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學旅行走進陝西,置身華夏歷史舞臺感受浩瀚中華文化

2021-01-11 遊學假期

陝西地處關中平原、北瀕渭河、南依秦嶺,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之一,絲綢之路的起點,歷史上先後有十多個王朝在此建都 。新石器時代原始氏族公社時期的文化遺存在陝西西安、臨潼、渭南、寶雞等地多有發現。屬於母系氏族公社時期仰韶文化的有半坡人、姜寨人和史家人等,以半坡人最為典型。 炎帝族所在的姜水是渭水的一條支流,在今陝西寶雞市境內。傳說炎帝神農氏尋求治病藥物時遍嘗百草,發明醫藥是那個時代的又一重大成就。炎黃結盟,華夏奠基。在長期發展進程中,形成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格局。 推薦景區:半坡博物館(西安)、半坡遺址(西安)、炎帝陵(寶雞)、黃帝陵(延安)

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王朝定都在陝西省內?

1、西周:商朝後期,渭水流域的周國迅速發展起來。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紂,推翻了商朝的統治,建立了周朝,定都鎬(又稱鎬京,今陝西西安西南),史稱「西周」。西周通過大規模分封同姓和異姓諸侯來鞏固統治,開發邊遠地區,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強盛的國家。推薦景區:豐鎬遺址

2、秦:自商鞅變法以後,秦國日益強盛。到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定都鹹陽(今陝西鹹陽東北)。秦始皇通過推行郡縣制等一系列措施,不斷鞏固和擴展疆域,最終形成了一個東到東海、西到隴西、北到長城、南達南海的中央集權大帝國。在這片遼闊的疆域內,各民族不斷融合,逐步發展。推薦景區:鹹陽五陵塬、茂陵、乾陵、昭陵、鹹陽博物館

3、西漢:公元前207年,秦朝被劉邦、項羽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所推翻。劉邦與項羽進行了四年多的楚漢戰爭,劉邦打敗項羽,於公元前202年建立漢朝,定都長安(今陝西西安西北),史稱「西漢」。與秦朝相比,西漢疆域有了較大拓展,其中最大的變化是將河西走廊至西域的廣大地區納入了中央王朝的版圖。推薦景區:漢長安城遺址、杜陵、西安碑林

4、隋:公元581年,楊堅奪取北周政權,建立隋朝,定都長安(今陝西西安)。589年,隋滅陳,統一全國,結束了西晉末年以來長期分裂割據的局面。隋朝疆域,東到東海,南到南海,西到今新疆東部,西南至雲南、廣西和越南北部,北到內蒙古北部,東北至遼河。推薦景區:仙遊寺法王塔、隋大興唐長安城遺址、灞橋遺址

5、唐:公元618年,李淵建立唐朝,定都長安(今陝西西安)。唐前期,降服東、西突厥,先後設立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加強對西域的管轄;同時,實行較為開明的民族政策,贏得了各族人民的尊重,回紇等部族相繼臣服於唐朝。唐朝前期的疆域廣大,東到東海,西達鹹海,南及越南中部,北至西伯利亞,大大超過了西漢鼎盛時期。推薦景區:華清宮遺址、大明宮遺址、大雁塔、小雁塔、興教寺塔

陝西境內發生過哪些著名的戰役和歷史事件?

1、公元前約11世紀,周文王在灃河西岸建立豐京,武王繼位後伐紂滅商建立西周王朝,並在灃河東岸建都鎬京,開創了西安長期作為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歷史地位。推薦景區:豐鎬遺址

2、公元前841年,鎬京「國人暴動」是中國歷史是最早的大規模群眾暴動驅逐國王事件。

3、公元前1021年到公元前996年,西周初期的「成康之治」標誌著中國奴隸制社會進入鼎盛時期,是周最為強盛的階段,故有成康之治的讚譽。

4、在公元前356年,秦孝公推行「商鞅變法」是中國進入封建社會的重大社會改革。

5、秦始皇陵建於公元前247年至公元前208年,歷時39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推薦景區: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秦始皇陵、阿房宮遺址

