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清代第一官窯——海城皇瓦窯前世今生

2020-12-14 東方網

原標題:揭秘清代第一官窯——海城皇瓦窯前世今生

  為皇宮帝陵燒琉璃瓦每塊一兩銀子

▲皇瓦窯有「昭陵」字樣的琉璃磚瓦

◆福陵龍紋磚。

  皇瓦窯,位於遼寧省海城析木鎮缸窯嶺村北山半坳皇瓦窯溝內,據《清史稿》記載,該窯始建於後金天命6年(1621年),停燒於清末(1911年),歷時290年,是清代我國東北地區唯一為「一宮三陵」(瀋陽故宮、昭陵、福陵及撫順永陵)提供琉璃構件的官窯。有清代第一官窯之稱,也是東北唯一一座官窯。

  窯主向努爾哈赤獻碗罐成龍磚彩瓦「供應商」

  據曾在缸窯嶺生活過的範曉彬介紹,範家祖先曾在康熙年間到宣統年間陸續有人在皇瓦窯做窯役。在後金天命六年,窯主侯振舉向努爾哈赤獻碗、罐等三千五百一十個,深受賞識,授其守備之職,令其燒制「龍磚彩瓦」,專供皇室宮廷、陵寢之用,努爾哈赤封侯振舉為雲騎將軍,世襲五品官。侯氏家族也因此世襲「盛京工部管理琉璃窯領催事務五品官」十七任。

  北國網、遼瀋晚報記者多方尋找,輾轉找到侯振舉的後人,據第16代傳人侯文鐸介紹,侯家族譜記錄了30位五品以上侯氏族人150年間的徵戰史和護國史,曾記載天命七年,努爾哈赤定都遼陽,修造八角金殿,命侯振舉負責琉璃龍磚彩瓦燒造。天命九年遷都瀋陽,建造宮殿及三陵(福陵、昭陵、永陵)時,又賜給侯氏600壯丁運送琉璃瓦,還有100多名工匠。據《清史稿》職官志記載:「封皇瓦窯振舉公為五品官,連升三級,侯氏世襲。」據鞍山博物館史料記載:振舉公被封為世襲五品官後至清末,世襲九代,共27任。均為朝廷五品大夫之職。最後一位是瀋陽三陵總理事務大臣,十二世主侯濟,他於光緒33年(1907年)為皇瓦窯伯靈廟再次立碑。碑文寫到:「世襲五品,二十有七。」

  範曉彬告訴記者,當時的窯廠有一百多個,都是在一個方圓十多萬平方米的山坳裡,佔地面積很大。由窯址區、工房、老井、泥漿池、灰坑、紅土場、晾坯場等組成,窯形與老式馬蹄相似,附近山上還有上百個小土窯,現在仍依稀可見,整個窯廠布局很科學。因為當地土質含鎂的成分,因此燒出的磚非常堅固,與現在煉鋼用的耐火磚差不多,上面帶有微黃的小白點,這種胎質也稱匣缽泥胎質。比如福陵用的磚至今已有近400年的歷史,但紋飾海水江崖紋依然清晰可見。

  由皇瓦窯燒制的琉璃建築構件,有黃色和綠色兩種。而黃色又分為明黃和醬黃色,是按等級應用的。皇帝及皇后用明黃色,其他王爺等用醬黃色。而百姓是不準許用黃色的,黃色乃皇家專用色。皇瓦窯的琉璃瓦鑲嵌在皇室、宮殿、陵寢建築群上,不僅規格不一、形狀各異,其重量也不等、條塊也各式。所有的構件,均做工細膩、圖案美觀、風格獨具,突出了皇家的「氣派」與「威嚴」,也繼承了中華民族文明建築傳統風格。

