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控加碼趨勢下,樓市進入改善時代:
317以來,全國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頻繁發布,堅持5個月後,房價的確出現了平穩的趨勢。以北京為例,除了價格外的最典型的特徵是改善型趨勢依然明顯:
在317新政後,合計籤約住宅套數為9480套,150.95萬平米,平均單套的籤約面積為159.23平米。
而在2015年,北京的平均單套成交面積只有127平米。整體看,限購+限貸下,購房者珍惜自己的購房機會,而且幾十年的樓市發展,市場已經告別了剛需為主的階段。
改善時代,北京最火爆的區域是哪裡?
整體看,改善區域,從位置看,主要集中在除城六區以外的區域:
門頭溝、大興、通知、昌平、房山、順義等區域,從價格看,西部的門頭溝排在了改善型區域價格最熱的榜首。
如果以10年作為維度,看過去10年北京樓市價格變化最劇烈的區域,其實很容易的發現:
同樣最顯眼的價格漲幅最高的區域是門頭溝,從區域價格看,漲幅達到了742%,遠遠高於全市平均的318%。
那麼門頭溝是如果用十年成為北京北京最宜居改善區域的?
揭秘北京最宜居的改善區域是如何煉成的?
在月初由新京報主辦的「京西崛起洞見未來——北京門頭溝區域價值發展論壇」在京舉行。現場多位專家學者、企業界代表齊聚一堂,深度探討京西區域價值。
在論壇上,龍湖、萬科、華潤、金地、中駿、京投發展、保利、首開等八家進駐門頭溝房企與嘉賓展開圓桌討論,就門頭溝整體區域規劃、生態經濟、交通布局、產業升級等多元角度進行了深入的思想碰撞。
綜合各家標杆房企的看法,其實從區域看,談論一個區域在樓市的爆發,很簡單,必然是回歸到基本的地利+人和!
地利:門頭溝的規劃利好
門頭溝最大的優勢是生態,也是公認的京西生態屏障;而定位為生態涵養區的門頭溝,勢必將保持並完善這個優勢。
可以說,生態將是門頭溝區域的「根」,它影響並決定著門頭溝未來的發展方向。
為了保證生態環境,專家建議給門頭溝劃定生態與人口紅線,控制城市的增長邊界與人口數量。事實上,門頭溝98.5%的面積都是山地,自身可供開發的土地也不多。這或許預示著,未來的門頭溝,門票稀少。
自2015年,門頭溝的第三產業比重就已經超過50%。隨著冬奧會組委會的進入,以及自身的生態、人文資源,門頭溝向旅遊、文創等綠色產業的轉型已經初見成效。而旅遊、服務產業的發展,交通與商業配套將是首要。
門頭溝定位生態涵養區,「高精尖」發展導向的綠色產業體系已經開始落實。如中關村門頭溝科技園構建「一主三輔」高科技產業,以網際網路產業為核心,以智能製造、醫藥健康、節能環保為支撐的產業體系;在新經濟領域包括網際網路、無人機、機器人等項目上,也已經具備一定基礎。
隨著阜石路、長安街、蓮石路、六環路、濱河路和新橋大街組成的三橫三縱主路網貫通,門頭溝馬上也要開通第一條地鐵線路S1線 ,線路將於2017年底開通試運營,屆時門頭溝居民從新城到蘋果園僅需20分鐘。
除了S1線,北京地鐵R1號線又被稱為北京地鐵18號線規劃落地,也在將經過門頭溝老城區
門頭溝區域內的交通規劃網將越來越健全。
交通路網的健全,打通了北京核心城區與門頭溝之間的動脈,將石景山、海澱、金融街等區域的人口輸入門頭溝;隨著人口的輸入,也正式打通了門頭溝產業承接的渠道。
一直以來,門頭溝定位於綠色發展,打造京西生態經濟。如潭柘寺特色小鎮在打造旅遊、文化、休閒產業上已經具備很好的基礎。未來打造美麗鄉村,不僅要有環境,而且要有好的公共服務水平。
接下來門頭溝在綠色發展和強化生態涵養等方面還要繼續推進,比如在生態林斷代、大量礦山修復綠化、古村落保護等方面,都要加大生態環境保護的力度。
人和,優質項目頻繁出現:
龍湖長安天街、萬科翡翠長安、華潤西山墅、電建金地華宸、中駿西山天璟、京投發展檀香府、首開保利歡樂大都匯
這些優質項目的集中落地門頭溝其實本質就是對區域的認可與潛力的挖掘。隨著眾多品牌房企的進駐,品牌房企所打造的優質住宅與商業,也將對門頭溝區域整體規劃建設起到帶動作用。
在過去十年,門頭溝樓市實現了從剛需到改善的蛻變,那麼在這麼多利好的影響下,未來,門頭溝區將按照「一城兩區、一帶兩線四點多組團」的產業發展和空間布局,在更高水平上推動現代化生態新區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