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23秒,32年

2020-12-15 有知也

《唐山大地震》講述了一個四口之家在1976年的唐山地震中被摧毀的故事。父親為了救姐弟倆死去,姐姐方登與弟弟方達同時被壓在一塊水泥板上生命都危在旦夕,他們的母親在痛苦的抉擇下選擇了救弟弟方達。方登在震後奇蹟般地活了下來,並被一對解放軍夫婦收養,從此與母親弟弟天涯各一方。

《唐山大地震》的劇情很符合馮小剛導演創作的一貫手法,即先苦後甜,過程很曲折艱辛,結局很幸福美滿。在影片中,方登長大後因為母親當初沒有選擇自己,所以留在記憶中的一直是揮之不去的痛苦,即使生活幸福,心中還是蒙著深深的陰影。與母親相認之初,三十二歲的方登始終沒原諒跪下來對自己懺悔的母親,放不下當初母親給自己照成的陰霾。

她對母親闡述自己的經歷時對男朋友的評價是:「他都不要我了,還找什麼啊。」在影片中,這不單是對男朋友的評價,更是這些年來方登對母親與弟弟的內心寫照。直到去給父親掃墓,看到墓中母親給自己準備的書時,封閉壓抑的內心紡線才終於被親情所擊垮,與母親重歸於好。

馮小剛作品的心理定勢很趨向這種以大團圓結局為收尾。電影的藝術風格溫馨、節奏緩慢,主打親情,以暖色調為主,讓人看過之後很是治癒。大團圓結局很符合中國人的觀影習慣與心理趨向。

影片中的主要人物是母親、方登與方達,三人都經歷了那讓人失魂的唐山大地震。母親的性格很執著,很有耐心,對孩子是慈母對丈夫是賢妻,對生活的一切都能打理有序,經歷得起大喜大悲,堅強地撐起了破碎的家。在災後,母親對女兒方登一直有負罪感,意志消沉。

為了贖罪一直讓自己活得很清淡,她覺得活得太花紅柳綠的很對不起方登,所以方達有了出息她也沒有將自己放到幸福的日子中,只守著房子為了等待方登。我認為方登是這次地震中最大的受害者。在地震前她是一個很灑脫的小女孩,性格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在災後她變得沉默寡言,心靈遭到了巨大打擊,這受到傷害不比身體上的殘缺小。

即使在長大成人後,方登的性格也沒有小時候的歡脫,變得很文靜給人一種憂鬱的氣質。方達在小時候是方登的跟屁蟲,一副弱不禁風的小男孩形象。在災後,方達轉變成自強自立的形象,他為了母親去了別的城市闖蕩,並從一無所有闖蕩出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人的幾種需要主要是指人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實現需要。這個理論是由由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在影片中,很多人在地震後變得無家可歸,母親背著受傷的方達看著一堆災民在搶政府分發的物資,每個人都如狼似虎的搶著水與食物,這便是人對生理的需要。方登在地震後醒在一堆屍體旁邊,眼色迷惘充滿了絕望,她在雨中沒有目的的走著被一個解放軍抱走,最後被一對好心的夫婦收養。

這對夫妻給了方登穩定的生活環境,也給予了她心理上與物質上的安全保障。這是影片體現的安全需要。社交需要是友誼與群體的歸屬感。方登在上大學後遇到了一名學長,這個學長在方登大學期間給了她很多的的安全感,與她談心解她心結給她幫助,這讓方登得到了社交上的需求與滿足。同時,學長對方登的處處關懷也讓方登感受到了別人的尊重,讓她內在的自尊心得到了釋放。

自我實現需要在影片中的主要體現是方達的奮鬥史,他經過自強不息的自我奮鬥,從一個在杭州蹬三輪車的苦力變成了一家旅行社的老總。方達可謂是從無到有,而這份為了美好生活的努力便是自我實現的需要。

《唐山大地震》中最令我為之震驚的場景是地震發生中的那一段。特效非常逼真,無論是視覺還是聽覺都給人一種強烈的衝擊感。在這段場景中,房屋高樓各種格式的建築物都在崩塌,人們在地震面前顯得很渺小無力。大家都在驚慌失措的逃跑,如同過街老鼠般狼狽,那血腥的場面讓人失去勇氣,將人內心深處最無助的恐懼深深的表現出來。這一刻,人性的懦弱、膽小、無助、痛苦、恐懼的心理狀態被描寫得有聲有色,人的心裡想法毫無保留地體現在神情中、動作上、聲音裡。

《唐山大地震》中讓我感觸最深的片段是方登與母親相見的那一場。在方登到來之前母親在廚房洗西紅柿,方登進屋後站在屋裡,李元妮對方登說:「西紅柿洗乾淨了,媽沒騙你。」這一幕讓人很動容,就像這三十多年來的誤解與仇恨,都隨著這西紅柿的到來有所緩解。但是方登沒有吃。

