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額,差額,自收自支事業單位有什麼區別,改革後發展怎樣?

2020-12-24 好奇害死錨

事業單位是指由政府利用國有資產設立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一般是國家設置的帶有一定的公益性質的機構,但是並不屬於政府機構。一般情況下國家會對這些事業單位予以財政補助,事業單位主要分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差額撥款事業單位和自主事業單位。

今天就為大家解析一下事業單位全額,差額,自收自支事業單位有什麼區別,改革後發展怎樣?

1、全額撥款事業單位:顧名思義,這類事業單位的財務支出全部由財政承擔,這類單位主要是政府職能性部門或純公益性部門,沒有營利性項目。在這次事業單位改革中,此類事業單位有希望歸屬公務員序列,或保持原待遇不變,強化其單位屬性。相對來講這類事業單位穩定性很高。

2、差額撥款事業單位:這類事業單位大多具有盈利性項目,單位可以依靠盈利性項目賺取一部分經費,用於財務支出,另一部分財務支出有財政承擔。例如醫院、話劇院、京劇團、路燈橋梁管理中心、機關招待所、科技館等單位。在這次事業單位改革中,單位盈利部門會轉制為企業,非盈利部分繼續保留事業單位系列中。改革後保留事業單序列的相對穩定,財政會繼續承擔其財務支出。轉企部分就要看單位的經營狀況了。

3、自收自支事業單位:這類事業單位財務支出由本單位營利支出,財政不給予經費補貼。在此次事業單位改革中,此類單位將被推向市場,轉制為企業,人員編制隨單位轉制事業編制將被撤銷,人員待遇與單位盈利情況掛鈎。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如有不同意見,歡迎交流評論。