6、公元前206年,楚漢戰爭初期,劉邦出蜀地,平定三秦(今寶雞、鹹陽、榆林一帶),建立大漢王朝。寶雞推薦景區:法門寺佛文化景區、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鹹陽推薦景區:五陵塬、茂陵、乾陵、昭陵、鹹陽博物館

7、公元前138年,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正式開闢了以長安為起點,連接歐亞大陸的通道「絲綢之路」。

8、漢中之戰(劉備在214年平定益州後,於217年出兵漢中,戰事前後進行了兩年。最終,劉備佔據漢中,在秋天自立為漢中王)。推薦景區:古漢臺(已建成漢中博物館)、拜將壇(亦稱拜將臺)、飲馬池、漢中古城牆遺址

9、潼關之戰:三國時期曹操與馬超、韓遂等西方群雄發生在潼關的戰爭。諸葛亮六出祁山(正史記載只有兩次,「六出祁山」出自《三國演義》);公元228年,諸葛亮採用了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計,打敗曹軍。陳倉(今陝西寶雞西南)。推薦景區:法門寺佛文化景區、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

10、公元582年,隋文帝頒令在漢長安城東南的今西安城址營建新都大興城。推薦景區:隋大興唐長安城遺址、灞橋遺址

11、公元626年至公元756年,唐代的「貞觀之治」、「開元之治」標誌著中國封建社會進入頂峰時期。此時西安可謂是世界經濟文化的中心,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推薦景區:華清宮遺址、大明宮遺址、大雁塔、小雁塔、興教寺塔

12、公元775年,安史之亂時期叛軍與唐軍血戰潼關。推薦景區:十二連城、仰韶文化遺址、馬趵泉、佛頭崖

13、公元1040年,三川口(今陝西延安西北)之戰(北宋與西夏)。推薦景區:黃帝陵、寶塔山、壺口瀑布

14、清初,公元1644年,清兵剿滅大順之戰中,定國大將軍多鐸率領清軍與李自成大順軍在潼關進行的決定性戰役

15、清同治元年(1862年)太平軍陳得才部圍攻西安,於三兆、杜曲等地大敗清軍,在西安地區播下武裝起義的火種。

16、清同治五年(1866年)西捻軍入陝,在西安東郊十里舖大敗清軍。這幾次大規模農民起義戰爭,同南方的太平天國起義遙相呼應,動搖了清王朝在西北的統治。

17、1911年,辛亥革命在武昌爆發後,西安是最早起而響應革命的省會城市之一。陝西革命黨人同哥老會聯合,於10月22日發動起義,經兩天激戰控制西安,不僅推翻了清王朝在陝西的統治,有力地支援了武昌起義,打破了清王朝企圖以西北為基地反撲的夢想。

18、1925年10月。西安的第一個中國共產黨組織—中國共產黨特別支部誕生。推薦景區:西安事變舊址、八路軍西安辦事處舊址

19、九一八事變後東北淪陷,1936年12月12日,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以民族大義為重,毅然發動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向蔣介石實行兵諫,要求「停止內戰,一致對外」。推薦景區:西安事變舊址、八路軍西安辦事處舊址

20、1947年,延安保衛戰是中國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抵禦反擊國民党進攻的一次重要戰役。推薦景區:黃帝陵、延安革命遺址、寶塔山、壺口瀑布

