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忠誠的藩屬國,使者去見清朝皇帝時,仍穿著明朝的服飾

2020-12-13 邦哥說史

明朝由朱元璋建立,這也是歷史上一個非常強大的國家,任何時代都一樣,自身強大了,就會有許多小弟前來依附,明朝強盛其實,周邊不少小國自願朝貢,成為大明的藩屬國,比如越南、琉球、朝鮮等等,但這些小國家基本都是牆頭草,一旦看到明朝不行了,很快便見風使舵,但有一個小國卻是例外的。

明朝崇禎繼位之後,很多小國已經看出,大明江山將要滅亡了,一個個都想脫離而去,尤其是看到清兵入關來襲,對明朝造成巨大威脅,當時的琉球使者來明朝,就帶了一份沒有寫字的國書,上面蓋了印章,他看誰贏了再寫相應的內容,但當時的朝鮮卻是例外。

明朝初年時,朝鮮就跟明朝有交往,到永樂年間,明朝已經十分強盛,當時有藩屬國100多個,許多國家的服飾都模仿明朝的,比如越南、朝鮮,當時朝鮮派人過來學習中國的文化,雙方關係迅速升溫,朝鮮為了表示永遠臣服明朝,還主動廢除了公爵、伯爵的稱號。

此後明朝跟朝鮮關係一直很好,但雙方關係真正從量變到質變,是在萬曆年間,當時日本的豐臣秀吉野心勃勃,打算攻打中國,而朝鮮由於地理位置特殊首當其衝,當時朝鮮國力很弱,面對來勢洶洶的日本,很快就被打得沒反抗之力,節節敗退之下,只能求救於明朝。

後來明朝出兵,終於趕走了日本侵略者,幫助朝鮮奪回家園,後來豐臣秀吉因為戰敗,鬱鬱而終,要是沒有明朝的幫助,恐怕當時朝鮮就直接亡國滅種了,從此 以後朝鮮果然對明朝忠心耿耿,雙方有了貨真價實的感情,直到後來明朝內憂外患之際,朝鮮也沒改變對明朝的感情。

後來清軍入關,佔領中原之後,中國徹底改朝換代,可朝鮮仍舊站在明朝這一邊,他們私下裡還用"崇禎"作為面好,仍舊推崇明朝的禮節,甚至有朝鮮使者去見清朝皇帝,他們都穿著明朝的服飾,在明朝後期,朝鮮算是最忠誠的藩屬國了。

