而是為秦惠王效力了。
此後,張儀在秦惠王麾下效力,幫助秦國達成了「連橫」聯盟,而蘇秦則幫助六國,達成了「合縱」聯盟。兩個最親近的師兄弟,走向了不同的道路,蘇秦準備以張儀為間諜,搞垮秦國。而張儀為了心中的理想,忠誠於秦國,師兄弟開始了對抗。
在張儀被任命為秦國相國後,秦國實力迅速崛起,張儀沒有忘記楚國相國的侮辱,他派人給楚國相國傳話:「始吾從若飲,我不盜而璧,若笞我。若善守汝國,我顧且盜而城!」

張儀靠自己的能力,被秦惠王任命為國相,他沒有受蘇秦的操縱,而是依著自己的本心走。蘇秦和張儀兩兄弟,都達成了自己最初的願望,找到一位合適的賢主,達成自己封將拜相的願望。曾經天真爛漫的兩兄弟,來到對立的兩個國家,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也是他們為了實現自己理想,最無奈的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