相關焦點

  • 2019年全國各省專業的研學旅行產品有哪些?
    研學旅行,是文化旅遊的一種,其中,文化是靈魂,旅遊是載體。研學旅行在國外發展已久,但在國內還處於初步發展階段。通過研學旅行,學生能夠感受到完全不同的風土人情,極有助於開闊學生視野,提高學生人際交往能力以及緊急情況應急能力。研學旅行發展勢頭向好,但目前也存在產品單一、遊和學各有偏重的問題。
  • 【金昌】龍門學校開展研學旅行活動 「讓孩子走出課堂 走進歷史」
    【金昌】龍門學校開展研學旅行活動 「讓孩子走出課堂 走進歷史」 2020-11-15 19: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記者通訊社採秣小學支社小記者走進凌家灘、褒禪山開展研學旅行
    12月19日,萌芽小記者通訊社採秣小學支社44名小記者走進凌家灘研學旅行基地和褒禪山風景區,探尋淵遠的華夏文明,感受先人勤勞與智慧,步詩人的足跡,感受自然奇觀。步入凌家灘研學旅行基地,小記者們紛紛被一棟棟具有年代感的建築所吸引。在導遊和帶隊教師帶領下,小記者們陸續走進凌家灘文明探源展示館、凌家灘農耕文化體驗館、4D影院、凌家灘學術報告廳和林家灘書局。
  • 感受語言音韻之美 傳承華夏文化經典
    感受語言音韻之美,傳承華夏文化經典。 4月10日,「智引東方,傳誦經典」全國少兒中英文經典誦讀公益活動(以下簡稱「活動」)在北京落下帷幕。以誦讀為載體,感受文化經典的魅力中英文並舉,為文化強國之路添磚加瓦活動由中央重點新聞網站光明網主辦,中華詩詞研究院、中國教育學會外語教學專業委員會、故宮出版社等重量級機構傾情參與指導,新東方小學全科教育獨家承辦,新東方大愚文化參與支持。
  • 出發吧少年丨中原首檔研學旅行真人秀節目來了
    中原首檔研學旅行真人秀節目來了!!!真正的研學旅行,出發吧少年!《出發吧少年》是由河南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傾力打造的一檔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真人秀節目。以中原歷史文化為核心,結合學校教學內容,同學生們一起揭開五千年華夏文明。節目聯合多彩的自然景觀研學基地,豐厚的人文歷史研學基地,帶領學生們在旅行中認知河南,在探索中感悟燦爛的中華文明。
  • 全國中小學紅色研學峰會啟動 研學旅行聚焦延安保育院
    會議由陝西旅遊集團延安文化旅遊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紅權主持。  會議旨在貫徹教育部等部委關於研學旅行的重要指示,緊跟全域旅遊發展新趨勢、新特點,打造紅色研學旅行品牌,弘揚延安精神、拓展旅遊業態,全面提高延安市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水平。
  • 金水區外國語小學追尋華夏文明孕育之地 感受黃河精神研學之旅
    千百年來,奔騰不息的黃河同長江一起,哺育著中華民族,孕育了中華文明。金水區外國語小學的孩子們和老師、家長志願者們一起走進大河村遺址博物館和黃河博物館,聆聽「黃河故事」,展開了一場感受黃河精神的愛國主義主題研學之旅。
  • 2020年運城中學「德孝文化 忠義文化」研學旅行活動紀實
    暢遊河東大地,品讀華夏歷史,堅定文化自信,體味精彩人生。8月18日上午,運城中學「德孝文化忠義文化」研學旅行啟動儀式在運城中學校南門舉行。他還指出,希望同學們在做好防疫措施下,能夠正確處理研學與旅行的關係。研學旅行不是「閒庭信步」的普通旅遊,而是寓學於行、行學相長。我們要重點在「學」字上做文章, 在「研」字上下功夫,「旅行」要為「學」服務,「學」要為「旅行」增加內涵。觸中華歷史,行思行遠傳承中華文化。
  • 濟南市鵲山小學開展泰安傳統文化主題研學
    要麼讀書,要麼旅行,身體和靈魂總要有一個在路上。對我們小學生來說,最有意義的旅行莫過於研學旅行了。11月10日,秋高氣爽,來自鵲山小學的100多名小學生在山東電視臺鏘鏘研學輔導員及教官的帶領下,坐上大巴車前往泰安力明藝術宮,開啟了他們的傳統文化研學之旅。
  • 西安校長專家團走進洛川縣考察研學旅行項目基地建設情況
    8月1日,西安校長專家團走進洛川縣考察研學旅行項目基地建設情況考察團先後來到阿寺村、洛川會議紀念館、蘋果博覽館、美域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地,聽取介紹、實地查看、座談交流,對洛川蘋果的發展歷程、研學旅行項目基地建設情況進行詳細了解,感受洛川的獨特魅力。
