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報導 記者 丁潔芸】2020年上半年,新冠疫情洶湧來襲,中國迅速做出反應並在短時間內控制住疫情,再次發揮全球經濟「穩定器」的重要作用。2020年下半年,疫情更趨穩定,經濟持續平穩復甦,呈現積極向好趨勢。新世界中國作為首家向內地捐資抗疫、復工復產的港企,為國家在此次疫情中彰顯的強大國力感到自豪,對投資內地信心堅定、不動搖,並期盼繼續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
「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前景勢不可擋」
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旗下的內地物業旗艦——新世界中國,作為最早進入中國內地的港資企業之一,一直立足於大灣區,早在粵港澳大灣區概念提出之前,就已經在廣州、佛山、深圳等地展開布局。這一情況也可以從新世界中國合同銷售中得到印證。統計顯示,新世界中國2019-2020財政年度上半年整體物業合同銷售中,華南地區貢獻最大,超過50%。
「我覺得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前景勢不可擋。」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新世界中國地產有限公司董事兼行政總裁黃少媚在接受環球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公司持續看好大灣區的發展前景,堅持把企業布局融入國家發展戰略之中,「這幾年,我們也看到灣區之間共融所帶來的極大的經濟提升。」
例如在深圳,2016年開始,新世界中國就啟動深圳前海周大福金融大廈及深圳太子灣項目的發展建設,深圳太子灣項目在疫情期間已經在進行銷售了,成績理想。而在廣州,新世界中國在2017年年末開始的廣州增城綜合發展項目,也預計將於今年年內推售。
新世界中國在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中,首先考慮的就是如何與其共同成長,在獲得經濟效益的同時幫助當地提升、回饋當地。秉承「予城新蘊」品牌理念,這樣的思想也充分體現在了項目的設計當中。黃少媚以深圳太子灣項目為例,「項目毗鄰當年南巡題詞的深圳國際郵輪碼頭。改革開放40周年,我們將項目設計成猶如在海上航行的輪船造型,象徵中國40年偉大成就。它不再是當初的小船,而是駛向世界的巨輪。」
回顧過去幾年在大灣區的布局,黃少媚說,新世界中國從2016年開始直至現在,從未停止過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投資,積極參與了在深圳、廣州、佛山等地的舊區、舊城改造。「這幾年來,我們確實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共同發展,取得了相應的成果。過去很多人說香港企業進度慢、開發時間長,這個印象可能也要改觀了。我個人覺得,從目前我們的推進速度來說,新世界中國與內地很多的地產商幾乎是同步的。但是我們有不一樣的地方,那就是我們每一個項目都擁有獨立、獨特的設計。」
展望未來,黃少媚透露,新世界中國將來會繼續深耕粵港澳大灣區。「房地產企業一直都是跟著城市成長,在其中承擔著不同的角色。作為發展商,我們非常敏銳地嗅到了機會,相信只有跟隨國家的腳步,帶動城市發展,企業才得到發展。事實上,房地產行業只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去做相應的事務,適應時代的變化,粵港澳大灣區確實是港企最好的發展機會之一」。
防疫和復工復產兩手抓
對於2020年來說,新冠疫情恐怕是一個繞不過去的關鍵詞。這場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人們原本的生活節奏,也給各行各業帶去巨大衝擊。「要做好與新冠病毒長期共存的準備。」已經有不少疾控專家發出這樣的提醒。疫情下,如今應對這種前所未有的挑戰,如何在防疫和復工復產間找到平衡,成了擺在新世界中國面前的一道難題。
「首先,我覺得疫情所帶來的衝擊,不單只針對我們公司和行業,它也給整個社會帶來很大的衝擊。」不可否認,疫情對全球、社會都帶來巨大影響,但同時黃少媚也對人類控制住疫情持樂觀態度。她說,人類在過去多年歷史中,克服了很多的困難。何況科技發達的現代,我相信我們總會找到克服它的方法,目前科學家已經在做努力了。
新世界中國在疫情期間一直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在疫情初期的1月26日,新世界中國宣布向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捐款1000萬元人民幣,成為首家在內地捐資抗疫的港企。「我認為醫護人員的保護是一定要的,我們也要為支持他們出一份力,所以我就聯繫到有關醫院,了解到他們的需求。」黃少媚向記者回憶起當時的情況。在她看來,這就是新世界中國的企業精神,責無旁貸地肩負起社會的責任。新世界發展更在香港設立兩條口罩生產線生產口罩,並通過非營利機構向基層市民派發,向社會積極傳遞正能量。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漸趨平穩,各行各業漸漸按下復工復產「按鈕」。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指出,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要調整措施、簡化手續,促進全面復工復產、復市復業。
新世界中國也從未停過復工復產的步伐。早在3月25日,新世界中國·杭港高端服務業示範區綜合發展項目的奠基活動在杭州舉行。新世界中國成為今年首個在杭州動工的港企,為杭州經濟發展注入強心針。
「現在我們面對最大的問題是,要同時抓防疫與復工復產。」黃少媚說,我們會盡己所能在復工復產跟防疫之間尋找平衡,採取措施保障工人的健康狀況。
投資內地信心堅定、不動搖
來勢洶洶的疫情在全世界奪走多人的生命,也給全球經濟帶去不可小覷的影響。今年4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就表示,新冠病毒疫情對社會經濟秩序造成影響的規模和速度前所未見的,其持續時間和影響所及仍不能確定,唯一確定的是,2020年全球經濟將急劇陷入負增長,面臨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衰退。
就在國外疫情肆虐,新增病例屢創新高之際,中國早已用自己迅速而果斷的行動控制住疫情,在國際上樹立了抗疫榜樣。而這也為國內企業復工復產創造了良好的大環境。
「通過此次疫情,更加印證了我們對中國投資的信心。」黃少媚說,「第一,我真的覺得祖國特別強大。我們一直對國家發展充滿信心,多年以來不斷在內地投資。我們信任國家,對國家的管理能力、國力、團結有信心,我們堅信投資肯定會得到回報。我們投資決策很重要的因素是該地區的領導力。這次疫情給我特別深的感受是我們中國迅速地走出來了。」
黃少媚表示,疫情帶來的衝擊不會減少他們與國家區域共同發展的決心和勇氣。目前,新世界中國各個區域的項目,例如廣州、深圳、瀋陽、北京等,也根據當地城市的要求,成為當地第一批覆工復產的企業。
「作為一個企業的執行者,我想說我們對內地市場有信心,會繼續投資內地,繼續投資中國。」黃少媚在採訪中屢次提到「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