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後,建築物將實現沉降、位移、長期健康安全等自動監測

2020-12-18 豆丁施工

這裡介紹一下,建築沉降、位移、長期健康安全等自動監測系統。

1、靜力水準自動化監測系統

靜力水準自動化監測系統主要用於建築物的沉降觀測,液體靜力水準測量是一種精密的水準測量方法,用於測量多點相對沉降的系統。

靜力水準測量具有以下優點:

(1)採用電感調頻原理設計製造,具有高靈敏度、高精度、高穩定性、溫度影響小的優點,適用於長期觀測。

(2)靜力水準儀內置存貯晶片,具有智能記憶功能,出廠時已將傳感器型號、編號、標定系數等參數永久存貯在傳感器內,並可保存600次所需要的測量結果,如測量時間、測點溫度(溫度型)、絕對位移值、相對位移值、零點值等。

(3)靜力水準儀是有多個精密液位計組成,通過連通管將所有液位計的液面連通,測量各液位計相對基點的垂直向變形情況。內置智能檢測電路,由485總線直接輸出數字測值,可遠距離傳輸,不失真,適應長時間觀測和自動化測量。

(4)測試時間短,數據同時性佳,測量結果受人員影響很小。

靜力水準自動監測系統的工作原理:

該系統主要有測量、數據發射和數據採集及分析三個部分組成。通過連通器的原理得出基準點及各監測點上靜力水準儀的壓力值,集成後通過光釺、gprs或無線電臺發射出去,在能夠接收的範圍內通過數據採集裝置採集測得的壓力值,之後通過數據處理及分析軟體得出監測點相對基準點的沉降變化量及變化速率,之後繪出累計沉降量-時間曲線和變化速率-時間曲線,進而分析建築物的變化情況。

2、建築物外圍的測量機器人自動監測系統

測量機器人自動監測系統主要適用於建築物外圍的變形觀測。

瑞士徠卡公司生產的TCA系列自動全站儀,又稱「測量機器人」,它以其獨有的智能化、自動化性能對建築物外部變形進行三維位移觀測。

TCA自動全站儀能夠電子整平、自動正倒鏡觀測、自動記錄觀測數據,而其獨有的ATR(AutomaticTargetRecognition)模式,使全站儀能夠自動識別目標。ATR是智能型的,與望遠鏡同軸,性能穩定可靠。當全站儀發送的紅外光被反射稜鏡返回並經儀器內置的CCD像機判別接受後,馬達就驅動全站儀自動轉向稜鏡,並自動精確確定稜鏡中心的位置。所以,操作人員不再需要精確照準和調焦,一旦粗略照準稜鏡後,全站儀就可搜尋到目標,並自動精確照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系統軟體有如下的特點:

無人值守,在指定時間段內連續自動監測;可以對兩期以上監測數據作網點穩定性分析;實時進行數據處理、分析、自動報警。監測軟體應具有以下的主要功能:

①對所有要測量的點位進行初始的學習測量;

②在用戶設置的時間段內自動進行測量;

③測量結果實時顯示,並可以實時輸出;

④監測結果超過限差值時自動報警;

⑤每周期可以自動記錄測站的變形量,供技術人員進行分析。


3、GNSS自動監測系統

GNSS自動監測系統主要適用於建築物長期的健康監測以及建築物的自振頻率、擺動監測。

(1)GNSS定位技術進行變形監測主要有以下優點:

測量精度不會隨著監測點高度的增加而減小;

可以進行多點實時同步測量;

在颱風、暴雨等惡劣環境條件下仍可以進行全天候的連續測量;

監測點與基準點之間不需要通視;

不會受建築物震動的影響而無法進行監測,並且可以直接得到監測點的三維坐標。

(2)監測原理

在需要監測的部位布置監測站,在穩定的區域布置基準站,在監測部位安置天線,每個天線連接一臺接收機,接收機安裝在柜子中進行防雨防潮保護,接收機24小時通過3D通訊模塊輸出基準站和監測點的數據並發送到監測中心伺服器。數據中心伺服器的處理軟體接收到監測站和基準站的原始數據後,進行基線解算,獲取監測站高精度的實時三維坐標,對監測體的形變監測數據進行分析、成圖、預警、報表。



