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李元妮選方達放棄方登的理由是什麼?

2020-12-15 時簡煙花

電影《唐山大地震》中,方登與方達在汶川地震的救援中偶遇。當別人詢問起方達失去一條胳膊的事情時,坐在一旁的方登才意識到這是她的弟弟。自從唐山大地震後,再未見過面的弟弟。

聽弟弟對當年事情娓娓道來,讓方登第一次知道母親這些年的經歷。

方達說:「你知道我媽常說的一句話是什麼?沒了,才知道什麼叫沒了。倒的房子都蓋起來了,可我媽心裡的房子再沒蓋起來。32年了,就守著這些廢墟過日子。」

李元妮本是唐山的一個普通婦女,有一雙龍鳳胎和一個愛她的丈夫,這是一個美滿的家庭。可是,一場地震,僅僅只用了23秒,就震碎了她的家。原本的美好,一瞬間只剩下滿目的瘡痍。

遍地的呼喊聲,房屋的倒塌聲,隨處可見一具具被挖出來的屍骸,讓這個原本洋溢著幸福的城市,變成了「人間煉獄」。

方大強為了救被困在屋子裡的孩子,淹沒在了倒塌的房屋裡,這個家失去了頂梁柱。而,壓在李元妮身上的,除了喪夫之痛,還有著一個讓她痛徹心扉的抉擇。

一塊石板的兩頭,壓著她的一雙兒女,救援隊的講解在她聽來都是縹緲的,都是虛無的。只能救一個!只能救一個!盤旋在她心頭的只有這句話。

可是,這讓她如何取捨。這無異於問她,手心跟手背,她要哪一個?所以,她只能用力的嘶吼道:「兩個都得救啊!」

可是,這塊石板就像命運的橋梁一般,一頭是生,一頭是死。面對救援隊的聲聲催促,晚一步兩個都不能保的情況下,李元妮哭著說出了「救弟弟」三個字。

她選擇了方達,放棄了方登。

自此,23秒的震動,1秒的抉擇,引發了32年心底的「餘震」。

李元妮選擇方達放棄方登:

一來最重要的原因是當確認兩姐弟生還機率的時候,李元妮對兩人喊話,方達能夠回應,而方登卻半天沒有回話,讓李元妮心中默認方達存活的機率較大;

二來是因為方大強已經在地震中喪生,受過傳統思想教化的李元妮,秉著「延續香火」的思想,也將救援的天平偏向了方達。

很多人,抓著電影中媽媽將最後一個西紅柿給方達吃,不給方登吃,說李元妮「重男輕女」。然而,她只是一個普通婦女。也像很多普通婦女一樣,有著大的要讓小的,姐姐該讓著弟弟的思想。偏心或許有,但是因為別人這樣,所以她也就這樣了。

但,她最後做的抉擇是生死,當她吶喊著說出「兩個都得救啊」的時候,作為一個母親她絕對是沒有偏心的。讓她選擇方達更主要的原因我傾向於因為方達回話了,而方登沒有。

李元妮能確認的是方達活著,而方登是個未知數。所以因著這個,她才堅定了救方達的決心。

若是,當時處境對換,方登給予了回復,而方達沒有,秉著生存的機率,我認為李元妮選擇的就會是方登。

然而,這本就是一個殘酷的決定。女兒或者是兒子選哪一個,都會讓她付出巨大的「代價」。可是,形勢所迫讓她不得不決。

自此,她帶著失掉一隻胳膊的方達過著孤兒寡母的生活。她沒有離開過唐山,守著她內心中的「廢墟」,走不出那暗無天日的「虛惘」。

這塊土地不僅帶走了她的丈夫,也讓她親手扼殺了自己的女兒。她不知道如何救贖,也不知道如何解脫,只能自我折磨著過完一生。

好在,最後方登回家了。好在,方登叫了她一聲媽。好在,方登說「他是我弟弟」。

李元妮當初的抉擇,方登看明白了。

看完電影,很多人會對李元妮抱怨,說她把生的機會給了弟弟,沒有給姐姐,不可原諒。可是,將心比心,在那樣的環境下,你又會作何抉擇呢?

你看過《唐山大地震》嗎?你覺得李元妮選方達放棄方登的原因是什麼?

歡迎分享。

我是時簡煙花。人間煙火色,最撫凡人心。請多多關注,點讚並評論哦!

