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秦不惜激怒張儀去秦國,原因竟然是因為它?

2020-12-20 歷史幻想家

張儀是魏國人,開始時曾經跟蘇秦一起師從鬼谷先生。就學習遊說之術來說,蘇秦自認為比不上張儀。

張儀結束學業以後就去遊說諸侯,他曾經隨從楚國的宰相喝酒,不久楚國的宰相丟失了玉壁門下的人懷疑是張儀偷的,說張儀窮品行不好,一定是他偷了宰相大人的寶貝,大家一起逮捕了張儀鞭打了他幾百下,但張儀始終不服,只好釋放了他,他的妻子說,親愛的夫君大人,如果不去讀書遊說,怎麼會遭這個恥辱呢?看著妻子那麼發愁的神情,張怡卻笑了。

他樂觀地對他的妻子說,不用怕,只要我的舌頭還在的話,我就可以繼續工作,繼續實現我的夢想,你現在看看我的舌頭還在不在呢?說完俏皮的伸了舌頭,張儀的妻子被他逗得大笑,說你的舌頭肯定還在啊,不在的話怎麼能跟我說話呢? 張儀是好man的,說石頭還在就夠了,大丈夫只憑一張舌頭我就能立功天下,能掌控天下的走勢你信不信呢?我親愛的夫人,如果不信的話,我會證明給你看的很快的,你看著。

當時蘇秦已經成功的說服了趙王答應加入了反抗秦朝的合縱的聯盟,鼓勵趙國與同盟各國都好好的相處,但是他又擔心一旦發生戰爭的時候,各國諸侯都不齊心,在強大的秦國的進攻下,個個都會違背盟約,從而導致盟約的破壞,他考慮來考慮去覺得還是要派一個人前往秦國為他的工作進行配合,讓他的合眾策略能夠成功。

就他所了解的情況來看,好像只有一個人選是非常的適合的,這個人就是跟他一起跟著鬼谷先生學習的師兄張儀,而且張儀學的比他還好,但是他又擔心張儀過慣了貧苦的日子,如果突然見到了富貴財富的話,可能會耽誤了為自己建功立業的大事情。

於是他首先是讓人派人去蠱惑張儀來求見他,在張姨求見他的時候又故意冷落張儀,讓他住在柴房裡面兩三天,然後給張儀吃的東西又都是給僕人吃的,並且不斷的諷刺他,就說你雖然有那麼好的才華,但是混到這樣的地步,肯定是有原因的啦,不是因為我不願意推薦你,實在是因為你不值得舉薦。

於是他拒絕張儀的請求,張儀非常的憤怒,他以為大家都是同門師兄弟,自己來求的話,肯定最少會給他一官半職啊,什麼的好處的,誰知道就這樣不留情面地把自己趕走了。他對趙國生出了很大的怨念,他想來想去認為只有西方的秦國才有機會把趙國給滅掉,為了報自己被拒絕的被恥辱,他決定前往秦國去。建功立業。

蘇秦隨後告訴他的門人說,張儀是天下賢能的人,我恐怕比不上他,如今我有幸被趙王先任用,而能掌握全國大權的人卻只有張儀可以,然而張儀貧窮,沒有覲見秦王的理由。

我擔心他貪圖小利而誤了成就大功業,所以叫他來加以侮辱,目的是激發他的志氣,你能替我暗中侍奉他,蘇琴就向趙王請求撥給金錢和車馬派人暗中追隨張儀與他一同投宿客棧,漸漸的接近他,然後把車馬金錢奉送給張儀,想要用的各種物質都提供給他,但不告訴他是誰援助的,張儀終於有機會見到秦惠王,這才為秦朝奪得天下埋下了伏筆。

小編語:不能算正史,只是民間故事改編而來。希望大家多多關注,踴躍評論哦!

