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能成大事的人,都具備這兩種思維,往往被多數人忽略

2021-02-08 騰訊網

網絡

78歲那年,稻盛和夫收到日本首相發來的邀請,希望他接管已經宣布破產的日本航空公司,並且重新建立日航昔日的輝煌。

當時,身邊的同事紛紛勸阻稻盛和夫,不要接下這塊硬骨頭。畢竟,稻盛和夫經營企業幾十年,早已名聲在外,而且他從沒涉足過航空業,要是企業經營不善,不就相當於給自己抹黑。

經過深思熟慮後,稻盛和夫決定扛下這個重擔,同時他還提出了兩個條件:一是不要任何薪水;二是不帶任何下屬過去,理由是他的下屬沒人熟悉航空業務,帶過去也是浪費人才。

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稻盛和夫出任日航公司董事長總共424天日航公司創下史無前例的利潤1884億元,是「全日空」利潤的三倍。

稻盛和夫僅用了一年的時間,將日航公司做到利潤世界第一,準點率世界上第一,服務水平世界上第一,稱得上是日航公司創辦以來的奇蹟。在企業經營上面,稻盛和夫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和管理方式,以至於商界人士都稱他為「經營之聖」

網絡

看到稻盛和夫創下的輝煌成績,很多人會誤以為他是個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富家子弟。恰恰相反,稻盛和夫是個出身卑微的窮小子,全憑自己的努力反轉了人生。

30歲之前,稻盛和夫的人生可謂是困難重重。小時候,他生了場大病,險些喪命;小學升初中考了兩次,高考時與理想的大學失之交臂;大學畢業後因趕上經濟危機,差點找不到工作。最後,在老師的推薦下,他總算進入了一家公司,但進去後才發現公司瀕臨倒閉。

曾經,稻盛和夫和大多數人一樣,埋怨社會不公、時運不濟,總是碰不上好運氣。然而,30歲之後,稻盛和夫的人生像開了掛一樣,白手起家創辦了兩家企業,還讓破產的日航公司再現輝煌。

每個人都會面臨人生和事業的低潮期,也會心生抱怨認為命運不公。可是,抱怨沒法帶來解決辦法,甚至讓人沉浸於痛苦,而因此沉淪。但若是穩住自己、耐心等待,必然能迎來突破的機會。

面對人生逆境,稻盛和夫的看法是:越是磨難處,越是修心時。不得不說,稻盛和夫的成功,與他那破釜沉舟的思維方式,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

今天,我將和大家分享一下,稻盛和夫的逆襲思維,細細品讀你會發現,能成大事的人,都具備相似的思維,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啟發。

網絡

01.起點越低,越要付出加倍的努力

為什麼「起點越低,越要付出加倍的努力」呢?用稻盛和夫的話解釋就是,人在低處的時候,是最明白自己的劣勢。當你沒有其他選擇的時候,眼前的路便是最好的出路。

稻盛和夫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是就職一家瀕臨破產的絕緣瓷瓶公司。當時,這家企業因經營不善連續虧損,研究設備出了故障都沒錢維修,拖欠員工工資更是家常便飯。

好幾個與稻盛和夫同期入職的同事,他們都紛紛離職另找出路,甚至勸稻盛和夫和他們一起離開。然而,稻盛和夫想得很明白,他覺得自己除了眼前這條路,別無選擇。

既然沒有其他出路,那不如用心走好眼前的路。於是,稻盛和夫將所有的注意力都投到工作中,每天只想著怎麼才能研製出新的技術。

為此,他將鍋碗瓢盆搬進公司,基本住進了公司,連日連夜、不斷試驗,不斷摸索。一旦出現各種新的想法和思考,他都會記在筆記本上。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技術上,稻盛和夫取得空前的進步,研發出當時最先進的新型瓷瓶材料。

