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也能讀的連環畫繪本,感悟中式美學,傳承中國精神

2020-12-17 智性繪本

還記得前段時間在網上瘋傳的《放學以後》連環畫封面嗎?

這張照片引起了很多70,80後感慨瘋讀「小人書」的少年時期已經過去了。

放學以後

可見一提起連環畫就勾起了不少人美好的回憶。連環畫又叫小人書,是70,80後精神營養,其內容豐富多彩,各種關於民間故事,歷史傳說,衣食住行,理想情懷,身心健康的連環畫一摞一摞地堆在路邊供人翻閱。那時候坐在小人書攤邊,拿個凳子或者乾脆席地而坐,看完了就和旁邊的小朋友交換,完全沉浸在精彩的故事和多彩的繪畫中,那種體驗實屬難得。

就連作家梁曉聲說起連環畫,也十分動情,「我是從小愛讀小人書而感受文學薰陶的。它不但引我走上文學寫作的道路,也培養我對繪畫欣賞的趣味。它給予我的心靈營養是雙份的。」

小人書攤
連環畫1
連環畫2
連環畫3

歐美有極具代表性的圖話書和插畫藝術,日本也有享譽世界的圖話書與漫畫,但早在宋代就出現的連環畫卻在當代逐漸式微,如何賦予「風光不再」的連環畫以新的生命?怎樣把中國古老的傳統藝術與現代的圖話書結合起來,讓現在的孩子們也能讀到爸媽曾喜愛的連環畫,了解中國人自己的傳統文化?

如今,當《中國繪本》(全四冊)(《牛郎織女》《白蛇傳》《李逵鬧東京》《少年將軍嶽雲》)出現時,說明中國古老的傳統藝術已經找到了進入當代視野的新途徑。《中國繪本》以注重藝術和有趣、適合孩子閱讀的連環畫為載體,精選繪畫大師的傑出畫作,把一代一代的中國人都曾聽過的傳說故事和文學經典,從貼近當今孩子心理的角度,講給孩子們聽。

中國繪本

從語言到畫面,打造最易入門的傳統文化啟蒙讀物

連環畫因它形式的局限性,只能簡單清楚的講述事情,很少能描述複雜的情緒和刻畫豐滿的人物,達到引領讀者情緒的功能。但是繪本,則剛好能以生動的語言巧妙地與畫面結合,更能彰顯情緒和氣氛,從而直接觸達孩子的智性。

所以繪本名家唐亞明用繪本的語言改編中國傳統故事,他注重站在孩子的立場,以貼近現代孩子心理和生活特點的角度,結合畫面細節,為孩子再現傳統故事精妙之處。如《白蛇傳》中,白娘子和小青出場時,作者巧用「厲聲說道」這個詞表現出兩位主角的從屬地位,也側面展現了她們親密無間的感情;而「別讓人看出我們的本相」以及「快步向西湖走去」,則設置了故事的懸念,引人入勝。

《白蛇傳》內頁圖

又如《李逵鬧京東》裡李逵在李師師房中大鬧的一幕, 「唏裡譁啦」「連蹬帶踹」這兩個詞好似讓孩子真的聽到了畫被撕下的聲音,看到了凳子怎樣被粉碎的過程,語言十分具有張力和表現力,恰好與畫面中李逵撕畫的動作相得益彰。

《李逵鬧東京》內頁圖

《中國繪本》以貼近現代兒童心理和生活特點的角度,採用孩子易於接受的語言點燃他們的閱讀興趣,由此讓孩子喜歡讀傳統故事,汲取傳統故事的養分。

除了極具「孩童」特色的語言形式,在翻閱《中國繪本》時,畫面中色彩的搭配、人物的裝飾品、花鳥魚盆等著實讓人移不開雙眼,這些極具歷史氣息的物品和家居陳列,把我們瞬間吸進了畫面裡。圓圓的月亮掛在天空,近處全掛上了花燈,咦,大街上奔跑的小朋友手裡拿的是什麼啊?原來是正月十四的夜晚,中國傳統節日中的元宵節就要來了,路上布滿了漂亮的花燈,小朋友則拿著動物形花燈嬉戲打鬧。

《李逵鬧東京》內頁圖

還有《牛郎織女》中濃墨重彩的「喜鵲和祥雲 」也極具中國文化特色,「喜鵲」在中國象徵了吉祥,喜事等,還因為「鵲橋相會」,農曆七月初七也就成了中國的「情人節」;雲氣升騰的「祥雲」,則如團錦一般,滿是祥和的味道。2008年北京奧運會廣泛使用的「祥雲」紋樣,也是一脈相承的。