相關焦點

  • 《唐山大地震》:李元妮與方登重逢,看哭了多少人
    《唐山大地震》,一部催淚大作,一部充滿感情的電影。根據作家張翎2010年出版的小說《餘震》改編而成,是馮小剛導演代表作品之一。對於這部電影,我印象最深的一段還是李元妮(徐帆飾)與女兒方登(張靜初飾)重逢的場面。
  • 《唐山大地震》方登:用32年來治癒傷口!終發現原來是自己錯了!
    地震發生,6歲的雙胞胎弟弟方達和姐姐方登被壓在同一塊石板下面的兩頭,撬起一頭才能救人,必須放棄一個才能救另一個,姐姐不停的敲擊著石板,此時她聽到了媽媽的聲音:「救弟弟!」她看見死神向走來!她的眼淚湧出,她的手停止了敲擊,那是對生的放棄,是希望的徹底破滅!而親手掐滅她生的希望的,是她毫不設防信任著、愛著的媽媽!
  • 唐山大地震紀念日:聊聊電影《唐山大地震》
    明天就是7.28了,是震驚中外的唐山大地震44周年紀念日。筆者特地重溫了由馮小剛導演在2010年拍攝,陳道明、徐帆主演的災難片《唐山大地震》。電影《唐山大地震》於2010年7月12日在中國河北省唐山市舉行全球首映式。影片用長達136分鐘的時間講述了一個前後跨度32年。
  • 經典電影《唐山大地震》——天災之後的人情冷暖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方登(張子楓飾)與弟弟方達(張家俊飾)被砸在一塊水泥板下,要撬起水泥板的一端就要壓著另一端的人,當救援人員問媽媽李元妮(徐帆飾)救哪個時。李元妮一時無法做出選擇。但最後救援人員提出再不做選擇就要走了的時候,李元妮無奈,最後痛苦地喊出「救弟弟」。被媽媽放棄的方登默默地哭了,只見淚水滑過她的眼角,嘴裡念叨著「媽媽」。
  • 唐山大地震電影感人肺腑,我的觀後感
    今天又看了一遍唐山大地震,還是那麼感人,特別是母親李元妮那個撕心裂肺的吶喊!和二選一的痛苦的選擇,讓人印象深刻。 故事講述的是:1976年7月27日夜,唐山地區爆發了7.8級強烈大地震,房屋倒塌,災民無數。
  • 唐山大地震|23秒,32年
    《唐山大地震》講述了一個四口之家在1976年的唐山地震中被摧毀的故事。父親為了救姐弟倆死去,姐姐方登與弟弟方達同時被壓在一塊水泥板上生命都危在旦夕,他們的母親在痛苦的抉擇下選擇了救弟弟方達。方登在震後奇蹟般地活了下來,並被一對解放軍夫婦收養,從此與母親弟弟天涯各一方。
  • 《唐山大地震》:淚水決堤 不為災難為親情(圖)
    第三場:失而復得  方達的奶奶和大姑從濟南來討要她的孫兒。她讓李元妮改嫁,又執意將方達帶走。李元妮不同意,奶奶一氣之下說出這番話,「大強要不是因為你,也不會留在唐山,他也不會死!」負罪感讓李元妮不得不答應奶奶。送孩子上車時,李元妮俯下身體,脊背似乎要被痛苦壓折,此情此景感動了大姑,她說服奶奶將孩子留下,「您帶走方達,是要了元妮的命!」
  • 《唐山大地震》在片中向我們展示了地震中的天災人禍和撕扯的情感
    今天小編藉此機會,給大家推介十年前的這部災難電影《唐山大地震》。《唐山大地震》是根據張翎的小說《餘震》改編,由導演馮小剛執導。徐帆、張靜初、李晨、陳道明領銜主演,陸毅、張國強、陳瑾等聯袂出演的災難性情感故事篇。影片於2010年7月12日在中國河北省唐山市舉行了全球首映式。
  • 《唐山大地震》張靜初李晨隱忍苦楚讓人痛!
    《唐山大地震》張靜初李晨隱忍苦楚讓人痛!《唐山大地震》描述地震中,一位母親只能選擇救姐弟之一。母親最終選擇救了弟弟,但姐姐卻奇蹟生還。32年後家人意外重逢,心中的裂痕等待他們去修補。讓我們來看看片中都有哪些明星傾情出演。
  • 《唐山大地震》,比災難本身更可怕的,是人心的餘震
    《唐山大地震》改編自張翎的小說《餘震》,小說又是以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為創作的靈感。1、災難面前,人如螻蟻這部電影,是馮小剛的作品。有關於王媽媽的細節就是,給方登的兩個吻。第一個吻是帶方登去學校報名之前,給她扎辮子後,在女兒臉上留下個響亮的吻。方登沒有什麼反應,到了學校,媽媽告訴老師,女兒叫王帆。從來不開口說話的方登突然大聲用唐山話道:我叫王登!王媽媽一愣,隨即同意了。
