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愛!松江這群阿姨織出的禦寒用品,卻送給了他人

2020-12-14 澎湃新聞

有愛!松江這群阿姨織出的禦寒用品,卻送給了他人

2020-12-06 18: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天氣冷了,注意保暖身體啊!」「出門的話把帽子戴戴好,圍巾也要戴起來!」對老年朋友來說,每年冬季都是難熬的季節,在戶外風大寒冷,久坐屋內又容易腿冷腳麻。進入深秋後,嶽陽街道一批熱心居民活躍起來,她們自發組織,用自己的巧手編制禦寒用品,為社區老人送去貼身溫暖。

為社區老人冬日送暖的行動,在榮樂小區已經連續開展了三年。萬小雲是行動發起人,她告訴小松,每年大家準備的禦寒用品都不一而同,有襪套、護膝、帽子等等,今年正在織的是圍巾。她們共有8名成員,計劃一共織25條圍巾,如果時間充裕,就再多織幾條。

圍巾的式樣是萬小雲自己設計的,用了雙元寶針法,將保暖功能和外觀時尚結合到了一起。「為了老人戴起來方便一點,所以想到織成開口蝴蝶結圍巾,戴的時候把一頭穿過開口,再一拉就緊了,看起來胸前就像個蝴蝶結,又方便又暖和。」

阿姨們雖然都已退休,但有的要照顧孫輩,有的全權負責家務事,平日白天也經常不得閒,就利用晚上的時間。一名阿姨說:「昨天織到10點多去睡覺的,不覺得累,覺得開心。」從十月份開始布置任務,目前,大家斷斷續續已經織好了12條,「我們準備到元旦,為老人統一送上門。」

無獨有偶,在長橋居民區,一批巧手阿姨最近也開始籌劃要為社區老人送溫暖。長橋編織隊的隊長顧碧蓉介紹,編織隊成立於2012年,吸納的都是既熱心公益事業,又心靈手巧的社區居民。她們大多數人都具有多重身份,平安志願者、9號線站點志願者、垃圾分類志願者……平日裡,她們以各種身份活躍在社區不同的志願服務中。

每年冬季來臨前,她們都會提前購買編織材料,而這些費用主要來自「變廢為寶」。陸海娟說,有的業主嫌麻煩,把紙板、飲料瓶等可回收物混投進到幹垃圾中,她們就會挑揀出來,收集到一定量後賣掉,把所得的錢款籌集起來,用於社區各種公益活動中。「也有的是志願者家裡拿出來,原本是用來給孩子織衣服的,現在拿出來獻愛心。」陸海娟說道。

在醉白池居民區,有一支存在時間更久的公益團隊——愛心媽媽編織班,成立至今已有十三個年頭了,成員也從最初的5人壯大到了20人。2017年,她們榮獲了區優秀老年志願團隊稱號,去年,又再度獲評該榮譽。

據愛心媽媽編織班發起人朱復英介紹,大家常常聚集在一起,探討編織技藝,改良圖案,創新編織物品,越織越有勁,整個編織班裡常常充滿歡聲笑語。從2018年起,愛心媽媽編織班的送溫暖對象,從本小區擴大到了整個街道26個居民區的老人,還有正在翻建中的「兩館一場」的工人們。她們為能夠通過自己的雙手,給更多人帶去冬日裡的溫暖慰藉而感到自豪。作為全區成立時間最長的「巧手阿姨」團隊,近兩年來,她們還常常以「技術專家」的身份,被邀請到各個社區傳授編織技巧。