明朝跟朝鮮的關係如此牢固,這當然是指古代了,而現代清朝已經滅亡了,中國也已進入新時代,朝鮮似乎也沒了歷史上那種精神,不得不說有些許遺憾啊。

相關焦點

  • 日本繪製的琉球王國朝貢幕府將軍珍貴畫像,官員身穿明朝服飾前往
    在江戶時期日本人將琉球王國來朝貢的使團繪製下來,我們現代可以看到當時身穿明朝官服的琉球使團的盛況。圖為1793年石裡洞秀繪《琉球入朝圖引》,隊列最前面有中山王府的字樣,代表琉球國中山王派出的使團。當時琉球官修典籍《球陽記事》對此有詳細記載:「尚敬王十四年(清雍正三年),始定御使者於日本國穿明朝衣冠。自徃古時,齎捧國命至日本時,皆服大明衣冠朝見大守公。」
  • 作為藩屬國 朝鮮對明朝和清朝的態度為何大不相同?
    這種為宗主國不惜耗盡國力的態度,與清朝鴉片戰爭以後朝鮮觀望的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清朝鴉片戰爭失敗的消息傳到朝鮮以後,朝鮮的態度較為冷漠,在他們看來這不過是一起局部的衝突。但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清朝軍隊節節敗退,北京淪陷,圓明園被毀,鹹豐皇帝避難熱河,朝鮮的君臣才感到危機。
  • 對明朝最忠誠的一個藩屬國,明朝亡國了還沿其舊制,直到日本入侵
    今天我們來說一個國家,這個國家可以說是明朝最忠誠的藩屬國,明朝已經亡國了,這個國家還沿用明朝的制度和年號,直到日本入侵,才徹底終止了和明朝的關係。明朝的這個藩屬國就是朝鮮。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即位,朱元璋當上皇帝沒多久,就派遣使臣前往朝鮮,當時的朝鮮同樣派遣使臣來明朝表示開國慶賀了,也就是在這時候,兩個國家確立了宗藩關係。
  • 清朝棄之不保的這個藩屬國,卻被此國吞併,如今是一塊寶地
    石頭之前寫過幾篇關於清朝藩屬國的文章,有尼泊爾、不丹、錫金等等。這些藩屬國有的獨立建國,有的被他國吞併,如錫金王國就被印度吞併成為了印度的一個邦。石頭今天要講的這個藩屬國,本可以成為中國領地,由於清朝放棄保護,後被日本吞併,如今是一塊寶地,此藩屬國就是琉球王國。
  • 此國200年不設防,滅亡時仍要做中國藩屬國,慈禧太后卻丟掉了它
    千百年來,中國一直是世界性的大國,特別是漢唐盛世,更是位居世界第一,八方來朝,四夷來服,擁有眾多的藩屬國,這些藩屬國每年都要向中國朝貢。坦白來說,藩屬國,對於中國來說,既是自身實力強大的象徵,同時也意味著多了一份責任,明朝萬曆年間,豐臣秀吉派出大量日軍入侵朝鮮,萬曆皇帝發兵抗擊日軍,這場抗擊日軍的大戰,足足耗時7年,並且動用了10萬大軍,使得明朝國力消耗殆盡,這也造成明朝後期無力抵抗關外的清軍。
  • 明代最後一個藩屬國,跟中國生死相隨,至今關係非常好
    當年朱元璋幫助朝鮮確定名稱的時候,也不會想到,這個國家會跟明朝產生那麼多的聯繫。畢竟當年明朝有許多的藩屬國。在永樂皇帝時期,明朝一共有一百多個藩屬國。當時跟明朝關係好的,也不只朝鮮,越南跟中國關係也很好。越南人的服飾,都是直接從明朝那裡搬走照抄的。
  • 實拍明朝琉球國王畫像,國王服飾是明朝皇帝賜予,猶如中國官員
    琉球國是明朝時期主要的朝貢國,當時明朝承認琉球中山王為琉球國王。並賜代表中華正統的服飾給予琉球國王,當時明朝按郡王級別給予琉球國王七旒皂皺紗皮弁冠一頂和五章錦紗皮弁服一套,常服則是烏沙帽和圓領袍補服冠服。現存琉球國王「御後繪」的黑白照片,足以一見琉球王當時的明朝服飾樣貌。
  • 衝繩血淚:一個原名「琉球」的中國藩屬國
    1372年,朱元璋派出使者楊載,向琉球三大王國發出詔書,中山國、北山、南山接連臣服明朝,向明朝朝貢,成為大明帝國的藩屬國。同時,明朝一直保持「宣德化而柔遠人」的思想,盡力幫助朝貢國解決困難。中華帝國以天朝上國自居,利用冊封以及儒家思想,層層向外拓展。唐朝開始,朝貢逐步轉化為朝貢貿易體系,實施「禮尚往來」的原則:琉球等國將本國物品以朝貢名義運送到明朝獻給中華天子,天子則以萬國來朝之名給予該國所需。
  • 這個小國願生生世世為中國藩屬國,可日本佔領時,中國卻袖手旁觀
    關於琉球國的名字,史書上有不同的記載,直到洪武五年,才正式定名「琉球」。洪武五年,朱元璋派戴出使琉球三國,並分別冊封了三國國王,三位國王也表示奉明朝為正朔。同時,琉球國的官方文書都以漢文書寫,甚至連國王宮殿都是朝向大明所在的位置。
  • 德川秀忠正在準備進攻顏思齊時,大明已經派使者來到了江戶
    德川秀忠正在準備進攻顏思齊時,大明已經派使者來到了江戶。德川秀忠不明所以,不過還是命令德川家光按照極高的規格迎接使者。使者便是濟州知州馬士英,他首先把大明的國書遞交得德川家光,德川家光拜讀了國書後說道:「此事本將軍有所耳聞,但確實並不是本將軍指使的,全部是薩摩藩自行其是,請上國大人明鑑。」
