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城隍廟聯誼會到集美霞城城隍廟參觀 串起親情友情
這次論壇上,臺灣城隍聯誼會會長葉源助將介紹所有參與城隍文化節活動的廟宇及特色,還有舉辦大型廟會活動的經驗。臺北霞海城隍廟管理人陳文文,將介紹霞城與霞海城隍廟的淵源、城隍與月老的淵源。廈門市文化局原局長、閩南文化研究會前會長彭一萬,將從閩臺城隍廟對聯談兩岸淵源。
-
全省城隍廟聯誼會舉行 霞城陣頭隊贏得陣陣喝彩
霞城陣頭隊贏得陣陣喝彩全省城隍廟第八屆聯誼會在閩侯舉行,後溪霞城獨具閩南特色的陣頭習俗表演大受歡迎身高兩米多的舞神將、隨著音樂「搖擺」的攆神轎……10月26日,近150人組成的後溪霞城城隍廟陣頭隊受邀前往閩侯縣上街鎮候官村
-
集美後溪霞城城隍廟→臺北霞海城隍廟:做兩岸城市的守護神
其後,全臺各地均有建立城隍廟,到1934年末,全臺的城隍廟總數達二十九座。其中,多數為清代官方所建的城隍廟,這些清代官方祀典的城隍廟在政權轉移之後失去了官方的支持,轉由民間崇祀,一些城隍廟的維持因此而中落。然而原本就由民間建立崇祀的城隍廟,則未因政權交替而衰微,反而隨著地方經濟上的繁榮而更加香火鼎盛,臺北霞海城隍廟即是其中的代表。
-
集美後溪霞城城隍廟建廟353周年 顛轎舞獅精彩
本報訊(記者 李小慶)或拖家帶口,或呼朋喚友,數千市民遊客齊聚後溪;鞭炮鑼鼓齊鳴,陣頭秧歌舞動,熱鬧場面讓人目不暇接……昨日,「錦繡碧溪 周末集市」第四期開市,數千名市民前往後溪,感受難得一遇的城隍文化慶典
-
廈門集美霞城城隍廟353周年巡遊慶典
霞城城隍廟353周年巡遊慶典【上集】霞城城隍廟353周年巡遊慶典【上集】後溪城內城隍廟,又稱霞城城隍廟,位於集美區後溪鎮城內村
-
廈門集美後溪霞城陣頭隊:肩膀厚繭成「勳章」 重現陣頭輝煌
香火鼎盛的廈門集美後溪霞城城隍廟始建於清朝康熙元年它不僅是臺北霞海城隍廟的"祖廟"更是臺灣其它城隍廟的"太祖廟"與之息息相關的城隍文化就是霞城陣頭霞城陣頭距今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期間失傳了一百多年1992年臺灣的分廟回鄉祭拜霞城陣頭重新出現在鄉親們的面前成為成立後溪霞城陣頭隊的契機
-
集美城隍廟文化內涵豐富
民俗表演 海峽之聲網訊(記者 洪梅)俗話說「趕早不如趕巧」,閩臺走親鄉鎮行記者一行來到集美後溪霞城城隍廟採訪的時候位於後溪城內村的霞城城隍廟裝飾一新,紅色燈籠掛吊兩側長廊及廣場上空,香菸繞繚,燈燭通明,敬香的信眾絡繹不絕。 據了解,2016年1月1日元旦日,正值農曆12月22日,是後溪霞城城隍廟每年一度的祈安日,也是該城隍廟的353周年廟慶日。「這個祈安風俗只有我們這邊才有。」
-
後溪城隍廟市民急「救火」 集美打響冬春防火「第一槍」
[新聞頁-臺海網]臺海網1月4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康澤輝 吳舒遠 通訊員 陳豔/文康澤輝/圖)昨日上午,廈門市集美區後溪霞城城隍廟廣場上,突然竄起「火苗」,市民朋友們化身「消防員」,成功將「火」撲滅。原來,這是集美區冬春火災防控啟動儀式上的一場滅火體驗。
-
一座城隍廟連接兩岸情 集美城隍文化節下月登場
據海峽導報11月5日報導在集美後溪鎮城內村,有一座已有350年歷史、聞名海峽兩岸的城隍廟。導報記者昨日從後溪鎮政府了解到,下個月,集美城隍文化節暨後溪鎮霞城城隍廟350周年慶將以此為中心,隆重登場。
-
霞城城隍爺出巡 多番獨具閩南傳統韻味好戲連臺
霞城城隍爺出巡引來上千信眾。記者 陳翠仙 攝晨報訊(記者 陳翠仙 通訊員 郭妮妮)昨天,後溪霞城城隍廟一片鑼鼓喧天,舞龍舞獅、陣頭表演……多番獨具閩南傳統韻味的好戲接連上演。原來,昨天是霞城城隍廟一年一度的城隍爺出巡日。城隍爺出巡是後溪重要的信俗活動,每年都吸引眾多的信眾前來參與,其中還有自新加坡遠道而來的信眾。此次城隍爺出巡一共出動了4座神轎,有城隍爺、清水祖師、清水老祖、玄天上帝。隊伍中還跟著一群「青面獠牙」的家將,這些家將都是由真人扮演的。