相關焦點

  • 張儀流落街頭,卻遭蘇秦當面羞辱,背後的原因令人感動
    張儀曾經在邯鄲街頭流浪,一直找不到工作。有一天,忽然有人對他說:「蘇秦找你,打算幫你在秦國謀一份工作。」張儀聞之大喜,於是他興匆匆前往拜訪。哪知,蘇秦卻閉門謝客,將其拒之門外。張儀心裡很鬱悶,人來了,卻又閉門不見,耍我啊。心灰意冷之餘,張儀打算離開這個傷心之地,前往他國尋找機會。
  • 蘇秦的對手是張儀,而張儀的對手是公孫衍,鬼谷派每代只收兩個弟子...
    「一怒諸侯懼,安居天下息」的張儀和蘇秦,兩人年輕時候一起拜在鬼谷子門下學藝,同為師兄弟,互相幫襯,不算是對手。 而張儀應該說是公孫衍的對手,因為他的入秦,打亂了公孫衍的策略,使得公孫衍仕途坎坷,一生轉輾多國。
  • 戰國縱橫家:張儀合縱連橫的對手並不是蘇秦
    蘇秦學成出山,遊說列國,得到燕文公的賞識,而後出使趙國,提出合縱六國以抗秦的戰略思想,當時秦國剛在雕陰之戰中擊潰魏國,準備繼續揮師東出,蘇秦害怕秦國在合縱未完成之前出兵攻打趙國,所以智激同窗張儀入秦,並用重金幫張儀坐到客卿之位。這時才向張儀表明一切都是蘇秦的謀劃,張儀感念恩情,於是在張儀主政時的秦國都沒有攻打趙國。
  • 張儀:吃著蘇秦的飯,卻砸了人家的鍋,他們為何能攪亂戰國七雄?
    落魄的蘇秦被挖苦後,並未「改邪歸正」,而是把自己關在小黑屋裡繼續讀書,挨打後的張儀同樣並未從良,回家去面對妻子的嘲笑,他只弱弱地問一句,「我的舌頭還在不」?是的,作為一個四處煽風點火,搬弄是非的所謂的縱橫家而言,沒有什麼比說話更重要,只要舌頭在,忽悠的本領就在。忽悠是張儀的根本,同樣,也適合蘇秦。
  • 秦國丞相張儀死後,陵墓為何「詭異」消失,原因讓人想不到
    在秦國的歷史上,張儀有著重要的地位,他以「連橫」之策使秦國迅速崛起。不過,令人感到疑惑的是,在張儀死後,他的墓葬卻成了千古謎團,後人苦苦尋覓千年也不見蛛絲馬跡。好在最近幾年,經過考古專家們的深入研究,終於破解了張儀墓神奇「消失」的原因,這背後有什麼令人不解的秘密呢?
  • 歷史上的張儀結局有多慘?
    張儀是戰國時代的風雲人物,是諸子百家中"縱橫家"的代表人物之一,關於他的事跡,可以說許多都家喻戶曉。他憑藉如簧的巧舌和過人的膽識,開創了與蘇秦"合縱"理念相對應的"連橫"學說,主張"以橫破縱"。張儀主張秦國採取"遠交近攻"的外交策略,瓦解蘇秦所建立的六國抗秦聯盟。
  • 作為卓越的政治家和外交家,秦國丞相張儀因何而亡?
    古代論說客,大概可能最知名的就是蘇秦和張儀了,這對師兄弟憑藉三寸不爛之舌攪動戰國七雄,讓各個國王言聽計從,張儀是魏國貴族之後,蘇秦是洛陽人,早年都在鬼谷子門前學習。足以說明旗鼓相當,但是組合蘇秦被車裂,張儀也死的悽涼。戰國時代,因為蘇秦組織的合縱計劃,導致秦國15年不敢出函谷關。秦惠文上任以後,為了粉碎合作計劃,採用了張儀的連橫計劃,然後任用張儀為丞相,派遣他前往東方六國,拆散合縱計劃,張儀出色的完成的任務,並且騙取各個國王屈身事秦。
  • 最恨張儀之人,國王宣稱:張儀待在哪個國家,我就打哪個國家
    在中國縱橫家歷史上,有兩個赫赫有名之輩,即張儀與蘇秦。在人們印象之中,蘇秦遊說關東六國,最終成功組建合縱聯盟,任「從約長」,兼佩六國相印,使秦國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關,成為當時最亮眼的風雲人物。那麼,與蘇秦齊名的張儀,他的忽悠本領又有多強呢?事實上,張儀可能比蘇秦更高一籌,因為他讓戰國七雄全部中招,甚至齊國恨到「張儀到哪,就打到哪」的地步!