(3)監測點布置

在建築物屋頂或基坑邊合適的位置布設GNSS監測點,所有監測點都採用鋼製強制對中杆。

相關焦點

  • 浙江台州:北鬥沉降位移監測技術助力大壩安全運行
    中國水利網站4月26日訊 (通訊員 陳瀟)近年來,浙江省台州市水利局組織對大中型水庫及重要一線海塘開展了北鬥沉降位移監測系統建設,利用北鬥高精度監測技術、物聯網傳感技術保障水庫大壩安全運行。  北鬥沉降位移監測技術通過水利工程安全分析評價模型,對影響大壩安全的各類因素進行實時在線安全監測與評價,及時對大壩安全問題及安全隱患進行預警預報,為處置應對與決策提供科學支持,解決了大壩安全運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一是有助於解決大壩沉降位移人工監測的弊端。
  • 海南東方市三家鎮建築物沉降觀測規範2016加盟
    海南東方市三家鎮建築物沉降觀測規範2016加盟3基坑監測的工程數據分析:針對基坑監測中周期性採集的支護結構形變、深層土體位移、地下水位等相關數據,採用Excel表格進行數據匯總分析如下:(1)基坑坡頂沉降與水平位移:沿基坑坡頂布設37個沉降觀測點,完成基坑坡頂的沉降觀測224次。監測過程中,基坑坡頂的累計.
  • 每個工程師應該懂的建築變形觀測(沉降、傾斜、裂縫、位移觀測)
    為保證建築物在施工、使用和運行中的安全,以及為建築物的設計、施工、管理及科學研究提供可靠的資料,在建築物施工和運行期間,需要對建築物的穩定性進行觀測,這種觀測稱為建築物的變形觀測。建築物變形觀測包括哪些內容?建築物沉降觀測建築物傾斜觀測建築物裂縫觀測建築物位移觀測1建築物的沉降觀測建築物沉降觀測是用水準測量的方法,周期性地觀測建築物上的沉降觀測點和水準基點之間的高差變化值。
  • 三峽工程質量檢查專家組談大壩安全監測系統和變形現狀
    資料圖片為了全面、準確、及時地掌握各建築物及其基礎的工作性態和安全狀況,三峽樞紐工程安全監測作為三峽工程8個單項技術設計之一,前期開展了全面深入的設計研究,設立了門類齊全數量龐大的安全監測設施,監測項目分為常規監測項目
  • 智慧地球系列之智慧水利設施監測方案
    綜合上述典型工程調研,大多數水閘工程沒有布置完備的安全監測系統,監測資料沒有及時整編和系統分析。為掌握水閘運行性態、評價施工質量、反饋設計指標、降低失事風險,建立水閘安全監測,為水閘安全監測工作有序、健康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 水庫大壩在線監測系統
    03 水庫大壩安全監測是了解大壩安全性態、實施科學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是水庫建設和運營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工作。 02.它主要用於測量土石壩、土提、邊坡、路基、擋土牆和隧道等結構物內部土體的應力,適於長期自動化監測。 02● 振弦式錨索計 針對地壓監測的應力計,長期監測結構物及水庫、邊坡等基巖部位段所承受的單向拉壓力,是了解被測巖體部位拉伸或壓縮的變形力的有效監測設備。
  • 橋梁24小時健康安全監測 發現「病情」自動報警 江蘇跨江橋梁大體檢
    【橋梁24小時健康安全監測 發現"病情"自動報警】江蘇臺記者黎明說:「除了機械和人工的日常養護之外,咱們南京長江大橋還有每個月『健康體檢』的臺帳。趙主任給我們介紹一下臺帳的內容是什麼?」南京長江大橋江中正橋屬於鋼桁梁結構,為了實現實時監測,2016年工作人員對大橋進行修復時,特意在橋身安裝了數百個傳感器,24小時捕捉著橋梁「身體健康」狀況的所有信息。一旦有異常,可以提前預警,並開出「藥方」,由管養人員前去「醫治」。趙紀華說:「它主要檢測的有正橋大氣環境溫度檢測,還有橋梁段位移檢測。比如像地震的時候,如果發現超過正常值,就會報警。
  • 「物聯網+傳感監測」24小時「監護」建築物安全
    古建築歷經歲月的侵蝕,日漸脆弱;大型橋梁車來車往,難免「生病」……如何才能為這些建築物搭脈問診、清除病灶?江陰企業捷波智能科技依託「物聯網+傳感監測」技術,讓建築物會「說話」。昨從該企業負責人肖佳楠口中獲悉,目前,企業研發的多種傳感器已被成功應用於建築物安全監測各個領域,包括浦東足球場在建工地、清代古建築物永福橋等,正在24小時「監護」建築物安全。「傳統的檢測方式,需要人工攜帶儀器,已遠遠不能滿足社會需要。」
  • 「建築交通」自動化監測在軌道交通建設下穿高鐵中的應用
