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本來就是要經歷風風雨雨的。——稻盛和夫
稻盛和夫在經營方面的成就,相信很多人都有聽過。是日本經營四聖之一,所謂的四聖是指在日本創作「經濟時代」的四位企業家。
分別是松下幸之助、本田宗一郎、盛田昭夫和稻盛和夫,在中國同樣是耳熟能詳,尤其是稻盛和夫,連馬雲和任正非,都自愧不如,曾經親自上門拜訪。
在他的身上創造了許多奇蹟,值得我們去學習,為了培養更多優秀的年輕人。他將過往的經歷和啟發匯聚在《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這本書裡。
兩次創辦世界五百強企業
1932年,稻盛和夫出生在日本。在他27歲時創辦了京都陶瓷,在他的帶領下,最終成為世界500強之一。
52歲時,創辦第二電信,成為日本第二大通訊公司,在他的苦心經營下,也成了世界500強之一。
在他的創辦企業的過程中,經歷了無數困難。但他憑藉著人生哲學,一次又一次地拯救企業,還在78歲高齡拯救瀕臨破產的日航。他結合自己70多年的切身經歷,給了年輕人3條忠告。
必須「極度認真」地活好每一天
稻盛和夫在大學畢業後,進入到京都一家絕緣瓷器製造公司。但在他入職時,這家公司一家已經沒落,連工資都不能準時發放,企業面臨隨時破產的危機。
在同一時期,跟稻盛和夫一起進入公司的員工,看到公司的現狀,成天抱怨。接著一個個辭職,到最後只有他一個新員工留了下來。
原來稻盛和夫也想離開,但是最後他想開了,抱怨沒有用,就算辭職也改變不了問題。於是,他下定決心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把生活用品都搬來公司,接著不可思議的事情就發生了,工作開始變得順利。
他也得到了上級和領導的誇獎,對工作也越來越感興趣。他也體會到了,在對現狀不滿時,要有極度認真活好每一天的態度。
如今在職場上,很多員工都抱著得過且過的態度。認為只要完成工作,就可以了,對於工作不感興趣,也沒有認真地對待,反而不想工作。
不要輕易認為「做不到」
在工作上,通常要是接到一個超過自身能力的工作,我們會下意識地拒絕。而公司也二十一樣,京瓷公司在初期,獲得IBM公司的訂單。
他們發現IBM對產品規格太苛刻。當時的稻盛和夫,也懷疑按照公司當時的技術能力,擔心完成不了這個任務。
但稻盛和夫最後還是認為這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把這次的挑戰,當作提高公司能力的好機會,他直接住進了工廠宿舍,通宵達旦,連續作業。終於成功研發出滿足IBM要求的產品。
他由此體會到,不要輕易認為做不到。很多時候,是我們被自己的心困住。下次遇到領導交給你難題時,不妨選擇試試看。
成為「自燃型的人」
在稻盛和夫眼中 ,把職場人分為三種。第一種是點火就著的「可燃型」的人;第二種是點火也燒不起來的「不燃型」的人;第三種是自己就能熊熊燃燒的「自燃型」的人;
在稻盛和夫看來,要在職場上有所成就,就必須成為自燃型的人,也就是說不用等別人吩咐,也會主動工作的人。
如果你對稻盛和夫的智慧還意猶未盡,不妨去讀讀《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這本書。
一起成為聰明人,向稻盛和夫學習!