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題目下方紅河旅遊,了解更多旅遊資訊。「雲南旅遊新方向,雲上梯田,夢想紅河」
責編 | 松子
總有一個地方,會讓你再一次提起,甚至一輩子都不會忘記。因為那裡有一種東西或者是一些人總會讓你刻骨銘心。總有一段情,一直住在心裡。
應摯友楊樹平兄誠邀,周末與幾個文友到了石屏豆腐特色園區。這是一次非常愉快的探親,喝茶、聊天、參觀廠房,當然對於我而言最重要的是能夠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談書論墨.
談笑中偶得一聯:「吃大魚,吃大肉,不如石屏千張皮;哪一朝,哪一代,石屏豆腐都不賴。」想想這真正符合了石屏豆腐的特質~
摯友楊樹平兄辦公室一角:
樹平兄所在的石屏豆腐特色園區於
2016年4月6日
石屏縣豆製品特色產業園區商會正式掛牌成立
特殊的地理、人文環境資源條件和生產加工方法,使豆製品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重點產業。近年來,政府將石屏豆腐、豆腐皮作為地方特色產業予以大力扶持,優先發展,不斷加強組織領導,建立保障體系,提供政策支持,擴大資金投入,建設產業園區,為石屏豆製品產量、產值逐年增長提供了有力保證。
樹平告訴我們,他的《雲南省石屏縣錦華豆製品精製廠》,是最早搬到松村豆製品加工區的幾家公司之一,投產不過幾個月。他早年註冊並通過雲南省著名商標認證的「陳寶」商標早已是石屏豆腐皮的一張名片。該公司目前有工人100多人。日加工黃豆10噸,產腐皮6噸。
豆製品產業是石屏的傳統產業。歷經多年的沉澱創新,他在傳統工藝基礎上,引入現代豆製品生產線大幅提高生產效能,在選豆、泡豆、磨豆、選水、熬漿、點制、包壓等十多道工序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傳統工藝。
這裡,是石屏縣規劃建設的豆製品特色產業園區的其中一區。石屏把分散在縣城區及周邊鄉鎮各自為政的上千家豆製品生產作坊,吸納到政府統一規劃建設的豆製品特色產業園區中,打造全國最大的豆製品產業園區,走集群化豆製品產業發展道路。而這一集群化豆製品產業發展的創新實踐,凝聚著政府對豆製品生產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等眾多因素的考量。
樹平的廠房裡一派繁忙景象,製漿師在轟鳴的機器聲中不停地忙著調製豆漿,腐皮車間裡工人們忙著把凝固的腐皮熟練地掛到架子上晾乾,包裝車間裡工人們忙著把烘乾的腐皮、腐竹稱量、封裝,整個生產過程均在寬敞明亮的現代化廠房裡進行,顯得高效有序而又乾淨整潔。
已有20多家私營豆製品企業入駐生產,整個加工區裡生產秩序井然,不冒煙,不見汙水流淌,加工區裡各種輔助設施非常完備。山坡往上,一排排依山勢而建的彩鋼瓦頂廠房整齊劃一、氣勢恢宏。形成豆製品產業規模化、集群化發展態勢。
樹平公司生產如此獨到傳統工藝製作,不含任何添加劑高質量的豆腐皮,僅16元/包(斤)。
小編在這裡給大家普及一下:
我州積極推進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工作,目前已有紅河燈盞花、石屏豆腐、石屏豆腐皮、瀘西除蟲菊、屏邊荔枝、建水紫陶等6個產品獲準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哈尼梯田紅米、河口香蕉、蒙自過橋米線、蒙自石榴、瀘西松子酒、彌勒水晶葡萄、彌勒葡萄烈酒、西北勒蘋果等8個產品正在積極組織申報工作。