隨後,李元妮緩緩地走到方登面前顫抖著日漸衰老的聲線說:「媽先給你道個歉,媽對不起你。」然後跪在方登的面前痛哭不已,方達怎麼拉也拉不起她。這一場景無論是誰都無法忍住眼中的熱淚。在中國最講究的就是對長輩的尊重,一個母親給自己的孩子下跪,這對中國人而言是一種很難接受的情感。

母親李元妮將自己的過錯擔負在心中,她這輩子也不會原諒自己對女兒方登犯下的錯。對方登這一跪體現出了李元妮對傷害方登感情耿耿於懷的懺悔,更是體現出了對方登濃厚的母愛,她這一跪或許想證明她對方登與方達是同等的愛,她對方登的愛絲毫不少於方達。

這個飽受生活風霜的老太太,用盡了生命中最寶貴的青春年華來懺悔自己的過失,實在是令人恨不起來。在方登心中,李元妮跪下那一刻無論心中有多少委屈多少恨意,都無法在對母親冷漠下去。馮小剛對這種愛恨交織的場景把握很有功力,將人物的性格走向完全貼合的安排進影片中,使得場景拍攝出來的效果逼真、感人,觸人心弦。

看完《唐山大地震》後,受益良多。雖然是一部災難片,但影片中的許多內容引人深思,馮小剛展現出來的人性裂痕值得我們去進行深入的研究與探討。地震持續的時間只是短短的十幾秒,給人留下的餘震可能是一輩子的事情。