-
兩岸信眾參加廈門霞城城隍廟350周年慶典
中國臺灣網1月4日廈門消息 3日,來自海峽兩岸的50多家城隍廟的上千信眾齊聚福建廈門集美霞城城隍廟,會香祭典霞城城隍廟建立350周年。 此次共有來自臺灣島內各地的25家城隍廟、700多名臺灣信眾參加慶典。
-
兩岸上千信眾參加廈門霞城城隍廟350周年慶典
新華網廈門1月3日電(記者 付敏、張逸之)3日上午,廈門市集美區的霞城城隍廟熱鬧非凡
-
最集美 後溪城隍出巡 「鎮廟之寶」亮相
伴著新式舞曲、傳統鼓樂、鼎沸的人聲,兩岸城隍文化交流活動在位於後溪鎮後溪村城內社的霞城城隍廟拉開繞境巡遊的大幕。始建於清朝康熙元年(1662年)的霞城城隍廟是臺灣諸多城隍廟的「祖廟」。此次活動中,來自臺灣的宮廟就有16座,其中包括與集美霞城城隍廟有著特殊淵源的臺北霞海城隍廟。
-
集美後溪城隍出巡「鎮廟之寶」亮相 踩街歷時5個多小時
伴著新式舞曲、傳統鼓樂、鼎沸的人聲,昨天上午9時,兩岸城隍文化交流活動在位於後溪鎮後溪村城內社的霞城城隍廟拉開繞境巡遊的大幕。來自福建省內各地和臺灣地區、新加坡的45家宮廟的數千信眾,在這座具有352年歷史的城隍廟前齊聚一堂,靜待城隍爺出巡。
-
【家園】廈門城內社:閩臺城隍廟再續前緣
抬腳邁入城隍廟大門,立正轉身抬頭看,大門上懸掛著一個珠算盤,這有什麼講究呢?霞城城隍廟管理委員會委員王堅峰說:「意思是叫人家積德啊,做好事。你做好事,城隍爺會記住,你幹壞事,城隍爺會找你算帳。古時候的官員到一個地方任職,首先要到當地城隍廟向城隍爺發誓。為善必昌,為善不昌祖宗必有餘殃,殃盡必昌;作惡必滅,作惡不滅祖宗必有餘德,德盡必滅。」
-
威武霸氣後溪村人,集美傳統「江湖」大揭秘!《鹿鼎記》中陳近南原型源於此地……
▲後溪霞城城隍廟廟會習俗/陳麗真後溪村面積約6平方公裡,下轄浦邊、柴場、下店、城內、埭建、街路6個自然村,常住人口有5000多人。後溪村每年最熱鬧的莫過於霞城城隍廟的祈安活動,後溪陣頭隊的隊員們身穿神將外套,抬腳踏步,邊走邊舞,進行傳統習俗表演。每周,後溪陣頭隊練,有的甚至是父子、兄弟、全家齊上陣。村裡年輕人會自發地訓練。
-
周日來集美後溪,吃地道美食,逛好玩的集市!
相約走進後溪吧!即日起,後溪鎮政府聯合晚報君,向全市徵集150名市民,前往美麗的後溪遊玩,感受後溪周末集市的魅力。宋朝時在同安擔任主簿的朱熹先生到此考察,對薴溪非常喜歡,曾作《過薴溪詩》,描述薴溪沿岸美麗的自然景觀。在後溪鎮西井村有一處歷史悠久的鐵爐宮,宮內供奉著關聖帝君,是集美區涉臺重要的文物保護單位。據悉,鐵爐宮的歷史可追溯到唐末。1997年,臺胞黃德旺先生在確認鐵爐宮是臺灣圓山宮的祖廟之後捐資重建了如今的鐵爐宮,使其成為兩岸交流的重要紐帶。
-
後溪周末集市又增加100個名額,你來嗎?
相約走進後溪吧!報名太火,主辦方又增加了100個名額!!即日起,後溪鎮政府聯合晚報君,向全市徵集150名市民,前往美麗的後溪遊玩,感受後溪周末集市的魅力。宋朝時在同安擔任主簿的朱熹先生到此考察,對薴溪非常喜歡,曾作《過薴溪詩》,描述薴溪沿岸美麗的自然景觀。在後溪鎮西井村有一處歷史悠久的鐵爐宮,宮內供奉著關聖帝君,是集美區涉臺重要的文物保護單位。據悉,鐵爐宮的歷史可追溯到唐末。
-
福建福清城隍廟:見證海峽兩岸民間信仰文化交流
邢國慢 攝 福清城隍廟代表參加2016年金門迎城隍活動,與金門縣政要陳福海(左三)、洪麗萍(右三)、楊鎮浯及金門浯江城隍廟主委楊耀芸走在巡遊隊伍中。 邢如 攝福清城隍爺神像參加高雄佛光山舉辦的「神明聯誼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