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略家蘇秦、張儀的老師是誰?網友:竟然是他!

2020-12-20 周曉說歷史

謀略家的鼻祖是誰?恐怕很多人並不知道答案,其實他就是我們都聽過但卻不十分了解的鬼谷子。

鬼谷子的真實姓名叫王詡,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人物。那個時代,我們國家分裂成了好幾個小國,國與國之間經常發生戰亂,為了不被其它國家打敗,每個國家都廣招有才能的人,所以這個時期出現了百家爭鳴的現象,各類思想在社會上活躍,鬼谷子就是其中一類思想的創建人和代表人物。

根據史學家記載,鬼谷子的思想大多是受當時道家老子思想而影響,鬼谷子當時喜歡夜觀天象,並且他擅長八卦之術,在算數領域裡有著很高的準確率。同時,他最擅長的事情也是辯論,而且他的口才十分了得,與別人辯論的時候,從來不會落入別人的下風。

鬼谷子的一生教了許多的弟子,他號稱自己有500弟子,最著名的就是龐涓,孫臏,蘇秦,張儀等人,他的弟子還有很多,在每一行都十分出眾。鬼谷子精通百家學說,他融會貫通百家學說,自創了陰陽說。鬼谷子的一生只下過一次山,但是他的弟子們卻把整個春秋戰國時期攪得天翻地覆,在進山之前,這些人都只是一個無名小卒,但是在出山之後個個都大放光彩。

當然鬼谷子除了有出名的學生,他自己也是被兵法家尊他為兵聖,算命佔卜的都尊他為祖師爺。而這位鬼谷子畢生的思想精華,都凝聚在了《鬼谷子》這本書中,這一本書是由鬼谷子的徒弟,根據他平時的言論整理而成的,全書只有三卷,卻十分難懂,主要講了權謀策略和辯論技巧。

《鬼谷子》教人如何去使用陰謀,主張人性本惡,《鬼谷子》謀篇中說,凡謀有道,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審得其情,乃立三儀。意思是說,凡謀事要順著事情發展的趨勢來加以引導,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漢武帝時代,漢武帝重用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由於《鬼谷子》中的性本惡論與儒家正統相背,被設為禁書。

《鬼谷子》一書與鬼谷子一樣珍貴,可以說是一本曠世奇書。然而,這本書在古代的封建社會,卻被統治者列為禁書,不允許民間的人閱讀。這究竟是為什麼呢?這本書在歷史上雖然受到了很多讚譽,但是也有很多負面的評價。眾所周知,鬼谷子最得意的兩個弟子就是蘇秦與張儀。兩人也對戰國的局勢影響最大,可以說是攪得天下大亂。雖然亂世的時候有這種人沒有關係,但是這種人要是在和平時代,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因此統治者禁止這本書的原因,就是怕人們學了裡面的東西之後天下大亂。因此古代的很多士大夫和正人君子都對這本書非常不屑。

但是隨著人們思想的解放,人們發現這本書除了有政治價值和軍事價值之外,還有著巨大的社會價值。這本書現在已經成為很多商人倍加推崇的一本書,在商場中非常受歡迎。淫威裡面有著很多的談判技巧,人際關係處理手段等,非常實用。

