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陝西,感受歷史文化之魅力(下)

2020-08-09 西川人文

陝西地處我國內陸腹地,是中華民族及華夏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省會西安,是中國十三朝古都,中國最負盛名的旅遊城市之一。

從西周開始至唐末,近2000年的歷史歲月中,陝西是中華文明的核心地區,留下了無數的歷史文化遺產。近代以來,陝北更是一度成為中國社會變革力量的中心。

讓我們繼續感受這片厚重土地上的風景。

06 壺口瀑布

壺口瀑布位於陝、晉兩省交界的黃河河道,是中國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瀑布上遊黃河水面達300餘米寬,在不到500米的距離內,被壓縮到20-30米的寬度。河水從20多米高的陡崖上傾注而下,形成」千裡黃河一壺收」的景觀。

07 延安

延安境內有中華始祖黃帝陵,它也是延安革命聖地所在地。

黃帝陵是軒轅黃帝的陵寢,是歷代帝王和名人祭祀黃帝的場所。

寶塔山是革命聖地的象徵,楊家嶺等遺蹟,是革命領導人曾經活動的地方。這裡還有延安革命紀念館。

08 法門寺

法門市相傳始建於東漢初年,約有1900多年歷史。經過南北朝時期修復、唐代達到鼎盛時期。北宋年間經過修復,恢復到其最大規模。

法門寺地宮在唐武宗滅佛時被封閉起來,直到近代才得以發掘。它是世界上發現時代最久遠、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佛塔地宮。地宮所保存的大批文物,不僅等級高,品種多,有的甚至完好如初。這些地宮文物代表了唐文化的巔峰。