正是因為在困難時期的磨練,稻盛和夫改掉了昔日的浮躁,變得更加沉穩、謹慎,也打破了稻盛和夫「交不上好運」的魔咒,從而步入了開掛人生的第一步。

任何人在低起點的時候,都會想盡辦法尋找出路。可是,每個人的思考方式不同,最終的人生也是千差萬別。然而,能成大事的人都遵循著相同的方式,那就是付出加倍的努力,走好眼前的路。

網絡

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如此,「中國巴菲特」段永平亦是如此。

1989年,28歲的段永平放棄了「鐵飯碗」到廣東闖蕩,被朋友介紹進入怡華集團下屬的一間小工廠工作。當時,這間小工廠常年虧損,段永平入職時,公司帳戶上僅剩3000多元。

眼看著工廠瀕臨倒閉,員工紛紛尋找其他出路。但是,段永平初來咋到又別無他選,唯一的出路就是留下來。工作一段時間後,他看到企業現存的弊端,並且加以改革定有突破。

於是,他對日華的主營業務進行整改,將原來與臺灣公司合作的租賃遊戲機業務停止。然後,他創建專屬日華的遊戲機品牌,並且取名為「小霸王」。

經過段永平的改革,企業的發展正式走入正軌。從原來虧損的小工廠,縱身一躍成為資產過億的知名企業。

無論是稻盛和夫還是段永平,他們身上都有股堅持不懈的幹勁。不管身處什麼樣的困境,他們總能找到一條路出來。如果說有什麼捷徑的話,那就是加倍付出,努力去夠著心裡的目標。

所以,如果你現在正處於低起點,不要想著一步登天,專注去做好眼前的事情。當你把一件事做到極致時,很多東西也就隨之而來了。

網絡

02.不刻意在乎成果,只管去做

每個人做事情之前都會去想結果,有人思前想後、猶豫不決,遲遲不行動,而有人則不那麼在乎得失、成敗,認定一件事便是放手一搏。顯然,稻盛和夫是後者。

在創業之初,稻盛和夫名下的京瓷還是個名不經傳的小公司。一次偶然的機會,京瓷接到松下集團的訂單,而訂單的要求極其苛刻。

當時,很多大型企業都不敢接這份訂單,一方面是他們對零部件的要求太高,當時的技術很難達到要求,一方面是他們對價格打壓得嚴重,基本賺不到錢。

身為商人,像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自然是躲得越遠越好。然而,在稻盛和夫看來,這不僅是對自己的一次磨練,更是讓企業揚名的一次機會。要是這麼難啃的硬骨頭都能接下,以後就不愁沒有業務。

接下訂單後,稻盛和夫搬進了工廠,與員工們同吃同住,親自監督作業流程、生產進度。在此期間,稻盛和夫帶著員工不停地試錯,零件一次次交出去又一次次被退回來。

隨著退貨次數的增多,員工的抱怨聲也越來越大,稻盛和夫扛下所有的壓力。越是困難重重,越是不能輕言放棄。就在全員身心力竭之時,他們終於交出了滿意的貨品,而京瓷也由此被世人悉知。

人都有趨利避害的本能,沒有人做事情不會考慮結果。只不過,有人把得失看得很重,認為沒有收穫的事情就不去做;有人則更在意過程,能夠給自己帶來心靈上的成就感,結果如何都不重要。

然而,很多事情都是如此,往往不刻意的事,會隨著你的努力程度,最後得到圓滿的結果。有時候,想得太多反而讓人束手束腳,那不如放手一搏,看看自己的潛力能達到什麼程度。

網絡

稻盛和夫從一個出身貧寒的窮小子,逆襲成為一名人盡皆知的優秀企業家,他有著一套獨特的方法就連任正非談起稻盛和夫都說:「京瓷已在引領一場實實在在的新材料革命,將極大地推動通訊業和網際網路發展。他們幾十年如一日的精進,做到全球第一,我們只有追隨的份。」

由此可見,稻盛和夫身上有著普通人難以看透的哲學與智慧。如今,稻盛和夫將個人成長、處事哲學、經營理念整合到三本代表作裡,分別是《活法》《幹法》《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

