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位老人:
馬雲曾多次上門,向他討教經營之道;
國學大師季羨林、小米創始人雷軍都是他的粉絲;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自稱,比不了他。
他就是日本著名的經營之聖稻盛和夫。
稻盛和夫一生創造了兩家世界五百強企業,更是在78高齡時出山,拯救日航,僅僅一年時間,企業轉虧為盈,創造了經濟上的奇蹟。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卓越的企業家,在年輕時卻有著不少的人生遭遇:
出身在農村,家庭貧困;
考學多次都沒有考上;
大學畢業後,好不容易靠導師找份工作,剛進去沒多久,公司卻面臨倒閉。
面對人生重重打擊,他曾絕望過,悲痛過,甚至想過放棄。
但他最終沒有放棄,最終取得非凡的成就。「逆襲」用在稻盛和夫先生身上,再合適不過。
稻盛和夫「逆襲」的秘密在哪裡?
華職在翻閱了大量資料後發現,稻盛和夫曾忠告,這3種人,即便負債纍纍,也能很快翻身。
讓我們一起走進稻盛和夫的智慧。
01全力投入工作的人
第一種是全力投入工作的人。
我們生活中遇到的很多問題,都是由工作引起的。
白巖松曾講道:「一個人的收入,與他的不可替代性成正比,不可替代性越高,你的收入就會越高;越低,收入越低。」
白巖松這句話,雖然強調的是,一個人要有核心競爭力,但同時也反應一個問題:
一個人如何擁有核心競爭力?
很重要的一點是,你需要全力投入工作中。
稻盛和夫講道,一個人要想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就需要好好投入工作當中。
當你投入工作中,掌握了核心技能,擁有了不可替代性,你的收入自然增加,生活也會隨之改善。
全力投入工作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所以你需要喜歡上自己的工作。
你只有喜歡自己的工作,在幹的時候才不會覺得苦,才會心甘情願地去幹下去;儘管在別人看來你很辛苦,但是你自樂其中。
全力投入工作,你工作低效和漫不經心的現象就會消失。
你會想辦法把工作做好,去考慮如何提高效率。
你每天都在思考如何改進工作,就會感覺每一天都充滿著創意。
02經常自我反思的人
第二種是經常自我反思的人。
稻盛和夫講道,一天結束之後,你需要去反省,回顧這一天得失,這一點非常重要。
比如說,在工作上,哪些做得到位,哪些還有待改進;
與同事交往中,有沒讓人不愉快的事,是否讓人感覺親切;
與領導溝通中,領導指出我哪些問題,我哪些地方得到肯定,哪些地方受到批評。
經常這樣反思,工作上就可以逐漸優化,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質量;與同事的關係也會融洽;工作也會逐漸得到領導認可,受到重用,從而為以後升職加薪提供機會。
通過反省,可以磨練我們的心智,從而過上美好的幸福生活。
經常自我反省其實也就是復盤思維。
比如說,工作一周之後,每周日做個復盤。
這樣反省的意義在於,你工作不順的時候,可以幫你捋清思路;在你得意的時候,讓你靜下心來,去思考自己的不足,從而去彌補。
中國有句古話,靜坐常思己之過,說的也是這樣一個道理。
03不被感性煩惱影響的人
第三種是不被感性煩惱影響的人。
工作生活中,難免會有各種煩惱,但我們要學會調節,如果一直被這些感性煩惱纏著,就會給自己帶來諸多不幸。
稻盛和夫曾說,不要讓已經過去的事,再去影響自己,要想辦法把注意力轉移到新的行動上去,這一點非常重要。
比如說,今天被領導批評了,並且是當著所有員工的面,被狠狠地批評了一頓。
你的心裡會很難受,甚至帶著憤怒。
如果你一直沉浸在憤怒中,就容易情緒失控,一氣之下,要麼和領導幹一仗,要麼直接辭職不幹了。
衝動的結果,會給自己帶來意想不到的惡果。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反思一下自己到底哪裡做錯了,被領導如此求嚴厲批評?
找到問題的結症,然後去努力改正,讓自己變得優秀起來,這才是明智之舉。
運用理性思維,迅速去解決問題,這樣才能打開人生新局面。
04稻盛和夫的智慧
有關稻盛和夫的智慧還有很多,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於稻盛和夫的智慧,華職建議你去讀讀他最有代表性的三本書:《活法》、《幹法》、《心》。
這套書涵蓋了為人處世、如何應對苦難、如何獲得幸福、如何創造財富等內容,稻盛和夫先生把他一生的經歷,總結在這套書中,供大家參考學習。
季羨林曾評價稻盛和夫,他是為數不多,既是企業家,又是哲學家的人。馬雲也曾佩服地說道,很多事情最近他才明白,稻盛和夫早就講透徹了。
這套書華職反覆讀了很多遍,每讀一遍都有新的領悟,書中關於人生中的很多困惑,都有詳細的解答,讀起來讓人醍醐灌頂。
這套書和孩子一起共讀,學習稻盛和夫智慧,讓孩子從小贏在起跑線上;拿去送人也很上檔次。
感興趣的朋友,歡迎點擊上方商品卡~
讀書是為數不多,投資最小、回報最高的一件事。
幾乎每個成功人士都酷愛讀書,這不是因為他們閒,而是他們深刻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
讀書可以增長見識,擴大認知格局,你人生中遇到的困難,看似無法解決,也許別人早就了成功經驗。
這套書你值得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