  • 比蘇秦張儀更可怕的縱橫家!他一個人如何說退一國?
    後者中又以縱橫家為代表,如蘇秦張儀等人,他們四處遊說,憑一個三寸不爛之舌,就換得興兵百萬血流漂杵。 然而強如蘇秦張儀也不免為時所困,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這裡我們要介紹一位比蘇秦張儀起了更大作用的智士,他一介布衣,卻能讓兵強馬壯的秦國鎩羽而歸,他就是義不帝秦的魯仲連。 魯仲連是齊國人,平素以智計無雙而高風亮節著稱。
  • 張儀侍秦——良禽擇木而棲,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才能,以不枉此生
    張儀和蘇秦一起師承於鬼谷子。蘇秦先於張儀得到各國賞識,並在趙要擔任要職。而張儀遊說於各國都沒有被賞識,流落楚國。蘇秦作為張儀的同門,深知他的才能不在自己之下,認為當時天下間,只有他才能操縱秦國,於是想辦法讓他去操縱秦國,讓他想辦法儘量讓秦國不去攻打趙國。便將他召來,並羞辱了他一番。
  • 張儀:從棄臣到秦相,絕地反擊,才是一個人最狠的報復
    若換成其他人,早已不受這種屈辱,拂袖而去。可張儀心中仍有對蘇秦的一絲期盼,他深知蘇秦並非勢利之人,這一切也許只是一場誤會。可實際上,張儀的一切動向,蘇秦都心知肚明,他就是要在張儀耐心消失的最後一刻,再去見他。
  • 思美人張儀誰演的結局是什麼死了嗎 張儀死因揭秘
    電視劇《思美人》正在熱播中,劇中張儀引起不少觀眾注意,那麼思美人張儀是誰演的呢?張儀最後結局是什麼?死了嗎?思美人張儀是怎麼死的?這也是眾多觀眾熱議的話題,一起和小編來看看吧!!­  《思美人》張儀­  思美人張儀結局如何­  歷史上的張儀在"收拾"了楚國之後,又先後到齊國、魏國等地說服各國諸侯"連橫"親秦,歷盡艱辛,終於拆散了六國的"合縱"聯盟,為後來秦國橫掃六合、統一天下建立了不朽功勳
  • 被張儀戲耍秦昭襄王囚禁的楚懷王,世人評價其為傻子但蘇秦卻否認
    在位期間先是受到了張儀的戲耍,後來進攻秦國時被秦昭襄王囚禁到死,可以說經歷十分坎坷。因此後人對他的評價非常的差,甚至認為他是歷史上最傻的一個君王,但事實到底如此呢?繼位成王,被張儀戲弄。當時秦國的大將張儀試探著說服楚懷王,告訴他說如果楚國和齊國斷交聯盟關係,秦國就會贈送楚國六百裡地,楚懷王一聽非常的高興。因為當時跟齊國結盟,楚國並沒有獲得太多的好處,於是張儀隨便一誘惑楚懷王就同意了。可想而知,在那個爾虞我詐的時代,哪有這麼便宜的事,不出意料楚懷王被張儀戲耍了。
  • 大忽悠張儀,為實現計謀,毫無底線出賣自己的母國!
    不得不說張儀很聰明,但他是一個不講原則,沒有底線的小人,為一己之私,竟然出賣母國,最後落得身敗名裂。張儀是戰國時期的魏國人,也就是今山西省萬榮縣王顯鄉張儀村人。他和另一位大忽悠蘇秦是師兄弟,同拜鬼谷子為師。畢業後二人各奔前程,不久蘇秦做了燕國的宰相,燕國是戰國七雄中的小國,蘇秦為了保住燕國,開始推行「連縱抗秦」計謀,通俗來講就是聯合六國群毆秦國。
  • 蘇秦、張儀之流在中國漸漸消亡,卻被西方、日本人推崇
