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公布決定:力爭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2020-12-13 澎湃新聞

深圳市委、市政府近日出臺《關於勇當海洋強國尖兵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根據《決定》,作為全國首個發布「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決定」的城市,深圳立足自身實際,科學規劃出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三個階段性目標,力爭到本世紀中葉,實現海洋發展達到全球一流水平,全面建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成為彰顯海洋綜合實力和全球影響力的先鋒。

今年十月,深圳發布《關於勇當海洋強國尖兵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決定》,計劃到本世紀中葉,實現海洋發展達到全球一流水平,全面建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決定》內容涵蓋了海洋經濟、科技、空間、生態、文化和全球治理等海洋各個領域。

與《決定》配套的《實施方案》梳理出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各方面共計65項重點項目,作為近期開展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的重要工作抓手。力爭在統籌城市海陸格局、拓展藍色經濟空間、加快生態文明建設、豐富城市濱海風貌和人文內涵,提升全球海洋治理能力等方面先行先試,提供深圳經驗。

下面,小編將從七個角度為大家帶來這份《決定》的全方位解讀:

01

以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為總綱

為深圳未來海洋發展指明方向

作為全國首個發布「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決定」的城市,在借鑑國際知名海洋城市發展經驗基礎上,深圳立足自身實際,將海洋置於城市發展戰略的核心位置,科學規劃出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三個階段性目標:

到2020年,海洋經濟實現高質量增長,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升,生態環境穩步改善,海洋綜合管理水平國內領先,海洋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到2035年,重點提升在亞太地區海洋領域的影響力,基本建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到本世紀中葉,最終實現海洋發展達到全球一流水平,全面建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成為彰顯海洋綜合實力和全球影響力的先鋒。

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可持續發展與海洋經濟研究所所長胡振宇:我們在全球視野下定義深圳。下一步就是陸海統籌,精細化的用海,高端用海,把海洋的資源充分利用出來,而且要陸海統籌,這也就體現在理念上變化、產業上的變化、資金運用上的變化。

02

積極助推海洋經濟發展實現新跨越

打造國際領先的海洋產業集聚區

深圳將綜合考慮國際海洋經濟產業發展趨勢和城市基礎與特色,利用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雄厚的經濟基礎、活躍的市場環境、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一流的城市基礎建設等諸多有利條件,通過產業空間規劃布局、專項資金配套和先行先試政策創新等多方面推動海洋產業集聚發展海洋工程裝備、海洋電子信息、海洋生物醫藥、海洋新能源等產業發展,促進海洋金融要素集聚,在海洋經濟領域成為全球性或區域性的引領者。

中集海洋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戰略總監高上:未來我們企業將會根植於深圳的區位優勢,深圳的產業優勢,結合著全球海洋經濟發展的新趨勢,尋找最有利於發揮本土的資源優勢和企業自身的基礎的新興領域方向。

在空間規劃布局方面,將重點建設「大空港海洋新城——前海」西部海洋科技走廊,探索建設國家南方海洋科學城,打造東、西部兩大海洋科技創新引擎,完善產業配套,促進海洋產業集聚,大力發展本土海洋企業、吸引知名海洋企業總部落戶、鼓勵尚未涉海的企業向海延伸、扶持中小微海洋企業發展等。

03

明確構建海洋科技創新體系

打造海洋人才新高地

從科技前端研究,到後端成果轉化,通過發展海洋教育研究機構、集聚海洋領域專業人才、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規劃建設海洋科技創新高地等,大力提升深圳海洋科技在全球的地位。

其中,提出要大力發展海洋高等教育,創辦國際化綜合性海洋高等院校,推動國際知名海洋大學與深圳合作辦學。此外,制定海洋領域人才專項政策,完善高層次人才和緊缺人才關於海洋相關領域人才的認定標準,將符合條件的海洋領域人才納入人才住房保障範圍,在子女教育醫療等方面提供全面保障。到2020年,預計引進3-5支院士和高層次人才團隊,成立1—2所海洋領域研究所,讓深圳成為海洋領域專業人才的「聚寶盆」。

04

凸顯新時代海洋城市文化特色

倡導海洋與人共生的生活形態

直面海洋汙染、生態退化等問題,深圳將完善汙染治理機制,嚴格生態紅線管控,到2020年,全市自然岸線保有率不低於40%,海洋生態紅線區覆蓋率不低於25%。開展生態整治修復,促進「三生協調」,構建綠色活力海岸帶,從點到面、陸海聯動,全面落實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立足「海域+陸域」全域生態空間,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進程。