09 太白山和終南山

秦嶺是中國南北分界線,在它南北,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表現出很大的差異。

秦嶺最高峰是太白山拔仙臺3767米,它是秦嶺主峰。

終南山是秦嶺的另一段,在太白山以東。是眾多高士歸隱之地,也是道教主流全真派的聖地。

10 漢水谷地

漢水谷地位於秦嶺以南,雖在陝西境內,實為南方。景觀和人文和四川接近。漢中也是蜀地北上必經之地。漢族、漢字的」漢「,實來源於此。

對陝西的景區,到此完結。 其他的景區,以後我們擇期再作介紹。

相關焦點

  • 在陝西,感受歷史文化之魅力(上)
    陝西地處我國內陸腹地,是中華民族及華夏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省會西安,是中國十三朝古都,中國最負盛名的旅遊城市之一。從西周開始至唐末,近2000年的歷史歲月中,陝西是中華文明的核心地區,留下了無數的歷史文化遺產。近代以來,陝北更是一度成為中國社會變革力量的中心。讓我們一起去感受這片厚重土地上的風景。
  • 陝西旅遊:感受楊凌農耕始祖文化的魅力(圖)
    也許是記者孤陋寡聞,如果不是有幸參加在陝西楊凌舉辦的以「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第27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真不知道有這麼個富有厚重農耕始祖文化底蘊的陝西楊凌。不僅如此,楊凌還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因其轄區內有隋文帝楊堅的泰陵而得名。之前一直叫楊陵,為了發展需要將「陵」改為了「凌」,取壯志凌雲之意。
  • 走進博物館 感受歷史文化魅力
    當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人們走進博物館感受歷史文化魅力。 新華社發(杭興微 攝)  5月18日,遊人在江蘇蘇州園林博物館參觀拙政園模型。 當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人們走進博物館感受歷史文化魅力。 新華社發(杭興微 攝)  5月18日,一名小朋友在石家莊河北博物院參觀。 當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人們走進博物館感受歷史文化魅力。
  • 西安之行·探尋陝西自然風光(旅行錄)
    大家好,我是小甘小文小強,今天很開心能參加「愛地球專場」寫作活動,抱著自己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今天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西安之行,一起探索陝西獨特的自然風光,同時呼籲大家一起保護我們的地球。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轉發、評論或者點讚,你的關注是我源源不斷的創作動力。
  • 尋文化之根 探歷史之源 | 帶你感受惠州北門直街歷史文化街區的魅力
    尋文化之根 探歷史之源 | 帶你感受惠州北門直街歷史文化街區的魅力 2020-06-04 08:2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西行陝西,觀陝西歷史博物館(2)
      西安自古帝王都,歷史上先後有周、秦、漢、唐等十三個封建王朝在此建都,豐富的文化遺存,深厚的文化積澱,形成了陝西獨特的歷史文化風貌。地上地下文物非常豐富。典型的藏品有:青銅器、墓葬壁畫、歷代陶俑、銅鏡、貨幣、陶瓷器、金銀玉器等。陝西歷史博物館成為展示陝西歷史文化和中國古代文明的藝術殿堂,被譽為「古都明珠,華夏寶庫」。
  • 歷史文化體驗遊,一起探索歷史,感受人文之美(五)
    李少春大劇院霸州市李少春大劇院,了解京劇名家——李少春先生的歷史,探索和學習戲曲文化,置身古典小戲樓,聽一曲經典戲曲曲目,感受戲曲的獨特魅力!紀念館以豐富的藏品和詳實的資料,詮釋了藝術家的藝術成就、人格魅力和卓越貢獻。
  • 「中新旅遊年」紐西蘭客人感受「文化陝西」的吸引力
    9月10日晚,作為由文化和旅遊部主辦、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承辦的「中新旅遊年—紐西蘭千人遊陝西暨西安仿唐入城儀式」的重要內容之一,「文化陝西」旅遊推介會在西安舉辦。紐西蘭駐華大使克萊爾傅恩萊、陝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方光華等出席了推介會,並參加了西安南門仿唐入城儀式。
  • 打卡風箏之都 感受濰坊風箏文化的獨特魅力
    打卡風箏之都 感受濰坊風箏文化的獨特魅力 11月11日,新動能·新山東——第十六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來到了濰坊風箏博物館,感受濰坊獨特的風箏文化與魅力。 李秀娟)11月11日,新動能·新山東——第十六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來到了濰坊風箏博物館,感受濰坊獨特的風箏文化與魅力。
  • 臨潼雲集石榴節,讓你感受歷史文化魅力