    但是,監測技術也是基於相應的監測硬體設備的不斷創新發展而來的。以下是目前較為流行的幾種監測技術。(1)基於測量機器人的非接觸式監測技術。全站儀最早脫胎於經緯儀,利用雷射測距功能實現了距離測量的電子化,並且保留了經緯儀的角度測量功能。由於馬達驅動,它可以自動連續跟蹤目標測量,而不需要手動操作,並且其具有編程功能,可以針對預定目標進行編程預設,實現自動化操作。
  • 建築物沉降和傾斜觀測(實務)
    一、建築物沉降觀測沉降觀測可了解沉降速度,判斷沉降是否穩定及有無不均勻沉降。對於現有建築物,當鄰近建築物的周邊新建房屋開挖基坑、或大量抽取地下水、或建築物受損原因不明懷疑與沉降有關時,應考慮對建築物進行沉降觀測建築物沉降觀測採用水準儀測定,其主要步驟有:1.水準點位置水準基點可設置在基巖上,也可設置在壓縮性低的土層上,但須在地基變形的影響範圍之內。
  • 明挖法深基坑工程監測技術
    本文結合某建築工程施工深基坑具體情況, 對明挖深基坑的圍護結構沉降、水平位移、周圍地表及建築物沉降、地下水位、支撐軸力等方面監測進行介紹, 闡述施工監測技術在深基坑施工中的應用, 以供類似工程參考。 1 引言 隨著城市的迅速發展, 大量興建高層建築及地下停車場, 特大城市著手修建地鐵, 明挖法深基坑施工得到廣泛應用。
  • 【優質服務】海南三沙橋墩沉降觀測免費諮詢
    海南三沙橋墩沉降觀測免費諮詢  超聲波原理圖  2.2 適用範圍  聲波透測法適用於已預埋有聲測管的混凝土灌注樁。  2.3 優缺點分析  超聲波檢測  三、靜荷載試驗法  3.1 基本原理及檢測目的  樁基靜荷載試驗法是指在樁頂施加荷載,了解在荷載施加過程中樁土間的作用,後通過測得Q~S曲線(即沉降曲線)的特性判別樁的施工質量及確定樁的承載力。
  • 雷達遙感監測建築安全和自然災害,「東方至遠」通過InSAR技術實現...
    大量的數據積累:量化分析風險,需要對一處基建設施或地災隱患點進行長期重複的觀測,至少積累30幅影像才能產出定量結論。同時,由於不同衛星參數不統一,無法形成幹涉做InSAR形變監測,因此要求單顆衛星對一處地點進行長期的監測觀察。東方至遠目前已積累9年以上,國內400餘城市的高精度觀測資料庫,可調動覆蓋全國的長時間序列中解析度雷達數據。
  • 橋梁結構發展三大動力:健康監測、安全評定、壽命預測
    通過實時監測的極值作用要素(如極值車流荷載、極值標準風速等)、關鍵構件控制截面材料應力或構件內力、結構控制斷面位移等,與相應設計值比較即可判定結構是否安全。目前,結構健康監測在線實時安全評定和預警,基本都還只是基於此「安全一級評定」。
  • 水庫大壩安全監測系統
    、水領域技術骨幹,曾建設多座大中型水庫大壩安全監測系統的開發工作,在水庫水電站大壩安全監測系統工程開發應用方面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大壩壩體位移監測  採用全站儀自動極坐標測量系統監測大壩變形,內外業一體化的工程測量系統可實現無人值守及自動監測。 e. 大壩滲流量監測在大壩下遊設置量水堰,安裝量水堰計以監測大壩滲流量。
  • 港鐵公布全線沉降數據 顯徑站、慈雲山沉降超標
    當中之前沒被揭發的顯徑站附近3條煤氣管沉降超標,而早前被揭發的會展站及土瓜灣站分別有49及36處超標,並且首次公布慈雲山也有監測點沉降超標。香港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31日開會討論沙中線沉降問題,港鐵消息人士表示,沿線沉降超標的建築物,包括會展站附近的海軍商場及土瓜灣站14棟樓房,現在全部結構安全。資料圖:香港沙中線會展站工地。
  • 上海長江大橋運營安全評估
    因此橋梁管理部門需要及時了解橋梁的運營狀態,根據實際情況安排橋梁養護、維修等工作,保證橋梁結構的安全使用,從而保證整個交通網絡的正常暢通。建立橋梁健康監測系統,將採集到的信息過濾、分解、分析,得到各項監測指標,綜合評價橋梁運營狀態,是橋梁安全運營控制最直接有效的手段。為採取合理、高效的管理及養護措施提供技術支撐。
  • 執意施工,歐洲花園沉降已達報警值
    「牆」沉降已達報警值 記者了解到,7月正式施工前,項目單位邀請第三方房屋監測機構對歐洲花園小區米蘭座住宅進行入戶取證監測。同時,7月中旬,第三方房屋監測機構再次入戶對住宅進行報警監測器的布點安裝,隨時對工程中造成的房屋變化進行監測。負責人黃女士表示,若房屋出現安全隱患,項目單位會立刻做出處理。
  • 鐵路橋梁墩臺的變形監測
    施工期間鐵路橋梁墩臺的變形觀測包括墩、臺的沉降觀測和墩、臺的水平位移觀測,必要時進行墩、臺的傾斜和扭轉觀測。 (一)墩臺的沉降觀測 又稱垂直位移觀測,其中包括各墩、臺沿水流方向(或垂直於橋軸線方向)和沿橋軸線方向的傾斜觀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