  皇瓦窯的琉璃瓦無論大小一兩銀子一塊

  如今,在皇瓦窯廢墟裡仍然可以撿到殘磚破瓦,依稀可見琉璃構件的碎片,而在村民家中還能找到比較完整的瓦,有的瓦上還清晰可見「昭陵角樓」、「清寧宮」、「大清門」、「永陵」、「福陵聖水」等文字標誌,多年前村民都用從皇瓦窯撿到的瓦蓋房子。範曉彬還說,「村裡山坡上現在仍遺存當年的窯工宿舍,宿舍已成為當地的農家院。還有一個巨大的古磨盤,直徑約3米,用來粉碎做磚的山石,如今古磨盤靜靜地躺在山坳裡。皇瓦窯有一眼四季不斷的山泉,燒窯都是用的這股泉水,山泉下現在有一個村民的小養魚池。」

  據範曉彬的祖輩人回憶,皇瓦窯燒一窯大概要用四五天的時間,因為當時的產品有固定的銷路,成品無論大小運到盛京工部都是一兩銀子一塊瓦。那個時候的窯工就像我們現在的工人一樣,領著餉銀,而且山下還有良田,他們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範曉彬仍保留著祖輩人當時在皇瓦窯燒制的火盆和陶罐,作為紀念。

  侯文鐸介紹,據上世紀五十年代還健在的清末老窯工回憶,皇瓦窯琉璃生產工序分為「五做」。畫做:專門從事琉璃構件的紋飾畫。板瓦做:從事吻、脊、勾頭、滴水及簷磚等各種裝飾件製作。筒瓦做:從事用量最大的普通琉璃瓦。燒窯做:生產中的重要環節,燒窯火候的穩、急、老、嫩直接關係產品質量。釉做:最重要的技術工序,當時是個人壟斷的,非常保密,所用材料、配比方法等除由一人掌握,調釉時也不讓外人看見,上釉後再入窯低溫燒成。由於工藝繁瑣,釉料昂貴,所以琉璃成本很高。那時琉璃成品全用馬車運往盛京,路程遙遠,晝夜兼行。

  侯文鐸說,「皇瓦窯的琉璃磚瓦釉子與現代的琉璃磚瓦比要薄的多,顏色也比現在的純正,當年只有侯家人才掌握皇瓦窯的燒窯技術,可是上世紀七十年代,配方不慎被燒毀,現已失傳多年。但30年前曾有位藝人燒出過皇瓦窯的琉璃瓦,而且非常成功,現在這位藝人已經70多歲了,近年與侯家子孫仍一直嘗試,試圖重新開窯燒制。」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