相關焦點

  • 全額撥款、差額撥款、自收自支、參公四種事業編制的區別有哪些
    事業單位編制:事業單位四種編制的區別,你一定要了解!事業單位主要包括四個類型,分別是:全額撥款事業編、差額撥款事業編、自收自支事業編、參公事業編。了解更多事業單位招聘信息,請點擊事業單位考試網。
  • 差額or全額,你知道與不知道的事業單位
    很多小夥伴僅僅只知道事業單位,並不清楚其實我國事業單位其實也是有區分的。通常分為全額跟差額兩種。通俗點來講,全額事業單位就是全部開支由國家財政負擔,進行預算撥款。差額撥款事業單位,按差額比例,財政只承擔部分,由財政列入預算;單位承擔部分,由單位在稅前列支。
  • 退役士兵安排工作,全額和差額事業編制單位等區別!
    作者|灰灰菜諮詢:轉業士官安置中,全額和差額事業編制單位的區別是什麼?你好軍路,我是一名轉業士官,我想問下在我們當地安置計劃裡面有些單位後面加備註了全額事業編和差額事業編,我想問下這兩種有什麼區別嗎?哪個更好呢?
  • 差額事業編的教師是不是只能往差額單位調動,差額可以轉為全額嗎
    教師是差額事業編制?目前為止不僅沒有見到過,也沒有聽說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師,現在包括公立高中階段、幼兒教育階段,教師使用的編制,都是全額事業編制中的「教育專項編制」,教師工資是省財政保障的重點,有的省份直接就是省財政統籌解決,這是為了避免地方因為財政困難,拖欠教師工資,也是將來教師工資發放的改革方向。即使是有經營收入的大學、職專等,其經費和公辦教師的工資收入,也是由財政全額供給的,使用的也是全額事業編制。
  • 機構改革,下屬差額事業單位合併到上級全額單位,也能變全額嗎?
    機構改革,下屬差額事業單位整合到上級全額單位,從機關性質上,肯定已經轉為全額。但涉及到個人,就不一定了。如果是全額編,隨機構的劃轉沒什麼問題,過去還是全額編;如果是差額編,從差額改全額屬於逆向流動,按人事管理原則,必須過編委會才能轉編制性質。
  • 全額事業單位和差額事業單位到底哪個好?網友親身經歷告訴你
    大家都知道事業單位好,是長輩和眾人口中的好工作,穩定體面待遇好,所以每年報考的人數也很多,但在報考前很多人不知道考哪類事業好,不了解幾種事業單位間的區別,為此很是頭疼。事業單位分為全額撥款、差額撥款、自收自支三類,其中比較最多的就是全額和差額,也是爭議比較大的,眾說紛紜,我們來看看網友的親身經歷吧。
  • 事業單位改革後只有公益一類、公益二類,兩者有何區別?
    今年三月,中央明確事業單位有且只有兩類,根據社會公益類事業單位的功能特點,分為公益一類、公益二類,並指出「不再設立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而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或將轉企。那麼公益一類和公益二類事業單位有何區別,待遇相差多大呢,對想要報考事業單位的考生們是個問題,我們今天就來分析一下。
  • 事業單位人員原來有這5類,這一類無編制
    之前文章中給大家提過事業單位編制問題,全額撥款事業編、差額撥款事業編、自收自支事業編這三大類,然而小編又詳細調研了下,事業單位人員其實有五大類,參公事業編、全額撥款事業編、差額撥款事業編、自收自支事業編以及臨時工。到底事業單位各類人員具體有何區別,小編今天就具體來說說。
  • 關於事業編制有幾類,備考事業單位的你需要了解
    其工作人員的工資和活動經費的開支渠道除一般由國家事業費開支的外,還有部分事業單位的經費,採取自收自支,差額補貼等辦法。那麼事業單位究竟分為幾類哪?1. 全額撥款事業編制又稱全額財政撥款事業編制,多為一些公益性事業單位,如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學校等。
  • 2020年事業單位改革完成後:6大福利待遇變動,這2類人工資吃香
    沒有編制了,考事業單位還有價值嗎?是不是等改革結束後,局勢明朗了再考慮呢?大家不要著急,先給大家分析一下改革後有哪些待遇受影響調整了?編制變化主要是高校和醫院取消編制,改革以後的入職人員改為聘用制,但還是保留事業單位性質。
  • 《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7月1日起施行
    而對於那些全由單位統一交費的事業單位人員,習慣了和公務員享受一樣待遇,什麼都不用個人交,有的連個人繳費額是多少都不清楚。  人社部人事科學研究院原院長、人社部中國人才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吳江強調,事業單位都參保後,無論是哪類事業單位,個人繳費都應由參保人自己繳納,不能由財政買單。否則這既有違社保制度的設計,也不利於公平原則。如果財政連這部分也負擔,將使社保制度出現倒退。
  • 事業單位改革後,出現了哪些變化?你的崗位是否也「漲工資」?
    以往我們說到「鐵飯碗」的職位時,第一個想到的必然就是公務員,那麼除去公務員之外,就是事業單位了,雖然她和公務員有所不同,但是事業單位的工作也是具備「編制」的,工作穩定性很高。事業單位和公務員有什麼不同?
  • 事業單位改革,廣播電視臺怎麼改?還有事業編嗎?
    改革分兩個層面:第一,縣區級層面,廣播電視臺和縣區的報社、官方網站、新媒體等媒體機構整合,成立縣區級融媒體中心,作為縣區黨委直屬的全額撥款正科級事業單位,即公益一類事業機構,歸口縣委宣傳部管理,承縣區新聞發布、活動策劃、對外宣傳等工作。
  • 頻繁招聘的事業單位,有多缺人?四種不同編制,工資能差好幾倍
    原因就是事業單位的編制不同,收入待遇也都不同。讓我們看看事業單位都有哪些編制?待遇如何呢?一、參公事業編。全程就是參照公務員管理法的事業單位。它是一種特殊的事業單位,雖然說是事業編,但是想考進去的話,需要參加的是公務員考試。
  • 【轉本後出路】公務員、事業編、國企三種編制的區別和發展前景
    大家轉本後,無非是想有個更好的出路,本科的出路一般有2個大方向,就業or考研。如選擇就業:公務員、事業編、國企就是比較好的出路了,下面都督帶著大家了解下這三者區別聯繫,供大家職業規劃參考。
  • 事業編改革後,將會取消編制的3類人員!鐵飯碗變成合同工
    在前段時間,我跟大家重點分享了在事業編改革中到底哪幾類人會有非常大的機率轉為公務員,得到了很多朋友的關注。那麼今天這篇文章,我們討論的重點就是事業編改革後,到底有哪幾類人會取消事業編制,轉為企業或者其他合同用工方式呢,鐵飯碗徹底「碎了」呢。
  • 2018年事業單位如何改革呢?
    事業單位改革正在如火如荼開展,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已經基本完成,2018年事業單位改革應該怎麼改呢?進一步完善分類改革工作。事業單位分類改革雖然基本完成,但是有些自收自支事業單位在這次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中強調自己公益屬性,甚至還有行政審批,但是分類改革完成後,又伸出頭繼續搞營利性運作。這些是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中的硬骨頭,需要進一步劃清類別。上面那些事搞定以後就是事業單位工資改革,工資結構會會發生一定變化。
  • 事業單位養老改革試點:四省市紋絲未動 廣東省開始「破冰」
    》,確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廣東、重慶5省市先期開展試點,與事業單位分類改革配套推進。5年過去了,這些養老「並軌」試點的改革推進情況如何?到底哪些深層次問題阻礙改革?群眾對改革持怎樣的態度?記者日前進行了追訪。 四地基本沒有推進,廣東開展「半吊子改革」 5年中,5個改革試點省市的情況如何?記者採訪聽到最多的聲音是「難辦」、「沒進展」,多數紋絲未動,相形之下,只有廣東開始「破冰」。
  • 文化旅遊局下屬事業單位中,自收自支的旅遊諮詢培訓中心如何改革
    事業單位改革的問題是人們比較關注的問題,如今已經迎來了2018年的年末,事業編改革的問題似乎已經迎來了收尾的階段,之前我們說了很多的關於事業編的問題,還有一些相關的單位和部門的改革問題,那麼我們今天就要來看看文化旅遊局下屬事業單位中,自收自支的旅遊諮詢培訓中心如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