其中,《活法》這本書是稻盛和夫對人生意義、處事方法的集結,裡面涵蓋了他對成長的歷程,以及經營企業的方法。如果你想了解稻盛和夫,如果你想學習成功人士的思維方法,那就不妨讀一讀這本書,相信它帶給你思想上的改變是始料未及的。

相關焦點

  • 稻盛和夫:有這2種「有毒思維」的人難成大事,希望你一個也沒有
    稻盛和夫常常將自己的成功歸功於他的哲學思維,他指出了現在很多人都有的兩種有毒思維,方便大家對號入座。有毒思維一:怨天尤人,滿腹牢騷松下電器的創始人松下幸之助,年幼時他父親破產,他從一個公子哥淪為寄人籬下的學徒,嘗遍了人間的辛酸和冷暖。一般人哪經得起如此大起大落呢?
  • 89歲「經營之聖」稻盛和夫:能成大事的人,一般都有三個思維
    然而,他25歲以後,卻走出了「幹什麼都失敗」的困局。仿佛涅槃重生一般,幹什麼都能成事。 他是如何做到的?這離不開他的思維轉變,他突然領悟到思維方式的重要性。
  • 稻盛和夫《成法》,平凡的人要成大事,往往需要做到4個字!
    稻盛和夫《成法》,我不讀勵志的書,但稻盛和夫的書除外,一個平凡的人要變得非凡、成大事、發大財,在書中簡單到只需要做到4個字!所以我很少讀勵志的書,但有一個人的書除外,這個人就是稻盛和夫,很多人說他的書也是勵志的書,其實這是很有偏見的,我認為稻盛和夫的書更多的是在教我們修煉自己的靈魂,讓我們的內心得到升化,因為這才是成功的關鍵,否則再大的成功,可能都是投機取巧和運氣,而這些往往都是短暫的,最終自己會去承擔那些無法承受的後果!
  • 稻盛和夫告誡:成大事者,往往都會經歷3種苦,別等50歲才知道!
    稻盛和夫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出生普通,但憑著個人的努力成為兩家世界500強公司的老闆,活成了一個商業界傳奇人物。他晚年對自己的人生進行總結時說道,成大事者,往往會經歷這3種苦的人,一定會有所收穫。能成大事者不害怕孤獨,他們心內堅定,無論外面的世界如何繁華熱鬧,都始終堅持自己的初心。二、委屈的苦能成大事的人受得了屈。現在很多年輕人動不動就跳槽,只因為在公司被老闆批評一下或是在工作中受了點委屈。這樣一點委屈都不能受的人又怎麼能成大事呢。
  • 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3條忠告:如果你是這3類員工,往往很難往上走
    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3條忠告:如果你是這3類員工,往往很難往上走京都陶瓷,是一家專門研發高科技陶瓷的公司,位列世界500強之一,擁有連任正非都佩服的先進技術。原因是稻盛和夫出馬了。日本首相親自邀請已經78歲的稻盛和夫重新出山,挽救日航。稻盛和夫也確實對得起「經營之神」這個稱號,在他的鐵腕政策和鐵血經營下,僅用了一年,就讓日航重新回到了世界500強的懷抱。
  • 《心》: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學
    《心》這本書同樣凝聚了稻盛和夫先生一生的智慧,內容更為簡潔精煉,這本書結合先生的過往經歷將其人生哲學一一展現。他用一生的經歷總結出「心」性哲學。很多人都夢想擁有稻盛和夫先生般的榮譽、地位與智慧,行好一生,那麼一定不要錯過讀《心》,了解「心」性哲學的內在邏輯。
  • 88歲稻盛和夫的忠告:有這3個特徵的人,往往不簡單,值得深交
    但就是這樣一個出身平凡、不怎麼聰明、在27歲前甚至是黴運纏身的人,卻創造了企業經營史上的奇蹟。稻盛和夫先後創立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在78歲高齡時更是用一天的時間將瀕臨破產的日航扭虧為盈。之前,稻盛和夫就曾提到:有這三個特徵的人,往往不簡單,值得深交。