相關焦點

  • 揭秘年度文藝神作《路邊野餐》的「前世今生」
    揭秘年度文藝神作《路邊野餐》的「前世今生」 時間:2016.07.14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良小涼    2015年8月,片子曝出了第一波海外口碑,影評人一路高贊,畢贛也隨著片子一路參加了13個電影節,拿獎拿到手軟。
  • 揭秘泰國虎廟醜聞背後 扒扒它的前世今生
    揭秘泰國虎廟醜聞背後 扒扒它的前世今生時間:2016-06-05 08:29   來源:微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揭秘泰國虎廟醜聞背後 扒扒它的前世今生 泰國北碧府西部的帕朗塔布寺,被人們稱作虎廟,廟中飼養著至少147隻老虎。
  • 【2018春晚揭秘】《國寶回歸》:《絲路山水地圖》的前世今生
    【2018春晚揭秘】《國寶回歸》:《絲路山水地圖》的前世今生 新聞頻道來源:央視網 2018年02月17日 11:26 A-A+   這幅絹本《絲路山水地圖》手卷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 揭秘辣條的前世今生!首個辣條博物館在長沙開館
    > 揭秘辣條的前世今生
  • 揭秘巴氏鮮奶的前世與今生!
    今天,為大家揭秘一下巴氏鮮奶的前世今生。巴氏鮮奶的前世牛奶是從母牛乳房中擠出來的液體,它含有人類所需的鈣、磷、鈉、鎂、維生素、碳水化合物等物質。巴氏鮮奶的今生但是,巴氏鮮奶的生產條件非常苛刻。不僅要高品質安全的奶源、機械化封閉擠奶,還要全程低溫冷藏,這一切讓巴氏鮮奶的售價比較高,以前只有皇室貴族才能享用得起,好在現代科技發達,巴氏鮮奶的價格逐漸被平民化,普通大眾也能享受到巴氏奶的新鮮。
  • 《朝內81號》揭秘 片方全面還原「第一兇宅」
    《朝內81號》揭秘 片方全面還原「第一兇宅」 曾有專家、學者試圖揭秘這一「兇宅」背後的真相,結果都無疾而終。此次,由導演葉偉民、編劇文雋,聯合多位金馬金像得主組成的「揭秘團」,耗資近億,籌備三年、製作一年打造的3D巨製《朝內81號》,就將首次全方位揭開這座百年老宅的神秘面紗。除了將百年前的歷史真相逼真復原,該片將朝內81號今生所發生的種種奇異故事也搬上銀幕,前世今生交相呼應,令人期待。
  • 清代同治年間生產瓷器:官窯VS民窯,官窯遙遙領先!
    同治瓷器清代同治年間(1862~1874年)景德鎮生產的瓷器。鹹豐朝御窯廠被毀,同治時又遭兵亂,優秀工匠流失,對生產影響很大。瓷器胎體官窯製品精細潔白。民窯則粗松厚重。釉層也是官窯比較細白,民窯稀鬆施釉薄且不平,波浪釉現象很嚴重。粉彩粉質成分過多,畫面濃厚過豔。紋飾程式化嚴重,內容多是寓意強烈的吉祥圖案,充滿了封建迷信色彩。
  • 揭秘八寶山的「前世今生」
    關於八寶山有很多傳聞,下面我們就來說說八寶山的「前世今生」。第一墓區的第一位主人,就是素有「中國人民駱駝」之稱的任弼時同志。他是新中國成立後去世的第一位國家領導人,他的墓佔地三百多平方米,在公墓中面積最大,被稱為「八寶山第一墓」。之後,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第一任副主席的民主人士張瀾去世,葬在了任弼時同志墓的西邊。1955年紀念原中共領袖瞿秋白同志逝世20周年時,將其墓遷到了八寶山,放置在任弼時同志墓的東邊。在此基礎上第一墓區逐漸形成。
  • 一本特殊的旅行指南,揭秘全球"地下酒吧"的前世今生
    一本特殊的旅行指南,揭秘全球"地下酒吧"的前世今生 2019-08-28 15: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揭秘「毒氣島」的前世今生
    揭秘「毒氣島」的前世今生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日本在侵華戰爭中,對中國使用化學武器,進行了滅絕人性的毒氣戰
  • 《尋找前世之旅》第一章 前世今生
