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海洋漁業局)制定的《關於勇當海洋強國尖兵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實施方案(2020-2025年)》日前印發實施。根據該方案,「十四五」期間,深圳將夯實「四梁八柱」,重點發展海洋經濟、海洋科技、海洋生態與文化、海洋綜合管理、全球海洋治理五大領域,大力推進63個重點項目示範性建設,到2025年成為我國海洋經濟、海洋文化和海洋生態可持續發展的標杆城市和對外彰顯「中國藍色實力」的重要代表。
將海洋置於城市發展的戰略位置
2018年,深圳率先發布《關於勇當海洋強國尖兵 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決定》,配套出臺《關於勇當海洋強國尖兵 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實施方案(2018-2020)》,開啟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新篇章。
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得到國家支持。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支持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2019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明確「支持深圳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2020年,深圳出臺 《實施方案 (2020-2025年)》,有了更高的站位、更宏大的願景,將海洋置於城市發展的戰略位置,規劃引領,先行示範,提出:積極踐行海洋生態文明理念,全面增強海洋經濟綜合實力,大力提升海洋科技創新能力,穩步促進陸海融合發展,不斷提高海洋綜合管理水平,逐步拓展深圳參與全球海洋治理領域,到2025年,全面夯實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各項基礎,建成一批標誌性、代表性、關鍵性項目。
五大領域夯實海洋事業四梁八柱
「十四五」開局在即,深圳《實施方案(2020-2025)》聚焦海洋事業建設著力點,明確重點發展的五大涉海領域。
聚焦海洋經濟領域,重點引導和推動海工裝備、海洋電子信息、海洋生物醫藥、海洋資源開發等新興產業加速發展,充分利用「雙區」創建契機,積極引導海洋金融、港口航運開放合作,增強國際化水平,推動海洋經濟跨越式發展,提升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核心競爭力。
聚焦海洋科技領域,通過設立海洋教育研究機構、聚集海洋專業人才、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規劃建設海洋科技創新走廊、加強海洋科技服務等舉措,建立從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到成果轉化的全鏈條海洋科技創新體系,打造一流的海洋創新引擎,提升深圳海洋科技的全球影響力。
聚焦海洋生態與文化領域,將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海洋文化發展與城市發展緊密結合起來,重點構建世界級綠色活力海岸帶、彰顯海洋文化特色、打造國際濱海旅遊城市,營造陸海融合、人海和諧的國際海濱城市氛圍,提升深圳海洋文化在全球的輻射力。
聚焦海洋綜合管理領域,從完善海洋規劃體系、健全海域管理體制機制、加強海洋基礎能力建設等方面入手,對智慧海洋建設、海洋防災減災、海洋執法維權等進行全面部署,提升海洋法制化、精細化管理水平。
聚焦全球海洋治理領域,以舉辦國際海洋高端交流活動、謀劃國際海洋事務組織落戶深圳、構建「全球資源+中國消費」的遠洋漁業格局等舉措為重點,助力「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爭取為在國際海洋法律、規制、行業標準制定方面貢獻深圳力量。
63個涉海重點項目將示範引領
《實施方案(2020-2025)》明確2020-2025年將持續推進和新增共計63個涉海重點項目,力爭通過一批標誌性、代表性、關鍵性項目,形成示範效應,有效支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
持續推動的40個重點項目,包括推動設立國際海洋開發銀行、按程序組建海洋大學、建設智能海洋工程製造業創新中心、推動建立國家深海生物基因庫、規劃建設國家遠洋漁業基地和國際金槍魚交易中心、設立深圳港航發展基金、推動設立中國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等。
大力推動的23個新增重點項目,包括按程序組建國家深海科考中心、推動設立海洋產業發展基金、爭取試點啟運港退稅政策、推動組建中國海工集團、推動建設中船南方海洋工程技術研究院、建設蛇口國際海洋城、規劃建設水產實驗基地、推動深圳灣紅樹林溼地納入拉姆薩爾國際重要溼地名錄、建設前海灣人工沙灘等。
健全體制機制,成立深圳市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發展委員會,由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擔任主任委員,審議全市重大涉海項目、規劃和政策。強化專項資金扶持,積極爭取國家和省重大專項資金,研究設立深圳市促進海洋產業發展專項資金。
深圳海洋經濟力爭高質量增長
陸海統籌、科學用海。2020年2月,《深圳經濟特區海域使用管理條例》出臺,通過制度創新,力求達到合理開發海洋資源和有效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的雙贏。
加快培育「藍色動能」,包括海洋經濟、新一代信息技術、數字經濟企業在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註冊企業驟增,2020年上半年同比增長40%以上。深圳擁有涉海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工程中心、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等各類創新載體達34個。
危機中育新機,變局中開新局。以中集集團為代表的高端海工裝備企業,加快「新老基建」布局,海洋工程、產城業務收入出現大幅增長,貨櫃製造2020年上半年同比增長535.78%,「藍鯨2號」助力中國成為全球首個採用水平井鑽採深海「可燃冰」。增強世界級貨櫃樞紐港集聚輻射功能,鹽田港主要指標連續3個月強勢反彈,2020年8月吞吐量達142.4萬標箱,同比增長15.3%,突破歷史單月最高紀錄。
海洋生態和文化領域,對標全球一流的深圳歌劇院、深圳海洋博物館等新十大文化設施建築設計方案,呼之欲出。深圳灣超級總部中央綠軸、南澳西湧、鹽田大小梅沙等濱海區域城市設計,取得重大進展。10月15日至18日,2020海博會將在深圳拉開大幕,名家政要雲集,前沿技術和產業成果將閃亮呈現。
正如海洋變幻莫測,人類只有不斷克服困難,才能認識和改造海洋,建設海洋強國的航程,機遇與挑戰並存。搶抓「雙區驅動」重大歷史機遇,在海洋開發治理上先行示範,深圳義不容辭。《實施方案(2020-2025)》打下了深圳海洋開發治理體制機制保障的「四梁八柱」,為深圳號巨輪揚帆領航壓艙、定向。
地球不是被海洋分割的孤島,而是被海洋連接的命運共同體。通過海洋,各種文明交匯,形成了燦爛的海洋文化。《實施方案(2020-2025)》提出,深圳要聚焦全球海洋治理領域,舉辦國際海洋高端交流活動,助力「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展現出深圳擁抱蔚藍,融入海洋命運共同體的氣度與決心。人類海洋開發正處進行時,許多領域的新秩序、新標準還未建立。深圳市勇於打出「深圳標準」,積極爭取主導地位,建立開發海洋的新路徑、新範式,開拓開放合作共贏的新局面,全面提升深圳乃至國家的全球影響力。
(綜合自《深圳特區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