  • 研學旅行——丈量文化深度,擁抱中國智慧
    研學旅行對提升中小學生的自理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積極的推進作用。山東儒源儒家文化體驗基地針對青少年和成人開展國學研學旅行活動,被濟寧市旅遊局授予「研學旅遊示範基地」稱號,是曲阜市惟一一家研學旅行基地。
  • 婺源熹園成研學旅行熱門目的地
    同學們在這裡參觀徽派建築、欣賞山水美景、觀摩開筆禮儀、誦讀朱子家訓、體驗硯雕技藝,被熹園厚重的朱子文化和歙硯文化深深吸引,默默領悟中華傳統文化的無限魅力。景區升級改造後的「沉浸式」體驗不僅讓遊客從這些古色古香的建築、文字、物品、儀式中感受到傳統文化,還創造了一個讓遊客回歸南宋、感受風土人情、鄉裡民俗的互動體驗過程,既是一種模式的探索,也是一種文旅融合的創新。
  • 黃河文化倒盞村研學旅行示範基地正式投入使用
    200多名小學員走進黃河文化倒盞村研學旅行示範基地,開始了他們為期一天的研學之旅,這標誌著黃河文化倒盞村研學旅行示範基地正式投入使用。黃河文化倒盞村研學旅行示範基地是由河南港中國際旅遊集團與倒盞村共同投資建設的研學旅行社會實踐教育基地
  • 到石林感受別樣研學旅行
    掌上春城訊「中華鱟!水母!」伴隨著清脆熱烈的討論聲,石林冰雪海洋世界如往常一樣,又迎來一批特殊的小學者——研學旅行實踐團。這群來自石林縣板橋小學的小學生,在為期兩天的研學之旅中,感受喀斯特地貌、礦石、海洋、冰雪、中醫藥蘊含的不同自然之景。
  • 康輝研學 | 讀萬卷書譜人生華章,行萬裡路啟研學旅行
    同學們在中華大地拓展視野、豐富知識,感悟天地之大,品味不一樣的「書本」。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回顧本次研學之旅吧!井岡山被譽為「中國革命的搖籃」。走進昔日革命聖地井岡山,在這裡學習紅軍吃苦耐勞、堅持不懈、不斷進取、自強不息的革命精神;學習中華民族的勤勞善良、淳樸敦厚的精神。
  • 研學旅行的意義
    在中小學素質教育過程中,研學旅行已然成為了一個重要環節,其知行結合的創新型教育方式,有益於提升新時代中小學生的文化素養。在中小學開展研學旅行,能豐富中小學的文化生活,能讓素質教育變得可視化。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我國對學生的教育越來越重視實踐創新能力,因此許多學校都推出了研學旅行,以促進學生們的實踐能力。
  • 安康高新區秦巴生態文化研學基地獲批「陝西省中小學生研學旅行...
    近日,由陝西省教育廳、文化和旅遊廳、文物局組織開展的第三批陝西省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實踐教育基地評選結果出爐,經過專家嚴格評審,安康高新區秦巴生態文化研學基地成功獲批「陝西省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實踐教育基地」,這也是安康高新區首家獲批的省級研學旅行實踐基地。
  • 在陝西,感受歷史文化之魅力(上)
    陝西地處我國內陸腹地,是中華民族及華夏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省會西安,是中國十三朝古都,中國最負盛名的旅遊城市之一。從西周開始至唐末,近2000年的歷史歲月中,陝西是中華文明的核心地區,留下了無數的歷史文化遺產。近代以來,陝北更是一度成為中國社會變革力量的中心。讓我們一起去感受這片厚重土地上的風景。
  • 第三批陝西省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實踐教育基地公布
    第三批陝西省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實踐教育基地公布 來源: 陝西日報 發布時間:
  • 暢遊三晉大地 品讀華夏歷史「遊山西·讀歷史」活動啟動
    此外,儀式現場,山西文旅集團董事長王文保代表研學首發團被授旗,山西文旅集團總經理王琳作為「遊山西·讀歷史」推廣聯盟成員被授予證書。打響「遊山西·讀歷史」品牌不到山西,不懂中國,到過山西,才知華夏。山西是黃河文明的搖籃,擁有悠久輝煌的歷史,數不勝數的名勝古蹟形成了華夏文明五千年的倒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