    沿著青色的石板路一直走,經過一片綠色的竹林,再往左拐,就能看見一座二層樓的中式建築,黑瓦紅牆,雕花圍欄,正中的牌匾上寫著幾個龍飛鳳舞的大字:前世今生。  前世今生,這是一座茶館的名字,也是我——葉隱,一位19歲女孩工作的地方。在以飲茶為風的這座城市,這樣的茶館多不勝數。茶館自然是做生意的地方,但是除了茶,我們還做別的生意,一門特別的生意,一門和前世今生有關的生意。
  • 揭秘上海這條百年歷史鐵路的前世今生
    原標題:去處‖揭秘上海這條百年歷史鐵路的前世今生  對於火車這個鋼鐵巨物,我們總有一種特殊的情懷,尤其是上海,有那麼一條大部分已改建為明珠線的廢棄鐵路,一直都鐫刻在我們的記憶中,那就是中國第一條營運鐵路——淞滬鐵路(吳淞鐵路),寶山作為淞滬鐵路的重要路段,一起見證了上海開埠後一個多世紀中國鐵路的榮辱興衰
  • 洪熙官與金山寺的前世今生
    金山寺位於廣州西北郊約20公裡外的裏水鎮瑤頭村外面、官窯水道江心的小金山島上(又名靈洲島),有座小金山寺
  • 陶瓷燈的前世今生
    今天,小編帶你走進歷史的長河,看看陶瓷燈的前世今生。(唐·白瓷燭臺)明清兩代是中國古陶瓷發展最輝煌的時期,富麗堂皇的官窯燈具和宮燈的興起,使燈具和燭臺的種類和質地更加豐富多彩。
  • 前世的恩,今生的愛
    前世今生是多少人念及的事情了。佛曾經說過,萬物皆有靈性,萬物皆可成佛,萬物皆有因果,萬物皆有輪迴。因因果果,果果因因,種善因必得善果,種惡因必得惡報。萬法皆可空,唯有因果不空。正是因為前世有恩情,種下了善因,今生才會有愛情,收穫了善果。有些愛可以踏破紅塵,忘川秋水,只因為愛上了就不會後悔。有些愛可以一生一世一次一次的輪迴,只因為不管東南西北都要在一起。有些愛一段一段一絲一絲的是非,只因為讓有情人永遠不分離。
  • 今生的夫妻是前世情人,今生的情人是前世夫妻:善待每一份相遇!
    作者:胡楊映月情人之所以對你柔情似水,之所以是浪漫溫柔的代名詞,之所以讓你感覺愛得百轉柔腸,之所以讓你刻骨銘心,是因為你們是前世的夫妻。今生之所以尋你而來,只因為前世的一份緣還沒有盡,所以今生來續前緣,是來還債的。
  • 馬雲前世曝光!天眼揭秘,竟然做了40多世的大善人……震驚所有人!
    馬雲前世曝光!天眼揭秘,竟然做了40多世的大善人……震驚所有人!身價2700億!馬雲,再當中國首富!近日,看到一篇「馬雲前世被曝」的文章,天眼揭秘:他竟然做了40多世的大善人,所以今生大富大貴,福報多多!據悉,這是一位師兄在佛菩薩的加持下,腦中浮現的畫面。
  • 根據土星宮位看前世今生
    根據土星宮位看前世今生你想知道你前世的人生嗎?土星掌管命運,我們可以從中窺知一二。你何不利用這些訊息,解讀分析,進而豐富你今世的人生。  第一類型者,土星一宮  你的前世人生充滿挫折,做事情經常半途而廢,虎頭蛇尾。向新的事物挑戰時,也都是無疾而終。最後,一事無成,終此一生,引為憾事。今生的你不願意再重蹈覆轍,因而痛改前非,抱持著「執著」的態度。即使遭遇到困難和挫折也絕不輕言放棄,頗具使命感。
  • 了解廣彩的前世今生 到嶺南會看展覽
    呈現廣彩三百年歷史風韻的大展「遠航與歸航——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名片廣彩的前世今生」,9月5日正式在二沙島嶺南會展覽館開幕了,將持續展出至9月27日。「嘉慶年間畫龍的很少,尤其是五爪龍,那是皇權的象徵,必須官窯才能出現。當時能夠出現這樣的廣彩瓷,可見貿易的刺激有多大。」   收藏家李海蘭帶來的展品中,清代嘉慶至道光年間的「廣彩開光人物對瓶」也非常有趣味。拿到這對朋友從國外幫忙拍回的瓶子,李海蘭夜不能寐,整晚都在研究上面的人物圖案,越看越覺得這簡直就是瓷瓶上的「賈府壽宴圖」。
  • 訪談實錄:網絡名人揭秘「一粒米的前世今生」
    在3月9日-13日,「網絡名人走進新國企」活動第二站「一粒米的前世今生」走進了中化集團、中儲糧、中糧集團,網絡名人與網絡媒體一起「直播」糧食育種、種植、收購、儲存、加工、銷售、消費等各環節,揭秘「一粒米的前世今生」。今天在我們演播室非常高興邀請到四位嘉賓一起來和網友揭秘。我們來認識一下,國資委新聞中心網絡處副處長李紅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