《牛郎織女》內頁圖

《中國繪本》因其精細而還原度極高的畫面呈現,為家長與小孩的親子共讀提供了好玩的互動遊戲,既可以臨摹,也可以問答。

「《嶽雲》裡即將上戰場的嶽雲身上穿的是什麼?手裡拿的是什麼武器?」

「《白蛇傳》裡總共出現了多少種盆栽植物?」

《白蛇傳》內頁圖

孩子們能在閒適的家庭共讀中、在自主性的繪本閱讀中,對中國人自己的服裝服飾,樹草花蟲等有更多的了解,引導他們從民族文化基因中快樂主動地獲取智識發展的力量與源泉。

連環畫大師的經典繪作,開啟美育之旅

《中國繪本》裡首選了三位在連環畫領域的國寶級畫家,他們很多作品現已成為國家美術館的珍貴館藏。墨浪的《牛郎織女》)、卜孝懷的《李逵鬧東京》、任率英的《白蛇傳》和《少年將軍嶽雲》,這些作品展現了他們深厚的中國畫功底。可謂「每個人物造型,每個情景構造,都是一件繪畫精品」,其藝術魅力深深感染著人們。

《白蛇傳》裡主人公白娘子的形象秀美中透出剛勁之氣,絕無傳統美女畫的柔弱矯造之態,正是作者在該時代獲得新的藝術審美觀的體現;

白蛇

《少年將軍嶽雲》則完美地塑造了一位崇高的愛國少年英雄形象,當嶽雲殺敵獲勝,決心奔赴前方時,躍馬於崇山峻岭蒼松翠柏之間,英雄少年的意氣風發深深地刻在了我們心中,從而也使我們得到一次豐厚的藝術享受。

《少年將軍嶽雲》的嶽雲在戰場上英姿颯

《牛郎織女》的故事在中國耳熟能詳,由墨浪繪畫的這版《牛郎織女》,其畫工精彩絕倫。墨浪的連環畫藝術既有中國畫傳統技法的深厚功底,又有西洋繪畫的造型之長,在透視、構圖、人物解剖等方面,都達到很高的藝術水準。

《牛郎織女》中牛郎和織女相愛相知的畫面,色調素淨,線條精緻細膩,人物形象俊美,服飾物品逼真,簡潔有力地勾勒出牛郎臉上的自信與織女的羞澀姿態,呈現他們對未來生活美好生活的無限期望,畫面意境栩栩如生。。

周邊茅屋、草垛的造型,線條流暢,清晰可辨,樹木的枝幹,顏色或濃或淡,凹凸可感,水牛身上的紋路和毛髮,脈絡細緻,十分逼真;遠處,山色淺淡,樹木和其他景物或勾或點,層次分明。

幾位老藝術家們以獨具中國繪畫特色的筆觸,為中國小孩欣賞和喜愛傳統美學提供更容易入門的通道,培養小朋友認識美、體驗美、感受美、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傳承與守護中國人自己的文化家園

在各種文化逐漸進入中國孩童視野之時,《中國繪本》的出版具有歷史性的意義。傳承老一輩繪畫者的精品,已刻不容緩。這些創作連環畫的畫家們,他們在創作時,常常一幅畫面要畫一個多月,一幅人物的小稿也常要改幾十遍。《牛郎織女》(墨浪 繪)中的一道水紋,《少年將軍嶽雲》(任率英 繪)中的一片盔甲,都要用墨一遍一遍地暈染,染上十幾遍之多。《中國繪本》正以全新的形式守護中國人自己的文化家園。(中信文案)

《牛郎織女》中煙波渺渺的「天河」

為了更符合現代兒童閱讀需求,在策劃本書時,開本的調整勢在必行,比起早年64開的「小人書」選擇了12開這種適合繪本圖文呈現的大小,讓孩子在閱讀中更好地領略繪本的美感和流暢。

《中國繪本》(全四冊)

重新編輯出版的《中國繪本》以新穎的形式,將優秀的連環畫作品以繪本思維重新編輯出版,讓現在的小孩也能品讀爸媽那個時代的經典,感受世世代代傳承下來的文化氣息,在濃濃的中國情調中積蓄成長的力量。