相關焦點

  • 戰國縱橫家:張儀合縱連橫的對手並不是蘇秦
    蘇秦先後說服燕、趙、韓、魏、齊、楚形成合縱,蘇秦擔任合縱長,並且擔任六國相邦,配六國相印。齊閔王即位後,齊國大夫與蘇秦爭寵,派人刺殺蘇秦。蘇秦死後,張儀開始大顯身手,當時魏國已經臣服了秦國,於是他遊說楚、韓、齊、趙、燕加入連橫。秦惠文王去世後,秦武王厭惡張儀,張儀只能離秦去魏,一年後在魏國去世。
  • 蘇秦張儀孫臏龐涓真的都是鬼谷傳人嗎?鬼谷子真實身份考究看這裡
    在大多數文學作品中,鬼谷子都是智慧的象徵,縱橫家的鼻祖, 既有政治家的六韜三略,又擅長於外交家的縱橫之術,更兼有陰陽家的祖宗衣缽,預言家的江湖神算,所以世人稱鬼谷子是一位奇才、全才。他著有《鬼谷子》一書,又叫做《捭闔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奇葩。
  • 思美人張儀誰演的結局是什麼死了嗎 張儀死因揭秘
    電視劇《思美人》正在熱播中,劇中張儀引起不少觀眾注意,那麼思美人張儀是誰演的呢?張儀最後結局是什麼?死了嗎?思美人張儀是怎麼死的?這也是眾多觀眾熱議的話題,一起和小編來看看吧!!­  《思美人》張儀­  思美人張儀結局如何­  歷史上的張儀在"收拾"了楚國之後,又先後到齊國、魏國等地說服各國諸侯"連橫"親秦,歷盡艱辛,終於拆散了六國的"合縱"聯盟,為後來秦國橫掃六合、統一天下建立了不朽功勳
  • 蘇秦不惜激怒張儀去秦國,原因竟然是因為它?
    張儀是魏國人,開始時曾經跟蘇秦一起師從鬼谷先生。就學習遊說之術來說,蘇秦自認為比不上張儀。當時蘇秦已經成功的說服了趙王答應加入了反抗秦朝的合縱的聯盟,鼓勵趙國與同盟各國都好好的相處,但是他又擔心一旦發生戰爭的時候,各國諸侯都不齊心,在強大的秦國的進攻下,個個都會違背盟約,從而導致盟約的破壞,他考慮來考慮去覺得還是要派一個人前往秦國為他的工作進行配合,讓他的合眾策略能夠成功。
  • 張儀:吃著蘇秦的飯,卻砸了人家的鍋,他們為何能攪亂戰國七雄?
    落魄的蘇秦被挖苦後,並未「改邪歸正」,而是把自己關在小黑屋裡繼續讀書,挨打後的張儀同樣並未從良,回家去面對妻子的嘲笑,他只弱弱地問一句,「我的舌頭還在不」?是的,作為一個四處煽風點火,搬弄是非的所謂的縱橫家而言,沒有什麼比說話更重要,只要舌頭在,忽悠的本領就在。忽悠是張儀的根本,同樣,也適合蘇秦。
  • 蘇秦的對手是張儀,而張儀的對手是公孫衍,鬼谷派每代只收兩個弟子...
    「一怒諸侯懼,安居天下息」的張儀和蘇秦,兩人年輕時候一起拜在鬼谷子門下學藝,同為師兄弟,互相幫襯,不算是對手。 而張儀應該說是公孫衍的對手,因為他的入秦,打亂了公孫衍的策略,使得公孫衍仕途坎坷,一生轉輾多國。
  • 張儀被誣陷偷玉,被打幾百鞭,他受刑後問妻子:我看舌頭還在嗎?
    張儀是戰國時期著名外交家,他靠三寸不爛之舌,達成「連橫」聯盟,以「連橫」破「連縱」,形成了戰國新的戰略格局。這樣一位優秀的外交家,也曾遭遇過悲慘的一幕,他被人誣陷偷玉璧,被打了幾百鞭子。蘇秦和張儀兩人一同讀書,學習老師的謀略。兩個青年人在茫茫山野中,學習治國的道理,在課餘時光,他們抓蜻蜓,去往小溪邊看潺潺流水,好不愜意。鬼谷子坐在高高的山石上,看著兩個天真爛漫的年輕人,在戲水玩樂,仿佛又回憶起自己年輕的時候。
  • 比蘇秦張儀更可怕的縱橫家!他一個人如何說退一國?
    後者中又以縱橫家為代表,如蘇秦張儀等人,他們四處遊說,憑一個三寸不爛之舌,就換得興兵百萬血流漂杵。 然而強如蘇秦張儀也不免為時所困,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這裡我們要介紹一位比蘇秦張儀起了更大作用的智士,他一介布衣,卻能讓兵強馬壯的秦國鎩羽而歸,他就是義不帝秦的魯仲連。 魯仲連是齊國人,平素以智計無雙而高風亮節著稱。
  • 張儀流落街頭,卻遭蘇秦當面羞辱,背後的原因令人感動
    張儀曾經在邯鄲街頭流浪,一直找不到工作。有一天,忽然有人對他說:「蘇秦找你,打算幫你在秦國謀一份工作。」張儀聞之大喜,於是他興匆匆前往拜訪。哪知,蘇秦卻閉門謝客,將其拒之門外。張儀心裡很鬱悶,人來了,卻又閉門不見,耍我啊。心灰意冷之餘,張儀打算離開這個傷心之地,前往他國尋找機會。
  • 縱橫家的較量:蘇秦和張儀誰更厲害?看一個人就知道了
    前段時間,在熱播的影視連續劇《羋月傳》中,張儀非常時尚,網友們嘲笑他的「時尚」時,不禁被他的聰明才智和策略所折服。除了張儀,我今天要講的另外兩個相關人物公孫衍和蘇秦也出現在劇中。他們也是傑出的戰略家,但由於他們是政治戰略家,生活在同一個時代,難免會被人拿來比較。張儀是連橫藝術的典型代表,但作為合縱的代表人物,誰能與公孫衍、蘇秦相提並論呢?首先,從他們的生平簡介入手,分析他們的政治時代。張儀是公元前328年秦國的宰相,而蘇秦最早出現在公元前287年。看來根本沒有對抗的可能。如果這還不夠,讓我們看看歷史證據。