  • 稻盛和夫:大部分做生意、懂經營的人,往往懂得這五條經營哲學
    稻盛和夫被稱為日本的經營之聖,他這一生創辦了兩家企業,京瓷和日本第二電訊電話公司,在有生之年,這兩家企業都進入了世界五百強,既是企業家又是哲學家,稻盛和夫憑藉著這五點經營哲學,將企業不斷地做得更強大。讀《活法》,明人生季羨林先生寫道:"根據我七八十年來的觀察,既是企業家又是哲學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簡直如鳳毛麟角,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
  • 《活法》:稻盛和夫闡述活著意義,改變心態和思維方式,走向成功
    《活法》:稻盛和夫闡述活著意義,改變心態和思維方式,走向成功就像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每個人有每個人對「活法」的理解,每個人也有屬於他們自己的活法。——稻盛和夫稻盛和夫被稱為日本的「經營之神」,27歲創立京都陶瓷株式會社,52歲又創立了KDDI,兩家公司都是世界500強。他就是靠著自己獨特的運營之道、經營哲學和思維方式將自己的人生過得大放異彩,連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也曾專門拜訪過稻盛和夫學習經營之道。
  • 稻盛和夫:能混出名堂的人,一生有「3不問」,你卻可能剛好相反
    稻盛和夫在他的一本書裡寫到,一個能混出名堂的人,一輩子有「三不問」,很多人看完後,都後悔自己知道得太晚了,因為大部分人都恰好相反。那麼,究竟有哪「三不問」呢?稻盛和夫認為,能混出名堂的人,不會去糾結於過往,該放下的就放下,以空杯的心態來面對當下。普通的勞苦大眾,往往有一種慣性思維,他們往往喜歡遵循著以往的經驗來辦事,這樣看似效率高,但是很容易掉進了能力的陷阱裡,這就是所謂的「成功路徑依賴」。
  • 稻盛和夫告誡:有這2個特徵的人,往往很厲害,值得深交!
    這一次次的撥開陰雨見日明的背後,都是稻盛和夫經歷了數不勝數的失敗與挫折,才總結出來的寶藏法則,稻盛和夫就曾說過:生活中有這2個特徵的人,往往都很厲害,值得深交!每天都重複做相同的事情,連突破點你都找不到,這樣是不可能有多大成就的。稻盛和夫也正是因為知道這一點,所以他總是會敢於走不一樣的路。稻盛和夫27歲時創辦京瓷,稻盛和夫一直帶領京瓷走在創新的前沿,一直走到了今天。
  • 稻盛和夫:當你陷入困境時,只要不做這兩種事,逆襲不難
    稻盛和夫:當你陷入困境時,只要不做這兩種事,逆襲不難可能很多人沒聽過稻盛和夫。他出生於日本鹿兒島,二十多歲時創辦京瓷,後來又歲創辦第二電信公司,而這兩家公司都已經是世界500強。第二件:停止抱怨,改變自己的氣場一個愛抱怨的人往往都是在消耗自己的內在精神。生活中有多少人一味的抱怨卻不付出自己的努力和行動。人一旦有了抱怨的念頭,對自己的身心和健康都會產生負面的情緒影響,這其實在無形之中就猶如一顆定時炸彈,隨時都有可能讓我們粉身碎骨。在自己運氣不好的情況下更不可以去抱怨了,越抱怨越倒黴。
  • 稻盛和夫:喜歡在這3個方面「大方」的人,往往都是窮人,別不信
    有個詞叫「窮大方」,日本的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在提到這個詞的時候,說到一點:往往越窮的人,越喜歡在這3個方面「大方」,結果反而越「大方」越窮。那到底是哪3個方面,讓稻盛和夫有了這樣的定論呢?在夢想上「大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但有的人即便有著很多的基礎,最後也以失敗告終,就是因為對自己的夢想太「大方」了。稻盛和夫曾提到過一個問題:什麼樣的努力才是「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是做出成功的努力。