相關焦點

  • 讀《大師繪本館·楊永青》 領略真正的中國經典繪本魅力
    這些故事都是中國人從小就知道的經典故事,經過大師楊永青一筆一筆的細心繪製,讓中國孩子也能欣賞本土一流繪本的雅致與精彩。楊永青(1927—2011)是中國當代著名國畫家、連環畫家、版畫家和兒童美術教育家。他的畫作以表現傳統題材、人物見長,在繪畫上的卓越成就主要表現在他對兒童題材的繪畫尤為精緻和獨到,人物形象無不栩栩如生。
  • 「傳承與創新——上海交通大學海派連環畫設計展」開幕
    11月28日上午,「傳承與創新——上海交通大學海派連環畫設計展」在上海市黃浦區福州路溫古書房無用空間開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是教育部於2018年開展建設的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傳承項目主要包括民族民間音樂、民族民間美術、民族民間舞蹈、戲劇、戲曲、曲藝、傳統手工技藝和民族傳統體育等。海派連環畫作為上海高校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項目,在過去一年形成了豐厚的產出與文化效應,為高校與社區搭建了文化交流與溝通的橋梁。
  • 從「『共和國脊梁』科學家繪本叢書」中感悟科學家精神
    11月12日上午,由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北京大學-中國科協科學文化研究院、北京出版集團聯合主辦的「品讀科學家故事,感悟科學家精神」——「『共和國脊梁』科學家繪本叢書」首發式暨科學家傳記繪本編創論壇在北京科學中心舉行。
  • 一圖勝千言:連環畫繪本大展在在廣州南沙區圖書館展出
    一圖勝千言:連環畫繪本大展在在廣州南沙區圖書館展出金羊網  作者:朱紹傑  2020-12-18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朱紹傑12月18日,「百年敘事——中國連環畫文獻展暨首屆中國繪本雙年展
  • 《衣尚中國》綜合解構服飾文化 展現中國美學精神的傳承和創新
    從遠古年代開始,我們的祖先在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漫長歲月中,以堅強的意志和卓越的智慧,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中國服飾的美學思想,就是在這樣一個源遠流長、宏大深厚的歷史文化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其中既有對精神世界和客觀世界的認知,還有對社會實踐的注重,同時傳遞著人與自然協調一致、和諧共處的理想。
  • 開掘空間大 讓中國傳統文化在連環畫上"活"起來
    圖片均由人美社提供  《中國經典民間傳說》(百種)《絲路傳奇》《中國傳統節日》《中國神獸》《中國十二生肖》《中國老童謠》《中國五大發明》 ……昨天(7日)在京舉行的「中國經典民間故事動漫出版工程座談會」上,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作為上海唯一一家參會出版單位,捧出一長串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基底的連環畫、繪本作品出版計劃。其中不少作品正在緊鑼密鼓創作之中,預計將在年內出版。
  • 500餘冊長徵主題連環畫折射重慶抗戰歷史文化
    中新網重慶5月25日電 (陳植煒)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重慶,近日在「中國故事」當代中國繪本藝術拓展研討會期間展出500餘冊長徵主題連環畫。記者25日從四川美術學院獲悉,此次研討會除了展出長徵主題連環畫外,還對中國繪本藝術的研究與發展進行了探討。
  • 中國數字文化集團出品的《中國連環畫數字圖書館》項目 成功入選...
    近日,由文化和旅遊部選送,經國家新聞出版署組織申報和嚴格評選,中國數字文化集團(以下簡稱「中數集團」)出品的《中國連環畫數字圖書館》項目成功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署2020年度「數字出版精品遴選推薦計劃」。
  • 木寶美家演繹新中式美學生活
    在國外,前些年設計界就在流傳著「沒有中國元素就沒有貴氣」的概念。  更早些時候,當中國人開始把小洋房與西式裝修風格引入生活時,西方人卻在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始於中國的東方美學,藉以將奢華,融入自然與古樸之中,演繹奢適主義生活方式。
  • 當大美京劇遇上連環畫,看經典藝術如何對話與傳承