  • 史上最厲害的謀略家,比諸葛亮還聰明,徒弟個個威名赫赫
    提到歷史上智商高的人,大家都會想到諸葛亮和周瑜兩人,不過他們大都表現在戰術上,而歷史上有一個人智商要遠遠高出他們許多;鬼谷子,又名王禪,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道家,思想家,謀略家,兵家,陰陽家,外交家等集大成者,尤其是他的縱橫思想在當時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蘇秦、張儀之流在中國漸漸消亡,卻被西方、日本人推崇
    "舌在人在",這個起源於張儀的故事千古流傳,但如張儀一般的縱橫家卻在後世的歷史中難覓蹤跡。張儀,原本是魏國安邑人,師從鬼谷子學習縱橫之術,後下山周遊列國,在某次楚相的宴會上被人污衊盜取了一塊美玉(一些電視劇中說是和氏璧),結果被打的遍體鱗傷,甚至嘴裡冒著血泡,牙齒都掉了幾顆。回到家,妻子埋怨他不務正業、遊手好閒,才有今日之恥。張儀雖然口齒不清,卻對妻子說"我的舌頭還在嗎?"
  • 《羋月傳》張儀背後的人,被譽為「千古奇人」歷史上確有其人嗎?
    張儀是司馬遷《史記》列傳裡經常與蘇秦一同被提及的人,「張儀者,魏人也。始嘗與蘇秦俱事鬼谷先生,學術,蘇秦自以不及張儀。」沒錯,《史記》裡的張儀就是那個牛人,那麼說到張儀,我們自然會想到另外一位千古奇人-鬼谷子。
  • 張儀的成功學,看小人物如何走向人生巔峰
    張儀是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通過外交手段使秦國在列強爭鬥中進退自如,遊刃有餘。張儀位極人臣,做到秦相的位子,張儀本是一介布衣,他是怎麼一步步走上人生巔峰的呢?張儀本是魏國人,他的人生起步,要從一個人說起,那就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鬼谷子」,鬼谷子是個神仙般的人物,歷史上沒有記載,不知從哪裡來,也不知到哪裡去,只知道他有四個牛逼的徒弟,個個可以興風作浪,前有龐涓孫臏,後有張儀蘇秦。張儀正是有幸拜在他門下才學得本事,可見,找一位好老師是很重要的。學成之後,下山施展抱負,他先去了楚國,本以為可以一展才華,卻不想受到了極大的侮辱。
  • 思美人張儀結局如何 思美人張儀為什麼會死了?
    思美人張儀結局如何 思美人張儀為什麼會死了?時間:2017-05-28 18:33   來源:北京時間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思美人張儀結局如何 思美人張儀為什麼會死了? 思美人張儀結局如何,由馬可、喬振宇和張馨予主演的古裝劇《思美人》正在熱播中。
  • 大忽悠張儀,為實現計謀,毫無底線出賣自己的母國!
    張儀是可恥的市井小人,毫無道德底線可言。他是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外交家和陰謀家,通俗來講就是善於忽悠,口吐蓮花,滿嘴跑火車,讓人不知道他說的話,哪句是真哪句是假?別人憑雙手創業,他憑嘴皮子起家。有道是:「豬往前拱,雞往後刨——各有各的食路」。憑本事吃飯無可厚非,但做人做事要有底線。
  • 縱橫家張儀只是一個大騙子?不止,他還是經常背後說人壞話的小人
    因為縱橫家的智謀是那個時代背景下特有的產物,秦朝之後,華夏形成了大一統的局面,這種「國」與「國」之間的外交幾乎再沒有意義可言,尤其是漢朝之後,縱橫家們已經很難有施展的空間了,雖然偶爾還會出現類似人物,但已無翻江倒海之能。說起戰國時期的縱橫家,不少人會想到張儀、蘇秦。
  • 「三寸不爛之舌」之張儀
    張儀,魏國安邑(今山西萬榮縣張儀村)人,魏國貴族後裔,是我國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外交家和謀略家,被蘇秦稱為「天下賢士」。 當楚相說他隨身佩戴的玉璧丟失了以後,楚相的門客們於是便懷疑是張儀拿的,就對楚相說:「張儀一直都很窮,而且聽說張儀的品行也不好,一定是他偷了宰相的玉璧」。
  • 才能突出的蘇秦,為什麼選擇最弱的燕國?最後,他又為什麼而死?
    他是戰國時期著名的謀略家,熟讀兵法,而且還是縱橫學派的創始人。而他本人一直隱居山林,不問世事,但是他卻把自己的一身本領都傳授給了弟子們,他所教導的弟子,遍布在戰國時期的各個國家,是戰國中流砥柱一般的人物。在他的所有弟子中,其中最出名的就是蘇秦和張儀。這二人雖然師出同門,但是在政治上卻一直都是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