  • 朝鮮為何保留了明代服飾,沒有剃髮易服?
    剃髮易服想必這事都知道,指的是中國明末清初時期清朝入關後。清朝強令漢族、蒙古族及其它南方少數民族等,改剃滿族髮型服飾的政策。清兵入關後,多爾袞推布「剃髮令」,因引起漢族的不滿和反抗。反觀中國的藩屬國—朝鮮,為何沒有剃髮易服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
  • 當了中國500年的藩屬國,被日本霸佔後,現在成了旅遊勝地!
    當了中國500年的藩屬國,被日本霸佔後,現在成了旅遊勝地!大家都知道,藩屬國就是指雖然有自治權,但是還是要看大國的顏色行事的國家,而在漢朝的時候,藩屬國就已經出現了。而有一些偏遠的藩屬國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山高皇帝遠,便經常玩起了自立的把戲!例如西漢時期的南越國。但是小編今天要說的這個藩屬國和南越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直不願脫離中國!那就是琉球王國(也就是現在的日本衝繩)!琉球王國雖然是個海島國,位於中國臺灣和日本九州島之間,但是由於其島上風景優美,已經成為了著名的旅遊景點!
  • 明朝一支軍隊被藩屬國截殺,朱棣大怒:給我打到亡國為止!
    明朝一藩屬國被人篡位,還截殺明朝軍隊!朱棣:給我打到亡國為止明成祖朱棣,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具備軍事才能的非開國皇帝。生於戰火,死於徵途就是他一生的寫照。從年少時的戍邊,到中年時的靖難,再到登基後五次親徵蒙古。
  • 為什麼倭寇會出現在明朝,又集中在明嘉靖時期,清朝卻沒有
    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在明朝時期經常會有海盜倭寇騷擾,並且屢禁不止。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倭寇只出現在明朝呢?而且大部分集中在明嘉靖年間,唐朝時期就不說了,天朝上國都來朝拜。但在宋朝文臣治國的情況下,沿海地區都沒有出現倭寇。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從明朝皇帝所施行的政策說起。
  • 明朝滅亡後,琉球為何對大明念念不忘
    在明朝滅亡後,琉球國繼續奉南明政權為正朔,朝貢從弘光一直延續到隆武,最終因為明朝的徹底滅亡而結束。那麼明朝已經滅亡,琉球為何仍然對大明念念不忘?這就要從明朝和琉球國極深的淵源說起了。琉球位於中國的東部,日本九州島和中國臺灣島之間,由多個島群組成,就像珍珠一樣撒在海上。歷史上,由於孤懸海外,琉球的發展程度較低,形成王國的時間也比較晚。
  • 琉球不再是清朝藩屬國後,數易其主,現在主權究竟是哪國的
    (衝繩街景) 那麼,曾經作為我國藩屬地的琉球王國群島,今天的主權屬於哪個國家呢? 琉球王國建於13世紀初,當時,明朝為了和北元朝廷在國際上分庭抗禮,開始向海外施加政治影響,曾派人前往琉球,要求其向中原稱臣。從此,琉球成為中國藩屬國,年年向中原王朝進貢,這種局面一直到南明時期。 明朝萬曆三十七年,日本的薩摩藩入侵琉球。由於國力弱小,琉球不得不向中原稱臣進貢的同時,還向日本稱臣進貢。
  • 明朝滅亡後,此國仍有幾萬人自稱大明遺民,崇禎忌日集體痛哭
    第二次則是1644年甲申之變,崇禎皇帝自縊,大順和清朝先後入主北京,當年那些東徵的明朝將領和忠於明朝的臣子後代(比如名將麻貴的孫子麻蓬直、萬曆朝兵部尚書石星的後人等),不願受清朝統治,紛紛逃往依然保有明朝衣冠的鄰國朝鮮
  • 【地理探究】從明朝皇帝第一次看到世界地圖的反應看明朝和清朝對...
    奠定了清朝繼續落後的一個基礎。 對於很多喜歡明朝的小夥伴們來說是不能接受的,認為大明王朝是我們的歷史中一個比較有骨氣,而且還算是發展的不錯的王朝。接下來我們就通過一件小事來看一下當時的明朝對於整個世界發展所持有的觀點和看法。
  • 明朝最後的藩屬國,百年前還在祭祀朱元璋,稱:願支持大明
    當清朝徹底收復臺灣鄭氏後,明朝徹底的滅亡了。對於當年那些藩屬國來說,除了效忠清朝,可以選擇的並不錯。畢竟他們的實力極為有限,難以跟清朝抗衡。即便一些藩屬國在崇禎自縊後,仍選擇效忠明朝。但在南明局勢難以挽回的情況下,還是選擇改換門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