  • 稻盛和夫告誡年輕人:為什麼越是富有的家庭,往往越不愛買東西?
    稻盛和夫在日本被稱為「經營之聖」建立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並且在78歲高齡的時候拯救了即將破產的日航,使日航轉虧為盈,並重新進入世界500強的行列,就是這樣成功的企業家稻盛和夫曾經說過一句話,那就是「越窮的家庭,買的東西往往會越多」,反之,越是富有的家庭,買的東西往往越少。為什麼稻盛和夫會說出這樣的話呢?
  • 稻盛和夫《成法》,真正發財的人都懂6個字!
    稻盛和夫《成法》,我讀第1遍感覺是勵志,讀第2遍感覺是人生,讀第3遍我卻感覺是獲取財富的密碼,原來真正發財的人都懂6個字!什麼樣的書籍讓人熱血沸騰?當然是勵志的書,但並不是所有勵志的書都能激發一個人的潛力,只有那些有過親身經歷的人,他們寫的書才值得看,因為他們的經歷中包含了經驗和教訓,這些經驗和教訓是我們少走彎路的關鍵,它能讓我們不去犯那些別人已經犯過的錯誤,並能讓我們在前進的路上找準方向!
  • 稻盛和夫:我並不看好聰明人!少了這2樣,能力越強,職場越坎坷
    原來在稻盛和夫創立京瓷之初,公司招來了很多聰明的人,但是他們都在不久後因為看不到公司的前景便紛紛離職,留下來的反而是那些「普通人」。就像稻盛和夫自己在大學畢業時進入了一家即將倒閉的公司,周圍的人也紛紛離開,只有他選擇了堅持,才有了後來的收穫:兩家世界500強的創立,僅用一年時間就將日本航空公司扭虧為盈。
  • 稻盛和夫:人品差的人,張口閉口都說這3句話,希望你一句都沒有
    稻盛和夫出生在日本鹿兒島一個偏僻的小鎮上,因為這個小鎮上,教育相對來說比較落後,以至於稻盛和夫中考落榜兩次,然而好不容易考上高中,結果上了日本一個不入流的大學,大學畢業找工作的時候,進了一家快要倒閉的公司,也就是因為這家快要倒閉的公司讓稻盛和夫意識到創新的重要性,就在27歲時創立了後來的世界500強京瓷。
  • 日本經濟的底牌稻盛和夫:富有的人,都有一套讓內心強大的法則
    當年在日航瀕危之際,所有人都覺得不行了,想要挽救,卻無從下手。直到有人提出「請稻盛先生出山,才有挽救的機會。」於是首相親自登門,想讓稻盛和夫當這家破產公司的董事長。當時的稻盛和夫已經78歲高齡了,而且他已經成為傳奇的「經營之聖」,創立了世界兩家五百強企業,一旦接了這爛攤子,可能晚節不保。就在所有人都以為稻盛和夫會拒絕的時候,他同意了,而且不要一分錢。他說:「日航一旦破產,將會有很多員工失業,而日本經濟也會受到影響。我沒想過會不會成功,只知道一定要成功。」
  • 稻盛和夫忠告:這3種人,即便負債纍纍,也能很快翻身
    稻盛和夫一生創造了兩家世界五百強企業,更是在78高齡時出山,拯救日航,僅僅一年時間,企業轉虧為盈,創造了經濟上的奇蹟。「逆襲」用在稻盛和夫先生身上,再合適不過。稻盛和夫「逆襲」的秘密在哪裡?華職在翻閱了大量資料後發現,稻盛和夫曾忠告,這3種人,即便負債纍纍,也能很快翻身。讓我們一起走進稻盛和夫的智慧。
  • 稻盛和夫畢業時的勵志故事告訴我們:比起跳槽,不如做好這幾件事
    日本著名的管理大師稻盛和夫大學畢業後,在京都一家瀕臨破產的企業就職。這家公司由於是家族企業,內訌不斷,遲發工資,勞資關係緊張。與他同時期入職的許多畢業生,一進公司就覺得「這樣的公司令人生厭,我們應該有更好的去處。」於是許多人相繼離職,最後留在這家「沒落」公司的就只有稻盛和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