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很可能是世界上擁有最多古董車的國度,超過 60000 輛仍在奔馳的老爺車寫下了世人對這個國度的想像,有人說,哈瓦那整座城市就是古董車的露天博物館。
那天微頭條寫了海明威的《老人與海》開了頭,今天就繼續來聊聊古巴超級搶鏡的古董車吧。
提起古巴哈瓦那老城,舊城的塗鴉、鐵鑄的招牌、拱廊的壁畫、繽紛的老爺車,都是哈瓦那老城的標誌。
古巴是個群島之國,是加勒比海上最大的島嶼。它的地形就像古巴最具標誌性的動物 — 古巴鱷,也被稱為「加勒比海的綠鱷」。
古巴首都哈瓦那,也是《速度與激情 8》的重要拍攝地,在電影一開始的賽車比賽中,多米尼克就駕駛著老爺車把哈瓦那最重要的地標都跑了個遍,順便和萊蒂在浪漫的加勒比海邊共度蜜月。
電影選擇在哈瓦那取景不是沒有原因的,哈瓦那舊城區,被稱為一座「還活著的城市博物館」。因其獨特歷史文化背景和保存完善的建築,於1982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古老又明豔的街頭充滿了中美洲加勒比海的風情。
舊城內至今仍保留著許多西班牙式的古老建築,古舊的城牆裝配襯著穿梭於哈瓦那街頭的50年代美國古董車,這一切都承載著古巴久遠的過去。
老爺車是在哈瓦那老城和大街上最亮麗的風景線。這些老爺車已經成為了一張古巴的名片。他們大多產於20世紀初,運行至今。
要談古董車,得先把時間拉回 1962 年。
自那年美國對古巴實施貿易禁運令開始,這座狹長島國的時光仿佛就此停滯。由於無法進口新車和新零件,古巴人們只能習慣得和這些五、六十年代的美國古董車共處,一代傳一代。
也因為零件極度短缺,古巴人們開始東添西補,以手邊能取得的任何材料來修繕家傳老車,於是你可能會看到黑膠帶纏在了車門把手上,凹陷的椅凳鋪上新長墊,又或是車子儀錶板旁硬生生多了個格格不入的 USB 車用音響;就算是那些看起來最完美、最閃閃發光的車,也極可能是舊皮新骨 —— 車內引擎與零件大概早已不是原廠貨(事實上,裡面許多零件最初可能根本不屬於一臺車)
為了應付環境,修車幾乎成了古巴人的基本生活技能。走在街上,時不時就能看到人們聚在一起,掀著引擎蓋,試著救治某臺拒絕運作的車;搭著古董車長途旅行,車子忽然壞在了路邊需要現場搶修也是時有所聞。
在古董車夢幻的外表下,更多時候藏著的,其實是東拼西湊、一行駛就喀喀作響的零件,是排氣管噴出的濃濃黑煙與嗆鼻汽油味。
哈瓦那的空氣之差,我有時都會想,若是有呼吸道問題的人來到這裡,不知道還能否順利呼吸?而空氣汙染不是古巴古董車的唯一問題。就和古巴如今的處境類似,自從開放觀光,這裡的古董車也漸漸走向不同命運。
在中央公園和馬雷貢大道等觀光區,一輛又一輛整理的光鮮亮麗、鈑金與輪圈閃閃發光的敞篷古董車整齊排列,等著遊客欽點、以價值等同美金的 CUC 換取電影中的浪漫及復古情懷。
在其他更多的街頭巷尾,則是各式相對樸素的老車。它們做著當地人的計程車生意,收著在地 CUP,偶爾也對遊客獅子大開口,試著為自己爭取更多籌碼。
同一座城市,卻活生生藏著兩個世界。
在古巴的十日裡,我們搭過專給觀光客的簇新古董敞篷車,也乘過整臺車喀哩哐啷感覺分分鐘會解體的老車。奇妙的是,不管是乘車當下又或是事過境遷的現在,我都仍難以說清,究竟哪種跟我想像中的哈瓦那更接近一些。
哈瓦那的古董車兜風已是一門成熟生意,除了預先透過 Airbnb 等平臺預定(好處是車主通常英文較好,可以幫忙導覽,缺點是價格略高),或是直接在路邊攔車談價外,你也可以直接前往中央公園(Parque Central)周邊、普拉多大道路底(Paseo de Marti / Prado )等處,那裡通常會有以選妃陣仗一字排開的各色敞篷車供挑選。
費用:按時間、車款和顏色計價,通常為 30 CUC/一小時,白色、灰色等冷門色可殺至 25 CUC/小時;一輛車最多可乘 4~6 人
路線:可與駕駛商議,經典路線是由舊城區外圍開始,一路經由唐人街前往革命廣場,在那兒短暫停留拍照,接著由馬雷貢大道/濱海大道回舊城
⚠ 古巴全國到處都是古董車,若不執著於乘坐「蝦趴」的敞篷車兜風拍照,其實像是計程車、包車、拼車等大多也都是使用古董車(可以搭到你怕 )
⚠ 私心覺得傍晚是馬雷貢大道最美的時刻,若時間對得上,不妨選擇夕陽西下前開始敞篷車之旅。
在加勒比群島裡,沒有一個地方像古巴,生活的真實模樣和廣告裡的形象如出一轍。
聽著著周董《MOJITO》這首輕快的旋律,來一杯Mojito雞尾酒,坐古董車內暢遊古巴首都哈瓦那,熱情的人民、美麗的舊城 ,多麼吸引人啊!
疫情結束後,古巴!約起吧!
感謝您的閱讀,我是,如喜歡此文章,記得點讚和評論.並關注我做個朋友!一起分享旅途點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