    "舌在人在",這個起源於張儀的故事千古流傳,但如張儀一般的縱橫家卻在後世的歷史中難覓蹤跡。事實上,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湧現出來的縱橫家還真不少,大眾耳熟能詳的有蘇秦、張儀,分別被當做"合縱"、"連橫"的代表人物,也讓縱橫家擁有了赫赫名聲——"知大局,善揣摩,通辯辭,會機變,全智勇,長謀略,能決斷。無所不出,無所不入,無所不可"(應劭 《風俗通》)。這三個"無"字,讓人讀懂了縱橫家有多"囂張"。
  • 「成語一則」高枕無憂:張儀連橫之策的成功是因為秦國背後的強大
    這段話是張儀遊說魏襄王退出合縱聯盟的說辭,大意就是:魏國如今處境非常危險,南有楚國之危,東有韓國之患,還不如和秦國結盟,這樣在秦國的保護下,魏襄王就可以高枕而臥,國家無憂了。張儀張儀說這段話的背景是在公元前317年,當時合縱聯盟第一次進攻秦,可惜被秦國瓦解,各國對秦國都是膽戰心驚,害怕秦國趁此機會報復。
  • 張儀的成功學,看小人物如何走向人生巔峰
    張儀本是魏國人,他的人生起步,要從一個人說起,那就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鬼谷子」,鬼谷子是個神仙般的人物,歷史上沒有記載,不知從哪裡來,也不知到哪裡去,只知道他有四個牛逼的徒弟,個個可以興風作浪,前有龐涓孫臏,後有張儀蘇秦。張儀正是有幸拜在他門下才學得本事,可見,找一位好老師是很重要的。學成之後,下山施展抱負,他先去了楚國,本以為可以一展才華,卻不想受到了極大的侮辱。
  • 商鞅張儀等人一番談話便位極人臣,燈塔效應吸引更多精英投奔秦國
    惠王用張儀之計,拔三川之地,西並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包九夷,制鄢、郢,東據成皋之險,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國之眾,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範雎,廢穰侯,逐華陽,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在諸侯爭雄的戰國時代,雖然關東六國紛紛稱秦國為「虎狼之國」,對其抹黑宣傳更是不惜餘力。
  • 別瞧不起做PPT的,張儀就是用PPT為秦國一統天下提供了戰略方針
    這事咱們得從一個歷史故事說起,不瞞大家說戰國時的縱橫家張儀是PPT的始祖,不信,咱們往下看。鬼谷子是戰國時期的總工程師,據說孫臏、龐涓、張儀和蘇秦都是他的得意門生。其中,張儀和蘇秦是專門靠耍嘴皮吃飯的,他們的特長就是做PPT,被稱作「辦公室縱橫家」。
  • 謀略家蘇秦、張儀的老師是誰?網友:竟然是他!
    鬼谷子的一生教了許多的弟子,他號稱自己有500弟子,最著名的就是龐涓,孫臏,蘇秦,張儀等人,他的弟子還有很多,在每一行都十分出眾。鬼谷子精通百家學說,他融會貫通百家學說,自創了陰陽說。鬼谷子的一生只下過一次山,但是他的弟子們卻把整個春秋戰國時期攪得天翻地覆,在進山之前,這些人都只是一個無名小卒,但是在出山之後個個都大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