  • 導演馮小剛為您講述,拍攝電影《唐山大地震》中臺前幕後的故事
    電影《唐山大地震》的故事發生在1969年,卡車司機方大強載在祈禱中迎來了自己的龍鳳胎兒女:方登、方達。妻子李元妮差點因為難產送命,好在母子平安,一家人歡喜地離開醫院,從此過上普通卻幸福的生活。時間走到1976年,唐山這個中型工業城市,一家人雖然只擁有很小的空間,卻溫馨和睦。
  • 唐山大地震,以電影視角,看真實世界。催人淚下
    《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是由馮小剛導演拍得一部歷史、災難性的一部電影。徐帆、張靜初、李晨、陳道明、陸毅、張國強和陳瑾等聯合出演。其中徐帆飾演李元妮,是一名紡織廠女工。張靜初飾演成年的方登,她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王登,因為她劫後被王德清所救。
  • 網友選出《唐山大地震》5大催淚片段,哪一個片段最能打動你?
    網友選出《唐山大地震》5大催淚片段 第五:媽,對不起! 李元妮帶著一家人來給丈夫掃墓,女兒方登了解到母親多年來的苦心,誠懇地向母親道歉,她不應該記恨自己的媽媽!網友票選出《唐山大地震》5大催淚片段 第四:回唐山去找找你的親人吧!
  • 《唐山大地震》:馮小剛「避重就輕」,卻難以掩蓋中國式家庭隱疾
    文:宿夜花馮小剛導演的《唐山大地震》,在上映後的十年時間內,一直是電影愛好者喜歡談論的影片。只有真正認清李元妮這個人物形象,才能進而了解到影片群像角色之間的情感關係。當我帶著這個問題,再去觀看《唐山大地震》後,卻仍舊找不到一個明確的答案。因為,電影的劇本細節和導演的處理上,「太過聰明」地將一些反映人物內在關鍵的點「模糊處理」,就導致了李元妮整個形象有了個大概架構,卻沒有足夠豐富的性格。
  • 解讀《唐山大地震》馮小剛:張靜初本能地下跪
    電影講述了唐山地震留下的一個感情困境。地震中,母親李元妮只能選擇救雙胞胎姐弟之一,最終選擇了救弟弟方達,但姐姐方登卻奇蹟生還,後被解放軍收養。比如,他至今覺得,片名叫「餘震」更合適,因為事實上片中對於地震以及救災的篇幅並不是很多,這樣很容易給觀眾造成前期誤導,但是唐山方面堅持要用「唐山大地震」。「有的時候這方面的難度其實大於我們怎麼把這個電影拍得更感人。」  廣電總局電影局副局長張宏森說,《唐山大地震》是商業資本和政府資本的一次成功合作。
  • 《唐山大地震》方登:淺析童年經歷對人性格塑造的影響
    唐山大地震是中國一代人無法揮去的慘痛記憶,2010年同名電影上映以後也引發了熱議。《唐山大地震》中人物眾多,許多人都值得細聊,但爭議最多的非女主角方登(王登)莫屬。因為他在電影中做了三件不能被常人理解的事情。
  • 《唐山大地震》:與電影不同的方登,原著中她的自愈之路讓人心痛
    《唐山大地震》是由張翎的中篇小說《餘震》改編而來。其創作靈感主要來源於作者在機場的書店裡,偶然看見了唐山大地震的資料後,便萌生了寫出一個關於地震給人帶來的傷害,以及受害者如何獲得解脫的故事。看完了整部電影,方登給人的整體印象,便是一匹行走的白眼狼。
  • 在《唐山大地震》被母親遺棄的小方登,後來過著這樣美好的生活
    童星張子楓我怎麼知道當紅小生張子楓是《唐山大地震》中的小方登,流行了一段時間,太神奇了,感覺時光飛逝,似乎過去已經過去了,還是昨天,感覺那時候比小孩子小一些,現在他站在一個美麗的地方,時間真像一匹飛馳的馬。
  • 《唐山大地震》:為什麼我們總是把親人的愛,選擇性遺忘?
    但這部電影為何能夠收割好幾億的票房,是有原因的,唐山地震是表面,內心的餘震才是敘述之重。許多家庭中細微的關係,都在這部電影裡體現的淋漓盡致。唐山大地震突如其來,元妮的丈夫方大強為了救困在樓中的兒子方達和女兒方登而不幸遇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