    自西安臨潼旅遊度假區「2020雲集石榴節」9月30日在大唐華清城熱鬧開集以來,來自各地的遊客和西安市民,不僅觀賞到精彩紛呈的文藝演出,而且也品嘗到了陝西特產石榴據活動主辦方介紹,本次石榴節將持續到10月11日,每天晚上在廣場的舞臺上,相聲、川劇變臉、時尚秀、吉他彈唱、小丑滑稽秀、爵士舞、魔術等精彩的文藝演出,吸引了很多市民遊客駐足觀看,陣陣歡笑伴隨著陣陣掌聲,讓這個節日充滿了樂趣,也讓遠道而來海內外遊客感受到了古城西安深厚的歷史
  • 黃河博物館:感受五千年歷史文化魅力
    正北方網訊(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  張巧珍)11月17日,「丈量五千年·蝶變黃河岸」主流融媒體沿黃探訪河南活動採訪團來到位於鄭州的黃河博物館,感受黃河五千年的歷史文化與魅力。
  • 漫步探尋文化地標,感受中軸線歷史魅力~
    ,途經景山公園、故宮、天安門、正陽門等遺產點,徒步前往中國書店前門東大街店,在行走中探尋中軸線上的文化地標,感受中軸線的歷史魅力。吳波一行人向南進入景山后街,沿著景山公園的紅牆綠瓦一路向南,用鏡頭記錄下參天的古樹和巍峨的萬春亭。拐進北池子大街前,吳波和朋友們拍攝下水光瀲灩的護城河和古老的故宮角樓。穿過歷史悠久的正義路,來到熱鬧的前門東大街,正陽門遠遠地矗立在天安門廣場前。經過一個半小時的漫走,吳波和朋友們到達本次活動的終點——中國書店前門東大街店。
  • 研學旅行走進陝西,置身華夏歷史舞臺感受浩瀚中華文化
    陝西地處關中平原、北瀕渭河、南依秦嶺,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之一,絲綢之路的起點,歷史上先後有十多個王朝在此建都 。新石器時代原始氏族公社時期的文化遺存在陝西西安、臨潼、渭南、寶雞等地多有發現。屬於母系氏族公社時期仰韶文化的有半坡人、姜寨人和史家人等,以半坡人最為典型。 炎帝族所在的姜水是渭水的一條支流,在今陝西寶雞市境內。
  • 曼徹斯特旅遊,感受英倫文化、歷史、足球、音樂的魅力
    老特拉福德球場,加入來勢洶洶的紅色風暴球迷一到曼徹斯特便會向老特拉福德球場奔去,這座百年球場是曼聯的根據地,伴隨著曼聯經歷了它狂歡和悲傷,坐在球場裡,融入一片紅色海洋中,感受著來自靈魂深處的沸騰。乘輕軌在老特拉福德下車,即可以前往曼聯足球俱樂部(紅魔迷們可以挑一條紅圍巾),再搭乘巴士,便可到達「夢劇場」——老特拉福德球場。
  • 五牛更象——陝西非遺印象展雪梨開幕 呈現陝西非凡魅力
    人民網雪梨11月19日電(王泉驕)11月19日,「五牛更象——陝西非遺印象展」在雪梨中國文化中心開幕。光影交錯的皮影、鮮活傳神的刺繡、古韻盎然的年畫等帶澳大利亞觀眾零距離領略陝西文化魅力。「五牛更象——陝西非遺印象展」開幕(攝影 王泉驕)展出的西秦刺繡百花帳(攝影 王泉驕)展覽以中國傳統生肖「牛」的形象作為導引,以「巧奪天工」、「秦韻天籟」、「秦人匠心」、「關中記憶」、「魅力體驗」五大大版塊展出泥塑、皮影、刺繡、秦腔、耀州陶瓷等百餘件獨具特色的陝西非遺傳承人作品、影像作品以及
  • 國慶陝西遊學丨巡禮陝西中軸線上的古蹟精華(9.30-10.7)
    歷史上的安定(今子長縣),長期處於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對峙的前線。駐守邊關的北宋將士,寄情宗教,遂開中國石窟藝術的奇葩——鐘山石窟。1935年底,紅軍主力到達吳起鎮,延安開始成為中國革命的聖地。本次陝西之行,我們沿著陝西中軸線,一睹早期、中期到晚期的中原北方石窟精華。
  • 陝西移動 | 「5G+中華文明」,讓傳統文化增添魅力
    為讓更多的群眾省時省力地領略古老文物的魅力,陝西移動運用網際網路技術,盤活用活文物、文化資源,促進中華文明的傳播。在陝西智慧旅遊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尋秦跡)的核心位置,陝西移動推出了數字博物館板塊,專題介紹了陝西歷史博物館、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碑林博物館等上千件藏品。該項目上線以來,吸引了廣大市民登錄鑑賞,獲得了文物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 通遼文旅邀西安市民感受科爾沁文化魅力
    )熱情洋溢的演出拉開了活動的序幕。在西安召開通遼市文化旅遊推介會是後疫情時代通遼跨省遊回暖釋放的有利信號,我們將以此次推介會為契機,不斷深化與西安地區的旅遊合作和文化交流,努力開創共享資源、共闖市場、共謀發展的新局面,把通遼至西安這條黃金樞紐線路打造成親情友情之橋、觀光旅遊之橋、經貿合作之橋、文化交流之橋,為促進兩地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 2020年9月25日 渭南文化旅遊資訊微報(組圖)
    陝西網訊(記者 唐雙燕)隨著國慶臨近,渭南市城區主幹道、沿街商戶都掛起了國旗,烘託了熱烈的節日氣氛,也顯得格外喜慶。近日,為歡度「雙節」,各地精心準備「文化套餐」,渭南名勝焦墨百幅作品展在渭南美術館拉開帷幕,韓城市博物館將以「傳承歷史經典」為主題,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特色系列活動。
  • 歷史文化體驗遊,一起探索歷史,感受人文之美(三)
    霸州益津書院追溯益津書院歷史。益津書院始建於元朝至順二年(公元1331年)。原址在雄縣宮崗村,明清時期遷建於霸州城內。2006年,霸州市政府投資2000餘萬元重建,由開放式文化廣場、四合院和展廳三部分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