深入推進海洋文化與旅遊、創意產業結合,促進海洋文化繁榮,藉助國際灣區休閒旅遊經濟發展帶的打造,建設濱海慢行通道、海洋博物館等,構建由公共岸線、海洋公共文化設施、濱海公園、標誌性建築等有機組成的濱海公共空間系統,為市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濱海公共活動空間,提升濱海生活品質。

深圳市規劃國土發展研究中心發展研究所副所長中心副總師周麗亞:規劃裡我們也提出來自然岸線保有率這些規劃控制的指標,這無論是對未來深圳生態的環境的打造,濱海特色的打造,還是對於市民的一些公共性活動的需求,都是比較好的一些安排。加強公共教育,讓市民更深入地認識海洋,通過海洋知識普及、「海洋日」等節慶活動、海洋社團發展等,推動全社會共同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廣泛共識。

05

整合政府行政資源

提升海洋綜合管理能力

推進「智慧海洋」建設,建設服務於管理和公眾的海洋綜合平臺體系,構建覆蓋粵港澳大灣區的陸海大數據中心,建立海洋信息共享體系,充分運用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新理念,推進海洋智能化建設和管理。強調對海洋的開發與保護並重,深化海洋資源的科學配置與管理,將海洋與城市發展結合,促進城市功能的逐步提升優化,為國家加強對「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資源統一管理提供改革示範,形成可借鑑、可參考的深圳示範樣本。

06

積極參與全球海洋治理

在國際海洋領域發出「中國聲音」

充分發揮深圳面向南海、毗鄰東南亞的區位優勢,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海洋領域的合作,助力「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加強沿線經濟和海洋事務合作;制訂針對性政策措施,逐步提升參與全球海洋治理能力,積極參與國際海洋領域的法律、規制、行業標準的制定。

07

開展政策創新加大投入力度

為世界提供深圳經驗

力爭在統籌城市海陸格局、拓展藍色經濟空間、加快生態文明建設、豐富城市濱海風貌和人文內涵,提升全球海洋治理能力等方面先行先試。將積極向國家爭取開展海事管理、航運管理、海事仲裁、海洋金融等領域創新政策試點。各相關部門圍繞科技、產業、金融、人才等方面制定若干配套政策。積極爭取國家、省重大專項資金和海洋相關基金扶持。同時,加大市財政資金投入力度,用好海洋產業發展基金等政府引導基金,鼓勵社會資本和公益組織支持海洋事業發展,推動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