每年冬季到來之際,巧手阿姨都會將自己編織的物品,親手送到老人手中。對於這些老人們來說,她們親手送來的禦寒物品,是每年歲末年初最期待的禮物。

文字:張小小

圖片:嶽誠

原標題:《有愛!松江這群阿姨織出的禦寒用品,卻送給了他人》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長洲街這群阿姨連續5年集體做公益,一針一線都是心意
    從小就非常熱愛編織手藝的梁鳳霞阿姨從第一屆就開始參與,後來號召身邊的朋友一起加入,今年是她們連續第五年參加這個公益活動。「今年就想著怎樣號召更多人參與,後來就想起吳行長之前提議過公益活動,和他商量後很爽快就騰挪了場地給我們,而且還在居民群幫忙宣傳,有好幾位阿姨因此加入我們」,梁鳳霞阿姨介紹道。
  • 這些松江阿姨做的事太暖了
    「老伯伯,這次給您織了條圍巾哦,我給您戴上試試!」「哎喲,謝謝你們哦,你看這是上次你們拿來的毛線襪,穿了老暖和了!」這幾天,茸城氣溫節節下降,家住永豐街道金地藝境小區的顧全英阿姨與社區「愛心媽媽編織隊」的成員們,正忙著為轄區內高齡老人、孤老和困難家庭送上自己一針一線編織的愛心圍巾。
  • 有愛!松江巧手姐妹做美食,慰問一線的「她」
    有愛!「阿姨你好,送您一份小蛋糕,還有鮮花和點心,您辛苦了。」早上10點,祥東社區支部書記主任周靜手提著幾袋禮品開始了今天的主要工作,不論是為樓道消毒的阿姨,還是小區內巡邏的姑娘,周靜都會主動上前,將禮品親自送到她們手中,說上一句,「您辛苦了。」負責小區巡邏的林阿姨在接到禮品後,不禁笑彎了眼睛,「真的太感謝了,我回家就把蛋糕吃了,嘗嘗這份甜蜜。」
  • 病毒無情人有情 松江這群「鄰家媽媽」有大愛
    好在「鄰家媽媽」們的貼心與關懷,讓孩子們感受到了隔離不隔愛。  在九亭鎮的集中隔離點,有一戶家庭的孩子年紀小,一直哭鬧著要出去,「鄰家媽媽」唐雯燕看到此情此景,非常心疼。當天回到家,她就和自己2歲多的兒子商量,把還未拆封的玩具、繪本、貼紙遊戲書送給隔離點的小朋友。
  • 你家阿姨上門了嗎?松江這些家政機構復工啦
    家裡的阿姨什麼時候能來上班? 一邊「想她來」一邊猶豫「怕她來」。 同樣阿姨們也會有這方面擔心。 如何讓阿姨們安心,又讓市民放心呢?
  • 松江老布新玩法,這群老人組團盤它
    松江老布新玩法,這群老人組團盤它 2020-09-06 09: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酒店退房時,這3樣東西可以拿回家,不拿就等於送給保潔阿姨了
    要麼心在書裡、要麼身在路上,靈魂和身體,必須有一個在前進。人們在外旅遊或者是出差的時候,除了要考慮交通方面的問題,還有比較重要的問題就是住宿問題,都會看看附近有沒有口碑好一點的酒店,然後提前預定。住酒店退房時,這3樣東西其實是可以帶走的,不拿就等於送給保潔阿姨了,網友:其實已經付過錢了!首先,第一樣東西就是洗浴用品。所有的酒店都會為入住的客人放上1——2套一次性的洗浴用品,基本都是一個套裝,主要有:小肥皂、牙刷、牙膏、小梳子、洗髮水和沐浴液等等。
  • 送給有需要的人 寧波「棉鞋奶奶」7年織出400多雙愛心棉鞋
    ↑李文清奶奶(左)在社區工作人員陪同下,把棉鞋送給有需要的人。10月17日下午,68歲的「棉鞋奶奶」李文清打電話給寧波鄞州中河街道城興社區居委會,說她今年又織了60雙棉鞋,並委託社區送給有需要的人。這已是李文清連續七年捐贈愛心棉鞋了。
  • 「八月半,吃塌餅」,松江這道特色中秋節美食,你也做做看→
    「八月半,吃塌餅」,松江這道特色中秋節美食,你也做做看→ 2020-10-01 13: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關心這群人洗澡問題,松江民政推出帶著浴缸上門的暖心服務
    關心這群人洗澡問題,松江民政推出帶著浴缸上門的暖心服務 2020-08-13 14: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長寧「阿姨」每天編織18個小時,800多件織品堆成「小山」,是要送給...
