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經濟前景惡化等因素對汽車產業造成巨大衝擊。資料顯示,穆迪連續三次下調全球汽車銷量預期,稱2020年全球汽車銷量將下降14%;將通用和福特的全年出貨量下調18%,並警告稱「下行風險相當大」。2月份,惠譽率先下調福特評級至「BBB-」;3月25日,標普將福特汽車評級進一步下調至BB+。3月26日,穆迪將信用評級最高的豐田從「Aa3」下調到「A1」(9年來時豐田首次降評級),本田從「A2」下調到「A3」,日產從「Baa1」下調到「Baa3」,連降兩級。歐洲車企中,信用評級最高的寶馬也下調至「A2」。緊接著標普也步其後,於4月底集體下調車企評級。6月,調降三菱評級至「BB」,7月,下調尼桑評級至「BBB-」,且均為負面展望。其他知名車企中,例如通用、戴姆勒、捷豹路虎、標緻雪鐵龍、雷諾、大眾、邁凱倫、塔塔,也被機構列入了負面觀察列表。
值得關注的是,11月27日,標普確認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長期發行人信用評級「BBB-」,展望「負面」,並將評級從觀察列表中移出。在汽車銷量下降的行業趨勢和疫情衝擊的疊加影響下,國際評級機構陸續下調全球車企的評級和展望。此次標普將吉利評級從觀察列表中移出,是今年以來評級機構首次釋放正面信號。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於4月3日被標普放入負面觀察名單,11月27日也就是在7個月觀察期之後,標普將浙江吉利控股的評級狀態維持原有BBB-,僅將展望調整為負面。這其實是一個好轉的信號,意味著在7個月的觀察之後,標普認為不應該立即下調浙江吉利控股的評級,而是應該繼續觀察企業的表現。
據悉,就在標普給出「評級展望」的6個月中,吉利所發行的三筆美元債券保持穩定增長,證明了市場對吉利債券的信心和認可。
這一變化,可能與中國汽車銷量發生改變有關。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分析,2020年10月,乘用車銷量保持在200萬輛以上規模,再創年內新高,同比增速依然高於上月。當月共銷售211萬輛,環比增長0.8%,同比增長9.3%。在乘用車主要品種中,與上月相比,基本型乘用車(轎車)銷量略有下降,其他三大類乘用車品種均呈增長;與上年同期相比,多功能乘用車(MPV)銷量有所下降,其他三大類品種保持增長,交叉型乘用車增速依然最為顯著。
1-10月,乘用車共銷售1549.5萬輛,同比下降9.9%,降幅比1-9月收窄2.5個百分點。在乘用車主要品種中,四大類乘用車品種銷量降幅同比均延續了收窄態勢,其中運動型多用途乘用車(SUV)和交叉型乘用車降幅已收窄至5%以下,總體表現好於其他乘用車品種。
10月,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環比和同比同樣延續了上月增長勢頭,且增幅明顯高於全行業。當月共銷售86.9萬輛,環比增長10.0%,同比增長12.4%,佔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1.2%,佔有率比上月提升3.5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提升1.1個百分點,結束了下降趨勢。在主要外國品牌中,與上月相比,韓系和法系品牌銷量呈較快增長,美系微增,德系和日系有所下降;與上年同期相比,美系和日系乘用車銷量增長明顯,德系略增,韓系和法系依然呈較快下降。10月,中國品牌轎車、SUV和MPV市場佔有率分別為23.4%、52.2%和69.8%,與上月相比,均呈增長;與上年同期相比,中國品牌轎車市場佔有率呈明顯增長。
吉利汽車銷量快報顯示,吉利汽車10月總銷量為140,026輛,環比增長約11%、同比增長約8%。吉利汽車1-10月總銷量為1,015,498輛,已完成132萬輛年度銷量目標的77%。其中,全球新高端品牌領克汽車10月銷量為21868輛,環比增長約17%、同比增長約56%,連續四個月刷新領克品牌歷史最高月銷量紀錄。
吉利控股集團官方近日宣布,攜手戴姆勒雙方共同開發混合動力系統解決方案,以打造規模效應、提高在全球的市場的競爭力。預計合作領域將包括工程研發、採購、產業化及效率舉措等。
標普預計吉利控股的汽車銷量將在2021-2022年超過市場復甦速度,盈利能力將從2020年的谷底逐步反彈。
國際投行花旗近日發布報告,吉利汽車A股上市等多項因素利好股價,該行維持吉利汽車買入評級,繼續目標價41港元。花旗認為,中國品牌市佔提升的趨勢在未來還將持續,像吉利汽車這樣開啟新產品周期的自主品牌,未來四年內有望實現高質量增長。
伴隨著中國開始復工復產,中國汽車市場正在釋放積極增長的信號。
本文系轉載,不代表參考消息網的觀點。參考消息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