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指產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質量、聲譽或其他特性取決於該產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經審核批准以地理名稱進行命名的產品。
石屏豆腐好稀奇,天然雲絲好聯題。火燒豆腐雲外香,楊氏兄弟天下奇。
認識石屏的人,都知道石屏最有名氣的特產當數豆腐,什麼新鮮豆腐、漂花豆腐、桐漂豆腐、腐皮、腐絲、幹豆腐片,真可謂品種繁多,花樣齊全。吃法上各類豆腐皮、烤豆腐、煎豆腐、燉豆腐、煮豆腐一應俱全。
這裡的人款待外地來的親朋好友時,餐桌上都少不了吃法各異或烤、或炸、或燉、或煮的豆腐。聞名遐邇的石屏豆腐繼承了江蘇淮安豆腐的生產特點,利用當地特有的地下酸水製成。其生產工藝沿續至今已有600餘年的歷史。
豆腐,不僅僅是石屏美食的代表,甚至已經成為了石屏人致敬生活的方式。穿梭在石屏寧靜的大街小巷間,隨處都能見到圍坐在一起相訴著家長裡短,或吃著豆腐、吃著豆腐皮、或做著豆腐的石屏人。這樣的情節讓路人的心情,也會不自覺沉溺於安穩中悄悄幸福。然而當恬淡的心不經意發現這個豆腐之都所包羅的更多熱鬧時,別開生面的驚喜,又讓人因為感動而無言。
樹平向我們講述:石屏古城是建在一個浮在水面的大神龜背上,鑿穿龜殼就是水層。古城東、西、南、北中五口深水井,是鎖住神龜奔海的五條基柱,如今五井俱在。五井之水600年來均是點制石屏豆腐的天然泉水。用它製作的豆腐美味可口,石屏豆腐也因此美名遠揚。
在這個美好的地方,喝著樹平兄為我們送上的豆漿,品著他珍藏了12年的普洱茶,所度過的每一分每一秒似乎都被一股快樂的氣場緊緊攥著。也許這就是石屏的氣質,小豆腐之都裡的大熱鬧。
一團白中略帶黃的氤氳之氣和豆漿的味道,在我記憶深處慢慢發酵。這讓我想起了好多年前去過的周莊和鳳凰。印象中,石屏跟它們相去甚遠。沒有它們的烏篷船、烏衣巷、烏鵲橋、烏託邦。除了豆腐,還有異龍湖……置身其中,卻能讓你沐浴在古樸的時光裡,體驗著純粹的追求。
立秋時節,豪雨不停,依依不捨地離開石屏,把時光劈成兩半:一半成為過去,一半成為現在,兩條平行線,回味細想,方覺石屏離我頗近,可握手,甚至可擁抱……
恍惚迷離中,有柔美的聲音隱隱約約從異龍湖邊傳來。一位溫婉清麗的女子,著彝族的服飾,在前面的小船上順水而來:
見難離的人呀, 今天終於又可以在一起唱玩了。 四弦、月琴彈起來, 咱們一起歡歡笑笑跳起來。 鮮花美酒沒帶來, 來一個海菜腔敘敘情誼。 什麼鳥兒飛起來, 銀色的吉祥鳥兒飛起來。 吉祥鳥兒飛到哪裡落, 飛到朋友的心頭落。
文圖:蘇翔
各位小夥伴,紅河旅遊的投稿郵箱已經開通,歡迎各位帥哥美女積極來稿哦!
投稿郵箱 :
2649911544@qq.com
【網易專訪】紅河州旅發委主任張豔梅:紅河旅遊重推五區一帶
三年行動計劃,且看紅河之全域旅遊怎樣展開……
彌勒:全面拓展彌勒旅遊的廣度和深度
紅河喜事連連,全面開啟全域旅遊模式!
就是這麼有範:彌勒旅遊宣傳片正式上映!快來圍觀……
一路美景,四通八達,紅河機場建設即將迎來大格局!
未來三年,紅河絕對美爆啦!元陽旅遊小鎮、個舊瀑布溫泉、開遠水上樂園、河口漂流改造等來襲..全程高能
三個關鍵詞,帶你遇見最美的紅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