    隨著九九重陽節的臨近,家住北新涇街道新涇一村的陸偉芳的家裡掛滿了自己織的帽子、圍巾,準備送給敬老院裡的老人和社區裡需要的人。「天氣日漸轉涼,想趕著織帽子、手套,以便重陽節的時候可以送給敬老院裡的老人們。」陸偉芳說道。陸偉芳家裡如小山一樣的毛襪子、手套、圍巾、帽子等毛線成品,都是在疫情期間織出來的,還沒來得及送出去,大大小小有800多件。
  • 這所高校的宿管員真的很有愛
    記 者 蔣煒寧通訊員 譚榮清 陳之順「阿姨,我的衣服破了,能幫我補一下嗎?」「阿姨,我生病了,需要熬中藥。」「阿姨,我受傷了,上不了床。」……面對「00後」學生的特殊「問候」,寧波職業技術學院的宿管阿姨們拿起了針線、熬起了中藥,當上了學生的「貼心家長」。
  • 重慶德普外國語學校:編手套織圍巾 「洋老師」助陣「冬日針愛」活動
    (原標題:重慶德普外國語學校:編手套織圍巾 「洋老師」助陣「冬日針愛」活動)
  • 客家阿姨5天趕織出祈福織帶
    來源 | 都市現場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全部來源(圖 廖秋華)圖片中這一句特別的「武漢加油」,不是列印在橫幅上的,古時候,客家人從相對開闊乾燥的北方平原遷移至多雨潮溼的南方丘陵,為了禦寒防溼,冬頭帕便成為客家婦女服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自古以來,心靈手巧的客家婦女都常將美好的祝福和祈禱織進織帶中,如「吉祥如意」「黃金萬兩」「人丁興旺」「花開富貴」等等。
  • 成都這支「巧手奶奶編織隊」下月出道 織出鞋襪送新生兒
    這些襪子出自於該社區20多位奶奶、阿姨和小姐姐之手。一周大概兩天,她們便會相聚在此,棒針、毛線團,一邊拉著家常,一邊交流著手中的技術活,一針一線,全程手工鉤織。平均每雙小襪子差不多要織兩天,過不了多久,這些小襪子將穿在該社區新生兒的小腳丫上,全部都是免費。
  • 七旬老人為福利院織毛線襪 一雙要織兩三天(圖)
    金報訊(通訊員 陳燕 記者 王穎)「我們社區有個70多歲的老奶奶,自己身體也不太好,可是,堅持要織300多雙襪子送給福利院的孩子。」昨天一早,海曙區望春街道清風社區的工作人員向記者報料。  「阿姨,這襪子是織給誰的啊?」  「我啊,送給孩子們的。」丁菊英說,她答應了寧波市恩美兒童福利院的孩子們,要給他們每個人都織雙暖和的毛線襪,讓孩子們冬天也能暖暖的。  「你看,這襪子好看嗎?」「好看的,還很暖和啊。」得到肯定的答案後,老人眼睛都笑眯了。摸起來,每雙毛線襪都綿軟又厚實。
  • 織密城鎮路網,方便你的出行,松江這樣做
    「十三五」期間,松江區加快構建以「十字」+「兩環」為骨架、以「六橫八縱」主幹路為支撐、以暢通支小路網為基礎的道路體系,通過優化高速出入口布局、提升骨幹道路服務水平、打通區區對接斷頭道路、建設四好農村公路等措施,提升出行效率、織密城鎮路網、拓展通達深度,服務城市發展和方便市民出行。
  • 冬天戴帽子,擋風禦寒還能搭配服飾,這六款帽子戴出時髦精效果
    到了冬天刺骨的寒風讓人瑟瑟發抖,很多姑娘出門的時候都會戴一頂帽子,冬天的帽子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擋風禦寒,其次還能搭配服飾。今天匯聚了適合冬天佩戴的六款帽子,讓你輕鬆戴出時髦精效果,有了這六款帽子相助,一定會讓你的冬裝搭配更加出彩。
  • 排查小吃街用電隱患,松江這群人為你點亮國慶「煙火氣」
    排查小吃街用電隱患,松江這群人為你點亮國慶「煙火氣」 2020-09-29 07: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松江版「馬勒別墅」重新開放!還藏了個500年絕美古鎮群
    松江版「馬勒別墅」重新開放!還藏了個500年絕美古鎮群!特地為女兒杜怡清建造並將其作為新婚禮物送給了女兒是不是很像中國版的「馬勒別墅」呢?這條路是松江倉城的主要街道,花紋精美從明清時期就大有名氣看到這些素樸的布樣也足以讓人窺見百年前這裡所織造出的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