內容來源:深圳特區報、深圳衛視深視新聞、深圳發布

(原標題:《深圳規劃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相關焦點

  • 深圳公布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成績單 去年海洋生產總值2600億元
    來源標題:深圳公布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成績單 過去一年,深圳市海洋生產總值約2600億元,同比增長約8%,海洋生產總值佔全市GDP值約10%,藍色經濟已成為深圳重要的經濟增長點。
  • 深圳設定一個目標:三步走實現2035年建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關於勇當海洋強國尖兵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根據《決定》,作為全國首個發布「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決定」的城市,深圳立足自身實際,科學規劃出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三個階段性目標,到2035年基本建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 深圳:2035年基本建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廣州日報深圳訊 (全媒體記者肖陸軍 通訊員劉靜靜)昨日,深圳市規土委透露,深圳市委市政府近日審議通過了《關於勇當海洋強國尖兵 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將海洋置於城市發展的戰略位置《決定》以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為總綱,借鑑國際知名海洋城市發展經驗,立足深圳實際,確定了三個階段目標:到2020年,海洋經濟實現高質量增長,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升,生態環境穩步改善,海洋綜合管理水平國內領先,海洋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 深圳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作為改革開放排頭兵,深圳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搶抓「雙區驅動」重大歷史機遇,勇擔綜合改革試點的崇高使命,力爭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成為彰顯海洋綜合實力和全球影響力的先鋒!   綜合改革,先行示範,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使命,因艱巨而顯崇高;時代,因擔當而鑄輝煌。
  • 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最新年報官宣
    9月30日上午,深圳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副市長張勇代表市政府「官宣」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最新「年報」,並介紹:2020年至2025年,深圳將圍繞五大重點領域搭建四梁八柱,以63個重大項目為抓手,全面加速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
  • 深圳定航「十四五」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
    2018年,深圳率先發布《關於勇當海洋強國尖兵 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決定》,配套出臺《關於勇當海洋強國尖兵 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實施方案(2018-2020)》,
  • 深圳大力推進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
    將海洋置於城市發展的戰略位置    2018年,深圳率先發布《關於勇當海洋強國尖兵 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決定》,配套出臺《關於勇當海洋強國尖兵 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實施方案(2018-2020)》,開啟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新篇章。    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得到國家支持。
  • 深圳公布交通強國城市範例建設方案
    11月12日,深圳市交通運輸局公布了深圳建設交通強國城市範例發展策略及近期行動計劃。根據建設方案,深圳將從打造高品質創新型國際航空樞紐等五個方面開展試點。近期,深圳將積極開展深莞惠跨市地鐵和城際鐵路建設,力爭到2035年與灣區中心城市實現半小時直達。
  • 大鵬新目標定了: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打造世界級...
    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決心,來自黨中央、國務院對深圳發展寄予的殷切期望;而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信心,則來源於深圳在向海發展上具有先天優勢和深厚基礎。  支持深圳為全國、全省海洋事業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以「一馬當先」帶動「萬馬奔騰」,自然資源部和廣東省給出了分量重、成色足的政策。
  • 北侖:奮力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力爭進入國內大城市一流強區
    北侖:奮力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力爭進入國內大城市一流強區 2020-12-19 15: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深圳大鵬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
    原標題:深圳大鵬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   改革浪湧,奮楫者先;中流擊水,勇進者勝。
  • 深汕合作區擁有50.9公里海岸線 助力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原標題:深汕合作區打造全市海洋產業重要承載區助力深圳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改革再出發,深圳再揚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下稱《意見》)明確:「支持深圳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按程序組建海洋大學和國家深海科考中心,探索設立國際海洋開發銀行。」當我們把目光投向蔚藍大海時會驚奇地發現,作為深圳第「10+1」區的深汕特別合作區,正加快助力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 深圳鹽田港爭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主力軍
    深圳地處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南海十字樞紐,背靠珠三角這一世界製造業中心,是廣東省及華南地區進出口歐美的主要通道,形成以進出口貿易為主的外向型經濟城市,從2013年開始,深圳港連續五年位居全球第三大貨櫃樞紐港。 近日,中國海洋經濟發展成果的重要窗口、世界沿海國家開放合作平臺,2020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在深圳開幕。
  • 深圳公布交通強國城市範例建設方案,加快推進跨市地鐵和城際鐵路建設
    11月12日,市交通運輸局公布了深圳建設交通強國城市範例發展策略及近期行動計劃。根據建設方案,深圳將從打造高品質創新型國際航空樞紐等五個方面開展試點。近期,深圳將積極開展深莞惠跨市地鐵和城際鐵路建設,力爭到2035年與灣區中心城市實現半小時直達。
  • 五大領域發力,深圳繪就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宏偉藍圖
    邁進新時代,在海洋強國戰略指引下,深圳肩負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歷史使命,向海發軔,揚帆奮進——深圳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於勇當海洋強國尖兵 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決定》,明確從經濟產業、科技創新、文化生態、綜合管理、全球治理五個重點領域,踐行創新引領、陸海統籌、開放合作、綠色發展的思路,奮力打造更具全球影響力的海洋中心城市,努力成為彰顯
  • 習近平: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分兩個階段來安排
    習近平指出,我們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習近平說,從現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從十九大到二十大,是「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我們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習近平提出,綜合分析國際國內形勢和我國發展條件,從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紀中葉可以分兩個階段來安排。
  • 科技創新「跨界」激活藍色引擎: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全面提速
    依託在電子和信息產業領域形成的全球各城市中最完整的產業鏈,深圳經濟加速科技創新和陸海跨界,合作前景廣闊。2020年春,深圳市六屆人大八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過去一年,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進入新階段。」陸海聯姻海洋信息服務業前景廣闊智慧海洋,通信先行。
  • 奮力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力爭進入國內大城市一流強區
    由寧波市政府新聞辦主辦的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電視系列發布活動,昨晚聚焦北侖。北侖地處東海之濱,有全國最深的海港北侖港,集聚5個國家級開發開放功能區,是「一帶一路」戰略支點核心區,又是浙江自貿區寧波片區的承載地。
  • 2035年:半小時直達灣區中心城市
    昨日,市交通運輸局公布了深圳建設交通強國城市範例發展策略及近期行動計劃。根據建設方案,深圳將從打造高品質創新型國際航空樞紐等五個方面開展試點。近期,深圳將積極開展深莞惠跨市地鐵和城際鐵路建設,力爭到2035年與灣區中心城市實現半小時直達。
  • 深圳跨市地鐵有望納入五期規劃,2035年深圳與大灣區中心城市半小時...
    第一階段是到 2022 年,初步建成現代化國際化一體化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高品質高效能高融合的城市交通運行體系,與全球樞紐及國內主要城市群連通度,與灣區互聯互通水平,城市交通品質化程度均穩步提升,為建設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提供有力支撐。第二階段,到 2035 年全面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在全國形成交通高質量發展模式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