相關焦點

  • 唐山大地震41年祭|23秒·24萬生靈·一座城·死與生
    日凌晨3時42分53秒,中國河北省唐山、豐南一帶發生7.8級地震。大地震後,唐山一片廢墟大地震後,唐山一片廢墟7月23日,抗震英雄李升堂在唐山抗震紀念牆前祭奠逝者。國外的衛生組織專家曾預言,由於生理、心理和治療技術等多方面原因,唐山截癱傷員最多可以生存15年。
  • 唐山大地震41年祭:23秒·24萬生靈·一座城·死與生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時42分53秒,中國河北省唐山、豐南一帶發生7.8級地震。強震產生的能量相當於400顆廣島原子彈爆炸。23秒內,百年唐山被夷為平地,242769人喪生,164851人傷殘……唐山,曾如此奪目!
  • 唐山大地震41年祭丨23秒·24萬生靈·一座城·死與生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時42分53秒,中國河北省唐山、豐南一帶發生7.8級地震。強震產生的能量相當於400顆廣島原子彈爆炸。23秒內,百年唐山被夷為平地,242769人喪生,164851人傷殘……唐山,曾如此奪目!
  • 1976年唐山大地震到今天的唐山地震,我們應該明白什麼
    今天得知唐山再次發生地震,這次地震不由得讓我想到三十八年前唐山發生的大地震,唐山地震的爆發是我新中國建國以來遭受的最大的災害,這種災害像饑荒一樣可怕。一座工業城市盡在23秒內變為廢墟,至今會想起來都十分不適,今天的地震再次發生在唐山,唐山這座英雄的城市不要害怕,祖國和人民是你們堅強的後盾,一起抗震一起加油。
  • 《唐山大地震》在片中向我們展示了地震中的天災人禍和撕扯的情感
    我相信很多觀眾都是從馮小剛的電影《唐山大地震》中真正體會到了地震的嚴重性和對人民造成的傷害,尤其是生命的離開讓觀眾感到頗為震撼。當今天造成六點,唐山再次傳來地震的時候,這一消息瞬間在網上傳開,把全國的觀眾再次拉回到當年地震的陰影中。
  • 今日電影推薦《唐山大地震》
    電影介紹:1976年7月28日,中國河北省唐山市豐南一帶(發生了強度芮氏7.8級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持續約23秒。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164851人重傷,位列20世紀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數第二,僅次於海原地震。故事就是以這一次地震為背景。影片《唐山大地震》是根據張翎的小說《餘震》改編而成,2010年由導演馮小剛執導。徐帆、張靜初、李晨、陳道明、陸毅、張國強和陳瑾等聯袂出演。
  • 唐山地震發生在哪一年 唐山地震發生的時間
    地震作為一種自然災害,給人類帶來的無疑是難以磨滅的傷害。建築轟然倒塌,不少人直接因此而喪生。只是提起地震,大多數人都會想起唐山大地震,畢竟這是比較大型,且傷亡巨大的一場地震。數以萬計的人喪命於此。那麼,唐山地震發生在哪一年呢?
  • 浙大與《唐山大地震》的情懷,這段存在於我們腦海中的餘震
    浙江大學前身求是書院這一部影片就是《唐山大地震》,在44年前,在那個本該平靜祥和的夏夜,23秒的劇烈震動,芮氏7.8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可能正是這些數字讓我們每個人的心裡都會有的顫動,講的就是大學百年名校,甘心為一部一樣先讓步拍攝。
  • 唐山大地震紀念日:聊聊電影《唐山大地震》
    明天就是7.28了,是震驚中外的唐山大地震44周年紀念日。筆者特地重溫了由馮小剛導演在2010年拍攝,陳道明、徐帆主演的災難片《唐山大地震》。電影《唐山大地震》於2010年7月12日在中國河北省唐山市舉行全球首映式。影片用長達136分鐘的時間講述了一個前後跨度32年。
  • 願歲月靜好,時隔44年,為何唐山大地震的餘震仍在?
    來源網絡消息說,此次地震屬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餘震,要知道唐山大地震距離今天已經過去了44年了。今天,這篇文章就來說說,餘震真的能持續這麼久嗎?歷史上是否還出現過類似的事?,通過地震釋放的能量增加約32倍。
  • 電影《大地震》原型根據唐山大地震真實事件改編
    電影《大地震》原型根據唐山大地震真實事件改編  由曹衛宇、張晞臨、石文中、馬浩博領銜主演的電影《大地震》正式要上線了,這是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一起來看看電影大地震上映時間吧!  電影大地震什麼時候上映  電影《大地震》根據43年前唐山大地震中的真實事件改編,還原了一個萬人生還的奇蹟故事。
  • 經典電影《唐山大地震》——天災之後的人情冷暖故事
    影片《唐山大地震》是根據張翎的小說《餘震》改編而成,由導演馮小剛執導。徐帆、張靜初、李晨、陳道明、陸毅、張國強和陳瑾等聯袂出演。為了呼應影片的主題,該片於2010年7月12日在中國河北省唐山市舉行全球首映式。
  • 地震預測有多難?唐山大地震原來是這麼回事!
    而自然災害當中,又以地震給人類造成的經濟損失最為嚴重。地震是怎麼發生的?地震能夠被準確的預測到嗎?地震發生之前不是有很多預兆嗎?為什麼至今人類人仍舊無法準確的預測地震?今天就讓趙括說歷史帶領大家歷史上著名的唐山大地震。而今天要說的地震災害,就是作為每一個中國人都知道的唐山大地震。
  • 《唐山大地震》:李元妮選方達放棄方登的理由是什麼?
    電影《唐山大地震》中,方登與方達在汶川地震的救援中偶遇。當別人詢問起方達失去一條胳膊的事情時,坐在一旁的方登才意識到這是她的弟弟。自從唐山大地震後,再未見過面的弟弟。聽弟弟對當年事情娓娓道來,讓方登第一次知道母親這些年的經歷。方達說:「你知道我媽常說的一句話是什麼?
  • 《唐山大地震》第一章:蒙難日「七二八」
    人類將永遠銘記歷史的這一個時刻:公元1976年7月28日,北京時間凌晨3時42分53.8秒。僅僅在一秒鐘以前,地球的表面似乎還是平靜的。凌晨3時42分53.8秒,如有400枚廣島原子彈在距地面16公裡處的地殼中猛然爆炸!唐山上空電光閃閃,驚雷震蕩;大地上狂風呼嘯。強烈的搖撼中,這座百萬人口的城市在頃刻間被夷為平地。
  • 唐山大地震紀念日——唐山1976年至今發生的幾次地震
    1976年7月28日唐山豐南一帶發生7.8級地震。 2010年3月6日市區和灤縣交界先後發生3.1級和4.2級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2010年4月9日豐南區發生4.1級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2012年5月28日市區與灤縣交界處發生4.8級地震。
  • 《唐山大地震》:為什麼我們總是把親人的愛,選擇性遺忘?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時42分53秒,唐山發生7.8級地震,24萬人遇難,唐山市瞬間變成廢墟。這對當時的中國來說,是一次浩劫,一次毀滅式的打擊。32年之後的汶川大地震,更是牽動世人的心。馮小剛導演的電影《唐山大地震》,就是基於這兩次震驚世人的浩劫而延伸出來的故事。最令人震撼的無非就是地震那一段,是馮小剛巨資專門搭建小唐山城並將其爆破,運用後期特效技術營造出震塌效果。
  • 唐山大地震42周年:地震前發生4個詭異現象,至今仍然心有餘悸
    42年前的今天,即公元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53.11秒,中國河北省唐山發生了強度芮氏7.8級的大地震。此次地震,持續約23秒,造成24萬餘人死亡,16.4萬人重傷,位列20世紀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數第二。地震之後,整個唐山被夷成廢墟,導致四千多個孩子無家可歸。
  • 唐山大地震,汶川地震,玉樹地震等地震,到底多慘烈你知道多少?
    唐山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53.8秒,中國河北省唐山市豐南一帶(東經118.2°,北緯39.6°)發生了強度芮氏7.8級(矩震級7.5級)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持續約23秒。
  • 唐山大地震是哪一年 唐山大地震的影響
    唐山,一座上百萬人口的工業城市,在一場沒有任何徵兆的特大地震中夷成廢墟。中國地震出版社出版的《地球的震撼》一書,公布了以下數字:死亡242769人,重傷164851人,輕傷544000人。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唐山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