    澎湃新聞獲悉,作為中國「連環畫的搖籃」,上海人美社也一直在探索經典連環畫如何傳承、如何保護性開發、如何光大其中國連環畫搖籃「在地性」的意義。展廳外的戲劇連環畫元素2019年度「中國最美的書」稱號的工筆長篇連環畫《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就在去年「人美社」出版的工筆長篇連環畫《許茂和他的女兒》獲得了「中國最美的書」,而另一部近期出版的八開12幅連環畫《羅倫趕考》雖是對經典連環畫的再版
  • 來南沙圖書館 看中國連環畫文獻展
    12月18日起至2021年1月3日面向市民免費開放  從三國志演義、九色鹿本生,到新兒女英雄傳、三毛流浪記、鐵道遊擊隊……一本本連環畫承載著很多人的童年記憶,快來南沙圖書館尋找兒時記憶。
  • 讀《繪本聊齋》,感受漢語言之美
    他們有各自喜歡的,比如葫蘆喜歡《聶小倩》,《白秋練》,妹妹喜歡《勞山道士》、《種梨》,沒想到的我認為是中國變蟲記的《促織》,卻不在他們的反覆閱讀之內。有一天晚上,喝多了茶,睡不著覺,就爬起來,想了想《繪本聊齋》有如下幾個方面值得稱讚:一、《繪本聊齋》有孩子所需的漢語言素養跟孩子共讀,很重要的是所讀語言之美。
  • 曉風書屋進了60套《鐵道遊擊隊》連環畫 有人搶著買
    大家條件不好,一本連環畫,幾個孩子搶來搶去看。」諸葛淵回憶,「現在好了,想怎麼看就怎麼看,橫著看,豎著看。它們會不會升值,和我一點關係都沒有。我就一個心願,想把小時候看過沒看過的那些經典連環畫都收齊了。」  最近幾年,經典老版連環畫紛紛再版,這讓諸葛淵喜憂參半,「開心的是,越來越多曾經喜愛的小人書能搬回家了。不過有一點,實際上市面上這麼多年也沒有出現過好的新的連環畫。
  • 美國繪本名家蘇菲·布萊科爾:真正優秀的繪本是「讀不盡」的
    蘇菲·布萊科爾在繪本界可謂是名副其實的「得獎專業戶」,她曾兩獲被譽為「繪本界奧斯卡」的凱迪克金獎,三獲紐約時報最佳圖書獎,而這次她不僅成為了BIBF「菠蘿圈兒」國際插畫獎的特邀評委,也帶來了她2019年斬獲凱迪克金獎的作品《你好 燈塔》。  「這是一個關於時間的流逝和改變,也關於希望和更新的故事。」
  • 《百年經典童話繪本中國篇》之十二生肖的故事,感悟人生道理
    」恰巧,我在參加#種草吧媽媽#時成為童書紛享官,我選擇了《百年經典童話繪本·中國篇》中有一本關於「十二生肖的故事」繪本能幫助孩子解決疑問。歡迎一起品讀!當我收到《百年經典童話繪本·中國篇》這套書的時候,拆開包裝第一眼被書封驚豔到了。第一感覺是:「哇,這麼高大上的畫風,我好喜歡呀!
  • 學射箭 看天文望遠鏡 讀英語繪本…… 杭城特色圖書館還有不少...
    在家庭和工作空間之外,公共圖書館正在扮演一個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滿足人們更多元的精神需求。正是這些變化,把原本遠離圖書館的人群重新拉回到閱讀的世界。一家家「性情」張揚的圖書館開始慢慢出現在杭城各個角落,滲透進我們的日常生活,例如杭州圖書館近幾年一下子開出了主題和專業功能鮮明的音樂分館、生活主題分館、電影分館、印學分館、棋院分館等等。
  • 《國源拙政》首映 國匠大師傳承中式復興
    形象片主要通過4位大師的視角,傳達項目的精神高度、構園思想以及中式傳承與創新的思路等,在大師們的闡述中,我們得以走進這個被譽為中式標杆的園林世界。    形象片中,蘇州園林局顧問、蘇州大學文學院教授曹林娣說:「拙政江南所在位置是明代拙政園的一部分。」雖寥寥數語,卻道出了拙政江南的高明之處。拙政江南承載的是中國底蘊與中國精神,這是拙政江南與其他中式最大的區別。
  • 「畫」外之音:讀不盡的繪本 專訪美國繪本名家蘇菲·布萊科爾
    「儘管現在沒有燈塔守護人了,所有燈塔都是自動的,但燈塔依舊存在,它能讓我們想起曾經有過那樣一個年代。我們也能想像自己住在海洋中心,過著一種寧靜的生活。」蘇菲說道,「有很多人告訴我,他們都住在大城市裡,人多喧鬧,過著非常繁忙的生活。而他們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找到了安寧的感覺。」實際上,蘇菲一直都非常喜歡燈塔。
  • 從方志敏的革命精神感悟初心使命
    原標題:從方志敏的革命精神感悟初心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講述方志敏同志的故事,也曾多次讀他寫下的《清貧》。學習方志敏同志的革命精神,對於我們傳承紅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錘鍊忠誠乾淨擔當的政治品格,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今年8月21日,是方志敏同志誕辰120周年紀念日。
  • 「『共和國脊梁』科學家繪本叢書」分享會在京舉辦
    2020年1月9日上午,由北京出版集團主辦、京版若晴科創文化發展(北京)有限公司承辦的把中國科學家故事講給孩子們聽——「『共和國脊梁』科學家繪本叢書」分享會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二號館新書發布廳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